明代 | 陽光歷史

 



明朝服飾:明代皇帝金冠

 明朝服飾:明代皇帝金冠
  烏紗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樣式與烏紗帽基本相同,惟獨左右二角折之向上,豎於紗帽之後。這種冠帽的形制,在南薰殿舊藏的歷代帝王像中,描繪得非常細緻。  本圖為北京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陪葬之冠。又稱翼善金冠。  1956年,定陵地下宮殿厚重的大門緩緩開啟,在金碧輝煌的地下宮殿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頂萬曆皇帝的金冠——翼善金冠。目前,這頂工藝水平精...



古代科舉的雷人事:明代考生因大風刮跑卷子落榜

 古代科舉的雷人事:明代考生因大風刮跑卷子落榜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從設立時起就被確立為一種制度,有著嚴格的規範性操作。但我們在閱讀相關史書時,卻發現科舉考試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雷人的事。  榜眼不服氣  肉搏成狀元  今天的高考雖然比較公平,但面對結果,仍會有考生不服氣;古代,這種情況更不少。北宋初年,王嗣中參加科舉考試,以第二名的成績中了進士。但王嗣中卻很不服氣,認為排在第一名的進士趙昌言不如自己,於是...



明朝服飾:明代官吏蟒袍

 明朝服飾:明代官吏蟒袍
  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戴烏紗帕頭、穿織金蟒袍的官吏   戴烏紗帕頭、穿織金蟒袍的官吏



明代老百姓納妾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明代老百姓納妾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歷朝歷代並不提倡平民納妾,娶妾其實是對王公貴族的一種福利。曾經有個外國記者質問以清朝遺老自居的辜鴻銘,以為中國的妻妾制度乃是文明之淵藪,辜鴻銘悠然地指著面前的茶盤中的茶壺和茶杯,笑道:「一個茶壺可以配四個茶杯,你聽說過一個茶杯配四個茶壺的麼?」  直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人們以風流自命,納「小星」,富人納側室,娶「外宅」,收「通房丫頭」,乃至姨太太成群,都是司空見慣之事...



我國古代官員什麼時候退休:周代到明代都是70歲

 我國古代官員什麼時候退休:周代到明代都是70歲
  我國古代的退休年齡,從周代開始直到明代,都是70歲。到了清代,才改為60歲。《禮記·曲禮上》曰:「大夫七十而致仕。」這裡的「致仕」,就是如今退休的意思。唐初名儒孔穎達疏曰:「七十曰老,在家則傳家事於子孫,在官致所掌職事於君,退還田里也。」意思是說,人到70歲就老了,在家應把家事傳給子孫,在朝應把職位還給皇帝,以讓賢者。  秦漢沿襲周例,《西漢會要》中的丞相韋賢,七十多歲時,「以...



明朝服飾:明代官吏常服

 明朝服飾:明代官吏常服
  戴烏紗帽、帕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盤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平民百姓所穿的盤領衣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薑黃及明黃等顏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



徐渭的事跡:揭秘明代文學大家徐渭的幕府生涯

 徐渭的事跡:揭秘明代文學大家徐渭的幕府生涯
  看看中國史,有多少文化巨人在科考時名落孫山!然,直到今天,各種各樣的考試仍大行其道。於是,高分低能兒也就層出不窮。  徐渭,字文長,浙江紹興人,有明一代詩文、書畫、戲劇大家。他的詩被「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尊為「有明一人」,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他的書畫則崇拜者更多,鄭板橋自稱「青籐門下走狗」,齊白石說,如果生在三百年前,願意為他磨墨理紙,倘若他不肯接納,我就站在...



明朝服飾:明代婦女首飾

 明朝服飾:明代婦女首飾
  明代婦女首飾之一  明代婦女的髮式,雖不如宋代豐富,但也很有特色。明初女髻變化不大,基本為宋元時的樣式。嘉靖以後,變化較多。有「挑心髻」、「桃尖頂髻」、「鵝膽心髻」、 「墮馬髻」、「金玉梅花」、「金絞絲燈籠簪」等等。另還有假髻(又稱鬏髻)。在這些髮髻上還根據不同喜好插有各種掛佩及髮簪等。  圖為明代婦女所戴的金玉掛佩、珠玉髮簪及髮釵  明代婦女首飾之二  陳洪綬是明朝末年的...



明朝服飾:精美的明代紐扣

 明朝服飾:精美的明代紐扣
  紐扣兒,湊就的姻緣好。你搭上我,我搭上你,兩下摟得堅牢,生成一對相依靠。系定同心結,綰下刎頸交。一會兒分開也,一會兒又攏了。  ——(明)馮夢龍評《掛枝兒》  《掛枝兒》是明代非常流行的小曲兒,有許多描寫男女愛情的內容,這支曲子將戀愛中的男女比喻成一副可分可合的紐扣,極有新意。  紐扣的出現非常早,自唐代以後在服飾上的使用更加普遍,南宋臨安就有專門經營「紐扣子」的小經紀。到...



揭秘明代倭寇真相:首領多是中國人主力是日本人

 揭秘明代倭寇真相:首領多是中國人主力是日本人
  倭寇歷史可大致歸納為前後兩期。前期倭寇指的是14、15世紀進犯朝鮮半島,以掠奪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為目的的倭寇,以及元末明初時與方國珍、張士誠餘部勾結犯山東的倭寇,這個時期的倭寇基本為來自日本的「真倭」。  出身農民,對藍色文明無知且反感的皇帝朱元璋於洪武四年(1371年)頒布了一道海禁令——「片板不許入海」,僅剩下一種扭曲的官方朝貢貿易,因其能帶來「君臨天下、萬邦來朝」的感覺而存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