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事件 漢朝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漢朝(前202—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亦有以西漢與東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漢代被稱為「炎漢」。又因皇帝姓劉而稱「劉漢」。前202年高祖劉邦建漢,定都長安。文景之治後,漢武帝時期達到極盛,昭宣時期再次復興。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開創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漢朝時期,許多人將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其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西漢平帝時期(公元元年),全國人口達6000萬左右。且文化的統一,為華夏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華夏族因此逐漸被稱為「漢族」。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中文名稱:漢朝
英文名稱:The Han Dynasty
簡稱:漢
所屬洲:亞洲
主要城市:成都,南陽,邯鄲,臨淄
國土面積:1400萬(西漢),600萬(東漢)
首都:長安,洛陽
貨幣:五銖錢
人口數量:約6000萬左右
主要民族:漢族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東漢時期)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
中央官制:內外朝制度,三公九卿
監察機構:刺史,州牧
選官制度:察舉制,征辟制
科技發明:造紙術地動儀
文化形式:漢賦、漢文化形成
漢武帝劇照
漢朝皇帝
西漢:
太祖高皇帝劉邦
高後臨朝孝惠皇帝劉盈
高後稱制前少帝劉恭
高後稱制後少帝劉弘
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孝景皇帝劉啟
世宗孝武皇帝劉徹
孝昭皇帝劉弗陵
劉賀
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高宗孝元皇帝劉奭
統宗孝成皇帝劉驁
孝哀皇帝劉欣
元宗孝平皇帝劉衎
劉嬰
新朝與玄漢:
延宗劉玄
王莽
東漢: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顯宗孝明皇帝劉莊
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穆宗孝和皇帝劉肇
孝殤皇帝劉隆
恭宗孝安皇帝劉祜
漢武帝劇照
漢朝皇帝
西漢:
太祖高皇帝劉邦
高後臨朝孝惠皇帝劉盈
高後稱制前少帝劉恭
高後稱制後少帝劉弘
太宗孝文皇帝劉恆
孝景皇帝劉啟
世宗孝武皇帝劉徹
孝昭皇帝劉弗陵
劉賀
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高宗孝元皇帝劉奭
統宗孝成皇帝劉驁
孝哀皇帝劉欣
元宗孝平皇帝劉衎
劉嬰
新朝與玄漢:
延宗劉玄
王莽
東漢: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顯宗孝明皇帝劉莊
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穆宗孝和皇帝劉肇
孝殤皇帝劉隆
恭宗孝安皇帝劉祜
嬰皇帝劉懿
敬宗孝順皇帝劉保
孝沖皇帝劉炳
孝質皇帝劉纘
威宗孝桓皇帝劉志
孝靈皇帝劉宏
少皇帝劉辯
孝獻皇帝
孝愍皇帝劉協
蜀漢:
烈祖昭烈皇帝劉備
仁宗劉淵尊
孝懷皇帝劉淵謚
安樂思公
漢朝歷史事件
秦末與西楚
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秦末農民戰爭
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末農民戰爭始於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屬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推翻了秦朝,打擊了地主階級。
名稱:秦末農民起義、秦末農民戰爭
地點:中國北方
時間:公元前209—公元前206年
參戰方:秦朝、各地農民軍
結果:農民軍獲勝、秦朝滅亡
主要指揮官:章邯、陳勝、項羽、劉邦
重要戰役:巨鹿之戰
義帝反秦
安樂思公
漢朝歷史事件
秦末與西楚
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秦末農民戰爭
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末農民戰爭始於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屬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推翻了秦朝,打擊了地主階級。
名稱:秦末農民起義、秦末農民戰爭
地點:中國北方
時間:公元前209—公元前206年
參戰方:秦朝、各地農民軍
結果:農民軍獲勝、秦朝滅亡
主要指揮官:章邯、陳勝、項羽、劉邦
重要戰役:巨鹿之戰
義帝反秦
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40餘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數月後迫使另20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名稱:巨鹿之戰
地點: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時間: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參戰方:以楚軍為首的各諸侯義軍、秦軍
結果:義軍殲滅秦軍主力,秦軍餘部投降
參戰方兵力:秦軍約40萬、諸侯義軍約20萬
主要指揮官:秦:章邯、王離;楚:項羽
戰爭起因:秦末農民起義
導火線:秦軍攻趙,諸侯救援
戰爭性質:秦軍主力與各路救趙起義軍總決戰
約法三章
鴻門宴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
暗渡陳倉
楚漢戰爭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楚漢之爭,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後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名稱:楚漢之爭(楚漢戰爭、楚漢爭霸等)
地點:今陝西、河南、江蘇、河北、北京、山西、山東、安徽、湖北等地
時間: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
參戰方:楚、漢、九江、雍、塞、翟、韓、魏、代、趙、齊、衡山等
結果:漢王劉邦勝利,建立漢朝
主要指揮官:項羽、范增、劉邦、韓信、陳餘等
歷史背景:秦朝滅亡,項羽分封天下
導火線:項羽改封劉邦到漢中為漢王
戰爭目的:爭奪全國最高統治權
政治口號:還復關中,漢王為義帝發喪
決定性戰役:暗渡陳倉、井陘之戰、垓下之戰
成皋之戰
成皋之戰,始於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於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後歷時兩年零三個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即後來的漢高祖)圍繞戰略要地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而展開的一場決定漢楚興亡的持久爭奪戰。在這場戰爭中,劉邦及其謀臣武將注意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的配合,將正面相持、翼側迂迴和敵後騷擾等策略加以巧妙運用,調動、疲憊、削弱直至戰勝強敵項羽,從而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又一成功典範。
戰爭性質:秦軍主力與各路救趙起義軍總決戰
約法三章
鴻門宴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
暗渡陳倉
楚漢戰爭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楚漢之爭,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後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名稱:楚漢之爭(楚漢戰爭、楚漢爭霸等)
地點:今陝西、河南、江蘇、河北、北京、山西、山東、安徽、湖北等地
時間: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
參戰方:楚、漢、九江、雍、塞、翟、韓、魏、代、趙、齊、衡山等
結果:漢王劉邦勝利,建立漢朝
主要指揮官:項羽、范增、劉邦、韓信、陳餘等
歷史背景:秦朝滅亡,項羽分封天下
導火線:項羽改封劉邦到漢中為漢王
戰爭目的:爭奪全國最高統治權
政治口號:還復關中,漢王為義帝發喪
決定性戰役:暗渡陳倉、井陘之戰、垓下之戰
成皋之戰
成皋之戰,始於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於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後歷時兩年零三個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即後來的漢高祖)圍繞戰略要地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而展開的一場決定漢楚興亡的持久爭奪戰。在這場戰爭中,劉邦及其謀臣武將注意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的配合,將正面相持、翼側迂迴和敵後騷擾等策略加以巧妙運用,調動、疲憊、削弱直至戰勝強敵項羽,從而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又一成功典範。
垓下之戰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沱河北岸、一說在今河南鹿邑縣)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
名稱:垓下之戰
地點: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
時間: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境內、一說在河南鹿邑縣)
參戰方:漢軍、楚軍
結果:漢軍勝利,項羽自殺
參戰方兵力:漢聯軍約五十餘萬、楚軍十餘萬
傷亡情況:漢軍約傷亡數萬、斬首楚軍八萬
主要指揮官:劉邦、韓信、英布、項羽
西漢
郡國制
漢朝承襲了秦朝「郡縣制」這種行政區劃管理制度,與秦行政區劃不同的是,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制,封國包括王國和侯國,這種兩種並行制又稱「郡國制」,兩漢時期雖郡國並行,但仍以「郡縣制」為主。漢朝初期,劉邦面對拼湊起來的諸侯勢力和亡秦後的六國背景,首要任務是:勉力維持穩定局面,剷除異姓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調和異姓諸侯王與郡國制的兩極偏差,劉邦與項羽相爭時,先後分封七個異姓王。稱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後來中央政府及封國之間的對立,延續了很長的時間。漢初恢復封建制,同時又施行郡縣制,使郡國雜處,以相牽制,對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起到積極作用。
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名稱:白登之圍
地點: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
時間: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
參戰方:西漢、匈奴
結果:匈奴圍困漢軍七日,議和後撤軍
參戰方兵力:西漢32萬、匈奴40萬
傷亡情況:不明
主要指揮官:劉邦、冒頓單于、韓王信
和親匈奴
消滅異姓王
前203年十二月項羽敗亡,次年漢王劉邦稱帝后,消除異姓王的戰爭。從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後解決了解決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異姓王中唯有長沙王吳臣因勢小不構成威脅而得以保存。
呂後稱制
指西漢惠帝死後,呂後臨朝執政。呂後名雉,山陽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結髮之妻。高帝五年(前 202)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後。呂雉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王的過程中起過很大作用。劉邦生前嫌太子劉盈柔弱,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後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果。劉邦死後,劉盈繼位,是為惠帝。呂後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又毒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後所為,憂鬱病死後,呂後臨朝執政八年。她繼續推行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先後廢除秦以來的「挾書律」、「三族罪」、「妖言令」;減田租,獎勵農耕,放寬對商人的限制等等。這些措施對當時社會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呂後臨朝稱制後,封侄呂台、呂產、呂祿等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呂後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諸呂在呂後死後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翦滅。西漢朝廷大權復歸劉氏集團,代王劉恆被立為皇帝,即漢文帝。
諸呂之亂
諸呂之亂是中國西漢初期,呂後去世後,在朝的呂氏一黨所謂的擾亂朝政行為及由此引發的眾大臣帶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實本質是劉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呂氏作亂所發動的針對呂氏的政變行為。
西漢
郡國制
漢朝承襲了秦朝「郡縣制」這種行政區劃管理制度,與秦行政區劃不同的是,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制,封國包括王國和侯國,這種兩種並行制又稱「郡國制」,兩漢時期雖郡國並行,但仍以「郡縣制」為主。漢朝初期,劉邦面對拼湊起來的諸侯勢力和亡秦後的六國背景,首要任務是:勉力維持穩定局面,剷除異姓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調和異姓諸侯王與郡國制的兩極偏差,劉邦與項羽相爭時,先後分封七個異姓王。稱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後來中央政府及封國之間的對立,延續了很長的時間。漢初恢復封建制,同時又施行郡縣制,使郡國雜處,以相牽制,對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起到積極作用。
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名稱:白登之圍
地點: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
時間: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
參戰方:西漢、匈奴
結果:匈奴圍困漢軍七日,議和後撤軍
參戰方兵力:西漢32萬、匈奴40萬
傷亡情況:不明
主要指揮官:劉邦、冒頓單于、韓王信
和親匈奴
消滅異姓王
前203年十二月項羽敗亡,次年漢王劉邦稱帝后,消除異姓王的戰爭。從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後解決了解決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異姓王中唯有長沙王吳臣因勢小不構成威脅而得以保存。
呂後稱制
指西漢惠帝死後,呂後臨朝執政。呂後名雉,山陽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結髮之妻。高帝五年(前 202)劉邦稱帝,立呂雉為後。呂雉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王的過程中起過很大作用。劉邦生前嫌太子劉盈柔弱,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於大臣反對,呂後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果。劉邦死後,劉盈繼位,是為惠帝。呂後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又毒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後所為,憂鬱病死後,呂後臨朝執政八年。她繼續推行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先後廢除秦以來的「挾書律」、「三族罪」、「妖言令」;減田租,獎勵農耕,放寬對商人的限制等等。這些措施對當時社會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呂後臨朝稱制後,封侄呂台、呂產、呂祿等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呂後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諸呂在呂後死後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翦滅。西漢朝廷大權復歸劉氏集團,代王劉恆被立為皇帝,即漢文帝。
諸呂之亂
諸呂之亂是中國西漢初期,呂後去世後,在朝的呂氏一黨所謂的擾亂朝政行為及由此引發的眾大臣帶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實本質是劉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呂氏作亂所發動的針對呂氏的政變行為。
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是發生在公元前154年發生的一次叛亂,發生於中國西漢初期的漢景帝三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國家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引起之內亂,參與叛亂的共有七個諸侯國,所以叫做「七國之亂」。由竇嬰、周亞夫所平定。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地方王國勢力和中央集權的矛盾。漢景帝平定了王國叛亂,為後來漢武帝繼續清除地方王國的勢力奠定了好的基礎。
名稱:七國之亂
地點:中國東部、南方地區
時間:公元前154年
參戰方:漢朝中央政府、吳楚等七國
結果:中央軍隊勝利,叛亂被平定
主要指揮官:竇嬰、周亞夫、劉濞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是西漢的全盛時期,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中國開始以文明和富強的政治實體和文化實體聞名於世。至今,不僅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等許多人仍然以漢族人自居,海外華裔亦常稱自己為漢人。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皆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漢匈戰爭
漢匈百年戰爭,又稱漢匈戰爭是指西漢初年,對匈奴的一系列戰役,雙方各有勝負,前後歷經130餘年的戰爭。此一期間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是以和親政策和戰爭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漢武帝的元朔二年(前127年)開始修築漢長城。
馬邑之謀
馬邑之圍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但結束了西漢自立朝初年以來對匈奴奉行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
名稱:馬邑之圍
地點: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
時間:公元前133年
參戰方:西漢、匈奴
結果:西漢伏擊失敗,匈奴逃脫
參戰方兵力:西漢30萬人、匈奴10萬人
傷亡情況:均為少量
西漢指揮官:王恢、李息、韓安國
匈奴指揮官:軍臣單于
漢武帝幣制改革
漢武帝幣制改革指中國西漢武帝統治時期進行的幣制改革。西漢自建立以來,幣制混亂,郡國鑄幣失控又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發生的原因之一,故漢武帝即位後,為了中央政府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漢高帝下放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中央。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是西漢的全盛時期,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中國開始以文明和富強的政治實體和文化實體聞名於世。至今,不僅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等許多人仍然以漢族人自居,海外華裔亦常稱自己為漢人。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皆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闢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漢匈戰爭
漢匈百年戰爭,又稱漢匈戰爭是指西漢初年,對匈奴的一系列戰役,雙方各有勝負,前後歷經130餘年的戰爭。此一期間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是以和親政策和戰爭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漢武帝的元朔二年(前127年)開始修築漢長城。
馬邑之謀
馬邑之圍又稱馬邑之戰、馬邑之謀,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但結束了西漢自立朝初年以來對匈奴奉行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
名稱:馬邑之圍
地點: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
時間:公元前133年
參戰方:西漢、匈奴
結果:西漢伏擊失敗,匈奴逃脫
參戰方兵力:西漢30萬人、匈奴10萬人
傷亡情況:均為少量
西漢指揮官:王恢、李息、韓安國
匈奴指揮官:軍臣單于
漢武帝幣制改革
漢武帝幣制改革指中國西漢武帝統治時期進行的幣制改革。西漢自建立以來,幣制混亂,郡國鑄幣失控又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發生的原因之一,故漢武帝即位後,為了中央政府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漢高帝下放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中央。
滅衛滿朝鮮
衛氏朝鮮存在時間是公元前195年~前108年。於中國西漢初年時,由燕王盧綰部將燕國將軍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箕子朝鮮自立,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衛滿即位後,積極建立國家,並輸入中原文化,使國家愈來愈強盛。漢武帝有感衛滿朝鮮對漢朝的威脅愈來愈大,決定在公元前109年起兵遠征朝鮮半島。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
漢宛之戰
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貳師將軍李廣利再次進擊大宛國(都貴山城,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卡散賽)的一次大規模遠程進攻戰。
太初元年八月,漢武帝劉徹因遣使求購西域大宛國汗血馬遭到拒絕,且使者被殺,財物被搶,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進擊大宛(參見李廣利擊大宛之戰)。由於路遠饑疲,次年秋,李廣利無功還師,留屯敦煌郡(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市西)。武帝深感有損國威,擔心西域各國依附匈奴,決計再度出兵。太初三年,武帝征發步、騎兵6萬,並隨軍組織了一支計有牛10萬頭、馬3萬匹,驢、駱駝數以萬計,糧草、弓弩不計其數的龐大輜重隊伍,致敦煌,命李廣利再次率軍出征。同時,以戍卒18萬屯駐酒泉至敦煌作為後援。李廣利分兵從南、北兩條通路進軍,西域各國皆被震懾,漢軍所到之處,紛紛出城相迎,提供糧草。唯有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閉門拒守,漢大軍屠城而過。自此而西,兩路漢軍平行至大宛,兵力3萬。沿途宛軍迎擊,均被漢軍擊敗,各退保其城。漢軍進抵宛都貴山城,大宛軍出城迎戰,被漢軍擊敗,退入城中拒守。李廣利命士卒絕其水源,將城池團團包圍,猛攻40餘日,破外城,俘虜大宛戰將煎靡。宛人惶恐,退保中城。大宛貴族為求保全,密謀殺死國王毋寡,獻馬求和。李廣利另立大宛王,締結聯盟,擇取良馬,勝利還師。此後,西域各國與漢交往日益增多。
巫蠱之禍
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巫蠱之禍特指漢武帝征和二年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牽連者上至皇后太子、下至普通平民,達數十萬人
霍光輔政
漢武帝攻打匈奴,且個人生活作風腐化,國家國庫連年虧空,百姓叫苦連連,並時有農民起義反抗,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逝。年僅8歲的漢昭帝繼位,按照漢武帝的遺囑,由大將軍霍光來輔助漢昭帝,史稱「霍光輔政」。
鹽鐵論
《鹽鐵論》是中國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後相連的。桓寬的思想和賢良文學人士相同,所以書中不免有對桑弘羊的批評之詞。書中語言很精練,對各方的記述也很生動,為現代人再現了當時的情況。公元1487年(明朝成化二十三年)的塗禎刊本是較好的版本,現代的參考版本有郭沫若的《鹽鐵論讀本》和王利器的《鹽鐵論校注》。
昭宣中興
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西漢處於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漢昭帝8歲即位,霍光輔政,繼續實行漢武帝后期以來的政策,多次下詔賑貸農民,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減輕農民的力役負擔。宣帝劉詢即位後,更著力整頓吏治,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措施如招撫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會生產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昭宣中興」或「西漢中興」。
外戚干政
竇氏干政
東漢和帝以後不斷出現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政權的局面。
章和二年(88)章帝死,年僅 10 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其兄大將軍竇憲乘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後漢書·竇憲傳》),竇氏兄弟並居要職。和帝稍大,對大權旁落於外戚不滿,與宦官鄭眾密謀,逼迫竇憲兄弟自殺,竇家宗族、賓客全部免官治罪。鄭眾因功封侯,宦官從此直接參政。
鄧氏干政
和帝死後,鄧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殤帝即位,殤帝 2 歲夭折,再立 13 歲的安帝。鄧太后臨朝,外戚鄧騭兄弟又出面把持朝政。鄧太后死後,安帝與乳母王聖、宦官李閏等合謀廢逐鄧氏。安帝除倚重宦官,也起用皇后的哥哥閻顯等掌管樞要,一時出現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權的局面。
閻氏干政
延光四年(125)安帝死後,立幼童北鄉侯為帝,閻太后臨朝。閻顯得勢,把原來安帝寵信的宦官下獄處死,獨攬大權。幾個月後,幼帝病死,閻顯又為宦官所殺,11 歲的順帝上台。144 年順帝死,2 歲的沖帝即位,梁太后臨朝。太后兄大將軍梁冀掌權。
梁氏干政
沖帝死,梁冀主謀立 8 歲的質帝。質帝少而聰慧,知道梁冀驕橫,對群臣說:「此跋扈將軍也」(《後漢書·梁冀傳》),即被梁冀毒死。梁冀把正準備和自己妹妹結婚的蠡吾侯立為皇帝,是為桓帝。
從此,梁冀專權日甚,大小政事一切獨斷。皇宮近侍皆其親信,皇帝一言一行,他都「纖微必知」。在梁冀專權的 20 多年中,外戚的勢力發展到頂峰。梁家前後 7 人封侯,3 人做皇后,還有 6 個貴人,2 個大將軍,女眷中有 7 人食邑稱君。族中還有 3 人娶公主為妻,各級將官多至 57 人。當時官吏陞遷調動,要先到梁家謝恩,然後才敢到尚書檯辦手續。延熹二年(159)梁冀的兩個妹妹——皇太后和皇后先後死去,桓帝乘機與宦官通謀,發兵圍攻梁冀,迫其自殺。查抄他家財產,多達 30 億,相當政府全年稅租收入之半。從此,外戚勢力遭到沉重打擊,趨於衰落。
巫蠱之禍
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巫蠱之禍特指漢武帝征和二年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牽連者上至皇后太子、下至普通平民,達數十萬人
霍光輔政
漢武帝攻打匈奴,且個人生活作風腐化,國家國庫連年虧空,百姓叫苦連連,並時有農民起義反抗,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逝。年僅8歲的漢昭帝繼位,按照漢武帝的遺囑,由大將軍霍光來輔助漢昭帝,史稱「霍光輔政」。
鹽鐵論
《鹽鐵論》是中國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後相連的。桓寬的思想和賢良文學人士相同,所以書中不免有對桑弘羊的批評之詞。書中語言很精練,對各方的記述也很生動,為現代人再現了當時的情況。公元1487年(明朝成化二十三年)的塗禎刊本是較好的版本,現代的參考版本有郭沫若的《鹽鐵論讀本》和王利器的《鹽鐵論校注》。
昭宣中興
西漢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 (約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西漢處於恢復性穩定及發展階段。漢昭帝8歲即位,霍光輔政,繼續實行漢武帝后期以來的政策,多次下詔賑貸農民,減免田租、口賦等稅收,減輕農民的力役負擔。宣帝劉詢即位後,更著力整頓吏治,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的措施如招撫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會生產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昭宣中興」或「西漢中興」。
外戚干政
竇氏干政
東漢和帝以後不斷出現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政權的局面。
章和二年(88)章帝死,年僅 10 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其兄大將軍竇憲乘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後漢書·竇憲傳》),竇氏兄弟並居要職。和帝稍大,對大權旁落於外戚不滿,與宦官鄭眾密謀,逼迫竇憲兄弟自殺,竇家宗族、賓客全部免官治罪。鄭眾因功封侯,宦官從此直接參政。
鄧氏干政
和帝死後,鄧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殤帝即位,殤帝 2 歲夭折,再立 13 歲的安帝。鄧太后臨朝,外戚鄧騭兄弟又出面把持朝政。鄧太后死後,安帝與乳母王聖、宦官李閏等合謀廢逐鄧氏。安帝除倚重宦官,也起用皇后的哥哥閻顯等掌管樞要,一時出現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權的局面。
閻氏干政
延光四年(125)安帝死後,立幼童北鄉侯為帝,閻太后臨朝。閻顯得勢,把原來安帝寵信的宦官下獄處死,獨攬大權。幾個月後,幼帝病死,閻顯又為宦官所殺,11 歲的順帝上台。144 年順帝死,2 歲的沖帝即位,梁太后臨朝。太后兄大將軍梁冀掌權。
梁氏干政
沖帝死,梁冀主謀立 8 歲的質帝。質帝少而聰慧,知道梁冀驕橫,對群臣說:「此跋扈將軍也」(《後漢書·梁冀傳》),即被梁冀毒死。梁冀把正準備和自己妹妹結婚的蠡吾侯立為皇帝,是為桓帝。
從此,梁冀專權日甚,大小政事一切獨斷。皇宮近侍皆其親信,皇帝一言一行,他都「纖微必知」。在梁冀專權的 20 多年中,外戚的勢力發展到頂峰。梁家前後 7 人封侯,3 人做皇后,還有 6 個貴人,2 個大將軍,女眷中有 7 人食邑稱君。族中還有 3 人娶公主為妻,各級將官多至 57 人。當時官吏陞遷調動,要先到梁家謝恩,然後才敢到尚書檯辦手續。延熹二年(159)梁冀的兩個妹妹——皇太后和皇后先後死去,桓帝乘機與宦官通謀,發兵圍攻梁冀,迫其自殺。查抄他家財產,多達 30 億,相當政府全年稅租收入之半。從此,外戚勢力遭到沉重打擊,趨於衰落。
王莽篡漢
著名歷史事件,王莽御王冠即天子位,國號新,稱始建國元年(公元九年),莽年五十四歲。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新朝與玄漢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了赤眉、綠林為主的農民大起義,新朝遂告滅亡。
綠林赤眉起義
綠林赤眉起義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發生的農民起義,後來與劉演劉秀起義軍會合,成為光武中興的源頭。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荊州牧發兵2萬人進攻綠林軍,綠林軍擊敗莽軍,部眾增至數萬人。次年,綠林山一帶發生疫病,起義軍分兵轉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西入南郡,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北上南陽,稱新市兵。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這樣讚揚昆陽之戰中的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劉玄稱帝
劉玄稱帝是指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合兵擊破新莽將領甄阜、梁丘賜,遂號劉玄為更始將軍。二月,後因其為劉姓宗室,遂被擁立為帝,建元更始。
劉盆子稱帝
劉盆子稱帝是指西漢末樊崇領導的年農民起義軍攻陷長安,劉玄政權滅亡,後立十五歲的劉盆子立為皇帝。
東漢
平定諸雄
光武中興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制度。古代把一個姓氏崛起從而建立國家的過程叫做「興」,對於劉氏家族來講,劉邦建立前漢的過程叫做「興」,劉秀建立後漢的過程叫做「再興」,即第二次興起之意。劉氏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興」的家族。為表日後劉家江山在劉邦、劉秀之後能夠一次又一次的興起,所以東漢統治者把劉秀建立後漢王朝的過程叫做劉氏江山的—「中興」,即這不是劉氏江山的最後一次興起。到了近代,「光武中興」也成為了同文景、貞觀、開皇等一樣的一個「治世」的代名詞。
交阯反叛
匈奴內訌
佛教內傳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國古代東漢漢明帝、漢章帝統治時期。那時採取了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漢朝皇帝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 明、章兩代大體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白虎觀會議
自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漢朝君主的統治思想支柱。但是由於當時各家儒學學派傳承不同,對於儒家經典的版本、內容多有爭議。雖然漢宣帝時曾召開「石渠閣會議」加以統一,但是經歷王莽新朝的戰亂之後,各家的歧異再次抬頭。漢光武帝劉秀於中元元年(公元56),宣佈圖讖於天下,把讖緯之學正式確立為官方的統治思想。為了鞏固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儒學與讖緯之學進一步結合起來,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於洛陽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虎觀會議。
班超再通西域
甘英使大秦
外戚宦官亂政
鄧氏稱制
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黨錮之禍以宦官誅殺士大夫一黨幾盡而結束,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中文名:黨錮之禍
特徵:宦官專權
時間:169年
代表人物:李膺、張儉等
結果:將李膺等百餘人下獄處死
危害:殘害百姓,激起民變
西域長史府
西域長史府,官署名,東漢開始設置西域長史,是魏晉兩朝在西域的前哨陣地,西域長史行政機構的組織形式和職能非常完備,對地區實行著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這樣讚揚昆陽之戰中的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劉玄稱帝
劉玄稱帝是指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合兵擊破新莽將領甄阜、梁丘賜,遂號劉玄為更始將軍。二月,後因其為劉姓宗室,遂被擁立為帝,建元更始。
劉盆子稱帝
劉盆子稱帝是指西漢末樊崇領導的年農民起義軍攻陷長安,劉玄政權滅亡,後立十五歲的劉盆子立為皇帝。
東漢
平定諸雄
光武中興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制度。古代把一個姓氏崛起從而建立國家的過程叫做「興」,對於劉氏家族來講,劉邦建立前漢的過程叫做「興」,劉秀建立後漢的過程叫做「再興」,即第二次興起之意。劉氏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興」的家族。為表日後劉家江山在劉邦、劉秀之後能夠一次又一次的興起,所以東漢統治者把劉秀建立後漢王朝的過程叫做劉氏江山的—「中興」,即這不是劉氏江山的最後一次興起。到了近代,「光武中興」也成為了同文景、貞觀、開皇等一樣的一個「治世」的代名詞。
交阯反叛
匈奴內訌
佛教內傳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國古代東漢漢明帝、漢章帝統治時期。那時採取了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漢朝皇帝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 明、章兩代大體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白虎觀會議
自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漢朝君主的統治思想支柱。但是由於當時各家儒學學派傳承不同,對於儒家經典的版本、內容多有爭議。雖然漢宣帝時曾召開「石渠閣會議」加以統一,但是經歷王莽新朝的戰亂之後,各家的歧異再次抬頭。漢光武帝劉秀於中元元年(公元56),宣佈圖讖於天下,把讖緯之學正式確立為官方的統治思想。為了鞏固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儒學與讖緯之學進一步結合起來,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於洛陽白虎觀,討論五經異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虎觀會議。
班超再通西域
甘英使大秦
外戚宦官亂政
鄧氏稱制
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黨錮之禍以宦官誅殺士大夫一黨幾盡而結束,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中文名:黨錮之禍
特徵:宦官專權
時間:169年
代表人物:李膺、張儉等
結果:將李膺等百餘人下獄處死
危害:殘害百姓,激起民變
西域長史府
西域長史府,官署名,東漢開始設置西域長史,是魏晉兩朝在西域的前哨陣地,西域長史行政機構的組織形式和職能非常完備,對地區實行著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漢羌戰爭
漢羌戰爭,是指東漢與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斷斷續續進行的百餘年的戰爭。由於西羌的內遷,和河西走廊、隴西當地的漢朝人時常發生衝突。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數都殘酷苛暴,導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殺漢朝人,漢朝軍隊也屠殺西羌人,西羌人在東漢取代了匈奴成為漢朝第一外患。
漢鮮戰爭
鮮卑興起
黃巾之亂
黃巾起義,又稱黃巾之亂[1-2],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暴動之一,開始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紮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涼州之亂
東漢末年發生的涼州之亂(184年至189年)是中國西部的涼州(約在今甘肅武威)一起羌人反對漢朝朝廷的起事。小月氏和同情他們的漢朝叛軍很快加入,意圖從朝廷手中奪取涼州的控制權。此亂在黃巾之亂後不久,是一系列導致東漢衰亡的變亂之一。雖然相對未受到傳統史家們的重視,此亂仍有著持久的重要意義,動搖了中央朝廷對西北的控制,為未來數百年胡人在此建立政權奠定了基礎。
名稱:涼州之亂
地點:今中國甘肅南部、青海東北部
時間:公元184年冬 - 公元189年
參戰方:漢朝、羌人、小月氏
結果:勝負未分
參戰方兵力:漢:40000餘人、羌人等:不詳
主要指揮官:張溫、皇甫嵩、北宮伯玉、韓遂
董卓討伐戰
董卓討伐戰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群雄割據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184年-220年,東漢中平元年-建安二十五年)系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國內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45年)。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雙方亦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名稱:赤壁之戰
地點:湖北,赤壁市
時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參戰方:孫劉聯軍、曹軍
結果:孫劉聯軍勝利
參戰方兵力:聯軍5萬、曹軍20餘萬(稱80萬)
傷亡情況:曹軍「傷亡過半」,多為荊州降兵
主要指揮官:周瑜劉備(聯軍)、曹操(曹軍)
南匈奴解體
曹丕篡漢
東漢末年,皇權衰落,群雄割據。曹操挾持漢獻帝,歷經數十年征戰,統一北方,封為魏王,掌握漢末實權。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後,曹丕繼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權。雖然曹操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從不敢登上皇帝的寶座。曹丕想把有名無實的漢獻帝廢掉,自己當皇帝。於是,一場禪讓帝位的好戲上演了。 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為了保住性命,他十分不情願地把皇帝的玉璽交給曹丕。漢獻帝戰戰兢兢地捧著玉璽,不知如何是好。公元220年受禪稱帝,為魏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
中文名: 曹丕篡漢
別稱:曹丕廢漢稱帝
時間:公元220年十月
形式:禪讓
結果:漢朝滅亡,曹魏建立
相關人物:曹丕、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