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改變中國的兩場大仗皆因誤判而起 | 陽光歷史

 

A-A+

歷史的塵埃:改變中國的兩場大仗皆因誤判而起

2017年01月17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80 次

  地球人都知道,中國近代史因兩場戰爭而發生巨變,第一場是中英戰爭——鴉片戰爭,促使閉關鎖國的中國「對外開放」;第二場是中日戰爭——甲午戰爭。促使封建中國政治改革,走上了「立憲」大道。但大家未必都知道,這兩場戰爭,皆因誤判而起。甲午戰爭的誤判者是袁世凱,鴉片戰爭的誤判者就是林則徐。袁世凱是對政治改革後的日本實力估計不足,而林則徐則是對世界局勢和對手英國所知有限。先說林則徐,可以說,他主持的虎門銷煙,是一場誤判下的壯舉。

  當時清政府,都意識到鴉片之害,但無論是禁煙派還是反對禁煙派,幾乎沒人將禁煙和戰爭連到一起,反對派考慮的是個人利益,禁煙堵了財路。而禁煙派考慮的是,禁煙之後,中國還要不要和英國做生意貿易。道光皇帝雖然才情不高,但畢竟不傻。身為帝國最高責任人的他,還是想到了這個問題,問及林則徐。而林則徐馬上給了他一粒定心丸。在當時的大清,林則徐無疑算是最有資格回答關於英國問題的人了。他養了四個翻譯,終日為他翻譯英文書報,整理成冊,加以參考。從這些翻譯的資料中,他對英國的梗概略知一二。但他看的是簡單的介紹與表面的數字,從這些表面東西來看,英國顯然不如天朝。在鴉片戰爭前,中國的GDP仍舊是世界首位,別說英國,就是整個西歐,其GDP總數也不及中國。面對這樣一個的天朝,英國怎麼能是個兒呢?

  對於英國會不會翻臉,林則徐始終持樂觀判斷。他為皇帝分析了三個原因,結論是「中英擦槍走火的可能性為零」。一,英國人從六萬里外遠涉重洋而來,主客眾寡之勢不言而喻,豈敢勞師襲遠,輕舉妄動?二,即使其船堅炮利,亦只能取勝於外洋,而不能得逞於我內河。三,除卻鴉片一項,英國人即使老老實實做正經買賣,也可以獲利三倍,何苦非要和我們過不去呢?而且,面對從未交手的英國,林則徐又給出「萬一開戰」的堅定答案——中方必勝,英方必敗。理由竟然是複述當時清朝軍民流行的一種荒謬見解,認為洋人士兵因為腳上有綁腿而無法彎曲膝蓋。故只長於海戰,一旦登岸,猶如「魚躺在干河上,白來送死。」

  道光皇帝對林則徐的話深信不疑。因為林愛卿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嘛。正是林則徐給道光送上這樣的「零風險評估」,道光才躊躇滿志,以世界大帝姿態,號令林則徐,對英國鴉片商,採取霹靂手段。然而,林則徐收拾了英國商人,卻收拾不了英國軍人。後果馬上來了。鴉片戰爭一爆發,林則徐和道光皇帝都驚呆了。英國以區區6千人軍隊,在這個擁有四萬萬人口。百萬大軍的天朝大國海岸線上開始了「登陸表演」,而這邊的大清,猶如「不設防」般一敗塗地。清英之戰,首先不是人數問題,而是時空問題。熱兵器對戰冷兵器,一個是活脫脫的天兵天將下凡,另一個是直挺挺的廟中泥像發呆,根本不在同一個時空隧道裡。於是人數之眾者兵敗如山倒,而人數之寡者卻如入無人之境。

  真的打不過,差著一個世紀,不是一星半點兒。半個世紀後,袁世凱對日本,重複了林則徐對英國犯下的錯誤。1884年,朝鮮「開化黨」起事,發動「甲申政變」。政變取得了初步勝利,「開化黨」佔領了王宮,保守老臣諸多被殺,國王被禁閉於宮,「開化黨」一度大權在握。他們宣佈「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然而,清朝駐朝公使袁世凱果斷率領駐朝清軍及忠於國王軍隊聯合反撲,政變僅三天即遭破滅。「開化黨」首領逃往日本求援。鑒於本國維新大功尚未告成,軍隊羽翼還未豐滿,日本對這次朝鮮變局採取了「有限介入」方式,最後與清政府約定「中日共享朝鮮」,簽訂了《天津專條》。十年後,朝鮮發生爆發東學軍起義。袁世凱並未把起義軍及虎視眈眈的日本放在眼裡,還想如上次那般出師助朝,維持「父國」的尊嚴。在韜晦的對手日本面前,袁世凱失去了對局面發展的基本判斷力。電告清廷派兵入朝,可是沒想到的是,當清兵入朝後,日本派兵也挺進朝鮮。

  戰爭一爆發,駐朝清軍與日軍一交手,方知「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不僅「罩不住」「小兄弟」了,而且自己的「姥姥家」也難保。袁世凱的對手大鳥圭介爆發出蛇一樣的靈敏與攻擊力,親自帶兵、兵臨朝鮮王宮,而一度高高在上的袁公使,其反應速度與果決力相形見絀。大鳥圭介一舉拿下了朝鮮王宮,迅速掌控了「朝鮮內政」。袁培植的朝鮮親清勢力頃刻瓦解。袁世凱本人也差點被日軍俘虜。作為誤判者,林則徐和袁世凱的事前態度一致:輕敵。事後卻大相逕庭。林則徐不改初衷,依然認為天朝制度優越西方;而朝鮮戰敗後的袁世凱卻已然學乖,由對日主戰轉變為「識時務者」。事後在向朝廷的報告中,他面對現實,悵然寫到:中日實力對比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已佔盡優勢,中國不可能在對日戰爭中取勝……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