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韓明柱(1913-1938)原名張征。河南新縣人。八路軍膠東抗日聯軍指揮部副指揮。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韓明柱烈士簡介
韓明柱烈士是河南新縣人。1927年參加革命。1929年任光山縣第四鄉蘇維埃政府委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通訊員、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等職。隨軍長征到陝北後,入中央紅軍大學軍事一隊學習。193...
洋縣籍虎賁抗日老兵劉忠信:74軍中歷經血戰無數
他們是無名的中國軍人,七十一年前瀘溝橋邊的一聲槍聲,讓年少的他們離別家園,共赴國難。七十一年後,兩岸風雲變幻,這些無名的老兵早已卸甲歸田,有的已去世,有的仍在飽嘗世事冷暖。在生命最後時光,他們靜靜注視著曾為之付出青春熱血的民族與國家,年輕時他們的名字叫少年中國,而如今他們是最後的抗戰老兵。
我們洋縣就有這樣一位抗戰老兵,雖然他已去世,但在抗戰勝利65週年之際,全國各地...
楊虎城夫人謝葆真質問特務隊長:抗日有罪嗎?
1936年12月12日,為了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時任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7路軍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華清池發動「兵諫」,扣留了時任國府委員長兼總司令的蔣介石,史稱「西安兵諫」。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同志的主導下,最終和平解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據說,給了楊虎城以極大影響的便是謝葆真。 謝葆真原名謝寶珍,西安人,楊虎城...
四名抗日老兵致歉:對不起當年我們沒守住南京
他們是老兵,當年挺身而出,奮起抗爭,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壯烈與不屈,最終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卻心存歉疚。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的紀念南京保衛戰76週年座談會上,吳春祥、張修齊、馮宗堯和程雲4位老兵一起向南京人民敬禮:「我等幾位對不起南京人民,12月12日撤退的時候部隊慌亂,沒能很好地組織戰鬥,使得南京人民在之後的日子裡飽受痛苦,在此向南京人民道...
日本志士投身抗日:「中共諜報團」震動日政府
中西功,日本三重縣人,1911年出生,中學畢業後,於1929年到上海入「東亞同文書院」讀書。同年與進步同學一起建立革命組織「日支鬥爭同盟」。1930年因散發反戰傳單被日本駐滬領事館逮捕關押9天。1931年加入中國共青團,1932年回國,因加入日本共產主義青年同盟並發表進步文章,遭警視廳逮捕,後因身份未暴露出獄。1934年被大連「滿鐵」總部調查部錄用。1938年被日本「中支那派遣軍」特務部借調去上海分析...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簡介:西北軍組成的抗日武裝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幫助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於1933年在華北北部察哈爾(舊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組織部隊進行抗日鬥爭,是中國愛國將領衝破政府當局錯誤的對日妥協政策而進行一次抗日壯舉。
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是指193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中國將領在察哈爾組織的一支抗日部隊。
長城事...
大清帝國危急時刻:1880年,抗俄還是抗日?
1880年,大清帝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西北新疆和東南海疆同時陷入危機。 西北方向,沙皇俄國乘新疆叛亂之際,「主動幫助」中國從叛軍手中「收復」了伊犁地區,歷經10年卻並不歸還,而是索要高額贖金及大片土地。左宗棠率領西征平叛得勝之師,屯兵六萬,厲兵秣馬,與俄軍對峙,全世界的軍事專家都預料中俄戰爭將難以避免。
東南方向,正在飛速崛起的日本,加快了吞併琉球的步伐,此時悍然宣佈將琉...
抗日名將蔡廷鍇簡介:一代名將蔡廷鍇怎麼死的
蔡廷鍇(1892—1968),字賢初,漢族,廣東羅定廣府人。行伍出身,由士兵一步一個腳印升為19路軍上將總司令,憑的就是過人的戰功,最出名的就是率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後奮起抗擊日軍,致使日軍侵佔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使得世界上知道在東北不抵抗之後,中國還是有一批能打和熱血的軍人。後參與領導福建事變,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紅軍簽訂了《反蔣抗日的初步協定》,1934年1月因內...
矛盾的漢奸葉蓬:因抗日被撤職卻最終淪為漢奸
戲劇變臉
最大漢奸曾是抗日先鋒
寓居漢口勞動街養老院的萬澄中老人清晰記得70年前,他見到葉蓬的情景。
「那是1940年,武漢陷淪後的第三個年頭,當時16歲的我正在漢口高級職業學校讀高一。偽漢口政府組織我們學生到王家墩機場去歡迎一個重要人物。」這位重要人物就是已投靠日本人的葉蓬。
萬老回憶,葉蓬是個比較魁梧的中年男人,說一口地道「黃陂腔」。他在機場的演講只有兩句話...
抗戰英烈姚顯微:因為抗日而捐軀的教授第一人
姚顯微,字達人,原名名達,1905年生於江西省興國縣。自幼涉獵書史,尤嗜地理學。18歲時,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省立贛縣中學,旋入上海南洋公學國學科學習。20歲入清華研究院深造,受業於國學大師梁啟超,由於其勤奮篤學,深得導師器重。姚顯微追隨左右,耳聞目染,廣見博識,受益非淺。他還常常幫助梁啟超記錄講稿、整理資料並助編成書,如梁先生的《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歷史研究補編》等學術著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