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中國人自古要面子:從隋煬帝死法可見一斑
中國古代面子問題:中國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聞名的。封建統治時期,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在這方面表現尤盛,他們為了維持「天子威儀」、「天朝中心」的面子,簡直到了病態偏執的地步。
公元前200年,劉邦繼位第三年,以長安為都,蕭何極盡財力,為劉氏王室大治未央宮。劉邦征韓信回來,見宮室太過奢華,心有不安,問蕭何道:「百戰之後,民生凋敝,大亂雖平,隱患未止,何以耗費民力做這等規模?」漢初民生凋敝,史書上是有例證的。劉邦想用四匹顏色一樣的馬來拉車,舉國上下都無法湊齊,丞相出門也只得用牛拉車。蕭何巧妙地回答說:「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意思是說正因為萬事草創,才是重建家園的好時機,您貴為天子四海為家,就要靠冠蓋天下的巨宮顯室來撐威,而且還要讓後人再也無法超越。劉邦聽了大悅。
蕭何摸準了皇帝老兒的心理,當年打進咸陽城,劉邦一屁股坐在皇宮裡不出來,在後宮抱著戚夫人坐在腿上玩,張良硬請才肯出宮。叔孫通制朝儀,劉邦嘴皮子笑得合不攏。蕭何知道這個亭長出身的流氓主子拎著腦袋打天下,骨子裡最終是要坐天下享福的。我不惜民力,耗費巨資,建設如此奢華的宮殿,不就是為了體現你的權威和財富、尊貴和強大嘛。對蕭何的逢迎,愛面子的劉邦一一笑納。
隋煬帝楊廣,是歷代皇帝中有名的會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主兒,在生活處事、內政外交出足了風頭。他在大業元年、大業六年、大業十二年,12年間曾3次乘龍舟巡幸江都,乘坐的龍舟上下4層,高45尺,長200丈,最上一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層有120房,全部用金玉裝飾,耀人眼目,而且規定拉船的80000多名民工都穿錦繡華麗的衣服。船舟連綿200餘里,兩岸騎兵夾岸護送。路過的州縣500里以內都要獻食,極盡水陸珍奇,吃不了的就地棄埋。
大業六年元宵節,為了接待西域各國酋長和商人,充分展示大隋朝的盛威,「於(東都洛陽)端門街盛陳百戲,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又下令裝點市容,要求簷宇統一,珍貨充積,店設幃帳,人穿華服,賣菜的地方要鋪上用龍鬚草編的蓆子,街道兩邊的樹上也要披綢掛緞裝扮得五彩繽紛。客人經過,酒店老闆要邀入進餐,「酒飽而散,不取其值」。還要謊稱:「中國豐饒,酒席例不取值!」史書上說,農曆正月正值北方千里冰封的時節,隋煬帝便命人用絹帛纏樹,給不明真相的客人說這是「仙晨帝所」。對此,有的西域人當面質疑:「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可見,擺闊的結果不僅沒有讓客人感激涕零,反遭質疑,「哂其矯飾」。
在他的折騰下,隋王朝早已危機四伏,水旱蝗災使百姓飢寒交迫,苛捐雜稅又頻頻激起民變,天下大亂。公元618年的一天,宇文化帶領禁衛軍嘩變,要砍死隋煬帝。自覺大勢已去的隋煬帝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面子」,還厲聲斷喝:「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鋒刃!拿鴆酒給我!」一生追求「面子」的隋煬帝,在面臨國破家亡的情況下,他最後的努力竟是求得一個有「面子」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