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楊貴妃逃過一死東渡日本其實是不可能的
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命人將她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院之中,請陳玄禮等幾個主要將軍進來驗屍。陳玄禮他們看過之後,這才脫去了甲冑,向玄宗叩頭謝罪。陳玄禮說:「楊國忠禍國殃民,以致生靈塗炭,陛下遷播。臣等為了社稷,矯詔殺死他,真是罪該萬死!」很顯然,陳玄禮知道玄宗是明白人,也就不再提楊國忠謀反的事,直接把自己殺他的理由提出來了。那麼,唐玄宗怎麼回答他呀?玄宗說:是我沒有識人之明,用人失當,近來我自己也慢慢覺悟了。本來準備到四川之後再殺他,現在你們提前了卻了我的夙願,我還準備賞你們呢,怎麼能說有罪呢!陳玄禮聽玄宗這樣說,趕緊率領將士們高呼萬歲,這下,士兵才終於散去,整頓隊伍,重新出發。馬嵬之變至此也就算基本結束。
貴妃之死的千古謎團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評價這場政變呢?我想,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第一、馬嵬之變的性質是什麼?《辭海》中提到馬嵬坡,是這樣解釋的:「唐安史之亂,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縊死楊貴妃於此。」民間提到馬嵬之變,第一反應肯定也是殺楊貴妃。但事實上,馬嵬之變從本意來講,絕不是要殺楊貴妃,而是要殺宰相楊國忠。我們講過,楊國忠當政以後,基本上沒有做任何一件好事,早就到了官怒民怨的程度了。另外,對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和潼關失守、玄宗出逃,楊國忠都難逃干係。在這種情況下,楊國忠已經成了眾矢之的。不僅是禁軍將士想要殺他,上至太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沒有一個不恨他,不希望殺了他。正是在這種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普遍情緒下,陳玄禮才發動禁軍將士,製造了馬嵬之變。所以說,殺楊國忠,才是這場政變的主要目標,至於楊貴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楊國忠牽連的結果,只能說是這個事情的副產品。
第二、既然政變的目標不是楊貴妃,為什麼後來楊貴妃會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主角呢?我想,這就是人們的心理問題了。什麼心理呢?首先就是對弱者的同情。一個弱女子,在亂軍之中死於非命,這在任何時空背景中都會引起人們的同情。更何況是楊貴妃這樣一個絕代佳人呢。有道是「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打碎給人看」,在所有悲劇之中,還有比佳人慘死更動人心弦的嗎!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甚至編出好多貴妃不死的故事。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楊貴妃被侍女替死,本人後來流落日本的說法。八十年代,日本影星山口百惠還曾經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那麼,楊貴妃是否有可能逃過一死,東渡日本呢?其實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唐朝和日本雖然有商貿往來,但是,受航海能力的限制,路途還是充滿了艱辛。以鑒真和尚為例,他在太平年代東渡日本,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的失敗才最終成功。楊貴妃一個弱女子,在兵荒馬亂之中,又怎麼可能通過漫長的敵占區,渡海成功呢!這些傳說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罷了。第二個心理就是對盛世的緬懷。安史之亂後,大唐的盛世也就一去不復返了,生活在唐後期的人們對那段安定、繁榮的歷史產生了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時候,集豐滿艷麗、能歌善舞和榮華富貴於一身的楊貴妃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盛世的象徵。她的慘死,也就成為盛世終結的標誌。在這種情況下,馬嵬之變的政治色彩就被逐漸淡化了,而它的悲劇意味則逐漸強化。也就是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政變的主人公最終從楊國忠變成了楊貴妃。
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命人將她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院之中,請陳玄禮等幾個主要將軍進來驗屍。陳玄禮他們看過之後,這才脫去了甲冑,向玄宗叩頭謝罪。陳玄禮說:「楊國忠禍國殃民,以致生靈塗炭,陛下遷播。臣等為了社稷,矯詔殺死他,真是罪該萬死!」很顯然,陳玄禮知道玄宗是明白人,也就不再提楊國忠謀反的事,直接把自己殺他的理由提出來了。那麼,唐玄宗怎麼回答他呀?玄宗說:是我沒有識人之明,用人失當,近來我自己也慢慢覺悟了。本來準備到四川之後再殺他,現在你們提前了卻了我的夙願,我還準備賞你們呢,怎麼能說有罪呢!陳玄禮聽玄宗這樣說,趕緊率領將士們高呼萬歲,這下,士兵才終於散去,整頓隊伍,重新出發。馬嵬之變至此也就算基本結束。
貴妃之死的千古謎團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評價這場政變呢?我想,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第一、馬嵬之變的性質是什麼?《辭海》中提到馬嵬坡,是這樣解釋的:「唐安史之亂,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縊死楊貴妃於此。」民間提到馬嵬之變,第一反應肯定也是殺楊貴妃。但事實上,馬嵬之變從本意來講,絕不是要殺楊貴妃,而是要殺宰相楊國忠。我們講過,楊國忠當政以後,基本上沒有做任何一件好事,早就到了官怒民怨的程度了。另外,對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和潼關失守、玄宗出逃,楊國忠都難逃干係。在這種情況下,楊國忠已經成了眾矢之的。不僅是禁軍將士想要殺他,上至太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沒有一個不恨他,不希望殺了他。正是在這種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普遍情緒下,陳玄禮才發動禁軍將士,製造了馬嵬之變。所以說,殺楊國忠,才是這場政變的主要目標,至於楊貴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楊國忠牽連的結果,只能說是這個事情的副產品。
第二、既然政變的目標不是楊貴妃,為什麼後來楊貴妃會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主角呢?我想,這就是人們的心理問題了。什麼心理呢?首先就是對弱者的同情。一個弱女子,在亂軍之中死於非命,這在任何時空背景中都會引起人們的同情。更何況是楊貴妃這樣一個絕代佳人呢。有道是「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打碎給人看」,在所有悲劇之中,還有比佳人慘死更動人心弦的嗎!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甚至編出好多貴妃不死的故事。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楊貴妃被侍女替死,本人後來流落日本的說法。八十年代,日本影星山口百惠還曾經聲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那麼,楊貴妃是否有可能逃過一死,東渡日本呢?其實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唐朝和日本雖然有商貿往來,但是,受航海能力的限制,路途還是充滿了艱辛。以鑒真和尚為例,他在太平年代東渡日本,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的失敗才最終成功。楊貴妃一個弱女子,在兵荒馬亂之中,又怎麼可能通過漫長的敵占區,渡海成功呢!這些傳說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罷了。第二個心理就是對盛世的緬懷。安史之亂後,大唐的盛世也就一去不復返了,生活在唐後期的人們對那段安定、繁榮的歷史產生了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時候,集豐滿艷麗、能歌善舞和榮華富貴於一身的楊貴妃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盛世的象徵。她的慘死,也就成為盛世終結的標誌。在這種情況下,馬嵬之變的政治色彩就被逐漸淡化了,而它的悲劇意味則逐漸強化。也就是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政變的主人公最終從楊國忠變成了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