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神宗趙頊每年竟要吃羊肉四十三萬餘斤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宋神宗趙頊每年竟要吃羊肉四十三萬餘斤

2017年03月26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82 次

  賣花擔上看桃李, 拍酒樓頭聽管弦。

  — —歐陽修《六一詩話》

  「嬌雲溶漾作春晴,繡轂清風出鳳城。簾底紅妝方笑語,通衢爭聽賣花聲」,這是宋徽宗《宮詞》裡的句子,用以記敘開封城的叫賣聲。宋人管這些叫賣聲叫「吟叫百端」,張世南1《遊宦紀聞》稱:「宣和間,市井競唱韻令。」

  翻開吳自牧的《夢粱錄》,書中所記的商販們似都是商市上的行吟者。那些賣熟肉的行販,「及沿門歌叫熟食:熝肉、灸肉、熝鵝、熟羊……」從初一到端午,那些推銷節慶物品的杭州小販「自隔宿及五更,沿門唱賣聲,滿街不絕」。

  街市上既有沿街叫賣鮮花的貨郎,也有盤街悠轉說著「時運來時,買莊園、娶老婆」的卜卦者。連不聾的啞巴沿街賣東西時也要吆喝幾聲。宋人有一種啞巴專用的仿聲器械「顙叫子」,它用竹木與動物牙骨等物製成,放到使用者喉中,就能模擬出人聲。開封君臣早已對群喧競賣聲習以為常,但是如若這時也有個劉姥姥進城,可能也會覺得莫名其妙。《都城紀勝》「食店」條載:「夜間頂盤者,如遍路歌叫,都人固自為常,若遠僻土之人乍見之,則以為稀遇。」

  傳入宋人耳畔中的叫賣聲當中,那種只靠「大聲公」或「嗓叫子」,而不具音韻美和節奏感的口頭叫賣聲只是噪音,算不上有技術含量的吟叫百端。《事物紀原》中說:「(宋代)京師凡賣一物,必有聲韻,其吟哦俱不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演進,宋代商賈們已將吟叫百端昇華成一種藝術化的聲音廣告。

宋神宗

  《夢粱錄》中說:「今街市與宅院,往往效京師叫聲,以市井諸色歌叫賣物之聲,采合宮商成其詞也。」南宋詞人王嵎《夜行船》中的「天籟雅韻」,定準是指那種說得比唱得好聽的賣花聲。賣餳聲和賣花聲一樣同為最得詩家詞人青睞的吟叫題材。餳糖即為麥芽糖,自東漢始,賣餳糖的小販便用簫為響器,吹奏空靈悠遠的簫曲,招引顧客。賣餳吹簫似是春暮的節物,北宋宋祁詩《寒食假中作》

  吟道:「草色引開盤馬地,蕭聲催暖賣餳天。」南宋陸遊《寒食九里大墓》亦吟:

  「陌上簫聲正賣餳,籃輿兀兀雨冥冥。」

  叫賣聲真的被宋人玩成了一種樂藝。《東京夢華錄吟叫》中可知,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間,在吆售「紫蘇丸」的販子啟發下,開封樂工杜人經編了一套「十叫子」的唱曲,因此就有了「叫果子」。

  周密《武林舊事》還載有專事吟叫的集社「律華社」。同書所錄的吟叫名藝人有姜阿德、鍾勝、吳百四、潘善壽、蘇阿黑、餘慶等人。古代詩歌和音樂密不可分,詩歌可吟可唱,宋代的叫賣聲因而滿是詩意與樂韻。賣花聲更是宋詞、元曲的慣見詞牌、曲牌。

  蘇東坡是寫廣告詩的好手,他的《食肉歌》竟使中國的飲食生態為之一變。豬肉是今天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食,但北宋中期的國人不大吃豬肉,京城「御廚止用羊肉」,皇族很少食用豬肉。神宗時,開封御膳房每年消耗「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羊肉的用量是豬肉的百倍以上。蘇東坡在黃州時,由於手頭拮据,再也不能大碗喝酒,大塊吃羊肉,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吃豬肉。舉凡萬物,一到蘇東坡詩筆下皆成寶。他滿嘴油光地唱吟:「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自蘇東坡的在《食肉歌》中對豬肉大做廣告之後,豬肉便成為尋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了。

  吆喝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生意的好壞。杭州城辦過一屆僅限賣食品小販入賽的「歌叫大獎賽」。《武林舊事元夕》載,南宋末年,臨安知府先淘選出相貌周正並擅長歌叫的人,再讓他們到禁宮外恭候。准入的旨令一到,他們便托著「市食架盤」,「歌叫競入」,他們先向皇帝匯演,然後再向妃嬪內人以下的宮人獻歌。唱得好的人,盤中的「市食」便能賣出個好價,「皆數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主辦方若不設限,賣花人篤定是奪標的大熱門。

  古時文人多輕商,賣花卻被宋人奉為賞心悅事。賣花人挑著花籃閒行裡弄,吟唱奼紫嫣紅的花名,他們的歌叫聲似已浸滿了襲人的芳香。

  除了吆喝的聲音要好聽外,語言的腔調也要符合主流,否則是要吃虧的。

  南宋「行在」杭州是一座北方人佔多數的城市,以開封音調為正音的官話即是本城的主流語言。杭州小販「吟叫百端」時,若不用開封口音,就不太入流了。吳自牧《夢粱錄》載,南宋杭州「侵晨行販」的小商小販,唱賣「異品果蔬」「時新果子」「酒醋海鮮」諸物,「闐塞街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氣象,殊可人意」。杭城夜市上,「更有瑜石車子賣糖糜乳糕澆,亦俱曾經喧喚,皆效京師叫聲」。

  商販的吟唱如只有吳儂細語,怕就要流失七八成的生意。

  元雜劇《百花亭》剪留了宋時吟叫的唱段:

  查梨條賣也!查梨條賣也!

  才離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轉過翠紅鄉,回頭便入鶯花寨,須記

  得京城古本老郎傳流。

  這果是家園製造,道地收來也。

  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噴噴紅馥馥帶漿兒新剝的圓眼荔枝,

  也有平江路酸溜溜涼蔭蔭美甘甘連葉兒整下的黃橙綠橘,

  也有松陽縣軟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帶粉兒壓扁的凝霜柿餅,

  也有婺州府脆鬆鬆鮮潤潤明晃晃拌糖兒捏就的龍纏棗頭,

  也有蜜和成糖制就細切的新建姜絲,

  也有日曬皺風吹乾去殼的高郵菱米,

  也有黑的黑紅的紅魏郡收來的指頂大瓜子,

  也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販到的得法軟梨條……

  元雜劇的母語是北語,音近南宋杭州話,南宋遺民應不會有太大的疏離感吧?

  事

  明朝初年,杭州話猶存汴梁舊音。《七修類稿》1中說:「(杭州)城中語音好於他處,蓋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與汴音頗相似。」明代的杭州已不是國家的首都,叫賣聲不如先前熱烈,但大明帝都北京城「市聲招徠」照舊不絕於耳。史玄在《舊京遺事》中追念道:「京城五月,輻輳佳蔬名果,隨聲唱賣,聽唱一聲而辨其何物品者,何人擔市也。」18 世紀初的倫敦紳士們還在商議叫賣聲的存廢,殊不知,遙遠東方的中國人在八九百年前早就不爭這點閒氣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