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變 | 陽光歷史

 



華北事變始末:是否簽字引發對何梅協定的爭議?

 華北事變始末:是否簽字引發對何梅協定的爭議?
塘沽協定簽訂後,日本即以「分離華北」為侵略中國的近程目標,挑起了「華北獨立運動」。透過軍事恫嚇與外交施壓,製造或藉口各種事端,壓迫中國就範,河北事件正是日本的一次嘗試。 1935年5月2日,天津日租界中的《振報》社長白逾植與《國權報》社長胡恩溥同時遭人暗殺。白、胡兩人都是親日分子,因此北平日本駐華使館武官室當即發表聲明,謂此案系中國官方主使,乃「對日本之非常侮辱」。 5月15日,「...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為何兩次遭美貌少婦刺殺?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為何兩次遭美貌少婦刺殺?
  1937年初,張學良由南京被秘密轉移到蔣介石的家鄉奉化溪口,幽禁在雪竇山。不久,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鳳至也來到溪口,來陪伴張學良。  當時,蔣介石的侄媳原憲兵三團團長蔣孝先的妻子袁靜芝也住在溪口。西安事變中,蔣孝先被張學良的部下誤殺。  丈夫蔣孝先死後,袁靜芝一直住在溪口鎮。袁靜芝婚前是個相貌與身材俱佳的大美女,釣得「金龜婿」蔣孝先後,過上了闊太太的生活,一直養尊處優,盡享「...



抗戰英烈朱鴻勳:盧溝橋事變後殊死作戰嚇退日寇

 抗戰英烈朱鴻勳:盧溝橋事變後殊死作戰嚇退日寇
  抗戰英烈朱鴻勳(1899年-1941年),字柏亭。吉林農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3軍副軍長兼第130師師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朱鴻勳烈士簡介   朱鴻勳烈士是吉林農安人。早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後入伍,歷任連長、參謀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因治軍有方,晉陞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3軍副軍長兼第130師師長。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朱鴻勳奉命率部進駐三...



華北事變起因:日軍迫使國民政府簽訂塘沽協議

 華北事變起因:日軍迫使國民政府簽訂塘沽協議
  1935年駐華日軍為了進一步侵略中國而策動華北各省脫離南京中央政府,實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其目的是為分離和蠶食華北。1933年駐華日軍以武力迫使南京國民政府簽訂《塘沽協議》後,由於戰略重點轉向準備對蘇作戰和防範英、美,其侵略方針由單純的武力征服改變為在繼續準備發動武力進攻的同時,全力推行「華北自治運動」。  1933年長城抗戰《塘沽協定》簽訂之後,日本暫時將對中國「武力鯨吞」的...



盧溝橋事變探尋真相:中日兩國誰開了第一槍?

 盧溝橋事變探尋真相:中日兩國誰開了第一槍?
  盧溝橋事變:據日本聯合通訊社駐上海分社的負責人松本重治的回憶錄《上海時代》中「盧溝橋畔的槍聲」一節記述:「清水中隊長聽到槍聲,立即以無線電向豐台的大隊本部報告了中國軍隊的不法射擊。同時,集合中隊點名,發現缺少一人,因此也向大隊長報告了『士兵一人下落不明』。實際上,約3小時(另一說20分鐘)之後,下落不明的士兵歸了隊,並非被中國方面綁架去了。這個新兵擔任傳令兵,在離隊解手返回時...



西安事變真相:西安事變的「主謀」並非張學良

 西安事變真相:西安事變的「主謀」並非張學良
  1935年,曾經號稱中國最強軍隊的東北軍正處在落魄時期。熱河戰敗後,東北軍丟了東四省和河北的地盤,十幾萬大軍依靠蔣介石提供補給,一舉一動受蔣節制,境況非常淒涼。背著一個「不抵抗將軍」罵名離開東北的張學良有抗日的決心,不希望參與任何內戰。但結果卻事與願違,不得不接受蔣介石的委派到西北「剿共」。  來到西安的張學良,很自然地結識了時任陝西省主席、國民黨17路軍總指揮的楊虎城。只不...



九一八事變中日軍為何選擇柳條湖作為爆破點?

 九一八事變中日軍為何選擇柳條湖作為爆破點?
  今日上午9點18分,整個瀋陽市區響起了警鐘,警示國人謹記「918」,毋忘國恥,銘記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對中國東北地區發動了武裝進攻。  柳條湖位於瀋陽內城以北2.5公里處,在瀋陽站與文官屯站之間,關東軍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爆破地點,其原因有二:一是這裡較為偏僻,便於行事;二是距東北軍北大營較近,便於誣為中國軍隊破壞,也有利攻擊。  18日22時20分...



揭密皖南事變六謎團:項英想另立「第二延安」?

 揭密皖南事變六謎團:項英想另立「第二延安」?
  難忘,1941!那是一場「兄弟鬩於牆」的悲慘事件。皖南事變發生後的1941年1月17日,周恩來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親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一切正義的人們對國民黨頑固派發動又一次反共內戰的憤怒和譴責,這也是皖南事變被稱為「千古奇冤」的由來。  60年前發生在皖南的同室操戈的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事件,是國民黨頑固派在新四軍軍部和所屬部隊決...



九一八事變前,蔣介石張學良已達成共識不抵抗

 九一八事變前,蔣介石張學良已達成共識不抵抗
  九一八事變時的不抵抗政策,已成為刻在歷史恥辱柱上不可磨滅的一筆了。但是,幾十年來,圍繞著「不抵抗」的由來、背景和具體責任,卻一直有頗多的爭議。  近年來,網路上關於「九一八」事變時「不抵抗」責任的討論之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鼓噪: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不抵抗」完全是張學良下的令,而與身處長江中「永綏」軍艦上、不知道日軍已在瀋陽動手的蔣介石徹底無關。  實際上,學界早先有論...



七七盧溝橋事變的起因及背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

 七七盧溝橋事變的起因及背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
  導讀:盧溝橋七七事變簡介,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一個士兵失蹤借口,要進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吉星文團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