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朱鴻勳:盧溝橋事變後殊死作戰嚇退日寇
抗戰英烈朱鴻勳(1899年-1941年),字柏亭。吉林農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3軍副軍長兼第130師師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朱鴻勳烈士簡介
朱鴻勳烈士是吉林農安人。早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後入伍,歷任連長、參謀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因治軍有方,晉陞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3軍副軍長兼第130師師長。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朱鴻勳奉命率部進駐三溪口,保衛湖北通往湘、鄂、粵的要道——陽新的防禦任務。6月,日軍一個旅團猛烈攻擊朱鴻勳所部陣地,企圖一舉突破中國軍隊防線,切斷粵漢鐵路,使守衛武漢的軍隊無路可退。危急情況下,朱鴻勳帶病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與日軍作戰7晝夜,為武漢守軍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1940年底,朱鴻勳奉命率部駐防湖北藕池口,阻擊日軍西進。所部官兵的頑強抵抗,激怒了日軍,開始對朱鴻勳所部實施報復。1941年初,日軍出動數架飛機轟炸前方指揮部,朱鴻勳中彈犧牲,後被追晉為陸軍中將。
朱鴻勳烈士平生經歷
朱鴻勳,字柏亭,吉林農安縣人,1899年生,兒時曾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求學中,朱鴻勳認為:徒恃書策不能發揚其志,遂進入軍官團學習兵法,隸國民黨57旅,先升為副團長,後任26師團長。由於其治軍整肅,聲譽斐然,晉為陸軍53軍師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53軍與日軍搏戰於黃河南北、晉、鄂之郊。朱鴻勳首當其衝,奮勇殺敵,不為寇懾。1938年,53軍奉命駐守三溪口,保衛湖北通往湘、鄂、粵的要道——陽新(今湖北東南部)。日軍新銳部隊來犯,朱鴻勳率軍與之殊死作戰,連續指揮作戰六天六夜,嚇得日軍不敢前進。因此,武漢的軍資器械才得以南運。
1940年,宜昌、沙市相繼淪陷,朱鴻勳率軍進駐湖北境內藕池口,使日軍揮戈前進的計畫不能得逞。1941年除夕前兩天,朱鴻勳率軍偷襲日軍,日軍利用空軍反襲。朱鴻勳中彈犧牲,年僅42歲。朱就義後,蔣介石追贈其陸軍中將銜,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親臨弔唁。因戰事原因,朱鴻勳將軍暫埋於重慶南山復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