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封有個相國寺,《水滸》中的相國寺曾有個魯智深,魯智深曾做過職事僧,專職看管菜園。 真實的相國寺是皇家寺院,佔地540多畝,有64個禪、律院,養和尚1000多人,設個管菜園的職事僧,不奇怪。 但種菜是自給,不產生利潤。好在相國寺的禪、律院零零散散,中間有個萬人大廣場,可以搞大型商業活動,搞展銷會,搞集貿市場。 《東京夢華錄》記載,大廣場每月開5次展銷會,包括每月1日、8日...
古代「准考證」上沒有照片如何識別考生的身份
在中國古代,由於科舉考試成績與名利、仕途直接掛鉤,作弊現象尤為嚴重。如何確保考試公平,各朝都有一套相應的辦法,其中以清朝的考試管理制度最為完備,考場紀律為「史上最嚴」……
「准考證」上沒照片,如何辨識考生?
考試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古稱「代筆」,又稱「倩槍」、「槍手」。古代由於照片技術尚沒有發明,功能類似於現代准考證的「票卷」,「考憑」上是沒有照片的,...
揭秘中國古代的「紙」甲:防禦力竟不遜於鐵甲
古代兩軍交戰,為了抵禦敵軍刀劍及箭簇對身體的傷害,士兵們往往會穿上甲衣或手拿盾牌進行防護。甲衣一般說來都是用鐵片串連而成。不過,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竟然還有用紙做成的甲衣。紙甲至遲在南北朝時期已經用於軍事了,此後一直綿延到清代,從未滅絕。《南史.齊本紀》云:東昏侯時,北魏兵壓境。「(帝)乃聚兵為固守計,召王侯分置尚書都坐及殿省。尚書舊事,悉充紙鎧」。「紙鎧」,即用以護身...
富春山居圖:國寶一分為二背後的神秘「天機」
導讀:由元代傑出畫家黃公望所創作的書畫《富春山居圖》不僅價值連城,而且還有著一段離奇曲折的身世遭遇。為何這件珍寶竟會險被焚燬?又是誰將這它一分為二?這一切還要從一位名叫吳洪裕的老人說起,明朝末年,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被傳到收藏家吳洪裕的手中。自從在父親那裡得到這件寶貝,他便愛不釋手,每天不思茶飯,反覆地對它觀賞臨摹,恨不得時刻將畫卷帶在自己的身邊。為此,吳洪裕還專門修建...
晚清百姓看「戊戌變法」:康黨想謀朝篡位當皇帝
1898年9月28日,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風雨如晦,殺氣陰森。戊戌變法失敗了,譚嗣同、楊銳、林旭、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等「六君子」在這裡引頸就戮。
劊子手的屠刀,寒光雪亮。臨近午時,行刑時間到了。「六君子」被推上刑場強按在地。譚嗣同大叫:「某有一言!」監斬官軍機大臣剛毅扭頭不理。譚嗣同朝著剛毅的背影,悲憤地仰天長嘯: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辮帥」張勳趣聞:導演復辟鬧劇響應者卻寥寥
張勳(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號松壽老人,謚號忠武,江西省奉新縣人,中國近代北洋軍閥。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
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1913年鎮壓討袁軍。後任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辟,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
歷史上究竟是誰寫出了勵志詩「鋤禾日當午」?
導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詩讀來朗朗上口,是婦孺皆知的佳句。然而,對於這首詩的作者,卻有爭議,那麼,這首廣泛流傳的唐詩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一種說法是此詩的作者,是唐朝詩人李紳。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生於唐大歷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歷任金壇、烏程(今浙江吳興)、晉陵(今常州)等縣令,攜家來無錫,定居梅裡抵陀裡(今無錫縣...
叔孫通為劉邦制訂朝儀:要求竟是劉邦能學會
原文: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背後的故事: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徹底擊潰項羽後,大軍行至定陶時,手下一干大將包括韓信、英布、彭越等聯合上書,請求劉邦稱皇帝。劉邦幾次謙讓,大將們幾次上書,雙方表演一番後,劉邦終於同意稱帝。二月初三那天,在「汜水之陽」(即定陶,今山東省定陶縣)稱帝,...
唐朝版「死諸葛走生仲達:」:死姚崇擊敗生張說
唐代後期,有文人鄭處誨鄭重其事地編寫了一部玄宗朝傳聞彙編《明皇雜錄》,其中一個故事是描寫宰相張說和姚崇之間互相算計的。故事裡說,姚崇和張說曾一同擔任宰相,可是姚崇很不喜歡他,在許多事情上都經常給張說找茬,讓他難堪。張說因此銜恨在心。 後來姚崇雖然罷相了,但還是得到玄宗的信任,所以有生之年張說也無可奈何他姚家。姚崇病重眼看難有好轉的時候,他非常擔心自己死後張說會報復。姚...
德川家康是吃天婦羅死掉的?或許真正死因是胃癌
如果你是一個日本遊戲迷,你肯定玩過數十款日本戰國時代背景的電子遊戲,這其中,關於德川家康之死,包括戰國無雙在內,都說其死於「鯛の天ぷら」(鯛魚天婦羅)。 實質上,這可能只是個以訛傳訛的說法,但自德川家康死後就一直在日本民間流傳,並成為諸多日本文學作品演繹的題材,還記錄在《德川實紀》中。內中原因或許在於,「戰國三梟」中,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晚年衰老到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