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義和團反抗八國聯軍的戰爭中,慈禧一面暗地裡向帝國主義獻媚求和,一面假意表示支持義和團的反帝鬥爭。但是,八國聯軍仍然照樣發動了對北京的侵略。1900年8月13日,北京城硝煙瀰漫,潰敗下來的官兵、外遷的居民充斥著大街小巷,跌跌撞撞,鬼哭狼嚎。八國聯軍佔領了距北京僅有三四十里的通州,城內到處傳播著八國聯軍明天就要大破城門的消息。慈禧太后嚇得魂不附體,一天之內僅接連五次召見軍機...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五絕之一:細說東邪黃藥師
台灣已故作家三毛曾說:「最愛黃藥師什麼都愛。」可見,即便是著名作家,談到黃藥師也會語無倫次的。其實黃藥師這麼受歡迎,倒不是因為三毛愛他,或者這麼多粉絲愛他,關鍵是金庸愛他。智慧、知識、財富、容貌、地位......這些普通人終其一生未必能求得一種的東西,毫不吝嗇地給了黃藥師。金庸那時候,寫小說不像現在這樣YY,但黃藥師是個例外。 黃藥師,這個名字來之不易,大巧若拙,竟容易被人理...
揭秘:順治帝成為真正的一國之主之路 幼年登基
崇德八年(1643年,即明崇禎十六年)八月的一個夜晚,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年)在瀋陽清寧宮內的病榻上離開了人世。年僅6歲的皇太極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被扶位登基成為大清帝國的第三位君主,一年後明朝滅亡進駐北京而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因其年號為順治而史稱順治帝。他是清朝頗具個性的皇帝,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實際上,年幼的福臨能當上帝位是當時清王...
揭秘:三國時期的《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原型
導讀:金庸筆下的楊康可以說是最無恥的小人,他虛偽、奸詐、認賊作父、不忠不義,所以不會有好下場。本以為楊康只是文學作品中虛構的角色,現實中未必就有其人,但是《三國誌》中卻有一位與楊康重名又有著楊康部分劣行的人,不過他早於《射鵰英雄傳》1000年,不知金庸筆下的楊康是否部分取材於此。 司馬懿篡奪曹魏政權之前曾有三次誅滅行動,一是誅殺曹爽,二是誅殺諸葛誕,二是誅殺王凌。曹爽無其...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法海:歷史上真的有法海嗎?
導讀:法海禪師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鎮江金山寺(今江天禪寺)的第二代祖師。法海禪師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後,嚴持戒律,行頭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稱為「裴頭陀」。法海禪師不僅以苦行著稱,而且他還建寺度眾,淡泊名利,成為禪宗史上受人尊崇的一代高僧。 與一般高僧的出家經歷不同,法海禪師是在父親裴休指令下出家的。裴休是虔誠的佛教信徒,高僧黃檗希運禪師的弟子。他...
殺母立子!漢武帝為何制定如此殘忍的立儲制度?
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爆發,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起兵反抗失敗,被迫自殺,此後漢武帝一直沒有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漢武帝一生共有6子,分別為太子劉據、齊王劉閎(早逝)、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少子劉弗陵。但歲月不饒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已步入晚年,他必須做出選擇。 公元前88年,漢武帝依照舊例到甘泉宮避暑。他召集畫工,讓他們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圖》賜給霍光,隨侍的群臣...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法海:歷史上真的有法海嗎?
法海禪師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鎮江金山寺(今江天禪寺)的第二代祖師。法海禪師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後,嚴持戒律,行頭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稱為「裴頭陀」。法海禪師不僅以苦行著稱,而且他還建寺度眾,淡泊名利,成為禪宗史上受人尊崇的一代高僧。 與一般高僧的出家經歷不同,法海禪師是在父親裴休指令下出家的。裴休是虔誠的佛教信徒,高僧黃檗希運禪師的弟子。他在親近...
漢朝禮法論:漢惠帝為何會踩在老爹劉邦頭上?
漢惠帝劉盈住在未央宮,而他的親娘呂雉則住在長樂宮。兩宮之間過了武庫,隔著好長一段路呢。漢惠帝是個孝順孩子,平常沒什麼大事時,他就跑去長樂宮看看老媽聊聊天。但是令他苦惱的是,他不是平常人家的阿三阿四,他是皇帝,他上個街出行時,都得有威風凜凜的儀仗隊,而且老百姓得迴避,禁止通行,就是史書上說的「出警入蹕」,沒辦法,咱得有漢家天子的風光,否則,會被大臣們一頓勸諫。 劉盈認為...
揭秘霍元甲和孫祿堂:誰才是晚清武林第一高手
晚清武林五大高手,董海川、楊露禪、王五、黃飛鴻、霍元甲,個個是濟世救民的英雄,真可謂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當然,在小編整理過這5大晚清武林高手,試問誰是武林第一之時,諸多網友,莫衷一是,紛紛認為霍元甲、黃飛鴻是武林第一。更有網友另闢蹊徑,認為小編遺漏了一位武林高手,這個人就是譽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集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於一身的孫祿堂。 資料顯示,孫祿堂,...
柳如是婚姻美滿為何出軌:柳如是給錢謙益戴綠帽?
柳如是(1618~1664),明清易代之際著名歌妓與才女。本名楊愛、楊影憐,後改名柳隱;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句,故自號如是;又稱「河東君」、「蘼蕪君」。浙江嘉興(一說江蘇吳江)人。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被列為南京「秦淮八艷」(另有陳圓圓、顧橫波、卞玉京、寇白門、馬湘蘭、李香君與董小宛)大姐。 錢謙益(1582~1664),明末清初詩壇盟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