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國故事,最糾結最悲情的恐怕是「揮淚斬馬謖」這一出。馬謖不可重用,劉備早就看出來了,諸葛亮眼光不在劉備之下,為什麼還是違背了蜀漢公司前任老總的遺囑,將馬謖推上了業務第一線,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
如果簡單地歸咎於諸葛亮用人不明,無論是從史學研究,還是從人力資源研究來說,都不免簡單粗暴。一個經理人用人,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同時也會受到...
蜀漢五虎將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五虎上將人物介紹
蜀漢五虎將是羅貫中極力塑造的英雄形象,這些人在三國的歷史上本就有不俗的表演,再加上羅貫中的細筆勾勒,更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這五個人就是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演義上叫五虎上將,其實三國誌並沒有類似的叫法,而且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是排在一起的,趙雲因為一直都沒有相應的職務,只是所謂的雜號將軍。因為他跟隨劉備較早,又因為羅貫中特別喜歡這個角色,所以把他的故事塑造得...
班超後人結局:班超家族衰落原因是不重視修身?
班超家族衰落的原因是不重視修身 在兩漢時期,班氏家族非常馳名。漢成帝班婕妤是漢賦大家,有成為皇后的可能,由於漢成帝有眼無珠才埋沒了班婕妤。班婕妤的兄弟班伯、班遊、班稚都是飽學之士,但也都沒有出人頭地。班稚的兒子班彪是司馬遷之後的傑出歷史學家,曾經毛遂自薦當太子太傅,結果只當了徐縣縣令。班彪的兒子們都很有出息,長子班固是歷史學家,是《漢書》的主要作者,次子班超是外交家、...
揭秘周代九嬪制:九個后妃共同陪伴帝王就寢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皇帝可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眾,可以想像。那麼,她們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視文藝作品中,對這個神秘的「禁區」,隨意杜撰,造出許多不近情理而又離奇的故事來。有的說,皇上每夜都要「召幸」一位后妃,要召某妃侍寢,由太監背著或抬到皇上下榻處侍寢,也有的說皇帝人寢被角不裹,被召幸的妃嬪脫光衣服後,就從腳下爬進去等等,這些都是不近情理,憑空臆造出來的。...
用兵奇才緣何多是書生:解密歷史上那些書生名將
經典史詩《長征組歌》曾一度唱紅大江南北,其旋律和歌詞也廣為人知。其中第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以非常欽佩的語調唱出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這樣的讚歎。令人稱奇的是,這個提出「武裝奪取政權」的人,並非軍人出身,而是來自湖南鄉村的教書先生。你若留神就會發現,歷史上那些善於用兵的人,往往都是書生。他們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用起兵來卻能決勝於千里之外。
南朝宋文帝意欲北伐,武將...
智慧女性蘇麻喇姑的傳奇人生:清宮侍女勵志故事
清史研究表明,歷史上的蘇茉兒的確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曆四十年 (1612年)前後。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後,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由於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讓她進府當上了...
忽必烈的失誤:後世元朝皇帝無法有效的統治草原
忽必烈生於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個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魯禾帖尼。據說他是成吉思汗最鍾愛的孫子。從小,忽必烈就同父親拖雷一起征戰沙場,父親去世時他才17歲。 儘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繼承權的分配問題,子女們也遵循了他的遺囑,但是到成吉思汗孫子輩掌權的時代,蒙古國已經變得四分五裂。 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汗死後,其妻子昭慈皇后統治了一段時間,後來她的兒子貴由繼承了王位。貴...
揭開寧夏回族的歷史和起源?回族何時定居於此
寧夏,是我國回族最早人居的地區之一。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進入中國,寧夏回族的先輩也就是在此時開始落居於這塊土地上的。一批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徒到中國來。當時,戰爭和農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東來的穆斯林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編成「探馬赤軍」。同時,也以工匠、商人、學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國各地,其中有相當一部...
這些偉人的名字原來都出自易經:偉人姓名與周易
易經一般指周易,《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中國古近代名人的取名也不少來自《易經》。 「起名,是指運用各種方法將人或物指定一個便於識別區分的名稱...
前蜀王建立嗣失誤致國亡:後主王衍好色無能著稱
前蜀皇帝王建殺死太子王宗懿後,改立幼子王宗衍為太子。王建有十一個兒子,為何偏偏要立最小的兒子呢?原來,王建的正室周氏才貌平常又沒有子嗣,後來又娶了眉州刺史徐耕的兩個女兒,姐姐生了王宗衍,妹妹生了王宗鼎。王宗鼎先出生,排行第七,宗衍後出生,排行最末。此外還有其他小妾所生的兒子,分別是王宗仁、王宗紀、王宗輅、王宗智、王宗特、王宗傑、王宗澤、王宗平。王建稱帝后,十一個兒子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