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發生過一次不尋常的事情——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當時,這件事情不但在國內產生很大影響,在國際上也引起很多猜測。
國際局勢烏雲壓城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和蘇聯邊境領土糾紛漸漸升溫,並趨於白熱化。從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蘇聯挑起邊界事端4189起,軍事部署上,由70萬人增加到114萬人,並且不斷舉行以中國為假想敵的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為侵華戰爭做...
科舉制度的終結:清末廢除科舉制度何以波瀾不驚
中國的科舉制度創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發展於宋朝,鼎盛於明朝,可謂是歷史悠久,而清朝的科舉依舊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對士人思想的防範。客觀的說,科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具有一定歷史優越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漸暴露,特別是近代以後,科舉制度更是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古代的科舉制度關係到官員的選拔問題和全民族的教育問題,兩者緊密結合,缺一不可。但要命的是...
隋朝滅亡的內幕:當奸臣宇文化及遭遇叛臣李密
大業十二年七月,隋煬帝下江都前夕,頒布敕令,命元文都與光祿大夫段達、檢校(代理的意思)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盧楚等人協助越王楊侗,守衛東都。眾人當中,元文都資歷最老,成為當然的大哥大。自打和越王楊侗搭檔以後,元文都就把自己的前程完完全全地寄托在了楊侗的身上。元文都一直覺得自己是楊侗最最寵信的臣子,是帝國的干城,等將來楊侗登上帝位以後,他絕對會封王拜相,大...
[圖文]揭秘:蔣介石成功推動蔣經國接班之謎
蔣經國接班的推手謝東閔
台籍政客當推手
上世紀40年代末,蔣介石從大陸帶到台灣的軍政人員幾乎佔據了台灣的所有官場位置,台籍人士在官場謀到一個科員位置也不易,此舉造成逃台的大陸軍政人員與台籍人士矛盾十分尖銳,台灣民眾對此也十分不滿。
50到60年代期間,美日兩國,尤其是日本右翼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向台灣當局施壓,要求蔣介石將台灣省長一職交由台灣人做,以緩和矛盾,併力推吳三連、黃朝琴...
金皇陵到底是怎麼佈局的?金國皇陵都建在何處
金代的皇帝陵以雲峰山為中心,埋葬的比較集中。包括真正當過皇帝的六人(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金世宗、金章宗、衛紹王),追諡的三人(海陵王父德宗、世宗父睿宗、章宗父顯宗),這九人的葬地是金陵裡面的皇陵區。具體方位就是大房山東南側左右兩條山脈之中。 它的東側不超過上店。上店現屬北京市燕山石化辦事處所轄,村中有一關帝廟,內有一塊明嘉靖年間的石碑,石碑刻制時,金陵還未遭破壞,此碑...
[圖文]法國教育界拒絕戴高樂包裝出來的民族英雄
在這個國民信仰普遍沒落的時代,為了推出一個國家英雄,我們不惜篡改歷史和塑造英雄,這恰恰是對烈士的侮辱。一個真正的英雄人物的建立,不僅需要接受幾代歷史學家的反覆質疑,而且必須通過廣大民眾自身的價值判斷和道德拷問,才能終究彪炳青史,為後世所銘記。
人們紀念居伊·莫格。
2007年8月30日,法國各地中小學開學前夕,國民教育部發表最新公報:將2007年10月22日定為二戰時作為人質被維希政府殺...
為何各朝各代都相同:古代皇帝為何熱衷殺兒子?
開創了專制極權的秦始皇,一共生了23個皇子,10 個公主——結果最後只剩下一個秦二世,秦二世把22 個哥哥統統殺掉;10 個姐姐更慘,全都被拖到市場上,五馬分屍,公開車裂。再看漢高祖劉邦,他有11個兒子,正常死亡的只有兩個,其餘九人,或毒死,或囚死,或嚇死,或自殺,非正常死亡率高達81.8%,與唐太宗的兒子非正常死亡率持平。這還都是開國之君,如果統計亡國之君,那就更慘。明擺著,這個權力遊戲,...
荒淫隋煬帝為何不愛給自己修陵墓愛修大運河?
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皇帝在登基後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楊廣卻是個極大的例外。他對自己陵墓一事隻字不提,因為在他看來,人生才剛剛開始,至於結束,還離得很遠呢。他登基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月役使二百萬人營建洛陽,同時又徵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往洛陽。許多農民迫於性命的壓力,不得不勞作。所以,在當時的隋朝,四處可見絡繹不絕的搬運工人推著破車行走在路上。許多身體羸弱...
[圖文]揭秘文革手抄本:集體越軌地下傳抄
作家張寶瑞(資料圖)
「文革」期間廣為流傳的作家張寶瑞的手抄本小說《龍飛三下江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並再次引發一股手抄本熱潮。
近幾年來,內地圖書業頻頻把目光瞄向「文革」時期的地下手抄本。此前,張寶瑞的《一隻繡花鞋》以及《一隻繡花鞋(續集)》、《陰陽銅尺》、《閣樓的秘密》、《十三號凶宅》等作品也都相繼出版,而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文革」 手抄本文存——暗流》一書,...
北洋水師:大清王朝最強大的保護傘為何走向滅亡
在大清國的涉外戰爭中,無論是早期對俄羅斯,中後期的左宗棠收復新疆,還是和法國人在南部的戰鬥,均不落下風。可是一涉及到海戰,大清國立馬就變成軟柿子。第一次鴉片戰爭,一兩萬英國人,就打的大清方寸大亂。整個戰爭過程,依靠本土作戰優勢,花了兩千多萬兩銀子,前後動員接近70萬部隊,硬是輸掉了戰爭。英國人遠途而來,依靠的是加爾各答的後方補充,居然才用一千多萬兩銀子的軍費,完勝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