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的終結:清末廢除科舉制度何以波瀾不驚
中國的科舉制度創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發展於宋朝,鼎盛於明朝,可謂是歷史悠久,而清朝的科舉依舊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對士人思想的防範。客觀的說,科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具有一定歷史優越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漸暴露,特別是近代以後,科舉制度更是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古代的科舉制度關係到官員的選拔問題和全民族的教育問題,兩者緊密結合,缺一不可。但要命的是,那些讀書人苦讀終身的經史詩文,在行政管理乃至實際生活中都沒有什麼用處,更不要說促進近代工業化社會的發展了。洋務運動時期,同文館招生就難以招到合適的優秀人才,因為在當時士人的眼中,同文館不算正途出身。朝廷主辦的同文館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它學習西方技藝的學堂了。當年沈葆楨辦福州船政學堂的時候,招的也大都是貧苦子弟,因為讀這些學堂要簽契約保證今後不參加科舉。
大清朝不缺人才,但在科舉制度有意無意的指引下,那些優秀的讀書人都重仕途,輕技藝,這導致近代工業化社會當然沒有出路。但是,科舉制度的複雜性在於不僅僅教育內容,而是關係到朝廷官員的選拔機制,。一旦科舉考試的廢除,這將影響到數以百萬讀書人的出身和仕途問題,由此可以想像其中的阻力是何等之大。譬如1898年戊戌變法的時候,維新派提出廢除八股改試策論、停止武舉並開設經濟特科等的改革措施,便有讀書人威脅要暗殺康有為;而變法失敗後,科舉一切照舊,武舉考試甚至又搞起了他們的「刀弓石」科目,全然不顧當時的世界早已是長槍大炮。
甲午等戰爭的一再失利,使得停止武舉成為最容易的突破口。1901年8月,朝廷下詔永遠停考武科,而且鄉試和會試等均試策論,不再用八股程式命題;同時,朝廷決定在考試中增加政治、歷史、地理、軍事等適應時代需要的科目。1904年1月,負責修訂新學制的張之洞、學務大臣張百熙及榮慶上折指出:由於科舉未停,導致新學堂的設立受到阻礙;而新學堂未能普遍設立,又使得科舉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應該確立一個過渡期,使科舉和學堂教育歸於一途。這個奏折上去後,得到了清廷的認可。由此,科舉便開始逐漸減少錄取名額而轉向學堂選拔人才了。
有意思的是,歷史的發展有時候往往會超越人們的預期。時隔一年,在日俄戰爭的重大刺激下,國人要求立即廢除科舉的呼聲大為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袁世凱會同張之洞、周馥、岑春煊、趙爾巽、與端方等地方督撫大員一起上奏朝廷,稱「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倖得第之心,民間更相率觀望」,請立停科舉,推廣學堂。慈禧太后在時勢危迫之下,也覺得遞減科舉名額的辦法緩不濟急,終於接受了立刻停止科舉的意見。
清廷隨後發佈諭旨,宣佈從光緒三十二年(1905年)開始,停止各級科舉考試。由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在清末新政還不到五年便被徹底廢止。對此,美國社會學家羅茲曼在其著作《中國的現代化》中大加讚歎道:「科舉制度的廢除,代表著中國已與過去一刀兩斷,其意義大致相當於1861年沙俄廢奴和1868年明治維新後不久的廢藩。」應該說,這個評價頗為中肯,並不是有意的拔高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