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究何而死?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小龍在一夜之間就離開人世,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呢? 這些疑問,恐怕是三十多年來全世界龍迷和影迷最關心的問題。關於李小龍的死因,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版本的說法在流行著,有人說他是病死,有人說他是猝死,還有人覺得他是被別有用心之人謀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當年官方又是如何判定李小龍的死因呢? 李小龍是如日中天的功夫明星,他的死不但牽涉面廣,其死因...
[圖文]曹雪芹祖父曾為康熙當了20年密探
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區域性的天氣、糧食價格以及盜匪等問題,這種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農業國家遼闊疆域的手段之一
江寧織造曹寅熟練地將一方寫過字的紙折成複雜的六角形,上面的「報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許看的。這張紙在康熙的手中打開後,是一張10厘米寬、20厘米高的密奏。這種紙從江寧到北京,騎馬傳遞大約要20天左右。這項在曹寅和康熙皇帝之間的秘密...
[圖文]美蘇核演習險些引爆世界範圍核大戰
核演習中的蘇軍士兵
美國「大力神」2型核飛彈正在發射
美國出動轟炸機演練核攻擊朝鮮的新聞一出,立刻震動了東北亞乃至整個世界。對今天的人們來說,核戰爭演習似乎有些遙遠,但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用核戰爭演習訛詐對方卻是家常便飯。其中,有三次大演習差點擦槍走火,引發世界範圍的核大戰。
美軍核飛彈詭異發射,古巴飛彈危機險成核戰爭
對於世界歷史來說,1962年絕對是個關鍵年份,這...
盜墓工具:民國時期盜墓賊最常用的三件盜墓絕器
《論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國時期盜墓很厲害,那麼,他們盜墓時使用的都是什麼工具? 有的讀者可能立即聯想到洛陽鏟。其實,洛陽鏟在民國盜墓中使用並不普遍,由於當時沒有公開推廣,都是小圈子內熟人相傳,主要局限於河南洛陽一帶的盜墓圈。而在其它地方,特別是地質粘硬,砂、石較多丘陵山區,並不用洛陽鏟。 從《民國盜墓史》前面所述的各種盜墓事件中,大家也應該可以看出盜...
[圖文]1976年毛澤東靈車製造經過
1976年以前,中央級的領導人逝世後,沒有專用的靈車。大多是用大「解放」車拉著靈柩,上面松枝鋪蓋、綴以白花,車頭上立著遺像。
那時,在北京南二環右安門橋頭的有一家「汽車修理四廠」,是掛著「修理」牌子,其實是製造客車的,在全國頗有名氣。大約在1975年冬天,汽修四廠接到一項緊急的政治任務——限在兩個星期的時間裡,製造出一輛「後開門」、車廂裡帶滑軌、駕駛室和車廂分割開的「640型...
[圖文]1945年解放軍接管東北內幕:蘇軍拒絕移交主權
蘇軍進駐哈爾濱、大連等東北城鄉時,中國民眾用掌聲和歡呼聲表達友好、喜悅之情
8月18日,遠東蘇軍第一方面軍空降兵空降於哈爾濱王崗機場。之後,一隊隊排著整齊方陣的蘇聯騎兵、炮兵、步兵開進哈爾濱市,佔領了市區各重要戰略要點
東北當地群眾為蘇軍做嚮導
蘇聯紅軍與東北老百姓之間特有的交流,形成了當時東北城鄉的一道人文景觀
一九四五年...
三國歷史疑問:劉備為何讓大都督李嚴駐守邊境?
劉備兵敗夷陵,第二年病重,把諸葛亮從成都招來,囑托後事。人們習慣於把這種事情稱之為「托孤」。受托孤重任的還有一個人,李嚴。李嚴被任命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駐守永安。「中都護」就是大都督,相當於現在軍隊的總司令,內外的「軍隊事務」都由他統領。益州的政治中心在成都,皇宮也在這裡,軍事方面的命令應該由這裡發出。永安原來叫做魚復,是一個縣,是劉備夷陵失敗後蜀漢實際控制的東部邊境一座...
[圖文]喬冠華夫人龔澎: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
龔澎出訪東德
龔澎——新中國外交部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傑出的外交家。她的才幹,她的人格魅力不僅為她的同事所欽佩,也令無數對手所折服,周恩來說:「沒有人能夠代替她。」
這本《喬冠華與龔澎——我的父親母親》,作者喬松都以一個女兒的獨特視角和摯切情感,為讀者展示了喬冠華與龔澎的革命傳奇人生和三十年風雨同舟的動人情感,讀來催人淚下。
母親在山城有一項必做的工作:每天下午準時...
[圖文]歐洲的祖母:點燃侵略中國第一把戰火的女人
維多利亞女王
中國人恨透了晚清的兩次「鴉片戰爭」,卻不清楚,究竟是誰點燃了侵略中國的第一把戰火。她就是號稱「歐洲祖母」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從1837年到1901年,長達63個春秋。從她登基,到1914年,是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時代」,那些年,英國人的日子太舒坦了:舉國上下,空前團結。工業革命使這個西歐島國一下子活躍起來。它在經濟、文化、藝術等...
揭秘:元朝統治中原的時間為什麼比清朝要短?
元朝的統治者從立國之初就採取了民族壓迫政策。它把全國人分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是最為高貴的民族;第二等是色目人,即中亞細亞人,他們因為當亡國奴早,所以頗得元朝統治者的信任;第三等是漢人,主要是金朝時所屬的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主要是南宋所屬的漢族人。這四等人在法律、政治上的待遇、法律上的地位和經濟上的負擔都各不相同。第三等和第四等漢人最受歧視。 等級制度在元朝滲透了各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