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堯陵在臨汾。但臨汾堯陵有許多謎團,如堯陵建於何時?堯陵到底是傳說的臣民們裹土堆成的,還是一個天然土丘?近年來更有人提出堯陵不在北方而在湖南的攸縣。傳說中堯建都的冀州根本不在今天的山西,「冀」其實是「翼」,冀州在楚國。 堯、舜、禹是上古時期三位傑出的部落方國聯盟首領,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君臨天下的帝王。由於他們功業卓著,推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得到華夏子孫無比尊崇和敬...
女媧陵之謎:創世母神女媧的陵墓到底在哪裡?
出於對女媧的懷念,後代建造了女媧陵和女媧廟進行祭祀,不過由於對女媧的主要活動區域存在著不同看法,因而對女媧陵究竟在何處也就產生了相異的觀點。有人認為,女媧陵在女媧當年活動的中心區域,即今山西洪洞縣的侯村;有人根據《山海經》認為女媧陵在雲南;也有人認為河南淮陽的伏羲陵本就是女媧陵。 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藝術形象,也有可能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傳說中的女媧是伏羲之妹...
皇太極登基之謎 揭秘皇太極是怎麼奪得王位的
皇太極登基之謎:滿族人跟漢族人,在遺產的繼承製度上,是有區別的。漢人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嫡長子繼承全部家產。然而,滿族人,卻是跟蒙古人的繼承製度是一樣的,是幼子繼承製度,一般的財產和勢力都要留給小兒子,而不是長子。那麼,在身為第八子的努爾哈赤與身為幼子的多爾袞,他們在權利的爭奪上,就經是怎樣的呢?真的像電視劇或者小說上所說的她搶了多爾袞的皇帝位置嗎?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
劉備如何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草根皇帝劉備的人生
劉備的奮鬥人生:如何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 和曹操有雄才偉略、孫權承繼父兄基業不同,劉備似乎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一個統治者能夠白手起家,且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期間劉備的用人之術更讓人敬佩。 那劉備雖說是漢景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可因為年代久遠,本身並不具備號召力,即便是真的,在當時劉繇、劉表、劉岱、劉虞、劉焉、劉璋等人,都是漢高祖的後人,也沒有可比性。劉備居然能...
聞仲是怎麼死的?聞太師死後被封為什麼神仙?
聞仲是怎麼死的?聞仲,又稱聞太師,是中國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也是民間信仰中的「雷神」或「雷祖」,但歷史上並無其人,為小說虛構人物。聞仲亦是截教金靈聖母門下弟子,深諳道術、法力頗深。那麼聞仲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聞仲本來是商朝末代君王紂王朝中的太師,乃國家三朝元老大臣,文武雙全,威儀並重,擅長行軍,是商朝軍隊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商紂王之父帝乙托孤之臣,帝乙在...
朱元璋為何沒有殺盡大明開國功臣徐達的後人?
讀《明史 徐達傳》,有一句話,頗費思量。「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二公,分居兩京 」。此句字面,當好理解。當年協助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諸功臣,只有大將軍徐達的子孫,承襲魏國公和定國公。其他的功臣,大抵都是被朱元璋殺的殺了、貶的貶了。其後人,當然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因此,有人說,朱明王朝恩澤徐達子孫,蓋因徐達之忠也。徐達忠則子孫福乎?我不敢苟同。 徐達(1332—1385年)其人,明史...
金庸小說中的玄鐵劍到底有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
作為反映冷兵器時代格鬥藝術的新派武俠小說,金屬冶煉是金庸小說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倚天屠龍記》第三回「寶刀百煉生玄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章節。屠龍刀和倚天劍作為金庸小說中的「神兵利器」,江湖有云: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端的是威風赫赫、氣勢不凡。 這一刀一劍的「前身」,是神雕大俠楊過用的玄鐵劍——楊過16年後與小龍女重逢,夫妻隱居古墓,玄...
康熙皇帝是如何擒住鰲拜的 康熙為何要殺鰲拜?
康熙為何要殺鰲拜? 順治皇帝很早就出家了,也有說是死了。總是,8歲的玄燁繼承了皇位,當上了皇帝。二因為康熙年紀太小,順治就在終前委幼子於四大輔政大臣,即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讓他們輔佐康熙皇帝執掌朝政。 可是,隨著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位居末位的鰲拜的勢力日益強大。鰲拜為人十分專橫,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裡。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
明清皇帝如何治理霧霾問題?曾禁止屠宰牲口
古人對霧霾災害只能束手無策,明清兩代皇家曾命文武群臣致齋三日,並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動上蒼,賜下甘霖」。
霾,又稱煙霞,是由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空氣渾濁現象。
在俗語中,霧霾常連用,但霧和霾不是一回事:首先,水分含量不同,達到90%以上的叫霧,低於80%的叫霾,80%至90%之間是霧霾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霾;其次,能見度不同,1千米以內是霧,1千米至10千米之間稱為輕霧或...
《巾幗大將軍》主角改名華若蘭 故事主講木蘭從軍
題材撞車在影視圈已不是新鮮事,有些歷史人物是一拍再拍,姚晨版的《花木蘭》,郭品超和新人侯夢瑤合演的《花木蘭傳奇》,還有一部「改頭換面」的《巾幗大將軍》。導演田有良承認競爭很激烈,劇中雖然不得不將花木蘭改成華若蘭,但其實還是講的「花木蘭歷險記」,「送審的時候,廣電總局說,還有四五部花木蘭在排隊,未免題材重複所以改名了」。 江若琳裸浴誘陳思成 多次翻拍之下,花木蘭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