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玄鐵劍到底有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
作為反映冷兵器時代格鬥藝術的新派武俠小說,金屬冶煉是金庸小說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倚天屠龍記》第三回「寶刀百煉生玄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章節。屠龍刀和倚天劍作為金庸小說中的「神兵利器」,江湖有云: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端的是威風赫赫、氣勢不凡。
這一刀一劍的「前身」,是神雕大俠楊過用的玄鐵劍——楊過16年後與小龍女重逢,夫妻隱居古墓,玄鐵劍無用武之地,楊過便將其贈送給郭靖黃蓉二人守城。後黃蓉將玄鐵劍分而煉之,鑄成一刀一劍,刀名「屠龍」,腹中藏有《武穆遺書》;劍號「倚天」,內中藏有《九陰真經》。整個《倚天屠龍記》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圍著這一刀一劍而展開的。根據金庸的描述,玄鐵劍之所以能夠吹毛斷髮、削鐵如泥,是因為玄鐵(隕鐵)的功效,所以據此推斷,屠龍刀和倚天劍也含有大量的隕鐵成分,故而成為武林中人人艷羨的寶貝。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中國人很早就會利用隕鐵打造兵器。早在商代,中華先民開始利用天降隕鐵,製造青銅兵器的鋒刃。北京平谷、河南浚縣出土過商代鐵刃銅鉞,含鎳6%—10%,表明隕鐵系由青銅冶煉所使用。在當時,加工隕鐵技術自然是罕見和珍稀的,與青銅(銅錫合金)相比,隕鐵(主要成分鐵和鎳)自然更加鋒利、耐久。但隕鐵兵器依然屬於鐵製兵器,彼時的鐵冶煉還不成熟,無法真正意義上取代青銅劍。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小說中描述的那樣神奇、誇張。
有趣的是,利用天然隕鐵打造兵器,不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北非尼羅河流域、西亞幼發拉底河流域、東南亞加裡曼丹島,都有隕鐵兵器出土。由此可見,在公元前35世紀—前11世紀,世界各地勤勞聰明的人們,已經開始從「天外來客」身上發現、利用單質鐵,用以彌補冶煉技術的不足。
秦漢時期,隨著含鐵礦石的大量開發,鑄鐵、煉鐵技術日漸進步,打造出來的刀劍無論長度還是鋒利度、造價都更優於青銅劍。鐵製兵器徹底取代青銅兵器登上歷史舞台。而後,隨著鑄鐵脫碳成鋼法、炒鋼法、灌鋼法的陸續發明和普及,中國正式進入鐵器生產力時代,隋唐五代,是這一時期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