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本人止流鼻血變態怪招 男扯下體女拽胸
熱天上火,易流鼻血,想止住不流,很簡單,把臉揚起來,把手舉起來,左鼻孔流血舉左手,右鼻孔流血舉右手,兩個鼻孔一起流,就舉雙手作投降狀。這是生活常識,婦孺皆知。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不懂得這個常識,他們另有「妙法」:左鼻孔流血,扯左邊的睪丸;右鼻孔流血,扯右邊的睪丸;兩個鼻孔都流血,同時扯兩枚睪丸。假如流鼻血的是女生,沒有睪丸可以扯,就拽自己的乳房。這樣做究竟能不能止住鼻血,我沒試過,不敢妄言,反正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深信不疑。
江戶時代是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時代,從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開始,到1867年德川慶喜還政天皇結束,時間跨越兩個半世紀,相當於咱們的明朝晚期和清朝前期。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那時候是德川幕府所在地。
跟現在的日本相比,江戶時代自然是非常落後的。
日本女作家兼漫畫家杉浦日向子女士是公認的江戶專家,人稱「從江戶來的人」,她在《一日江戶人》一書中介紹了很多「偏方」,除了剛才說的通過跟睪丸或者乳房過不去的方式治療流鼻血以外,江戶人還用類似的方式對付腿抽筋:念三遍「木瓜」,雙手摩擦抽筋的那條腿,然後吭吭吭地拽小雞雞(女生抽筋則拽乳房)。如果碰上牙疼,就找張白紙,疊成方塊,用錘子敲扁,在紙上寫三個「蟲」字,塞進柱子的裂縫,牙就不疼了。碰上暈車暈船,不用吃藥,站起來,在座位上寫一個「賦」字,最後那個點畫記得要缺筆,把沒點的那個點畫點在額頭上。還有怎樣治腿麻:從榻榻米的縫隙裡刮出一點塵垢,用唾沫和勻,搓成一個小球,啪的一聲按在臉上……(《一日江戶人》,第91-92頁)
在那個時代當醫生,並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更不用考資格證和申請執照,隨便什麼人,只要掌握幾個近似巫術的「偏方」,就能當上醫生。有民諺道:「討厭梳頭髮,就去當醫生吧!」江戶時代髮型奇特,除了醫生與和尚,成年男子都得剃光前額的頭髮,在後腦上梳起一個髮髻來(如果把髮髻放下去,打成辮子,那就跟滿洲人的髮型很相像了),一個男人懶得天天梳髮髻,又不甘心去當和尚,那就只有做醫生了。小商販做生意賠了想改行,出路也只有兩條:當和尚,或者當醫生。由此可以想見,江戶時代的醫生隊伍肯定很龐大,其中絕大多數肯定都是蒙古大夫。醫學不被重視,巫術自然橫行,扯睪丸止鼻血也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江戶時代還有足以讓我等現代人羨慕的一面:在江戶城中居住的平民,尤其是那些在江戶出生的平民(杉浦日向子稱他們為「江戶子」),小日子過得非常悠閒,非常瀟灑。
現代小白領工作起來爭分奪秒,撒泡尿都要掐表,天熱得再厲害,也要趕到公司上班,到了週末甚至還要加班。江戶人沒這麼傻,他們一到熱天就不再工作,天天在家睡大覺,睡膩了就去泡澡,泡完澡就去河邊吹吹涼風,或者跟鄰居下兩盤棋,完了一塊兒去酒館一醉方休(《一日江戶人》,第63頁)。
即使天氣不熱,江戶人也不會一年忙到頭不捨得休息,他們的習慣是忙半月歇半月,不管做什麼工作,一算掙的錢足夠半個月的嚼裹了,就炒老闆魷魚,揣著錢出門旅遊去,到京都逛逛,到大阪逛逛,把錢花得差不多了,再回來找工作,等掙了一點錢,再炒老闆魷魚,再出去旅遊……
那時候的工作似乎也很好找,杉浦日向子給我們列了一個零工清單:去千葉的醬油作坊出力、在長野燒炭、給人抬轎子、幫人舂米、當搬家工人、去工地上和泥,甚至還有這樣的工種——給寵物貓捉虱子。大多數工作都是臨時的、短期的,干一天活兒算一天錢,剛好迎合江戶人的需要。
江戶人不追求高薪,只追求閒暇,為此很多人連零工都不願做,幹起了自由職業。那時候的自由職業多得數不清:賣煙管、賣火柴、賣天婦羅、賣握飯團、賣甜酒、賣玩具、賣估衣、賣擦澡用的米糠(江戶人流行用裝滿米糠的袋子擦拭皮膚,據說有美白效果)、做私人偵探、代理收租、加工微雕、畫春宮畫、寫鬼故事、寫旅遊指南……最省事兒最沒有門檻的自由職業是給人掏耳朵眼兒,買一把耳挖勺兒就能開張,掏一個耳朵眼兒能掙幾文錢,一天掏上十個八個,飯錢不用愁了。要是運氣好,掏上幾十個耳朵眼兒,第二天就可以歇工,出去野一陣子,把錢花完,接著掏耳朵眼兒。
即使腰包裡沒有一文錢,江戶人也能玩得很開心。那時候最流行的遊戲叫「百物語」,深夜時分,找兩間相連的屋子,其中一間屋子點上整整一百根蠟燭,再掛一面大鏡子,另一間屋子空空蕩蕩,黑燈瞎火,大伙圍坐在這間小黑屋裡,輪流講鬼故事,每講完一個,講故事的那個人就要穿過狹長的過道,來到點蠟燭的那個房間,吹滅一根蠟燭,然後去鏡子前面照一下自己的臉。講到第九十九個故事,遊戲就要終止,因為江戶人相信,只要吹滅最後一根蠟燭,那麼剛才講過的恐怖故事就會變成現實,妖魔鬼怪在房間裡同時出現!雖然「百物語」很驚險,但是江戶人卻對它很癡迷,他們喜歡刺激,為了玩這個遊戲,寧可熬上一整夜,哪怕第二天不上班。
江戶人瘋玩「百物語」的時候,也正是中國士大夫思想大解放的時候,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主旋律崩塌了,思想家如李贄等人呼籲「自適」,不讓禮教牽著鼻子走,也不讓建功立業的想法牽著鼻子走,高興怎麼活就怎麼活。江戶人未必知道李贄是誰,但他們碰巧響應了李贄的呼籲,踩著「自適」的鼓點優哉遊哉走下去。
《一日江戶人》的作者杉浦日向子也是一個懂得「自適」的人,她畫過很多漫畫,得過很多大獎,出過好幾本暢銷書(《一日江戶人》在日本重印過二十八次),就在事業剛上巔峰的時候,她「不求上進」了,宣佈封筆。因為她覺得錢已夠用,無需再工作,剩下的人生完全可以用來養魚種花。
她的朋友高橋義夫為她的封筆之作《百物語》(一部很精彩的鬼故事大全)寫序,在序言裡對她的生活態度表示讚賞,並呼籲現代日本從繁忙的「奮鬥」中醒悟過來,向幾百年前的江戶時代學習。他還預言:「今後日本會變成退休隱居的國家,人和國家都過上悠閒的生活。」(高橋義夫《與杉浦日向子醉談百物語》)
但是高橋義夫沒有注意到,杉浦日向子的「自適」跟江戶人的「自適」並不一樣,前者是主動的「自適」,後者卻是被動的「自適」。講具體點兒,江戶人之所以選擇「自適」的生活,不是因為他們境界高,而是因為他們害怕辛勤積累的財產被一把火燒掉,與其被火燒掉,不如早點兒花掉,與其辛苦奮鬥,不如及時享樂。這一點在《一日江戶人》裡沒有提及,另一位日本女作家茂呂美耶卻在其著作《江戶日本》裡提到了。
茂呂美耶說,江戶城裡人口稠密,住宅鱗次櫛比,又多為小木屋,非常容易失火。1657年,江戶發生「振袖大火」,燒燬了城裡三分之二的住宅。1659年,江戶發生了上百次火災。整個江戶時代,平均每十年總要經歷一次大火。這些無情的大火一次又一次毀滅著江戶人的富貴夢,也讓江戶人學會了及時享樂(《江戶日本》,第59頁)。另一方面,正是因為火災頻繁,江戶城不得不頻繁重建,工程之多不亞於今日中國,故此帶動了建築業和其他產業的繁榮,就業機會和掙錢的機會非常多,這也培養了江戶人有錢就花不留積蓄的底氣。所以我們可以說,江戶人的境界是被大火逼出來的,不值得今人效仿,同時也沒法效仿——很幸運,我們不必經歷那麼多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