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陵之謎:創世母神女媧的陵墓到底在哪裡?
出於對女媧的懷念,後代建造了女媧陵和女媧廟進行祭祀,不過由於對女媧的主要活動區域存在著不同看法,因而對女媧陵究竟在何處也就產生了相異的觀點。有人認為,女媧陵在女媧當年活動的中心區域,即今山西洪洞縣的侯村;有人根據《山海經》認為女媧陵在雲南;也有人認為河南淮陽的伏羲陵本就是女媧陵。
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藝術形象,也有可能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傳說中的女媧是伏羲之妹,被其兄封為女皇,居汝水之陽。她對人類最主要的功績是「摶泥土造人」和「煉五色石補天」,是華夏民族的一位始祖。
女媧生活在遠古時期極端困難的自然條件下,這個時候,「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在人類面臨的巨大自然災難面前,她挺身而出,「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以無窮的智慧和巨大的愛心,拯救了人類社會,締造了人類文明。從此以後,「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可以說,沒有母親,就沒有子孫後代;沒有女媧,就沒有中華民族兒女的一切。此外,女媧還製造了樂器——笙簧,為人類制定了婚姻媒妁,為人類後代的繁衍作出重大的貢獻。一些學者研究後認為,女媧伏羲結合之後,所生兒女後代主要有飛龍氏(朱襄)、潛龍氏(昊英)、居龍氏(大庭)、降龍氏(渾沌)、土龍氏(陰康)、水龍氏(栗陸)、青龍氏(句芒),此外還有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共工氏(康回)、柏皇氏、赫蛋氏、崑崙氏、葛天氏、屠龍氏、伏龍氏、尊盧氏、祝融氏、驪連氏、無懷氏、金提氏、有巢氏等等。如此看來,全球中華兒女的血管中,都流淌著女媧殷紅的血液,都繼承了女媧的遺傳基因;全體中華兒女的心中,都珍藏著對中華民族偉大母親深摯熱愛的感情。
出於對女媧的懷念,後代建造了女媧陵和女媧廟進行祭祀,不過由於對女媧的主要活動區域存在著不同看法,因而對女媧陵究竟在何處也就產生了相異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女媧當年的活動主要是黃土高原的山西,主要在冀州活動,古人認為兩河之間為冀州,就是包括今天太行山、太岳山、呂梁山在內的山西中、南部大部分地區。女媧所補的天,很可能是指「穴居野處」的原始人類所住的「山洞」的洞頂。由於當時發生了巨大地震,山崩地裂,人類所住洞穴的天頂開裂、坍塌,才引發了「天柱折,地維裂」,才有了女媧用五色石補天的壯舉。今太行山區不少地方都是「五色」的花崗岩地質構造,所以在太行山一帶留下了多處補天台、媧皇洞、媧皇窟等女媧的遺跡。
女媧所處的遠古時期,文明制度尚未建立,不可能有都城,所以,她實際上是以一個母系部族首領的身份統領、治理天下。《路史》說,女媧治於中皇山之原,這中皇山大概就是《禹貢》所記的冀州之域的中霍山。在北方人口語裡,「皇」和「霍」發音相近,因此有可能中霍山被錯記為中皇山。可以推測,當年女媧氏「布政統民」所在的「媧皇故都」,就在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侯村。侯村所處就在冀州之域,附近發現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跡也可以佐證這種觀點。侯村大概形成於商、周時期,因為這裡是諸侯所封之地,故名。
女媧死後,她的長眠之處——「女媧陵」也在侯村。宋初《太平寰宇記》中已經提到了女媧墓,說墓在趙筒子城東南五里,高二丈。清代縣志中說,宋初給守陵五戶長吏,春秋奉祀。位於侯村東北的女媧陵分為正、副二陵,正陵在媧皇廟正北,是一個高四五米的圓形土丘,周長約50米。副陵在媧皇廟西側,大小與正陵相近。一般認為,正陵埋葬女媧之體,副陵埋葬女媧生前所用之物。在女媧陵副陵東邊,有一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媧皇廟,全稱為「媧皇聖母廟」。廟東西寬約120米,南北長達300米。該廟始建年代無考,唐天寶六年(747)時曾經重修。正殿為補天宮,主要塑像是女媧,牆壁上繪有女媧斷鰲、煉石的故事。現在廟中還有三株古柏,最大的一株為「猴頭柏」,高20多米,逕圍在8.5米以上。根據軒轅黃帝曾到山西萬榮「汾陰睢」一一女媧「摶土造人」聖地「掃階而祭」的傳說判斷,它與陝西橋山「黃帝手植柏」一樣,是黃帝來此朝拜「女媧陵」時所植。
自古以來,侯村媧皇廟一直是享受歷代帝王祭祀的國家級神廟,廟中有宋開寶六年(973)的《大宋新修媧皇廟碑銘並序》碑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大元國重修媧皇廟碑》,以及明清兩代多位皇帝遣官致祭的御制碑。宋碑上說:「乃詔諸郡縣,應境內有先代帝王陵寢之處,俾建寺廟,四時祭享,庶百姓祈福焉。乃於平陽故郡,得女媧之原廟。遂令中使藏事、有司揆功,選良材,召大匠,以堅易脆,去故就新。」這座建於唐代以前的女媧廟,其實就是很早以前人們認為女媧葬在侯村的見證。歷代帝王的御制碑文,使得侯村女媧陵和女媧廟在歷史上享受到較高的待遇,大大有別於其他各地的同名廟宇,成了一座國家級的神廟。
另一種觀點認為,女媧的葬地在今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境內。這是一位叫扶永發的學者通過對《山海經》研究後找到的。《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他認為這些文字與今日的雲南劍川縣西北、蘭坪縣東南之地極為吻合。
當時有座叫不周負子的山裂開來後合不攏了,一山變成了兩山。不周負子即今劍川縣上蘭鄉美水行政村駐地美水登之南夫再木村西南的核走山及西北之美水山。白族語夫再木原名「府寨」,即「不周負子」中「負子」兩字的近音。核走山與美水山之間隔有一小溪將兩山分開,古人以為兩山原是一山。「兩黃獸守之」是當時在不周負子山的相應位置處用黃顏色所繪的兩獸,用以表示不周負子山的位置所在。不周山和不周負子山是兩座山。郭璞注《山海經》時說:「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故今此山缺壞不周迎也。」其實郭璞是誤以不周負子山為不周山了。不過不周山在今麗江縣九河鄉河源行政村所屬水塘箐村北之埡口。該處為古共工國南面的門戶,為要道所經之地。
《山海經》提到的「寒暑水」,在今蘭坪縣東南部通甸鄉豐華行政村所屬黃木村東南所出的水溪。該小溪今無名,於夫再木東南入於白石江。這條小溪在《山海·西次三經》中稱為「流沙水」。白石江發源於劍川縣西北界的老君山,這裡的一段江在書中自然稱為「觀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指小溪西有座山叫濕山,就是今小溪西的青巖頭,在蘭坪縣境;小溪東的幕山,是指今小溪東側的山神嶺,在劍川縣境。「有禹攻共工國山」,指現今的雞足山,在兩縣的交界處。
共工國是炎帝的玄孫之子共工所建的國家,其駐地約今麗江縣石鼓鎮石鼓街北至紅石崖間的金沙江河谷中。共工國在南面的門戶不周山處進行了防禦,大禹就繞道通過不周山,最後滅掉了共工國。
古代傳說女媧是伏羲之妹,伏羲即黃帝。《山海經》中說顓頊之子淑士建了個國家,這個淑士國約在今劍川縣上蘭鄉新生行政村駐地新生邑處,就是在小溪東面的山下。書中又說:「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從文意上看,女媧是葬在「栗廣之野」,即栗廣山。栗廣兩字互換就是廣栗,相當於今蘭坪縣通甸鄉豐華行政村所屬的黃木村南面的山上。此山不高,其上長有樹木,大多為松樹。在山頂的密林中有一直徑10米、高約1.2米的圓形土台,凸起於四周的緩坡之上,猜測這是一座古墓,就是女媧的下葬地。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河南淮陽的太昊陵其實就是女媧廟。淮陽城北保存著完好的太昊伏羲陵,當地人稱伏羲為人祖爺,而事實上,「摶土造人」的人祖應是母神女媧。女媧和伏羲關係甚密,常為一體。五代杜光庭在《錄異記》中就說到陳州為太昊之墟,在東關城內有伏羲女媧廟,東關外有伏羲墓,時人謂之翁婆墓。這明白地告訴後人,伏羲廟曾經是女媧和伏羲共享之廟,而最早原來就是女媧廟。
在今天的淮陽,每年的二月二至三月三,有長達一月的太昊陵廟會,規模宏大,附近數省的人都前來趕會。這種情況在《詩經》中已有反映。《禮記》中說,仲春之月,以太牢以祠女媧,又說「仲春三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這個廟會其實是淵源於對女媧的祭祀。在太昊陵顯仁殿西北角台階青石台上,有一石窟,俗稱「子孫窟」,求子者在那裡膜拜,還須用手摸一下窟門,這個子孫窟,是遠古女陰崇拜的典型遺跡。
在太昊伏羲陵內有女媧觀,觀中自古以來一直出售泥娃娃,這種風俗來源於對生殖女神女媧的崇拜。在廟會期間,當地人還出售一種泥泥狗的泥塑,被史學家稱為圖騰文物活化石。泥泥狗中一種較大的人面猴,似人似猴,腹部塗紋作女陰形,這是泥泥狗中惟一的人面,實為女媧。
中華民族神話系統中的創世母神是女媧,傳說她煉石補天,掌管著人類的婚姻和生殖。女媧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神祇。隨著男子在氏族中地位的提高,又出現了男性神祇,即伏羲。其實女媧應在伏羲之前,但是到了父系氏族時婦女的地位低下,伏羲的地位就高於女媧之上,女媧甚至成了伏羲的妹妹或妻子,所以原來身居人祖的女媧,創世功績也附會在伏羲的身上了。根據上面的這些論述,這種觀點最後的結論是:淮陽太昊伏羲陵的前身就是女媧廟。
女媧陵到底在哪裡?從歷代官方的態度來看,女媧陵應在山西的侯村。不過,求證古書並加以實地考察最後得出的結論也多少有點道理,結合了民俗學來進行研究更是讓人不得不相信。女媧本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也許她的陵墓本來就不存在的,所謂的女媧陵無非是後人的紀念處,真真假假的這些紀念性陵墓反倒說明了女媧的確是我們華夏民族公認的一位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