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章之治的基本概況及歷史評價是什麼?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國古代東漢漢明帝、漢章帝統治時期。那時採取了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漢朝皇帝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 明、章兩代大體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的基本概況:
明、章兩帝共統治三十一年(57-88),秉承光武帝遺規,對外戚勳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 ,號稱「明章之治」。唯明、章兩帝性格不同,治術也略有差異。明帝苛察,法紀嚴肅;章帝寬容,遂開外戚專政之端。
公元 25 年 -- 公元 220 年 光武帝死後,子莊立,是為明帝(五十七 -- 七十五)。明帝死後,子炟繼之,是為章帝(七十五 -- 八十八)。明、章兩代大體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的歷史評價:
明、章兩代大體承繼了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經濟方面,明、章二帝勤課農桑,薄賦稅,減徭役,修水利,又安置無地貧民,貸糧食、種籽、農具。文教方面,二帝力倡文教,崇尚儒學。軍事方面,二帝均派兵征伐匈奴,威服西域。不久北匈奴之餘眾在屢敗之後,乃向西遠徙。
明章之治和文景之治一樣,均屬王朝初後不久出現的「治世」。但文景之治等前有短暫的動亂,後有另一「盛世」接踵而來。而明章之治前承光武之治,二者同為東漢之鼎盛時期,其後再無盛世之再現,政治即趨向紊亂。其因應與西漢社會之弊病並未克服有關,一方面土地兼併、吏治敗壞仍頗為嚴重,另方面,外戚干政、宦官擅權又逐漸加劇。於是東漢的黃金時代稍縱即逝,為時極短即轉入中衰。
有趣的是,被漢軍打敗的北匈奴後來竟成為西羅馬帝國的剋星;而後來被唐朝打敗的突厥人同樣西遷,最後滅亡了東羅馬帝國。歷史就這樣使東西方各族和各國結下了相互關聯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