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大將符存審:唯一一個被記錄本姓的賜姓名將 | 陽光歷史

 

A-A+

後唐大將符存審:唯一一個被記錄本姓的賜姓名將

2017年02月11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97 次

  符存審(862-924),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五代後唐名將。因被李克用收為義子並賜國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到後晉時其子符彥饒復歸本姓。符存審歷經百戰,未嘗敗績,曾經多次與後梁交戰並擊破朱溫、驅逐北漠契丹,與周德威齊名。在歐陽修所撰的《新五代史》裡,符存審是列傳中唯一得以保留原本姓氏的人,其餘獲授國姓的眾人皆被記載為李姓。

  出身

  符存審父親符楚是陳州牙將(統率約5000兵馬),雖然在他年幼時家道中落,但早年其家系也出過將相,例如唐初節度使符敦敏、琅玡郡王符令奇和輔國大將軍、義陽郡王符璘。符存審少年時性格豪邁,重俠義精神;而且機智多謀,喜歡談論兵法戰事。至唐末中和年間,河南一帶強盜四起,生逢亂世的符存審開始追隨光州刺史李罕之上沙場。後來李罕之因為不敵蔡州皇帝秦宗權的軍隊而放棄光州投奔諸葛爽,符存審也跟著到河陽擔當小校一職,屢戰蔡寇有功。諸葛爽死後李罕之逃到懷州,部下不滿其品性暴戾而紛紛四散,符存審此時再擇晉王獨眼龍李克用為君主,展開其南征北伐的將領生涯。

  早年戰績

  符存審自小在軍旅長大,故在沙場上識機知變、行軍法命嚴明如山,又喜歡用奇兵致勝,從來沒有預判或戰略失誤,加上其品性敦厚低調、謹言慎行,因而侍遇日隆;在陪同李克用西征討伐赫連鐸時「冒刃死戰,血流盈袖」,李克用親自為他治療傷勢並日夕慰問。乾寧初年符存審出任先鋒戰李匡儔,一舉攻下居庸關。翌年討邠州時,邠之勁屯兵於龍泉寨,其位置四面懸崖且石壁險固,符存審擊退王行瑜,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龍泉寨,回師之後被授予「檢校左僕射」。後以此職輔佐李嗣昭攻打汾州李瑭時,符存審把李瑭生擒,憑這個功勞陞遷「左右廂步軍都指揮使」。天祐三年(906年)出征潞州,與李嗣昭在上黨降服丁會,又合兵盧龍節度使周德威在夾城消滅流賊,故受封忻州刺史及「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天祐七年(910年),出任「蕃漢副總管」負責領兵鎮守太原。

  計破朱溫

  天祐九年(912年)梁太祖朱溫率號稱五十萬的大軍進攻鎮州、定州,他命令部將楊師厚攻入棗強後血腥屠城,連老人婦孺也不放過;而自己則親率賀德倫等人圍攻蓨縣(今河北景縣)。正在附近趙州駐紮的符存審帶部下史建瑭、李嗣肱(李克用從弟李克修之子)等800人去救。符存審深知雙方兵力有別,在抵達信都後先奪取下博橋,阻止梁軍繼續北上;又派史建瑭、李嗣肱率600騎去捉拿替梁軍牧馬的人,俘獲數百人後統統處刑,卻特意讓當中的十數人逃走。那些僥倖保命的人回寨後驚魂未定,紛紛叫嚷說晉軍主力已經壓陣,使到梁軍士卒人心惶惶。翌日,符存審用經過喬裝的600騎兵突擊梁軍大營,由於他們全部打著梁軍旗號,朱溫不虞有詐之下損失甚巨,至傍晚時份晉軍直殺到對方副將賀德倫跟前,並放火燒燬梁軍大寨後方才撤退。朱溫見己方損折無數、陣勢大亂,唯有當即拔寨後連夜遁逃,扶病返回洛陽後不久便被兒子所殺。

  元城會戰

  天祐十二年(915年)夏天李克用已死,年少繼位為晉王的李存勖(後唐莊宗)決定進攻河北魏博(天雄軍)並派符存審出任前鋒收服臨清。八月,存審盤踞於魏縣與僅僅相隔三十里的後梁軍劉鄩爭持,一日數戰,互不相讓。九月中,率師五千平定貝州的張源德;又與王建及合兵,用騎兵二千突襲敵陣側翼,擊退劉鄩的援軍一萬人。翌年三月,劉鄩軍終於按捺不住全力犯境魏州,已經會合莊宗的符存審亦率大軍截斷其退路,迫使雙方在元城舊址開戰,梁軍潰敗,而符存審乘勝追擊,趁勢再收復了澶、衛、磁、洺州。直等到秋涼時節,邢州守將閻寶亦向符存審請降。莊宗以收服五州之功,授予符存審安國軍節度使,兼任邢洺磁等州觀察使。十月,戴思遠得知符存審兵臨滄州立刻聞風而逃,城將毛璋則開城投降。莊宗大喜,加授符存審檢校太傅、橫海節度使,兼領「魏博馬步軍都指揮使」。翌年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

  棉裡裹針,擊退契丹

  天祐十四年(917年),契丹三十萬大軍圍困幽州(今北京)周德威,由於另一邊廂正與梁軍相持不下,莊宗非常苦惱該如何是好。想發兵救幽州,手上兵力不足,如果分兵太多則有危險;但如果不派援兵,又怕幽州全面失陷。他便問策於帳下諸將,當中只有符存審認為幽州不可不救,更自願請纓說:「請借我五千騎兵就夠了!」。莊宗見符存審自告奮勇,就讓他與李嗣源、閻寶率軍七萬去救。而符存審亦不負所托,九月五日三人在易州合兵,九月十二日符存審先用鹿角陣大敗契丹的騎兵前鋒。入冬後兩軍主力開戰,符存審採用「棉裡裹針」之計殺破敵將安彥之,一舉擊潰契丹軍;契丹主軍受重創,殘軍倉皇向北山方向逃竄,餘下輜重糧餉遍野。晉軍又再追擊,俘獲敵軍上萬人,皆處刑,遂解幽州之圍。

  天祐十五年(918年)二月初參與進攻楊劉城。十月,晉軍駐於麻家渡,符存審進諫莊宗。當時的莊宗年少氣盛、勇於接戰,經常受不住敵營叫囂輕騎而出,符存審每次見到必定叩馬進諫:「王上你身繫光復唐室社稷的大任,應該為了天下蒼生而愛惜自己的身軀。接受對方的舉旗挑戰,只不過是放任刀劍的一時之快,對於聖上你的品德無甚益處,還請交回微臣效勞。古人遇上盜賊時,尚且不會由上司和父親去抵抗,而今我雖無將帥之才,但不敢不擔君之憂」。莊宗聽後通常也從善如流,及時回駕大營。

  同年,莊宗與後梁軍於胡柳陂(今河南濮城西)開戰,戰況異常激烈。辰巳時份另一員大將周德威戰死,戰況急轉直下,莊宗的部隊稍一失神停步,梁軍就從四方八面湧出來。莊宗被敵軍所包圍,一度勢危,此時符存審與三子符彥圖出沒在敵陣沐血奮戰,直到翌晨才歸去與主軍會合重整陣勢,並於午後開始逆轉形勢,至夕陽落後,符存審麾下的銀槍部隊才終於在土山下殲滅所有敵軍。

  天祐十六年(919年)春,接替周德威為「內外蕃漢馬步總管」,於德勝口分別建築南北兩座城池而據,時人稱之為「夾寨」。七月,後梁王瓚又從黎陽渡河竄擾澶州誘戰,符存審拒守不出,王瓚退到楊村渡口控制上遊,自此日夜交鋒,對壘經年,大小凡百餘戰,未見敗績。至此,昔日一起追隨李克用並與之齊名的周德威已死,使符存審在晉軍中的地位更形重要。

  緩師示弱、伺隙出奇

  天祐十七年(920年)後梁大軍進犯同州,符存審用緩師示弱、伺隙出奇之策,智解同州之圍。

  當時後梁的朱友謙以河中同州(今陝西大荔)為條件欲向莊宗投降,後梁朝廷得悉後用劉鄩引重兵進逼同州,朱友謙馬上向莊宗求救,莊宗便托符存審與李嗣昭前赴救援。九月,符存審與李嗣昭取道河東進軍往河中。河中一帶本來兵少且弱,梁軍由於過往多次征服該地而相當輕視之,亦料不到符存審用兵神速,已抵當地。符存審便特意在自己的營中挑選200名精銳騎兵夾雜當地部隊出戰,並先以河中部隊採取佯敗的誘敵戰術;等梁兵出城追擊一段距離後即以200名精騎反擊,果然大勝而歸及俘敵甚多,當梁軍得知對手身份時皆大驚。不過當時河中一帶長期稱臣於後梁,其民眾對支持梁軍或晉軍持兩端態度,加上大軍集結河中後的軍糧消耗不菲,李嗣昭等眾將都怕情況反覆或帳下起亂,故提議速戰速決。屯兵朝邑數日後,後梁軍逼向晉軍陣營。當時有懂星相觀天之士說西南方隱現一股如鬥雞之狀的黑氣,當有戰禍發生;符存審回應說:「我方正想與敵決一死戰,而今甚至從氣象中顯示出來,豈不是如有天助嗎!」。乘著士氣大振,當晚立即審閱大軍,並謹慎地揮軍向前。後梁軍接戰後節節敗退,損失二千餘人,從此便天天守在堡壘中不出來。符存審見狀即對身旁的嗣昭說:「我當初最擔憂的是被劉鄩佔據渭河地利。眼下他的副軍已經大敗,若然你盡封掉他的退路,劉鄩會恐懼我要一舉殲滅他;有雲困獸以窮惡襲人,不可不當作一回事。我們不妨刻意開一個缺口給他,等他撤退時再施以伏擊這樣比較可取」。於是命令部下李建及在沙苑中牧馬,旨在令對方鬆懈,劉鄩、尹皓接報後暗暗竊喜,馬上計畫撤退。歐陽修《舊五代史》對此記載:「鄩以為晉軍且懈,乃夜遁去」。其實符存審此時已經派遣追兵在渭河一帶突襲劉鄩,使他落得近乎全軍覆沒,同州之圍便因此煙消雲散。由此戰役可見符存審善於造勢,以攻心為上,活用兵法,這道緩師示弱之計600多年後的清將多爾袞亦有倣傚,用於藏銳師於明軍身後伏擊闖王李自成。

  鎮守北疆

  天祐十八年(921年),叛將張文禮謀殺節度使王鎔,在鎮州成德軍(治今河北正定)割地自立,李嗣昭、李存進先後接戰卻相繼陣亡。天祐十九年(922年)符存審率師進攻叛軍於鎮州城下,並以圍城之策使鎮州糧盡。九月,張文禮謀士李再豐暗中送款欲賄賂符存審,存審未置可否,卻於當夜暗中登城,生擒張文禮之子張處瑾、張處球一干人等。鎮州就此火速平定,捷報獻上朝廷,符存審因功獲封侍中。

  天祐二十年(923年)正月,符存審還師魏州,莊宗親自出城以宴樂迎接。未幾,契丹又進犯燕薊之地,莊宗心腹郭崇韜上奏:「後梁尚未平定,契丹就率先背叛我方,而捍衛北方的防禦重任,環顧云云眾將裡非存審不可」,莊宗便遣中使召諭符存審出征。不過符存審此時因為作戰經年而積勞成疾,抱恙在家,但還是上奏曰:「臣願意前往效命,不敢托辭推諉,但老身痛症連連不絕,只恐未堪眼下此戰之用」。符存審於是未有領軍迎擊此役,但仍奉旨兼任幽州盧龍節度使,擔起守衛北面邊疆之重任。

  同光元年(923年)後唐終於消滅後梁並立國,遷都洛陽。朝廷陞遷符存審為中書令及檢校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賜食邑千戶,封當朝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同時卻招惹朝中一些文官詆毀,認為存審並未有助於收復中原全境。其時,符存審身上的箭傷舊患復發,加上自責身為大將卻未能參與入梁戰役而鬱鬱不歡,病況日下。只得要求入覲尋醫,並請求大臣郭崇韜協助,但郭崇韜一向自負,而且不憤功績和聲望皆在存審之下,因而存審每有奏章要求面聖都被駁回。其妻子郭氏哭著痛斥郭崇韜說:「我的夫君一直以來為國家奔馳效命,與你又份屬鄉里舊識,現在你竟然忍心棄他到北方荒地送死,實在是何等的無情無義!」,崇韜聽後頓感慚愧,馬上又遷怒於符存審。符存審屢上奏章,全數不許他請朝京師。

  同光二年(924年)春天,符存審病情加劇,便上奏懇求最後一次面見皇上莊宗,亦不許。存審伏在床枕上歎曰:「老夫我歷事兩位君主,至今已經四十年,有幸今天見證到天下復歸李家,借此機會不管四方蠻夷都可以入朝覲見聖上;敵方亡國喪主之將,也無不拜倒在你的宮殿之前,但是獨獨我卻被排除在外,豈不是命運弄人!」。郭崇韜思忖符存審既然命不久矣,此時也就不怕他爭權,方肯奏請中央讓他入覲面聖。同光二年四月,朝廷本來已經擬定要授符存審宣武節度使、蕃漢馬步軍總管,可惜詔告未至,存審五月十五日便卒於幽州官舍,時年六十三,及後下葬於太原。

  符存審的遺言陳述不獲聖上面覲,言詞淒惋,莊宗聞訊後悔悼良久,廢朝三日,又追贈尚書令,謚號同忠烈扶天啟運功臣,天成年間配饗莊宗廟廷,追封秦王。符存審死後,其子嗣後裔三輩裡再出了兩位藩王、三位皇后及諸位將軍,又多次與北宋趙氏宗室聯姻,使符氏成為當朝顯赫一時的名門豪族。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