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壬寅宮變的影響 揭秘壬寅宮變案情大解析
壬寅宮變案情解析:壬寅宮變是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由宮女們意圖殺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敗事件。由於此事發生在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由於事涉宮闈隱私,事後統治者極力包掩此事,史籍資料也很少記載,因此,很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令人不禁要追問的,究竟為了什麼事情,逼得十幾個日處深宮、體弱少力的年輕女子,敢於冒著死罪,齊心下手要把皇上勒斃呢?口供中曾有「強如死在手裡」的話,這就使我們推想到,必然是有某種要將她們置於死境的措施,被她們發覺了,反正怎樣也是死,莫若先下手。根據這種情況來揣度,很可能和朱厚熜炮煉丹藥有關係。朱厚熜這個人,在歷代封建皇帝中間是最突出的自私自利的一個。其父興獻王朱祐杬封於安陸(湖北鍾祥縣),故他是由藩王身份入繼皇位的,和武宗朱厚照(正德)是叔伯兄弟。按理說,朱厚熜繼武宗做皇帝,就應當過繼給孝宗朱祐樘(弘治)。然而,朱厚熜不但堅決不肯這樣做,並且還要將死去的父親追升為皇帝,遷葬天壽山(今明十三陵)。廷臣為了維持皇統體系,同朱厚熜進行了一場激烈的鬥爭。最後臣扭不過君,還是君勝利了。明史上稱之為「大禮議」之爭。
朱厚熜抬高他死父的私願已遂,接著就營建自己的壽陵,即永陵。他為這座陵是費盡心思的,在四年(嘉靖十五年到十八年)施工期間,親臨天壽山共十一次之多,周詳審視,細緻指點,務期做到精益求精,準備死後享用。等到陵成之後,他便退居西苑,又去炮煉長生不死的丹藥。既然造陵,又想長生,豈非自相矛盾?實則全然一致,朱厚熜不管活著、死了,一句話,是只顧自己永遠享樂的。
嘉靖十九年,即永陵建成的第二年,朱厚熜寵用方士段朝用炮製長生不老丹藥,太僕寺卿楊最因「諫丹藥,予杖死。」(《明史·世宗本紀》)因此,推察情由,宮變之事,必肇端於為煉丹藥而摧殘少女的健康,甚至生命。楊金英等目睹先已犧牲者的慘狀,恨之徹骨,明知事情成與不成,自己定遭凌遲處死,她們卻全無畏懼,下定決心,要和這個萬惡的劊子手朱厚熜展開同歸於盡的拚死搏鬥。
再看,朱厚熜經受這次沉重打擊後並無絲毫懺悔之意,相反,更變本加厲,「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只顧干他的妄想成仙的勾當。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編》有一段記載:「嘉靖中葉,上餌丹藥有驗。至壬子(嘉靖三十一年)冬,命京師內外選女八歲至十四歲者三百人入宮。乙卯(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選十歲以下者一百六十人。蓋從陶仲文(方士)言,供煉藥用也。」
前後比觀,可以清楚,她們是因深陷絕境而被迫採取反抗。其所以沒再發生暗殺事件,一是加強了防範;二是這些新選入宮的女子年齡稚小,不能起來反抗,只得聽憑擺佈。這應當就是嘉靖宮變的內幕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