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羿簡介 后羿代夏成為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
夏朝后羿本稱「司羿」,是「群司」(司空、司徒等)之一。「司」本義指知識和技能在家族中世代傳承。「羿」是「射師」之義。「司羿」是「世襲的射師」。在帝嚳時代,當時一位射師被任命為羽林軍教頭。此後這一顯赫職務就在該家族內部世代傳承。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為羽林軍教頭的司羿發動宮廷政變(此即「射日」),攝取夏政,史稱「后羿」(「後」由「司」字改造而來,意思是「世襲的帝王」)。後被家臣寒浞所殺。寒浞要繼承后羿的權位,按當時習俗,應該烝娶羿妻嫦娥。嫦娥奔月,入住「廣寒宮」,這就是「寒舍」,即「寒浞之捨」。
后羿,又稱「夷羿」是夏朝東夷族有窮氏首領、有窮國國君,他也是一個射術高超的英雄。夏王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不久,后羿驅逐了相,自己當了國王,是為夏朝第六任帝王,後被家臣寒浞所殺。
傳說人物
后羿,本稱司羿,也稱為大羿,是上古時代的傳說人物。他善於射箭,曾助堯帝射九日。傳說十日齊出,禍害蒼生。天帝(帝俊)就派擅長射箭的羿下凡解除災禍。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給大地帶來復甦的生機。
另說,羿射十日,即羿射殺夏後「相」,蓋因古書傳抄之誤,將夏後「相」字誤寫成了「十日」。羿射十日,實為后羿射死相。后羿篡位後,為了防止夏朝種族反撲,對相追殺,最終將「相」殺死。
太康失國後不久死去,族人立其弟仲康,流落於洛水附近,仲康死,子相立,後相在后羿的追殺下,逃往帝丘(今河南濮陽)依同姓之諸侯於斟尋氏以及斟灌氏。這時斟尋氏已從伊洛平原遷往豫東北,斟灌氏則在今豫魯接界處的范縣北。寒浞為防止夏後相勢力復興,命澆率師「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後相」。然後封澆於過(今山東掖縣北,或疑在今河南太康縣東南),封豷於戈(在宋、鄭間,約當今豫中偏東部)以控制東方。當寒浞攻殺後相之時,其妻後緡東逃至魯西南母家有仍氏(有任氏,今任城)之地,生下遺腹子少康。
又,《山海經》:「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更加令學者確信,「十日」絕不是什麼是十個太陽,而是人名!「十日」即「相」。夏後仲康之子相,被后羿、寒浞射死後,相之子少康逃奔有仍氏,在有仍氏、有虞氏幫助下,一舉發兵滅掉寒浞,成功復國,光伏夏朝,史稱「少康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