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受清朝三帝賞識:郎世寧開創「西畫中用」的洋畫家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受清朝三帝賞識:郎世寧開創「西畫中用」的洋畫家

2015年08月27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824 次


 


郎世寧畫作《孝賢皇后像》


 



 


郎世寧畫作《乾隆大閱圖》


 



 


郎世寧畫作《花陰雙鶴圖》


 


    據媒體報道,有我國「西洋畫師第一人」之稱的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瓷版畫《高士訓獸圖》,於9月6日在古城鎮江一居民藏家「露臉」。該畫高1.5米,採用可永世保存的法朗彩釉繪就,畫面印有「乾隆御覽之寶」紅方印,蓋有「世寧」方印。整個畫面五彩繽紛,其人物栩栩如生。這一報道,使郎世寧及其畫作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生於義大利,客死中國,是位曾受到清康熙、雍正、乾隆3位中國皇帝賞識的「洋畫家」。他在藝術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大膽地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帶給清朝皇帝煥然一新的審美體驗。


 


    宮庭畫師中的翹楚

    郎世寧(1688—1766),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生於米蘭,郎世寧是他來到中國後取的中國名字。

    郎世寧19歲的時候,加入了熱那亞耶穌會,成為一名傳教士。他從小學習繪畫,成為傳教士後,很快開始給各處修道院繪畫,在業界小有名氣。那個時候的歐洲知識分子,普遍對中國懷有熱烈的嚮往之情,郎世寧也不例外。他向教會申請,要求到中國傳教,很快得到了批准。

    1715年,郎世寧終於來到了中國。當年11月,27歲的郎世寧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見,康熙皇帝對天主教不感興趣,他只是對西洋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郎世寧為代表的西洋畫家十分推崇。康熙皇帝並沒有把郎世寧當作一位傳教士來對待,在他眼中,這個站在面前的外國人是一位藝術家,可以留在宮廷中為自己作畫。而在郎世寧看來,能夠在畫畫時親近皇帝,說不定可以讓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打開局面。就這樣,郎世寧成為了一名宮廷畫師。

    1722年康熙駕崩,皇四子胤禛即位,是為雍正帝。此時在華傳教士皆遭厄運,唯有在宮廷服務的傳教士受到特殊禮遇。這一時期,郎世寧創作了很多畫作,如雍正元年的《聚瑞圖》,雍正二年的《松獻英芝圖》等,顯示了他濃厚的藝術功底,受到皇帝的喜愛。

    等到乾隆皇帝即位,他也是一位愛好藝術的皇帝,屢次召見郎世寧,要求他創作以皇室生活為題材的作品。某日,郎世寧奉命描繪一幅帝后及11名妃嬪在一起的圖像,畫題是「心寫治平」,後來成為了郎世寧所繪二百幅人物中最著名的一幅。乾隆皇帝僅在該畫完工、七十大壽及讓位時看過此畫三次,隨即將畫密封於盒內,旨諭有誰竊視此畫,必凌遲處死。

    在給皇帝畫畫的時候,郎世寧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傳教士,數次向皇帝進言,要求開放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可惜收效甚微。郎世寧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獲得了許多榮耀,不但超過了其他歐洲傳教士畫家,而且令眾多供奉宮廷的中國畫家也無法望其項背。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六月,郎世寧在他七十八週歲生日的前三天,病逝於北京,其遺骸安葬在北京城西阜成門外的歐洲傳教士墓地內。在中國的歷史中他以一名繪畫大師而被後人銘記。

    開創「西畫中用」新畫體

    郎世寧的畫作在康·雍·乾三朝受到皇帝的推崇和喜愛,一方面因為其本人高超的繪畫技巧,在當時的宮內畫師中首屈一指。另一方面,郎世寧獨有的中西合璧的繪畫風格也是他的畫作如此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作為一個從小在歐洲接受繪畫訓練的畫家,郎世寧的繪畫基礎是西洋油畫。他的很多繪畫技法,如對顏色和光影的運用,都是油畫式的。但是,來到中國後,郎世寧發現,很多在歐洲人看來天經地義的繪畫方式,中國人卻難以接受。歐洲的肖像畫,比如荷蘭的倫勃朗,經常將人物放在一個側光的環境中,這時人臉在畫中就會半明半暗。但這在當時,是沒法被中國人接受的,他們會認為這是「陰陽臉」,非常不吉利。

    還有在傳統中國畫中,線條的運用一般是平行的,極少有線條的交匯與融合。特別是在沒有透視法的中國,畫面中景物、人物之間沒有真實的距離感,彷彿每個線條都是平行的,這幾乎成為了畫面中線條與線條之間唯一的關係。到了中國後,郎世寧積極引入歐洲的透視法,不僅自己用透視法入畫,還在業餘時間教授宮廷中的其他中國畫師透視法的基本原理,逐漸將這一西洋畫與中國畫最大的區別在中國普及開來。雍正時期的學者、大名鼎鼎的總督年羹堯的哥哥年希堯寫過一本中國最早介紹透視法的著作《視學》,文中就曾提到該書是和郎世寧多次交談、探討才寫成,書裡面還附有很多介紹歐洲透視法的木刻圖。

    但是,在中國只畫西洋油畫是不行的。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觀念,注定了中國畫才是最符合他們審美心理的一種藝術形式。西洋畫之所以在短時期之內十分流行,還在於它是一種新奇的事物。人們的新奇感消失後,它往往就會被藝術欣賞者,尤其是資助它的清廷皇室所拋棄。因此,郎世寧十分聰明地選擇了一條融合中西方繪畫技巧的中西合璧之路。

    梳理郎世寧一生的成就,會發現他在藝術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大膽地把西洋畫的技法融入中國畫當中,開創了一條「西畫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體,史稱「郎世寧新畫體」。郎世寧來到中國後,仔細研究了歷代著名中國畫的特點,特別是在對中國畫線條的模擬上,郎世寧堪稱所有外國畫師中的翹楚,所畫線條堅實有力、流暢自然,一絲不苟地層層熏染,再配以油畫獨特的色彩運用,整幅畫顯示出了一種從所未有的藝術魅力。這也正是他迅速得到皇帝青睞的重要原因,因為只有他,才能帶給皇帝煥然一新的審美體驗。

    從現存的郎世寧墨跡來看,它既有西洋油畫如實反映現實的藝術風格,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凸顯的筆墨趣味,兩者合一,呈現出了異於常人的藝術感染力。在1724年所繪的為雍正祝壽的《禽獻英芝圖》中,郎世寧充分展示了他的西洋油畫功底。這幅畫造型準確、精細,以素描和明暗效果使圖中物體具有了比較強烈的凹凸感和立體感。彎曲盤旋的松樹枝葉掩映,樹皮斑駁,居中挺立的白鷹則極為突出,羽毛的質感很強,呼之欲出。中國畫很重要的一點是,它並不僅將山水動植物當作客觀存在之物,而是要賦予這些事物某種哲學上的喻意。圖中所出現的蒼松、雄鷹、靈芝、山石、流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多表達強健、長壽和吉祥的寓意。而在色彩上,郎世寧則展現了不同於中國傳統的鮮艷。鷹白、松綠、芝棕紅、土坡絳色和籐蘿花粉紫,給人鮮明、絢麗和濃重的感覺。這即是郎世寧卓然於其他宮廷畫師的原因。他以嚴謹紮實的寫實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繪畫特色,以及作品整體上濃厚的歐洲繪畫風格和情調,同時又融合了傳統中國畫的飄逸寫意,從而確立了自己在官廷畫師中的優勢地位。

    擅畫馬 風格卓然一家

    《乾隆大閱圖》是郎世寧人物畫的代表作,表現的是乾隆打獵閱兵時的盛況。畫中,乾隆是頭戴盔、身著鎧的武裝騎馬形象。畫的內容是乾隆恢復了中斷十幾年的秋之制,親率王公大臣、八旗官兵至塞北皇家圍場(即今河北圍場縣),與蒙古八旗會合打獵。郎世寧奉命以大手筆描繪了這位有作為的年輕君主,居安思危、習武練兵,在侍衛大臣前後簇擁護衛下,不顧鞍馬勞頓,繼續轉向新圍場的輕鬆遊蕩的情景。

    《百駿圖》的主角是馬,郎世寧頗擅長畫馬,風格卓然一家,頗有杜甫口中的「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境界。

    《百駿圖》於1728年完成,這是一幅繪畫長卷,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窮盡了駿馬的各種神態。在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他們的作用是與馬群形成對比,讓畫面不單調。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運用了光影效果,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立體感十分強,在線條上用筆細膩。

    乾隆時期,郎世寧參與創作的《平定准部回部戰圖》,是中國藝術家自己創作的第一套銅版畫,具有極其濃厚的西洋風味,成為許多中外博物館的珍藏品。以郎世寧為主,王臻誠、艾啟蒙、安得意等許多宮廷畫師一起創作的這套銅版畫,共十六幅,描繪了清兵平定西北戰事的主要戰線及其始末,是一套有關戰史的組畫。畫作創作完畢後,清廷將畫稿分批寄往法國巴黎,聘請著名雕刻家李巴刻成銅版畫,壓印200份,寄回中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