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歷史上的劉三姐真名叫劉三妹?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歷史上的劉三姐真名叫劉三妹?

2015年04月30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28 次



電影《劉三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部優秀影片,片中敘述了廣西(也有說廣東的)客家女子劉三姐反抗封建壓迫,爭取婚姻自由的動人故事。其中一些精美的客家山歌和音樂旋律,至今餘音繞樑,為喜愛它的人們所傳唱。


劉三姐對那個姓莫的財主老爺唱的「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財主回答不上,但四五歲的客家小兒也是知道的。前一句的謎底就是諷刺財主,而後一句的謎底是大家都熟知的「銅錢」。


唱歌不是貪風流,


唱歌本為解憂愁,


唱得憂愁隨水去,


唱得雲開見日頭。


乾隆登基古怪多,


官府出來禁山歌,


伢個山歌禁得絕,


你個皇帝台難坐。


據考證,歌仙劉三姐實有其人,不過在客家地區歌仙劉三姐不叫劉三姐,而叫劉三妹。有關她的故事,在屈大均、王士禎、李調元、黃遵憲等客家先賢的著作中都有記載,充分反映了客家婦女在勞動生活中練就的穎慧本領。如屈大均《廣東新語》說:「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山歌)之人。唐中宗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遊戲得道。常往來兩粵溪峒l間,諸蠻種類最繁,所過之處,鹹解其語言。遇某種人,即依某種聲音作歌與之唱和,某種人即奉之為式。嘗與白鶴鄉一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瑤、壯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鹹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土人為祀之於陽春錦石巖……狀如九曲,可容臥一人,黑潤有光,三妹之遺跡也。日夕,輒聞笙鶴之聲。歲豐熟,則彷彿有人登巖頂而歌。三妹,今稱歌仙,凡作歌聲,無論粵民與瑤壯山子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


客家山歌以對歌見長,這就往往需要歌者具有見景生情,即興發揮,敏妙過人的素質和本領。有關歌仙劉三妹的傳說中,這方面的版本也是不少,如「羅隱——劉三妹對唱山歌」和「陳慧根——劉三妹對唱山歌」。前一個故事是說,客地有個青年叫羅隱,他有做天子的高遠抱負,可事實上他連個舉人也沒考上,一氣之下隱居山間,每日以作山歌自娛自樂。他寫的山歌數量很多,整整把三間屋子都堆滿了。有一次,他聽說劉三妹的山歌唱得好,人又漂亮,還放出風聲:「唱山歌,有人能贏過我的,我便嫁他。」羅隱聽後,便連夜雇了三隻船,載著他的部分山歌腳本去找劉三妹對唱。實際上,羅隱的山歌本子可以裝滿九隻船,但他想有三船山歌都戰勝不了一介女子的話,那他還姓羅幹什麼?


船到劉三妹居住的村莊,只見岸邊一個清秀的客家女子正在挑水,羅隱便向她打聽劉三妹的住處,並特地說明是來對歌想娶她作老婆的。挑水女子放下擔子,含笑打量著他,說:「請問先生,你有多少山歌?」羅隱豪邁地說:「共有九船山歌,三船在省城,三船在韶州,三船已撐到岸邊。」女子聽罷,含蓄一笑,勸說道:「先生還是請回吧,看樣子你不是劉三妹的對手。」羅隱吃驚地問:「為什麼?」女子並不直接回答,而是輕舒歌喉即興唱道:「石上劉三妹,路上羅秀才,人人山歌肚裡出,哪有山歌船撐來?」原來,這個挑水的女子就是歌仙劉三妹,她的歌聲果然不同凡響,開口一唱就把羅隱給震住了。他翻遍船上那一本本挖空心思寫出的歌本,竟一句也對不上來。氣得他把三船山歌書一股腦兒扔進了河裡,含羞而退。


另一個故事是說,蕉嶺新鋪墟有個山歌能手叫陳慧根,他聽說梅州地方有個劉三妹,對歌是出了名的,人也十分俊美,便雇了一艘船前來比試。船到碼頭,只見一個村姑在河邊浣衣,便問:「歌仙劉三妹住在哪個村子?」女子瞟他一眼,說:「你找她做什麼?」比試山歌。」「你有多少歌?」「我有一船的歌。」女子聽罷,開口唱道:「河裡洗衫劉三妹,借問叔叔哪裡來?人個山歌從口出,你個山歌船載來?」陳慧根被劉三妹問得啞口無言,氣極了,登岸棄船,罰自己步行回家。


歷史上的劉三妹是梅縣鬆口人,當地山歌久以抒情、纏綿、悠揚、婉轉而聞名,劉三妹(劉三姐)形象代表了客家婦女在藝能方面的傑出才華。其形象之所以廣受歡迎,也在情理之中。客家婦女喜唱山歌,主要是跟山區的生活環境和勞苦程度,以及她們熱情潑辣的樂觀性格有很大關係。歌中不是唱麼:「唱歌不是貪風流,唱歌本為解憂愁。」男人們挑擔走山路,女人們田間做苦活,只要一曲山歌唱下來,什麼樣的勞苦和憂愁解不掉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