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十大愛神 妓女愛拜娼妓神!
中國古代愛神:中國古代的愛神有多少?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神仙的傳說,千百年來,民間也供奉許多神仙。這些神仙五花八門,有愛神、婚姻之神、送子之神、保安居家之神、登科及第所祈之神、福祿壽喜之神、財神以及各行各業之神等等。其中有不少神仙涉及性愛。這些現象不能僅用封建迷信來解釋,主要是表達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祈求與嚮往。在階級社會中,許多民眾受苦受難越深,把命運寄托於神仙、寄托於來世的就越多。這些信仰,這些傳說,也是古代文化的積澱。由於它多在民間流傳,無正史可循,所以流傳的起始年月已難查考。但是,它的流傳跨度大多有幾千年,而且在不斷地發展、補充、修改,直至明、清,甚至傳諸現世。
一、媒神之祖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媧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女媧是被中國民間廣泛而長久崇拜的一位女性神,她被看成是創世神和始祖神。傳說女媧能化生萬物,她的最偉大的業績一是煉石補天,二是摶土造人。 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造出雞,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到了初七,開始以黃土和水造人。考慮到人要代代相繼,善衍不絕,於是創建了婚姻制度,促使男子與女子結合以生兒育女,於是女媧就成了第一個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神,又稱「高禖」,這在本書第二章已述及。人們祭祀這位婚姻之神典禮十分隆重,修了女媧娘娘廟或高禖廟,用太牢(豬、牛、羊三牲齊備)這一最高禮節來祭祀她。這些廟至今在山東洛寧、山西河津、江西雩都等地區還有保留。女媧之神的出現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中婚姻以婦女為中心,女族長掌握著全族的婚姻大事。
二、牛郎織女
織女,別名七星娘娘、七星娘、七星媽、七仙姑、天仙娘娘,是織女星的女神,中國神話中的盤古天帝外孫女(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排行第七,工作是編織雲彩,是紡織業者、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著名的牛郎織女故事的女主角。據說西周時齊地,也就是今山東一帶,有一貧苦人家,父母早喪,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們都把他叫作「牛郎」。牛郎漸漸長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歡他,於是他牽著一條老黃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結茅而居。老黃牛的來歷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而被謫降人間受苦受難,有感於小主人牛郎對它的飼養和愛護,除了感恩圖報辛勤耕作外,還挖空心思想要為牛郎撮合一段美滿的良緣。
終於,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時常結伴到人間來溜躂,甚至在東邊山谷中的明鏡湖裡沐浴。於是便在夜間托夢給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時到湖畔,趁仙女們戲水時,取走一件仙女掛在樹上的衣衫,頭也不回地跑回家來,便會獲得一位美麗的仙女做妻子。牛郎將信將疑地翻山越嶺,在曉霧瀰漫中,果然瞥見七個絕色美女在湖中嬉戲,粉裝玉飾,雲鬢花顏,不覺為之心神蕩漾;旋即抱起矮樹上一件粉紅衣衫,飛奔而回。
這個被搶走衣衫而無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織女,當天夜裡,她趁著夜幕的掩護,赤身露體地輕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燈影裡,一個是誠實憨厚,壯碩俊朗的少年農夫,一個是美艷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見鍾情,於是在靜襤的春夜裡,兩情相悅,同赴 巫山雲雨。
幸福的生活過得總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時光荏苒,眨眼三年,織女已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老黃牛已死,留下的一對牛角掛在牆上,牛郎捨不得老黃牛,天天對著牛角發楞。織女私自偷下凡間的事終於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將把她拘回宮裡,牛郎此時真是而今識 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一對小兒女也天天哭著要媽媽,牛郎肝腸寸斷,想著曾給過他無限幫助和關懷的老黃牛,抱著牛角痛哭。誰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跡發生了,兩隻牛角竟然變成兩隻籮筐,牛郎把兩個孩子放入籮筐中,準備一肩挑起,尋找嬌妻,一 陣清風吹過,兩隻籮筐像兩隻強有力的翅膀,驀然平地飛昇,騰雲駕霧,風馳電掣般地飄飛在霄漢之中,眼看嬌妻就在前面,牛郎奮力追求,眼看趕上了,卻被王母娘娘察覺,拔下頭上的金釵,在牛郎與織女之間一劃,立刻出現了波濤洶湧,白浪滔天地銀色河川,從此一個 河東,一個在河西,遙遙相對,卻無法相見。
鵲鳥非常同情牛郎與織女的情真意摯,每年夏秋之間,趁銀河風平浪靜的時候,群集河上,口尾相銜,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相聚。「鵲橋崔鬼河宛轉,織女牽牛夜相見。」據說七夕過後,鵲鳥的羽毛都會七零八落地脫掉不少,就是因為辛苦搭橋的緣故。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四大傳說之首(中國的四大傳說是「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是歌頌男女真誠的愛情的)。牛郎與織女最初源於原始信仰中的星辰崇拜,是星宿的神化與人格化。中國有不少神的傳說都是源於此,如二十八宿、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魁星、南極老人星等。
三、月神
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圓。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癡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後,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心的,就死於千刀萬劍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月神評理,或訴衷腸。明代有一首《桂枝兒》云:悶來時獨自在月光下,想我親親想我的冤家。月光菩薩,你與我鑒察:我待他的真情,我待他的真情,哥!他待我是假!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此後,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圓。
四、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稱月老,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主管人間姻緣之事。相傳唐朝杜陵書生韋固巧遇月下老人,月下老人為韋固牽紅繩指明婚嫁對象,後來韋固果然應月老之語與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結為連理。故事流傳至今,使後人相信男女的結合乃月老牽起紅繩加以撮合,又稱媒人為月老。我國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
五、戀愛之神
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不少有情人難成眷屬,於是只能向神仙祭禱,以求神仙幫助,這神仙就是戀愛之神——泗州大聖。
泗州大聖流傳於廣東、福建一帶。他的產生有段故事:福建惠安和晉江兩縣交界處有一條洛陽江,水流湍急,無法架橋,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也沒成功。有一天,有個老翁與一絕色女郎划船在江心,老翁宣佈有誰以錢擲中姑娘,就把姑娘嫁給誰。於是前來投錢的人不計其數,可是錢都落在江裡。這樣過了幾個月,江底積滿了錢,成為架橋的奠基石。實際上,這位老翁是土地爺變的,姑娘是觀世音菩薩變的,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架橋。
可是,就在這大功快要告成之時,一個聰明的泗州人想了個巧妙方法,用錢擲中了姑娘。老翁便叫他到涼亭去議婚。這位泗州人往涼亭裡一坐,就起不來了,原來他的靈魂被觀世音菩薩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肉體還留在亭中,成了民間膜拜的泗州大聖。
人們傳說,泗州大聖十分理解與同情追求美滿婚姻的癡男怨女,只要在泗州大聖佛像的腦後挖下一點泥巴,偷偷地撒在對方身上,對方就不會變心了,愛情、婚姻就會得到幸福的結局了。但是這一來,這座佛像的後腦勺就只好一修再修了。
六、喜神
喜神就是吉神。人們總是希望趨吉避凶、追求喜樂,所以要造出一個喜神來。結婚乃人生一大樂事,所以辦婚事又稱辦喜事。辦喜事當然離不開喜神,舊俗,新娘坐立須對正喜神所在的方位,但這方位何在,就要請教陰陽先生了。
七、床神
祭祀床神的風俗由來已久,宋朝已流行此俗。宋人楊循吉《除夜雜詠》詩云: 「買糖迎灶帝,酌水祀床公」,即是指此。俗傳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這叫男茶女酒。祭床神時,置茶酒糕果於寢室,祈「終歲安寢」。時間各地不一,有的地區在除夕接灶神後,接著祭床神;有的地區在上元日後一日,即農曆正月十六祭床神。
舊時有些地區還有「安床」習俗,即在婚禮舉行的前幾天在洞房內安放新床;其位置要按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窗向、神位來確定,忌與桌、櫃、櫥相對。安床要選擇吉日良辰進行。安床後,當晚要拜床母。在明、清時就有拜床母的習俗,清代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中就有這方面的描寫。婚禮禮拜床神,是希望新婚夫妻如膠似漆,生活幸福美滿。
八、和合之神
古時和合之神有不同的含意。《事物原會》云:「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與拾得也。」「和合」一詞,有和睦同心,調和、順利等意,最早則見於《周禮"地官》,在「媒氏」疏中云:「使媒求婦,和合二姓」,這應是「和合」之正解。所以和合神原主家人和合,逐漸演變為婚姻和合之神;並由原來蓬頭笑面、擎鼓執棒的一位神,衍變為一持荷、一捧合的二神。持荷由於「荷」、「和」諧音,棒合也出於此故。
蘇州寒山寺的大雄寶殿後壁,嵌有清代名畫家羅聘所繪寒山、拾得寫意話畫石刻。大殿旁堂屋供奉木雕金身寒山、拾得塑像,一人手持一荷,另一人手棒一合,造型古樸,栩栩如生。
九、子孫娘娘
「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是過去中國人傳統的文化心態和追求,為了禮佛拜神、祈求子嗣,眾多的送子神仙也應運而生。送子神仙名目繁多,一般都稱為子孫娘娘。如廣州著名的祈子神廟——金花廟中,主神為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陀、月老、花王、桃花女、斗姆等,大都與生育有關;還有二十奶娘神像,也都和生育有關。
十、娼妓神
過去妓女供奉的神明除通用神外,還有自己的專用神。最早的娼妓神,據稱是春秋時的大政治家管仲。清代的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云:「娼族祀管仲,以女閭三百也。」關於「女閭三百」一事,《戰國策"東周策》云:「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明人謝肇浙的《五雜俎》云:「管子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由於管仲是歷史記載最早公開地、大規模地設倡者,所以被後世妓女奉為祖師與神明。
除管仲外,古代娼妓還信奉白眉神。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公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師人相詈,指其人曰 「白眉赤眼者」,必大恨,其猥褻可知。徐珂的《清稗類鈔》說他又叫妖神:娼家魔術,在在有之,北方妓家,必供白眉神,又名妖神,朝夕禱之。千百年來,娼妓對白眉神十分恭敬,「初薦枕於人,必與艾豭(老公豬,指嫖客)同拜此神,然後定情,南北兩京皆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