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解碼宇宙最微小生命超弦《人類的靈魂是超弦》 | 陽光歷史

 

A-A+

[圖文]解碼宇宙最微小生命超弦《人類的靈魂是超弦》

2015年03月08日 宇宙奧秘-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621 次

        《人類的靈魂是超弦》是中國非學院派學者、天才物理學家高國新耗時6年完成的科普著作。作者用最簡淺的語言解釋宇宙關於靈魂最重要的科學知識,通俗易懂,適合大眾閱讀。


 



 



 


        現代科學解普遍認為,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質並非各種基本粒子,如原子、質子、電子、光子、夸克等,而是一種像絃線一樣而不斷振蕩的「超弦」,但科學界對「超弦」的本質一無所知。


        《人類的靈魂是超弦》一書指出並證實「超弦」不僅是宇宙構成物質的最微小的單位,而且「超弦」是宇宙具有獨立生命意識的最微小的生命體,與此同時,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其中一種「超弦」,作者大書中詳細剖析了人類靈魂的「超弦」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本質及特性,從而世界首度解開人類的靈魂之謎。在書中,人類靈魂的秘密被破解之餘,其它種種與「超弦」及靈魂相關的物理學、哲學、生命科學難題亦一一順應破譯。


解碼宇宙最微小生命超弦


《人類的靈魂是超弦》


世界首度揭開人類靈魂的秘密


 


高國新著


 


全書合計二十七章,第三章免費預覽


 


書籍思考題:


        人類的大腦結構僅是種種生物電流、化學物質的化學反應,此種化學反應的表象與天空中一次閃電的化學反應不同,但本質無異,兩者皆是化學反應,那麼問題是,天空中的那次閃電是否產生了某種短暫的快感與疼苦感呢?


        答案:讀者完整看完第七章內容,將會清晰知道答案。 


 


書籍簡介:


        《解碼宇宙最微小生命超弦--人類的靈魂是超弦》是中國非學院派學者、天才物理學家高國新耗時6年完成的科普著作。作者用最簡淺的語言世界首度揭開人類靈魂的秘密,通俗易懂,適合大眾閱讀。


        現代科學界普遍認為,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質並非各種基本粒子,如原子、質子、電子、光子、夸克等,而是一種像絃線一樣而不斷振蕩的「超弦」,但科學界對「超弦」的本質一無所知。


        《人類的靈魂是超弦》一書指出並證實「超弦」不僅是宇宙構成物質的最微小的單位,而且「超弦」是宇宙具有獨立生命意識的最微小的生命體,與此同時,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其中一種「超弦」,作者大書中詳細剖析了人類靈魂的「超弦」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本質及特性,從而世界首度解開人類的靈魂之謎。在書中,人類靈魂的秘密被破解之餘,其它種種與「超弦」及靈魂相關的物理學、哲學、生命科學難題亦一一順應破譯。


 


第一章至第二章:


        詳見《人類的靈魂是超弦》紙質版書籍。 


        作者主要以獨創的「性質宇宙學」世界首度揭開人類靈魂是超弦的秘密,性質宇宙學是全新的科學知識體系,全面革新現有的科學知識,以下第三章是性質宇宙學的最基礎入門知識。瞭解人類靈魂是超弦的秘密必須瞭解以下關於宇宙原理的最基礎知識。


 


第三章:蘋果為什麼落地,牛頓-愛因斯坦-高國新的三種解釋


        首先介紹與「性質宇宙學」相關的一些簡單理論基礎,詳見下文:


        蘋果為什麼落地,而不落向其它地方?


        牛頓的答案是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這一直觀的描述以及牛頓的相關計算,令世界著謎,得到了各界的讚許。我們拉一樣東西,例如拉一隻羊,需要用力,牛頓形象的描述地球拉蘋果,也存在某種力,也就是萬有引力,十分容易令人理解,再加上實驗的證實及天體運行的驗證,令萬有引力這一概念長時間成為物理學的經典。


        然而,什麼是「萬有引力」,為什麼地球和蘋果之間有這樣一種互相拉扯的力,牛頓沒有解答,同時將這個問題交給 「上帝」來解答。


        蘋果為什麼落地,而不落向其它地方?


        愛因斯坦的答案是世界上不存在萬有引力,蘋果落地只是具有質量的物體令時空彎曲。


        「引力」其實是時空扭曲的表現,舉一個二維的例子:一張繃直的橡皮筋網。


        1、橡皮筋網上放上兩個質量不一,體積相同的球,網扭曲了。


        2、小質量的球滾向大質量的球的速度更快。這就像是蘋果滾向地球一樣。


        就這樣,科學界更認同地球和蘋果之間不存在一種互相拉扯的力,而是具有質量的物體存在某種互相靠近的關係。


        然而,人類日常生活經驗中互相靠近的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施加力,因此,愛因斯坦這種不存在互相施加力而可以互相靠近的解釋不容易令普通人理解,但精於計算的科學家普遍認同愛因斯坦的理論。與此同時,愛因斯坦也沒有解答,為什麼具有質量的物體可以令彼此互相靠近,同樣也將這問題交給「上帝」來解答了。


        人類的經驗直覺開始與科學產生分岐,科學往往證實,人類的經驗直覺不一定是對的。


        蘋果為什麼落地,而不落向其它地方?


        高國新的「性質宇宙學」中的答案是,物質這種性質在維持它的物質性質的時候,存在本能幸福感,兩種物質在相互靠近時候所結合的物質性質屬性更強(正如合在一起的蘋果與地球比分隔1萬光年的單獨的蘋果與地球的物質屬性更強),物體的本能快感更強烈並且得到滿足而相互靠近。


        簡單地說,任何物質在相互靠近時會產生一種快感、一種愉悅感。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難以理解,再簡單地說,在宇宙誕生之時,也就是宇宙祖系的狀態時,宇宙曾經是密度極高的奇點,宇宙大爆炸時,物質的緊密程度比現在高得多,宇宙大爆炸後,宇宙任何事物的返祖本能慣性,也就是事物的返祖本能幸福感,也就是重回宇宙早期誕生階段時狀態的本能幸福感,是任何物質在相互靠近時會產生一種快感、一種愉悅感的根本原因。


        再簡單地說,這種維持(重回)祖系特性與狀態的本能幸福感與初生的人類嬰兒將食物本能地送到口中、本能地爬行的本質無疑。這是性質慣性公律所決定,包括你與宇宙、也包括宇宙任何物質皆有維持(重回)性質慣性的本能幸福感。


        地球與蘋果結合在一起,地球與蘋果的共通屬性,也即物質屬性,得到了加強,地球與蘋果在維持原來的物質屬性時已有本能幸福感,現在靠近可增加本能幸福感並且令幸福感得到滿足,因此相互靠近。


        高國新的解釋與牛頓、愛因斯坦的解釋差別很大,看似荒唐怪誕,卻是唯一在解釋蘋果與地球靠近的原因時,不產生更多附屬問題讓「上帝」來解答。


        再來深入分析高國新「性質宇宙學」的這種解釋是否合理。


        為什麼高國新會說地球與蘋果結合在一起,「物質」屬性更強烈時,「物質」會有一種本能幸福感?


        高國新主要依據以下兩個對客觀世界的總結。第一個是「性質慣性公律」。


1、性質慣性公律


        世界上任何性質的事物,只要不受其它性質事物的影響或內部性質變化的影響,必定保持原本的性質。


        這原理的概念有點像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理表明: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但是「性質慣性原理」不僅適用於牛頓第一定律,並且適用於宇宙的所有現象。例如您擁有1000萬元,那麼擁有1000萬元可以講是一種性質。假如您不被外界事物改變這種性質,這就意味著您既不花錢也不掙錢,那麼您的錢必定不會多也不會少,換言之,「您擁有1000萬元」作為一種性質將會慣性地維持原本的性質。又例如您如果不接受外界任何新的信息、體內的物質亦不發生變化,至於體內物質所決定的思想感覺也必定永遠保持原來的思想感覺不變。


        這條規律也適用於物理學上的所有現象。例如鐘擺現象,假設鐘擺沒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干預,那麼它必定不會停,這就意味著鐘擺作為一種性質必定有維持它原本性質的慣性。


        高國新指出,「性質慣性定理」是宇宙最基本的規律之一,換言之,人類可以提出種種理由質疑任何一個理論,包括質疑「萬有引力論」、「相對論」、「超弦論」等等,卻無法用任何一個理由質疑「性質慣性公律」,因為「性質慣性公律」是人類最基本的共識之一,就像人類的另外一個共識是人類都是動物,大家都找不到人類不是動物的任何質疑理由。


        根據這種宇宙最基本的規律「性質慣性公律」,地球與蘋果都有共通的性質,也就是物質性質,換言之,地球與蘋果都有維持這種物質性質的本能慣性。


        問題關鍵之處在於,地球與蘋果的而且確都有維持這種性質的本能慣性,但是,為什麼他們在維持這種本能慣性有一種本能幸福感。


        這裡需要引入高國新的另外一個描述。


        高國新這樣描述,物理學的研究必須包括人類在內,不包括人類在內的任何科學,必然不是真正的科學,因為人類是存在於宇宙的一分子,任何欠缺宇宙其中一分子的研究必定不是對宇宙的最科學研究,現代對宇宙的研究重任落在物理學身上,因此物理學也必須對宇宙的一分子人類作包含研究。


        高國新通過以下一個例子描述物理學的研究描述必須包括人類在內的重要性。


        這個例子就是以下這個提問的答案:


        問題如下:第一種情況是:你很喜歡你的兒子,經常和兒子在一起,十分親近;第二種情況是:你在路邊遇到討厭的人,避而繞道。請問作為外界觀測者,並將外界觀測者放大1000倍並拉遠10公里後,那麼外界觀測者研究你時,你已成為一顆「點」,然而外界觀測者是否認為因為某種引力令大點(你)與小點(你兒子)相近,或是因為某種排斥力令大點(你)與另外一個大點(你所討厭的那個人)相離呢?


        正確答案:不是某種引力令大點(你)與小點(你兒子)相近,或是因為某種排斥力令大點(你)與另外一個大點(你所討厭的那個人)相離。是因為某種愉悅感、快感令大點(你)與小點(你兒子)相近,並非因為某種引力。是因為疼苦感、厭惡感令大點(你)與另外一個大點(你所討厭的那個人)相離,並非因為某種排斥力。


        高國新指出,現代物理學中的力的大小,其實也就是得到某種愉悅或迴避某種疼苦的慾望大小而已。正如你用手拍一張木檯,你大力拍下去,其力則大(其實是因為慾望大),你小力拍下去,其力則小(其實是因為慾望小而已)。


        高國新通過引入人類這個宇宙中重要的一員進入物理學研究描述的視野,消除物理學研究描述的一些界限,令物理學的研究描述可包括人類的活動在內,不再令物理學強行將人類活動之外的客觀世界剝離出來單獨研究。


        高國新指出了吸引力與排斥力的本質(物體相互靠近與遠離的本質),其實就是物體得到某種愉悅感、快感的慾望的表現與迴避某種疼苦感、厭惡感的慾望的表現而已。


        物理學中各種基本作用力的大小,如電磁力或萬有引力的大小,使用性質宇宙學分析,其本質僅是不同種類的慾望大小。例如一個離開家旅遊的人,無論身處何處,都有一種本能回家的慾望,這種慾望表現為最弱的一種力,就像萬有引力,而事實上,這個人卻是向旅遊目的地進發,這種朝向旅遊目的地的慾望,像一種遠比萬有引力大得多的電磁力,令兩種力不屬於一個數量級。然而無論什麼旅遊者,都有本能回家的慾望,就像任何物質都有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只是這種本能慾望最小,極易被其它力(慾望)主導。備註:物理學的四種基本力中,萬有引力是最弱的力,它是物質間普遍存在的一種力,牛頓於17世紀用萬有引力定律描述這種作用。引力在單個原子中,比電磁力要弱幾萬萬億倍。


        以上僅是簡單的舉例說明,關於萬有引力外的其它三種自然界基本作用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的性質宇宙學轉換詳見本書「第十章」。


        事實上,現代物理學的確走入一種誤區,例如太過注重數理化。舉一個簡單例子,某個小伙子喜歡一個姑娘,他想方設法靠近這個姑娘。將這個小伙子以及姑娘的觀察視角拉遠,他們將被物理學家觀察為粒子,現代物理學家更注重在數學上揭示這兩個粒子的行為,例如多少天靠近一次,靠近的距離多遠,分離的速度如何,規律性如何,靠近程度如何,甚至還在未能規律性的使用公式解釋時引入一些常數等等,到最後,描述這個小伙子靠近姑娘的公式將無限複雜,就像現在超弦計算一樣無限複雜,與此同時,物理學家希望在這條公式中揭示兩個粒子(小伙子與姑娘)靠近與分離的本質,這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因為,無論這個公式有多複雜,小伙子靠近姑娘的本質就是小伙子喜歡這個姑娘,想靠近這個姑娘而已。


        至今為止,物理學僅解決了一些數理問題,例如通過計算推斷宇宙由超弦組成,但超弦的本質是什麼?現代物理學永遠無法得出答案,物理學家同樣像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將許多本質問題交給「上帝」來回答。


        高國新將人類的行為、慾望、思想引入物理學後,創立的「性質宇宙學」很好地解決了物理學中原來無法解釋的本質問題:例如宇宙如何產生超弦、超弦的本質、超弦如何構築世界等等。這在以後會有論述。


        高國新指出,人類是宇宙的一員,與宇宙本質上是無界的,人類的規律與宇宙的規律本質是相同的。因為人與宇宙無本質界限,任何人為的分離都無科學根據的,因此高國新總結出另外一個宇宙定律:「性質慣性幸福原理,性質被改變痛苦原理」。


2、性質慣性幸福原理,性質被改變痛苦原理


        人類當中有這樣一個規律,感覺愉快的,必然盡量維持,感覺疼苦的,必然盡量迴避。有一些特殊例子如苦行憎,雖然苦行憎受苦卻不會努力改變他現在的狀態,然而他卻是在追求更喜歡的幸福,所以本質上苦行憎也在盡量維持他追求幸福的幸福感。人類與宇宙無本質界限,任何人為的分離都無科學根據的(若強行分離,現代物理學將成為解釋宇宙的次品),因此我們所知道的宇宙萬物也是遵守與人類相似的規則。


        根據「性質慣性公律」,宇宙萬事萬物都有維持他原來性質的本能慣性。這種維持性質本能慣性的能力,也就是萬事萬物在維持原本特性時有一種本能幸福感而希望盡量維持的表現。


        性質慣性幸福原理,性質被改變痛苦原理即是指性質在維持他的原本性質時有慣性的本能幸福感,在不能維持他的原本性質時有慣性的本能疼苦感。


        需要特別注意時,本能幸福感普遍不易被查覺,因為這種幸福感已成為我們感覺應得的一部分,只有在失去時才查覺。例如人的呼吸,正常情況下你沒法感覺呼吸這種本能幸福感,但當你無法呼吸時,這種本能幸福感就會體現出來。


        現在再回頭分析蘋果與地球,蘋果與地球為了讓彼此物質的性質得以維持並更強烈(合在一起的蘋果與地球比分隔1萬光年的蘋果與地球物質屬性更強;或者理解為合在一起更接近宇宙的祖先狀態),為了滿足物質屬性的這種本能幸福感而相互靠近,這就是除牛頓與愛因斯坦外的第三種解釋,也是三者之中最接近宇宙本源的解釋。


        備註:關於萬有引力外的其它三種自然界基本作用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的性質宇宙學轉換詳見本書「第十章」。


        高國新通過「性質宇宙學」史無前例的將世界的現象轉化為幾種「基本語言」:


1、性質為維持原來性質的本能慣性;


2、性質為維持原來性質的本能慣性慾望;


3、性質本能慣性慾望得到滿足的一定快感,性質本能慾望得不到滿足的一定疼苦感。


        現代物理學有普遍共識,認為宇宙的根本是由振動的絃線組成,稱之為「超弦」,「超弦」理論已通過一系列數理上計算的驗證。但物理學家對「超弦」的本質一無所知。


        通過「性質宇宙學」的幾種「基本語言」,高國新進一步解釋宇宙最基本的性質如何誕生「超弦」,並揭示了「超弦」的本質,並揭示「超弦」如何構築宇宙萬物的最根本原因。


        與此同時,「性質宇宙學」將建立「哲學」與「物理學」、「生命科學」最基本的統一基礎。


 


對性質宇宙的典型理解錯誤


1、對性質宇宙的典型理解錯誤:性質宇宙學成立,則慾望萬能的理解錯誤


        有些讀者一旦看到以上「蘋果為什麼落地」的解釋,立刻反駁說,如果這理論成立,那麼人類一恨地球,那麼人類也能飛了,或者說,以後火箭升空,不用加燃料了,讓火箭多點恨地球就可以了。


        令人失望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的相吸與分離的確依賴慾望,然而有慾望不代表你可以隨心所欲,因為慾望的背後還受到其它慾望的牽制。


        舉例,一個年輕男人很喜歡一個女明星或女模特,那麼他是否可以擁有她或與她成為男女朋友呢?


        很明顯,大部分情況下不可能,將以上情況簡化為最簡單的機械行為,當年輕男人有慾望接近這個女明星時,女明星卻有離開的慾望。因此,吸引與分離的本質是慾望,但慾望卻不可以讓事物隨意與其它事物吸引與分離,因為任何事物需受到其它事物慾望的反作用。


        以你的身體為例,你不喜歡地球,理論上,你可以飛了。然而,你身體的大部分物質呢?我們知道,任何物質都有本能慣性與其它物質聚合,你想飛,然而你身體的大部分物質卻是想留在地球上,所以你飛不了。當然,假如有人可以讓身體所有物質都克服自己的本能慾望,那麼他的確可以飛了。


        打個簡單的比喻,100000個吸煙的人當中,有其中一個人克服了自己的本能慾望(深層次本質是不吸煙給這個人預期好處更多),決定戒煙,他是可以不吸煙的,然而另外99999個人卻不一定能有意志戒煙,這時,作為一個整體,100000個人還是處於一個有煙的環境當中,而你僅是那個特殊的想處於不吸煙環境的人而已。你想整個身體飛起來,相當於要99999個身邊的朋友與你在同一時刻有相同的戒煙決心,可想而知,這是不可能的。


        再簡單地說,你想飛總是有原因的,例如想看看風景或什麼的,然而你的身體有與你一致的慾望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飛起來只是對身體某一部分有益而已,對大部分身體而言,他們從飛行中得不到好處,所以他們是不會放棄靠近地球的本能慾望的。身體的本能慣性與思想的衝突有許多,例如你想減肥而節食,其實身體是渴望進食的;例如你喜歡戒煙,而身體卻是本能渴望吸煙的(這裡假設這個人已吸煙上癮);例如你想看一本書快一點,而眼睛總是本能慣性的想慢一點,因為看書太快眼睛會累;等等例子多不勝數。


        大家可以試想像一下,你僅是隨手拾起水瓶的一個簡單的動作,如果深入分析,身體的各部位、各組成部分也是有喜有悲的,何況你要整個身體中的每一個分子、甚至原子、電子、夸克、超弦等有著共同的離開地球這個大物質,與本能慣性相違背的決定呢?


        因此,不是人類想飛,也就可以飛。簡單地說,是你身體的絕大部分物質都不想飛而是想更靠近地球。當然,如果你有能力說服身體更多物質與你的目標一致,你也的確可以飛一點,這時相當於跳起來,你說服得越多,也就跳得越高,當你說服能力差時,可能就是一點也不想跳或跳不高了,更不用說想飛了。


        更科學地說,哪怕整個身體的物質都達成一致願望與決定,全部身體物質可以暫時克服本能慣性慾望飛起來,那麼這個人是否可以真正飛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空中有空氣,空氣的本能慾望也是靠近地球,你想飛,很明顯還要說服周邊的空氣也不希望靠近地球,因為如果周邊的空氣想靠近地球,你飛起來就要逆流而止,結果是你的能力不一能戰勝空氣的慾望,也就飛不起來。哈哈,這就像是前面舉的那個例子,你有娶某個女明星的慾望,還要過得女明星的慾望那一關才行。


        哪怕你說服身體所有物質都想飛,你還要改變空氣或真空中的量子物質漲落的本能慣性慾望那一關才行。


        當然,你有能力說服其它物質改變本能慣性,的確無所不能,就像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0萬公里/秒,物理學家通過設置一些誘惑,也可將它的速度降低到原來的數十分之一或更低得多,常常有一些新聞報道說接近成功「儲存光子」就是設置誘惑改變光子的本能慣性。


        相信許多愛好物理的學者看到這裡要暈了,因為我們常說利用科學手段如設置接近最低溫度的超冷氣體讓光速減慢等等,而我卻說成是設置「誘惑」。這就是性質宇宙學的吸引與神聖之處,他對世界的本質研究的太透徹了,宇宙無處不慾望,宇宙無處不本能。如此同時,性質宇宙學也讓研究物理更有趣了,因為物理研究的物質世界不再是死物,而是全部活生生的有慾望的生物。


        一些科學家發明了一些改變部分光線直線傳播的裝置(科學上其中一種隱形衣的原理),其實也是改變了光線的本能慣性慾望而已,這與改變一個人類的前進方向無異。


        當經驗告訴一群人,只有向右走才能覓食時,而事實又如此時,慢慢過十年,這群人都會習慣向右走,可能一出家門就不加思索地自動向右走,並以此作為一種本能慣性。這時候,一個外星人要改變這群人類的行走習慣,其實只要在這群人的左邊經常放幾條大魚,那麼這群人的習慣也會改變的。改變你的經驗習慣和改變光線的經驗習慣是無異的,只是光線直線行進的習慣維持了多少億年,本能慣性慾望力量更大而已。


        世界還有什麼是確定的呢?物理學顯示宇宙是一個永恆變化的宇宙,其實這是一個慾望變化的宇宙而已,一切看似不可改變的物理定律(如光線直線傳播)其實也是一些本能慣性慾望而已。


        只要是慾望,也必定有誘惑可以改變,只要誘惑足夠就可以。宇宙也並非永恆,但可以很大時間內的無限接近不變的近永恆,因為本能慣性慾望與能力可以無比強大。


 


2、對性質宇宙的典型理解錯誤:忽視幸福感的大小差異


        曾經有一個讀者說,按以上理論,那豈不是在高空中將一個人扔下來,那麼這個人豈不是感覺很幸福。


        事實上,人類的情感是非常複雜的,在人類被扔下來的過程中,人類的身體物質屬性得到加強,物質屬性加強的本能幸福感的確會增強。然而,人類在跌下時害怕受傷或害怕死亡的感覺,遠比這種本能幸福感強得多。與此同時,性質慣性公律在任何時候都發揮作用,你越習慣了在平地的感覺,就越有在平地安穩的本能幸福感,在高空中,你會有希望獲取平地感覺的本能幸福感,因此在身體下跌時會讓你感覺非常難受。此外,身體在下跌過程中加速運動,每一次加速都是對原來身體慣性的破壞,這也是一種不舒服感(因性質慣性公律的原因)。還有其它的種種感覺因素干擾,因此身體下墜過程中物質相互靠近的本能幸福感顯得渺小得多,因此十分難以察覺。人們普遍可以感受到的是不舒適感。


        當然,在少了許多不舒適感時,身體下墜過程中物質相互靠近的本能幸福感會顯得相對容易感受。如跳傘、笨豬跳時少了死亡或受傷的擔心,這種物質相互靠近的本能幸福感就會比意外高空下墜時強得多。這時候,人類就更能感覺到高空下墜的本能幸福感(當然還是有其它感覺干擾的)。


        所以說,利用性質宇宙學分析宇宙問題時,一定不能忽視宇宙的複雜性,萬事萬物看似簡單,但若分析他的情感因素、感覺因素,總是複雜多變的,幸福感與痛苦感總是相互牽制與相互掩蓋的,不能過於簡單地看待問題。


 


性質宇宙學重點公律介紹:性質慣性公律的各種啟示


        性質宇宙學中,有兩個知識內容尤其重要,一個是「存在效應」,將在後面的章節講述,一個是「性質慣性公律」。


        我們在前面提到,任何性質都有維持原來狀態的本能慣性,並在維持過程中保持本能幸福感,在不能維持時有疼苦感。


        性質慣性公律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無處不在,例如人類的基因遺傳,人類與動物出生後對祖先的慣性形態、慣性生活習慣的天性繼承,就是維持性質慣性的本能幸福感影響。


        又例如人類習慣了某份工作,突然讓他轉換工作,會有不適應感。又或者說某個人打球習慣了某個運動場,轉換場所後會有不適應感覺。這都是性質慣性公律支配下的結果。


        生動的例子有,剛剛出生的嬰兒不適應生命的開始,習慣了生命的不存在,所以存在無生命狀態的本能幸福感,因此出生後哭鬧不停,然而當人長大卻懷念生命,因為習慣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依依不捨。


        又例如人類愛自己所生的兒女,其實也是因為兒女維持了自己的性質慣性,所以有本能幸福感。很明顯地,人類普遍愛兒女多於愛父母,這是因為兒女繼承了自己的性質,而父母只是和自己有更多的相似性質。自己屬於父母性質的繼承者,而不是父母繼承了自己的性質。當然,自己與父母有更多共同的性質,所以自己也是很愛父母的。


        性質慣性公律的另外一個明顯例子是,在足球比賽中,有自己城市的球隊,大部分是支持的,國際比賽則會支持自己國家的球隊,沒有自己國家則會在大部分情況下支持相似種族的。


        什麼種族相近本能幸福感、語言相近本能幸福感,都受性質慣性公律支配。遇見同鄉分外親切的本質原因就是性質慣性公律。


        當然,萬事萬物都遵守性質慣性公律支配。


        萬有引力的本質就是物質相互靠近時物質屬性得到加強的本能幸福感驅使,又或者理解為物質相互靠近可更重返祖先狀態亦即宇宙大爆炸時物質密度、質量奇高時的祖先狀態,重返祖系狀態有本能幸福感。


        其它的一些關於物理視角理解如下:


        我們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牛頓可以總結這現象,但現在我們終於知道本質原因了,就是這個物體在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亦即祖系狀態)時有本能幸福感。一個運動中的物質,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並不是自然界的一項自然屬性,而是這個物質有本能幸福感而勻速直線運動。通俗地說,只有物體選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他才能獲取最大的本能快感。


        用性質宇宙學分析宇宙的問題,其實是非常複雜的。舉一個例子,一個石頭在靜止時,他有維持靜止的本能快感,然而,當你用手加速他時,石頭開始運動,這時根據性質慣性公律,他慢慢會有維持運動的本能快感,換言之,石頭的本能幸福感會慢慢變化,由開始純粹喜歡靜止,剛運動時很疼苦,再到慢慢喜歡運動。當然,石頭還是有維持靜止的祖系本能慣性,當石頭維持運動的本能慣性得不到滿足時,例如給一塊木板阻隔他運動的時候,他會變回靜止,因為這時靜止讓他可以得到祖系狀態時的本能幸福感。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張報紙,你用手壓一下他,鬆開手後他會慢慢彈性恢復原樣,如果你長期用手壓,鬆開手後他不會彈性恢復原樣。這過程中,你用手壓他,他慣性被改變,感覺疼苦,你越壓得他時間長,他越習慣了這種疼苦,他就會越有維持最後狀態的本能慣性,因為他慢慢從這種狀態中也有維持性質不變的本能幸福感。


        這裡討論回石頭的問題。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石頭運動受阻時會否選擇穿過木板,因為這樣他才能繼續運動,繼續維持運動的本能快感。在宏觀世界中,這看似不可思議,就像人是否可以穿牆一樣。然而在量子力學中,這種效應的物理基礎是可以實現的,量子的隧道效應(可簡單理解為電子穿牆之類的量子物理學效應)比比皆是,但為何人不可以穿牆呢,量子力學解釋微觀世界量子穿牆發生的概率高,而宏觀物質如人類的穿越牆的概率太低,什麼,是概率太低,對,只是概率太低,物理學並不否應人可以穿牆,只是這種概率低到幾乎不可實現。


        那麼為什麼石頭穿過木板的概率就像人穿牆一樣概率低呢,這是因為石頭的物質結構(所構成的原子、超弦等)穿牆過程太疼苦,因為他破壞了原來的性質狀態,簡單地說,穿牆維持運動的快感不及穿牆破壞原來物質結構慣性本能狀態的疼苦大,所以石頭選擇不穿牆。那麼什麼時候石頭會選擇穿牆呢?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人穿牆成功的概率才會發生呢?答案是不排除部分石頭咬咬牙,忍忍疼,實在太喜歡維持運動的慣性狀態,才會選擇穿過木板。


        你看完這段說明後請不要嘗試咬咬牙穿牆。不是說不可能(量子力學與性質宇宙學上皆存在理論可能),而是你根本無法說服身體的物質結構與你有共同的信念穿牆,因為你穿牆滿足了你的好奇心等種種慾望,而你的胃、你的心,你的任何一寸肌膚,都無法在穿牆成功後獲得快感,既然他們無法獲取好處,為什麼要與你一起咬牙穿牆呢?


        所以說,量子世界的穿牆隧道效應(可簡單理解為電子穿牆之類的量子物理學效應)為什麼如此常見,這是因為少數人有共同的信念的可能性總是大得多的,幾個電子之間或單個電子共同選擇咬牙穿牆總比幾萬萬萬億個原子共同選擇穿牆的可能性大得多。


        你說服我和你一起看一場我不喜歡看的球賽,我礙於情面,可能會。但你試試說服世界五十多億人和你看一場他們都不喜歡的球賽,可能嗎?


 


性質慣性公律與記憶慣性


        不少讀者有疑問,按照性質宇宙學的理論,豈不是宇宙任何物質皆有感覺皆有慾望皆有本能反應,但記憶是生命的特權,如果宇宙萬物皆有生命感受,那麼他們的記憶是什麼?記憶機制又是什麼?


        這的確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根據性質宇宙學中的性質慣性公律,萬物在維持祖系本能慣性時皆有幸福感。換言之,以往經歷過的任何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祖系狀態,這種祖系狀態在盡量維持初始狀態時就有本能幸福感。再換言之,為什麼有記憶,因為記憶本能來就是繼承祖系狀態的一種本能幸福感,所以有記憶。


        我們想起以往經歷過的一些開心的事情,是一種幸福,想起以往經歷過的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在黯然中也會有一些本能幸福感(相信沒有人願意完全忘記所經歷的任何不開心事情,這就是疼苦的記憶本來就是一種幸福感的證據,當然這種幸福感有強有弱,不開心的記憶相對較弱)。我們有時努力忘記一些十分疼苦的事情,但是很難,原因在於祖系狀態的自我喚醒與自我維持的本身就具有某種特定的幸福感,否則你會很容易忘記所經歷的任何事情。


        因此說,記憶並不是生命的特權,而是宇宙萬事萬物的一種本能慣性幸福感特性,是最自然的屬性。


        我們常說,記憶與大腦有關,仿似大腦的構造變了,記憶也就消失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理解是不正確,因為大腦的構造變了,例如某一部分大腦功能受到傷害而損壞,記憶仿似消失了。然而,只要大腦的功能得到修復,記憶還是重回世界,這就證明記憶在宇宙中並不會消失,因為真正消失了的東西是不可能再現的,否則就不見消失了,只是叫休眠。


        簡單地說,我可以將一個人殺死,讓他的記憶全部消失,但我沒有能力阻止一個科技超強的神人將這個人的身體物質(大腦100%複製)重組,而讓他的記憶喚醒。也是因為記憶本身是沒有徹底死亡。


        大腦完全損壞(這時也可視這個人死了),但假如有神醫將他的大腦修復,他的記憶重現,也就是這個人復活了,休眠的記憶也就重新醒來。這就是說,大腦並不是記憶是否存在的關鍵,只是記憶休眠與喚醒的關鍵。簡單地說,記憶是超越大腦的宇宙自然屬性,再結合性質慣性公律,也就可以知道宇宙萬物都有記憶,只是宇宙萬物的記憶皆有休眠與喚醒的階段。


        可以結合以上舉的石頭例子來說明問題,開始靜止時,石頭有靜止的本能幸福感,只要靜止,他都感覺很幸福,當人推動他時,他開始時會很不適應,很疼苦,但他的靜止本能幸福感開始減弱,這時可以說石頭靜止的本能幸福感的記憶開始消失了,而石頭慢慢喜歡運動了,維持運動的本能幸福感記憶成為這個石頭的主流記憶(喜歡靜止的記憶成為次流),當石頭遇上一塊木板時,外界因素又令石頭休眠的靜止幸福感記憶喚醒了,這時他選擇不穿過木板而選擇靜止。


        當然,以上問題再牽扯下去必然會談到人類有沒有靈魂的問題,如果有,那麼人類的靈魂是什麼呢?


        性質宇宙學在後面的證明中,會說明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超弦,十分有趣的是,石頭(當然包括其它萬物)的靈魂也是超弦,只是兩者的超弦特性不同而已。超弦是什麼呢?大家需要耐心點,這將在以後慢慢講述。


 


性質宇宙學中質量的啟示


        物理學的眾多基本因素中,質量算是一個十分基本的單位。


        質量的本質是什麼,其實也就是一個物體慣性程度的量度。


        在性質宇宙學中,質量的理解遠比現代科學更深入。


        我們很難推一塊大石頭,我們說他的質量大,在性質宇宙學中,其實是這個大石頭維持他的祖系狀態能力強,亦即維持慣性狀態的慾望強,維持慣性狀態的本能幸福感強烈。


        我們知道,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質量卻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物質的質量發生虧損,就會轉化為能量,愛因斯坦用公式E=M.C.C表達出轉換公式出來,同樣,一個物質在高速運動時質量也會增大,一塊石頭在無窮接近光速運動是質量也就無窮接近無窮大,這些都是現代科學實驗證實的,大家不用置疑。


        相對論中質量能量轉化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必須要使用性質宇宙學解答。


        大家可以試想我是一塊石頭,當你推我時,我不抵抗,也不順應,這時你量度我的質量為靜止質量。當你推我時,如果我順應,則你量度我的質量比靜止質量小。當你推我時,如果我不順應,你需花費更大力推我,所以你量度我的質量比靜止質量大。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一個物體的質量變化是和他的慾望相關的。慾望會變化,質量也會變化。


        所以我們必須分析物質的慾望變化的原因才能明白相對論中質量變化的原因。


        如何搞清楚質量的真正本質定義與規律呢?我們必須引入「性質宇宙學」中比「性質慣性公律」更重要的五個定律「存在效應五定律」加以分析,詳見第四章至第七章內容。當讀者理解「存在效應五定律」,愛因斯坦相對論中質量變化之謎的本質原因、質量的真正定義、物質的慾望與質量關係將會被完全揭示。


 


量子生命與量子宇宙


        量子力學表明,這個宇宙並不是連續的,萬事萬物都由一份一份的單位。例如一束光線的能量,這束光線的能量是以一份份的光子的整數倍為基本單位。這種研究結果是量子力學區別於宏觀物理學最大的區別,也是一大成就之一。


        但是這種不連續究竟為什麼呢?


        這種不連續也是性質宇宙學的精粹,甚至這種不連續是解開宇宙之謎的關鍵。


        當你觀察一個雀籠的鳥時,你會發現,這只雀的頭部擺動的停頓是有十分機械化的,並不連續。簡單地說,這隻鳥會定格盯著一個方向望1秒,突然頭部擺動30度盯著另外一個方向定格看2秒,又突然擺動頭部15度盯著另外一個方向定格望3秒。


        有趣的是,為什麼這隻鳥的頭部擺動不順滑呢,為什麼他不平均每10秒順滑擺動頭部90度,平均地分佈時間看這個世界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甚至是解釋生命科學與哲學與物理學統一基礎的關鍵。


        我們先不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再思考人類本身,你會發現,人類的意識是不連續的,很簡單,你現在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但當你睡眠時,你會發現,你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換言之,你的生命並不連續。


        當然你可說,你的身體在睡眠中是運作的,但是身體僅是運作,其中是否有停頓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僅需知道他可以運作就足矣。難聽的說,身體每隔兩秒停頓運作一次我們都不關心,因為他可以再兩秒後重新運作就得了,我們僅是害怕兩秒後或永遠身體都不能再次運作。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意識的確曾經停頓過,難聽的說,你的意識曾經死過,身體睡醒後意識又復活了。


        意識的不連續與量子力學中所說的客觀世界不連續有什麼關係呢?


        解開這些問題,和超弦的本質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和性質宇宙學另外一個比「性質慣性公律」更重要的知識點「存在效應」有很大關係。我們現在開始談論這個偉大的知識「存在效應」,「存在效應」是解開宇宙之謎的關鍵。


        宇宙的不解之謎中,如量子力學中的測不准原理之謎、電子雙縫干涉實驗之謎、生命起源及本質之謎,物理學與生命科學統一之謎,均可通過「存在效應五定律」完美破解。


 


第四章:存在效應五定律


        第三章介紹的「性質慣性公律」屬於「性質宇宙學」的最基礎入門知識,揭開宇宙之謎、人類的靈魂之謎、建立哲學、物理學、生命科學統一基礎的最重要知識是「存在效應五定律」


        「存在效應五定律」詳見《人類的靈魂是超弦》紙質版書籍。


 


第五章至第二十七章:


        「性質慣性公律」與「存在效應五定律」屬於性質宇宙學的關鍵基礎知識,第五章開始將利用性質宇宙學對現代物理學(基本粒子的產生機制、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生命科學、宇宙科學進行解碼翻譯。


        作者用最簡潔的語言進行解碼翻譯,適合大眾閱讀,只要認真閱讀的讀者均可瞭解關於宇宙最深奧的科學知識。


        當讀者開始掌握關於「性質宇宙學」的關鍵知識後,書籍中段開始講述宇宙超弦的本質之謎,並世界首度揭示宇宙如何誕生超弦,超弦如何構築宇宙萬物,最後首度揭示及證實超弦是宇宙最微小的具有獨立意識的生命體。


        最後將是本書的重中之重,世界首度揭示不同種類超弦的特性,首度揭開及證實人類的靈魂是其中一種超弦,人類靈魂的本質及種種特性將在書中完全揭示。


        本書的精華所在,第四章至第二十七章內容詳見《人類的靈魂是超弦》紙質版書籍。


        書籍所有知識皆是作者高國新100%世界首創, 每個知識點均革新及糾正現有科學觀點,請支持全新科學知識體系,請支持購買紙質版書籍。


        《解碼宇宙最微小生命超弦--人類的靈魂是超弦》將帶您進入一個超時代的科學知識世界。


 


購書指引:


         《人類的靈魂是超弦》是關於深層次「性質宇宙學」的科普著作,可比喻為「性質宇宙學」的大學教程,書籍具有以下特點:


        1、專業性全面升級。書籍不僅適合普通讀者閱讀,還適合專業物理學家、科學家、宗教學者、哲學家閱讀,書中所有知識均是人類未曾思考或觸及,書籍知識讓讀者享有全新感悟。


        2、易讀性全面升級。書籍所介紹的奧秘知識皆是現代物理學、科學、生命科學、哲學、宗教互相融合的關鍵,但作者以最易於理解的方式表述,適合大眾作科普作品閱讀。


        如果讀者已閱讀《最後的謎題》、《上帝的復活》,則具有初步瞭解宇宙奧秘的入門基礎知識,《人類的靈魂是超弦》是作者為這些讀者所準備的揭開宇宙終極奧秘的寶貴鎖匙。


220元購書配置:


        《最後的謎題》《上帝的復活》《人類的靈魂是超弦》(紙質版三合一裝訂 套裝書) + 《新科集論》紙質版,書籍含高國新親筆簽名 + 高國新QQ好友添加互動交流 + 163UFO.com高級會員專區密碼


        高國新屬於非學院派學者,愛好獨創性研究,不喜歡受到國家研究課題的嚴格限制,不屬於國家傳統經費資助的專家學者,您的支持是他的知識體系得到廣泛傳播的基礎,請支持中國獨創及原創科學知識,請支持購買書籍,請支持世界首創全新科學知識體系,萬分感謝!


        書籍所有知識皆是作者高國新100%世界首創, 每個知識點均革新及糾正現有科學觀點,請支持全新科學知識體系,請支持購買紙質版書籍。


        [各大城市可貨到付款,快遞人員送件時代收220元書籍訂購款,無需銀行轉帳或電子轉帳]


        淘寶網購書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008848367


        24小時訂購電話(請發手機簡訊):15800009808 留下訂書信息--姓名,地址,收貨電話


 


Q我咨詢  731353439  [書籍訂購聯繫QQ號]


Q我咨詢  200838199  [書籍訂購聯繫QQ號]



        可使用手機簡訊發送購書者姓名、電話、收貨地址或直接電話咨詢


        備註:紙質版書籍記載有高國新QQ聯繫號碼 、成功付款後請聯繫銷售人員獲取QQ群號碼及讀者會員專區網址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