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武松為何從英雄變成了世俗小人?
從春秋戰國的刺客遊俠,到「三國」、「水滸」中的英雄群像,荊軻、豫讓、高漸離、關羽、張飛、武松、李逵、魯智深……,蔑視強暴、疾惡如仇、扶危濟困、士死知己、言信行果、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悲劇精神和崇高美,一直是文學創作的主旋律。《水滸》中的武松,正可以作為這種崇高與悲劇精神的代表。他的幾乎無人可及的神力,他的超凡的人格和自信,他的敢做敢為和光明磊落……一位典範性的傳奇式的英雄人物。可是進入金瓶世界的武松,卻從神壇上走了下來。這位景陽崗上的打虎英雄,一落到人間就成了芸芸眾生。西門慶才是真正的「虎」,是「英雄好漢」,是強者;在西門慶面前,武松變成了「羊」,是弱者。
雖然,在西門慶死後,他也終於遇赦回來向潘金蓮報了仇。然而,他採取的方式是多麼卑微可笑,不足為訓啊。他以一百兩銀子從王婆手裡將被西門家賣出來的潘金蓮買了回家,表示要娶她為妻,然後將她殺掉,卷財逃走。《水滸》中殺嫂祭兄、仗義自首的慷慨悲歌的場面不見了,光明磊落、義薄雲天的英雄,變了卑微屑小的凡夫俗子。《水滸》中頗為仗義的小人物何九叔,到了金瓶世界也變成了甘心為虎作倀的真正小人。
小市民的頭腦,只迷信金錢萬能。金錢,是現實的,看得見,摸得著,金閃閃,響噹噹,有了它,可以換取人間的一切幸福。淹沒在利己主義冰水中的人們,他們不相信英雄,不崇拜英雄;他們只講利,不講義;只講現實,不講理想。——要講理想,發財,發大財,發發發,就是他們的理想。武松的非英雄化,標誌著理想主義的失落。
從春秋戰國的刺客遊俠,到「三國」、「水滸」中的英雄群像,荊軻、豫讓、高漸離、關羽、張飛、武松、李逵、魯智深……,蔑視強暴、疾惡如仇、扶危濟困、士死知己、言信行果、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悲劇精神和崇高美,一直是文學創作的主旋律。《水滸》中的武松,正可以作為這種崇高與悲劇精神的代表。他的幾乎無人可及的神力,他的超凡的人格和自信,他的敢做敢為和光明磊落……一位典範性的傳奇式的英雄人物。可是進入金瓶世界的武松,卻從神壇上走了下來。這位景陽崗上的打虎英雄,一落到人間就成了芸芸眾生。西門慶才是真正的「虎」,是「英雄好漢」,是強者;在西門慶面前,武松變成了「羊」,是弱者。
雖然,在西門慶死後,他也終於遇赦回來向潘金蓮報了仇。然而,他採取的方式是多麼卑微可笑,不足為訓啊。他以一百兩銀子從王婆手裡將被西門家賣出來的潘金蓮買了回家,表示要娶她為妻,然後將她殺掉,卷財逃走。《水滸》中殺嫂祭兄、仗義自首的慷慨悲歌的場面不見了,光明磊落、義薄雲天的英雄,變了卑微屑小的凡夫俗子。《水滸》中頗為仗義的小人物何九叔,到了金瓶世界也變成了甘心為虎作倀的真正小人。
小市民的頭腦,只迷信金錢萬能。金錢,是現實的,看得見,摸得著,金閃閃,響噹噹,有了它,可以換取人間的一切幸福。淹沒在利己主義冰水中的人們,他們不相信英雄,不崇拜英雄;他們只講利,不講義;只講現實,不講理想。——要講理想,發財,發大財,發發發,就是他們的理想。武松的非英雄化,標誌著理想主義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