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哪位名將曾經殺的金兀朮割須棄袍?不是岳飛
吳玠,南宋抗金名將。善騎射,曾讀經史,凡往事可師者,皆錄於座右,牆牖皆格言。
他年輕時參加了涇原路軍,北宋末年,先是參加鎮壓方臘和河北義軍,後在與西夏軍作戰中立功。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入陝,吳玠屢勝之。張浚受命管制川陝,提拔吳玠為統制。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富平一戰失敗後,他和其弟吳璘退守和尚原。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大敗金兵。三年(公元1133年),金將完顏杲攻饒風關,入侵興元府。吳玠退守武休關,又大敗金軍。四年(公元1134年),金軍攻仙人關,吳玠破之。自此金軍再不敢進窺蜀地。
吳玠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尤其是仙人關一戰,其以3萬之軍破金兵10萬之眾,已成為「縱深配備,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出身卑微一樣為英雄
吳玠和岳飛是同時代人,他出身卑微,父親吳扆少年從軍,為水洛城寨卒,寨卒相當於鄉兵的一種。由於作戰勇敢,吳扆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漸升至指揮使。吳扆為人寬容大度,但有時未免寬大過頭,對部下的管教就失之嚴厲,因此軍紀不整。在一次對敵作戰時,吳扆手下的士兵竟然怯戰逃跑,致使宋軍吃了敗仗。吳扆的上司——水洛城的寨主非常生氣,但念在吳扆平時的功勞,只是對他處以杖刑。吳扆覺得這是一種羞辱,從此做事常常心不在焉。就是這心不在焉,使他在一次作戰時,猝不及防被一箭射死。吳扆死後葬在水洛城,因而吳玠全家就徙居水洛城。
都說環境造就人,這話一點不假,從吳玠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環境對人的影響。據《宋史?地理》記載,陝西「被邊之地,以鞍馬、射獵為事。其人勁悍而質木。」由於地理的特殊,秦隴自古便是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與漢族對壘的戰場。長期的戰爭使這裡的氛圍完全不同於中原,而吳玠居住的水洛城,更是一個以軍人為職業的地區,這裡除了士兵就是士兵的家屬。吳玠就生長在這種環境下,這使得他為人「深毅有志節,知兵善射騎,讀書能通大義」,而且為人慷慨豪爽,具有典型的軍人氣質。
大約在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吳玠「以良家子」入伍從軍,隸屬於涇原軍(方鎮名,治所在今甘肅省平涼)。不久,他便在抗西夏的戰爭中,立下戰功,升為進義副尉,權(代理)隊將。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軍及河北起義軍,屢立戰功,逐漸升為忠訓郎,任權涇原第十一正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西夏犯邊,侵擾懷德軍(今寧夏固原北),吳玠率百餘人打敗西夏軍,斬獲頗多,因其武勇晉陞為涇原路第二副將,在軍中初露鋒芒。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月,金兵進犯陝西,直趨涇原。吳玠受陝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軍迎擊,至青溪嶺(今甘肅涇川西南),一鼓擊退金兵。因此次戰功,他升任權涇原路兵馬都監兼知懷德軍。十一月,吳玠又奉命東進,收復華州(今陝西省華縣),隨後又在鳴犢鎮(今西安東南)鎮壓了史斌叛亂,因功升任右武大夫,這時的吳玠已經開始成為中級軍官了。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初,吳玠陞遷為忠州刺史。十一月,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巡視川陝,由於劉子羽的推薦,張浚會見了吳玠兄弟,見吳玠兄弟頗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吳玠為涇原路統制。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初,吳玠又升任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成為一路的副統兵官。不久,金軍西路副帥完顏杲率軍進犯麻亭鎮(今陝西彬縣南),吳玠與張中孚、李彥琪等奉都統制曲端之命在彭原店阻擊,而曲端則擁大軍屯駐於後方的宜祿(今長武)。吳玠等與金軍惡戰,初戰告捷,但在金軍的再次攻擊下,吳玠所部前軍稍有退卻,而曲端不但不進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涇州(今甘肅涇川),吳玠遂戰敗。金軍乘勝進佔邠州(今陝西彬縣),在進行燒殺後又退走。此戰,曲端身為主帥應對戰事負主要責任,但他卻反以吳玠違背他的節制而將吳玠降為懷德軍知軍。但不久,張浚即升吳玠為秦鳳路副總管兼知鳳翔府。
都說環境造就人,這話一點不假,從吳玠身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環境對人的影響。據《宋史?地理》記載,陝西「被邊之地,以鞍馬、射獵為事。其人勁悍而質木。」由於地理的特殊,秦隴自古便是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與漢族對壘的戰場。長期的戰爭使這裡的氛圍完全不同於中原,而吳玠居住的水洛城,更是一個以軍人為職業的地區,這裡除了士兵就是士兵的家屬。吳玠就生長在這種環境下,這使得他為人「深毅有志節,知兵善射騎,讀書能通大義」,而且為人慷慨豪爽,具有典型的軍人氣質。
大約在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吳玠「以良家子」入伍從軍,隸屬於涇原軍(方鎮名,治所在今甘肅省平涼)。不久,他便在抗西夏的戰爭中,立下戰功,升為進義副尉,權(代理)隊將。後參與鎮壓方臘起義軍及河北起義軍,屢立戰功,逐漸升為忠訓郎,任權涇原第十一正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西夏犯邊,侵擾懷德軍(今寧夏固原北),吳玠率百餘人打敗西夏軍,斬獲頗多,因其武勇晉陞為涇原路第二副將,在軍中初露鋒芒。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月,金兵進犯陝西,直趨涇原。吳玠受陝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軍迎擊,至青溪嶺(今甘肅涇川西南),一鼓擊退金兵。因此次戰功,他升任權涇原路兵馬都監兼知懷德軍。十一月,吳玠又奉命東進,收復華州(今陝西省華縣),隨後又在鳴犢鎮(今西安東南)鎮壓了史斌叛亂,因功升任右武大夫,這時的吳玠已經開始成為中級軍官了。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初,吳玠陞遷為忠州刺史。十一月,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巡視川陝,由於劉子羽的推薦,張浚會見了吳玠兄弟,見吳玠兄弟頗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吳玠為涇原路統制。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初,吳玠又升任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成為一路的副統兵官。不久,金軍西路副帥完顏杲率軍進犯麻亭鎮(今陝西彬縣南),吳玠與張中孚、李彥琪等奉都統制曲端之命在彭原店阻擊,而曲端則擁大軍屯駐於後方的宜祿(今長武)。吳玠等與金軍惡戰,初戰告捷,但在金軍的再次攻擊下,吳玠所部前軍稍有退卻,而曲端不但不進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涇州(今甘肅涇川),吳玠遂戰敗。金軍乘勝進佔邠州(今陝西彬縣),在進行燒殺後又退走。此戰,曲端身為主帥應對戰事負主要責任,但他卻反以吳玠違背他的節制而將吳玠降為懷德軍知軍。但不久,張浚即升吳玠為秦鳳路副總管兼知鳳翔府。
富平之敗後的和尚原大捷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秋,金軍大舉進攻宋國,江淮局勢頓時吃緊,為了牽制金軍東路主力金兀朮所部,以避免金軍再次渡江南下危及南宋政權,張浚決定主動出擊,在西北發動攻勢。但張浚是個文臣,並不懂軍事,在沒有經過認真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集合劉錫、劉錡、趙哲、吳玠等五路大軍於陝西富平,令劉錫為統帥,欲與入陝金軍決戰。當時,吳玠和劉錡均不同意如此草率行事。為此,吳玠入諫說:「兵以利動,此間一帶平原,敵人多為騎兵,容易為其所乘,恐有害無利,應先據高阜,憑險為營,方保萬全。」但是,張浚完全沒有把吳玠的準確分析放在眼裡,因為人多勢眾,他自大地認為:「我眾彼寡,又有葦澤相阻,縱有敵騎前來,也無從馳騁,何必轉陟高阜呢!」作為統帥的劉錫因為眾人意見不一也拿不定主意,就在他猶豫之際,金兵已經蜂擁而至,他們皆擔柴兜土,填投葦澤中,霎時間泥淖俱滿,跟平地一樣。於是,金軍騎兵輕易就越過障礙,進逼宋軍各營。隨後,金兀朮也奉令自六合率部趕到,與金將婁恃分左右翼,列陣挑戰。吳玠、劉錡在左翼與金兀朮軍大戰,吳、劉身先士卒,奮勇馳殺,金軍漸漸後退。但沒想到的是右翼的趙哲臨陣潰逃,使吳、劉陷入了金軍的左右夾攻之中,最終,宋軍大敗。不久,陝西幾乎全境失守。
富平之戰,是宋金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宋朝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的失敗,揭開了吳玠獨自領兵抗金生涯的序幕,也終於給了吳玠不再受節制而得以一展身手的機會。
富平戰役之後,吳玠受命為陝西都統制,他集攏散兵屯糧退保大散關(今寶雞西南)以東的和尚原,積粟列柵,訓練士卒,以死扼守入蜀通道。吳玠還和他的士兵們歃血為盟,從此吳玠部隊軍心穩定,戰鬥力漸強。
此時宋金的局勢十分微妙,在江淮戰場上,韓世忠、岳飛及各地的義軍沉重地打擊了入侵的金兵,但宋高宗趙構只要皇位能坐穩就寧願偏居江南而不想收復失地。金雖然想滅宋,卻忌憚中原的韓世忠、岳飛。眼看光靠軍事滅不了宋,金便變換政治手段,扶植傀儡,冊立劉豫為「大齊皇帝」,企圖「以漢制漢」,削弱宋國的國力;又把秦檜「遣回」宋國,安排他「倡議和」。戰略上,金開始把川陝作為戰略重點,妄想以此迂迴滅宋。而宋也發現到蜀中的重要,認識到「守川陝」就是「保江南」,於是雙方兵力集結,醞釀著一場大戰。
經過精心策劃,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金軍東路從鳳翔西上,西路自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成縣)東出大散關,合攻和尚原。有人勸吳玠退入漢中,以避其鋒。吳玠憤然予以駁斥,慨然說:「我在此,敵不敢越我而進,保此地就是保蜀。」吳玠對和尚原的戰略地位十分瞭解,和尚原位於大散關以東,四面陡峭,頂上平寬,進可攻,退可守,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不久,西路金軍先到和尚原北山,分兩路從正面和側後面進攻,吳玠率士卒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他激勵將士輪番作戰、休息,寄托地形以弓弩殺傷金兵。四戰四捷,士氣大振。金兵都是騎兵,吳玠就命令將士專挑山高溝深的地方伏擊。和尚原都是山谷,路狹多石,戰馬發揮不了作用,金軍被迫捨馬步戰,而山地戰金軍遠遠不是宋軍的對手。連戰三天,金軍戰敗後退往西南的黃牛堡,又遇大風雨雹,無奈只得退回鳳州。東路金軍攻打箭笞關(今陝西千陽南),也被吳玠事先派出的部隊頑強擊退。同時吳玠又派出一小部繞小路迂迴到金兵後面,奇襲金兵,金軍大敗。
金軍第一次攻打和尚原以失敗告終,吳玠以功升陝西諸路都統制。
金軍統帥金兀朮聞敗,十分震怒,當年十月,他親率金兵10萬,「造浮梁跨渭水,自寶雞連三十里(結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玠相拒。為了引誘金兀朮到和尚原,宋軍主動放棄神岔關。十日中午時分,到達和尚原的金兵馬上發起進攻。此時的宋軍早就做足了準備,個個胸有成竹,他們依托有利地形予以阻擊,使用床子弩輪番射殺,頓時箭射如雨。金軍的兩次衝鋒都被打退。黃昏時分,金兵開始撤退,吳玠又趁他們慌亂的時候派兵繞到後面進行掩殺。晚上,吳玠又命令優秀射手拿著強弓,看到金營哪裡有火光就射向哪裡,嚇得金兵不敢點火,飯都吃不成。二更時分,吳玠乾脆襲擊金兵大營,又累又餓的金兵被殺得鬼哭狼嚎。四更時分,劫寨獲勝歸來的宋軍意猶未盡,殺氣正旺,在與來接應他們的宋軍會合後又向大散關的金兵發動進攻,金軍又被殺得大敗。此時的金兀朮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而金兵早已人疲馬乏。次日凌晨,金兵後撤。吳玠早已做了準備,聽到金兵後撤的消息,馬上下令全線反攻。從和尚原到神岔關,金兵死傷纍纍,屍橫遍地。連金兀朮也身中兩箭,為了逃命,他竟然剃掉鬍鬚換了衣服才逃走,為的是防止被宋軍認出。至此,和尚原大戰以金兵的慘敗告終。史稱,金兀朮「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
捷報傳開,舉國歡呼。這是宋軍自「靖康之變」以來同金軍作戰的第一次大捷,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宋高宗趙構自然也很高興,派遣使者授予吳玠鎮西軍節度使之職,當時,吳玠年僅39歲。
經過精心策劃,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金軍東路從鳳翔西上,西路自階州(今甘肅武都)、成州(今成縣)東出大散關,合攻和尚原。有人勸吳玠退入漢中,以避其鋒。吳玠憤然予以駁斥,慨然說:「我在此,敵不敢越我而進,保此地就是保蜀。」吳玠對和尚原的戰略地位十分瞭解,和尚原位於大散關以東,四面陡峭,頂上平寬,進可攻,退可守,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不久,西路金軍先到和尚原北山,分兩路從正面和側後面進攻,吳玠率士卒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他激勵將士輪番作戰、休息,寄托地形以弓弩殺傷金兵。四戰四捷,士氣大振。金兵都是騎兵,吳玠就命令將士專挑山高溝深的地方伏擊。和尚原都是山谷,路狹多石,戰馬發揮不了作用,金軍被迫捨馬步戰,而山地戰金軍遠遠不是宋軍的對手。連戰三天,金軍戰敗後退往西南的黃牛堡,又遇大風雨雹,無奈只得退回鳳州。東路金軍攻打箭笞關(今陝西千陽南),也被吳玠事先派出的部隊頑強擊退。同時吳玠又派出一小部繞小路迂迴到金兵後面,奇襲金兵,金軍大敗。
金軍第一次攻打和尚原以失敗告終,吳玠以功升陝西諸路都統制。
金軍統帥金兀朮聞敗,十分震怒,當年十月,他親率金兵10萬,「造浮梁跨渭水,自寶雞連三十里(結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玠相拒。為了引誘金兀朮到和尚原,宋軍主動放棄神岔關。十日中午時分,到達和尚原的金兵馬上發起進攻。此時的宋軍早就做足了準備,個個胸有成竹,他們依托有利地形予以阻擊,使用床子弩輪番射殺,頓時箭射如雨。金軍的兩次衝鋒都被打退。黃昏時分,金兵開始撤退,吳玠又趁他們慌亂的時候派兵繞到後面進行掩殺。晚上,吳玠又命令優秀射手拿著強弓,看到金營哪裡有火光就射向哪裡,嚇得金兵不敢點火,飯都吃不成。二更時分,吳玠乾脆襲擊金兵大營,又累又餓的金兵被殺得鬼哭狼嚎。四更時分,劫寨獲勝歸來的宋軍意猶未盡,殺氣正旺,在與來接應他們的宋軍會合後又向大散關的金兵發動進攻,金軍又被殺得大敗。此時的金兀朮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而金兵早已人疲馬乏。次日凌晨,金兵後撤。吳玠早已做了準備,聽到金兵後撤的消息,馬上下令全線反攻。從和尚原到神岔關,金兵死傷纍纍,屍橫遍地。連金兀朮也身中兩箭,為了逃命,他竟然剃掉鬍鬚換了衣服才逃走,為的是防止被宋軍認出。至此,和尚原大戰以金兵的慘敗告終。史稱,金兀朮「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
捷報傳開,舉國歡呼。這是宋軍自「靖康之變」以來同金軍作戰的第一次大捷,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宋高宗趙構自然也很高興,派遣使者授予吳玠鎮西軍節度使之職,當時,吳玠年僅39歲。
血戰饒鳳關
和尚原慘敗,金軍非常不甘心,他們一心想著復仇。為此,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底,金陝西經略使完顏杲率軍10餘萬,繼續在川陝向南宋大舉進攻,為了進展順利,金軍繞開和尚原,企圖從宋軍防守薄弱的饒鳳關(今陝西石泉西北)入川。饒鳳關是連接秦楚蜀的道路,東南有100多里,人煙稀少,但它是入陝的重要關口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月,金軍攻破商州(今陝西商縣)。次年正月初九,金兵為了迷惑金州守兵,聲稱要攻取漢陰,守將王彥果然中計,分兵據守漢陰周圍要塞,金兵因此乘隙攻陷金州(今陝西安康)。宋知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劉子羽聞金州失陷,估計金兵要攻擊饒鳳關,急派統制官田晟率兵扼守饒鳳關,以阻金軍來路,並向吳玠緊急求援。此時的吳玠已經兼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接到消息後,吳玠當即率2000精騎自河池(今甘肅徽縣)日夜兼程300里趕在金兵之前到達饒鳳關。
到了饒鳳關,吳玠顧不上休息,一面緊急籌劃城防,一面派人給金軍主帥完顏杲送去一顆黃柑,附語:「大軍遠來,聊逢止渴。今日決戰,各忠所事。」本來已經準備進攻饒鳳關的完顏杲大驚,叫道:「吳玠,你怎麼來得這麼快啊(爾來何速耶)!」完顏杲以為吳玠做了準備,遲遲不敢進攻,吳玠乘機抽調人馬,增援饒鳳關。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二月初五,完顏杲終於下定決心進攻饒鳳關,金軍人披重甲,開始登山攻關。此時,宋軍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吳玠令所部及前來增援的洋州(今陝西洋縣)義士與王彥所率領的八字軍3萬餘人,憑借險要地勢,以強弓勁弩,輪番發射,頑強堅守六晝夜,金軍傷亡慘重,被迫停止攻擊。到了十一日,吳玠的部下居然出了個叛徒,有個因為怯戰險些被吳玠殺了的小軍校溜出饒鳳關投降了金兵,並乘夜引導部分金軍自蟬溪嶺繞到饒鳳關後偷襲宋軍郭仲荀部,攻破了郭仲荀的大營,然後居高臨下進攻饒鳳關,同時完顏杲率金軍從正面進攻。宋軍腹背受敵,紛紛潰逃,吳玠用刀砍了幾個最先逃跑的士兵,想組織宋軍反擊,但宋軍潰逃太多,吳玠無奈,只得撤退,收餘部退守西縣(今陝西勉縣西),而王彥則率軍奔達州(今四川達縣市)。十三日,興元府被金軍攻破。劉子羽在撤退時放火焚城,率餘部退至三泉(今陝西寧強西北)。興元府只剩下一片廢墟,金軍什麼便宜也沒佔到。
金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由於所帶糧草不多,而當地人民也積極配合宋軍堅壁清野,使得金軍糧食供應非常緊張,時間一長,他們不得不開始殺馬充飢。不久,軍中又爆發瘟疫,大量士兵相繼死去,金主帥完顏杲終於待不下去了,決定撤退。這一切都在吳玠預料之中,於是他回師河池,準備斷金軍的歸路。果然,四月初,在金軍北撤的時候,吳玠乘機派兵於武休關(今陝西留壩東南)襲擊金軍後隊,金軍不備,被斬及墜澗死者數千人,殘餘部隊丟棄所獲輜重而去。金軍撤退到和尚原後,當地守將吳璘和增援的楊從義率軍又重挫金軍,並不斷掩殺金兵。這下,完顏杲再也沒有攻打和尚原的心思了。隨後宋軍一路強殺奪回了漢中和金州。此時吳玠因功進檢校少保。
揚威仙人關
饒鳳關之戰後,吳玠認為和尚原距離四川太遠,為保守仙人關(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收縮兵力全力防宋,遂主動放棄和尚原等營寨,移師駐守仙人關,在關右側築壘,稱「殺金坪」,並在地勢險要處築隘,設置第二道防線,嚴兵以待;而其弟吳璘則領軍駐守於不遠處的七方關(今康縣東北),隨時待援。仙人關西臨嘉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經過短暫的準備,金國大舉入侵南宋,由金軍主帥金兀朮率領金和偽齊10萬人馬,分三路進犯,攻破和尚原,轉趨仙人關。金軍意在一舉攻佔仙人關,打開進入蜀川的大門,佔領蜀川,進而沿長江東下消滅南宋王朝,入主中原。金軍從鐵山(今徽縣南,亦名青泥嶺)開始鑿山開道,循嶺東下,向仙人關而來,吳玠兄弟率軍據險死守。
三月,金兵開始進犯仙人關,吳玠首先率萬餘人迎擊金兵。與此同時,其弟吳璘也由七方關晝夜兼程來援,在路上遇到金兵,轉戰七晝夜後才與吳玠會合。金兵進攻越加猛烈,但都被吳玠兄弟一一擊退。金兵改用雲梯攻壘,吳玠派楊政指揮刀槍手阻擊,並撞碎金兵的雲梯,以阻擊金軍攻壘,又令士兵持長矛刺殺敵人。吳璘見戰鬥愈來愈激烈,形勢非常緊張,為鼓舞士氣,他用刀在地上劃了一道線,對將士們說:「我與你們一道堅守此地,決不後退,若誰後退,定斬不饒!」於是他身先士卒,全力擊殺敵人,大大激發了將士們的勇氣,個個奮勇當先。金兵見正面攻不下宋軍堡壘,就將大軍分為兩隊從東西兩面夾擊宋軍。吳玠指揮宋軍左擋右阻,與金兵苦戰,由於連連激戰,加上人數對比處於劣勢,宋軍將士顯露疲態,於是吳玠主動放棄第一道防線,退守第二道防線。金兵步步緊逼,連續急攻,金兀朮還令士兵披重鎧兩層,用鐵鉤相連,魚貫而上。吳玠與其弟督軍死戰,以勁弓強弩大量殺傷金軍,金兵屍骸枕藉,仍然冒死進攻。
堅持到第三天,金兵筋疲力盡,吳玠乘機準備反擊,反擊奏效後,他又乘勢擴大戰果,派張彥等將劫橫山寨,殺敵千餘人,又命王俊於河池設伏兵,再敗金軍。金軍被迫退回鳳翔府。
當晚,吳玠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將整個山嶺、溝谷照得燈火通明,並令士兵將戰鼓敲得驚天動地;同時派王喜、王武諸將率精兵銳卒,持長刀、大斧,分紫、白二色旗幟,猝然殺入金兵大營。一時間,金軍陣腳大亂,潰不成軍,金將韓常被亂箭射傷左眼,僥倖逃脫。金兀朮看招架不住,領殘兵連夜逃走。此前,吳玠已遣統制張彥在橫山截擊金兵,又令統制王俊領一支人馬埋伏於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敗退的時候又遇張彥、王俊截擊,慘敗,死傷無數。金兀朮率殘部退回鳳翔分兵屯田,作長久打算,數年間不敢輕易攻打入蜀門戶仙人關。至此,金軍南下的企圖徹底破滅。
吳氏兄弟因屢敗金軍,聲威大震,名揚隴蜀,朝廷下詔拜吳玠為檢校少師,任命他為川陝宣撫使,領二鎮(奉寧、保靜)節度使。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十二月,南宋進行軍制改革,設行營護軍以統主力部隊,吳玠所部由地方軍「四川宣撫司軍」首次被編為朝廷直屬的主力部隊,編為行營右護軍,右護軍成為南宋的西北長城。此後,川陝邊境宋金雙方大體都以守為主,相對平靜。
吳玠與敵對壘數年,為減輕民眾負擔,幾次淘汰冗員,緊縮開支,實行屯田,開發水利,發展當地的農業生產。因此,他深得隴蜀人民的敬佩擁戴。
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宋高宗以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陞為四川宣撫使。不久吳玠病重,卒於仙人關,年僅47歲。宋高宗贈吳玠少師,錢30萬,後謚武安。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追封吳玠為涪王。
吳玠由一個鄉村讀書人參軍,戎馬倥傯中,仍堅持讀書學習,尤其偏愛史書,鑽研兵法,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管理部隊嚴而有恩,任用將領量能使用,從保衛家園到捍衛國土,在陝西與金軍作戰十餘年,作戰無數,身上傷痕纍纍,建立了卓越功勳。後世史家在評論時認為:吳玠大有古代良將的風範。
堅持到第三天,金兵筋疲力盡,吳玠乘機準備反擊,反擊奏效後,他又乘勢擴大戰果,派張彥等將劫橫山寨,殺敵千餘人,又命王俊於河池設伏兵,再敗金軍。金軍被迫退回鳳翔府。
當晚,吳玠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將整個山嶺、溝谷照得燈火通明,並令士兵將戰鼓敲得驚天動地;同時派王喜、王武諸將率精兵銳卒,持長刀、大斧,分紫、白二色旗幟,猝然殺入金兵大營。一時間,金軍陣腳大亂,潰不成軍,金將韓常被亂箭射傷左眼,僥倖逃脫。金兀朮看招架不住,領殘兵連夜逃走。此前,吳玠已遣統制張彥在橫山截擊金兵,又令統制王俊領一支人馬埋伏於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敗退的時候又遇張彥、王俊截擊,慘敗,死傷無數。金兀朮率殘部退回鳳翔分兵屯田,作長久打算,數年間不敢輕易攻打入蜀門戶仙人關。至此,金軍南下的企圖徹底破滅。
吳氏兄弟因屢敗金軍,聲威大震,名揚隴蜀,朝廷下詔拜吳玠為檢校少師,任命他為川陝宣撫使,領二鎮(奉寧、保靜)節度使。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十二月,南宋進行軍制改革,設行營護軍以統主力部隊,吳玠所部由地方軍「四川宣撫司軍」首次被編為朝廷直屬的主力部隊,編為行營右護軍,右護軍成為南宋的西北長城。此後,川陝邊境宋金雙方大體都以守為主,相對平靜。
吳玠與敵對壘數年,為減輕民眾負擔,幾次淘汰冗員,緊縮開支,實行屯田,開發水利,發展當地的農業生產。因此,他深得隴蜀人民的敬佩擁戴。
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宋高宗以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陞為四川宣撫使。不久吳玠病重,卒於仙人關,年僅47歲。宋高宗贈吳玠少師,錢30萬,後謚武安。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追封吳玠為涪王。
吳玠由一個鄉村讀書人參軍,戎馬倥傯中,仍堅持讀書學習,尤其偏愛史書,鑽研兵法,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管理部隊嚴而有恩,任用將領量能使用,從保衛家園到捍衛國土,在陝西與金軍作戰十餘年,作戰無數,身上傷痕纍纍,建立了卓越功勳。後世史家在評論時認為:吳玠大有古代良將的風範。
有其兄必有其弟
說起吳玠,就不得不能提及他的弟弟吳璘。吳璘(公元1102年~公元1167年),字唐卿,少好騎射,善讀兵書,智勇雙全;在南宋抗金鬥爭中,與兄吳玠為保衛秦隴,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愛國將領。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吳璘與兄吳玠同時被陝西宣撫處置使張浚所賞識。此後兄弟二人並肩作戰,同受升賞。
富平之戰失敗後,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金軍會攻戰略要地和尚原,吳璘奉兄命守和尚原前沿陣地箭筈關。面對數倍於己的強敵,他率眾死戰,力挫敵鋒,贏得了「能攻善守」之譽,並受命統制和尚原軍馬。同年秋天,金兀朮親率10萬大軍,大舉進攻和尚原,企圖入川。吳璘與兄率軍死守,又親自率領精兵3000設伏於原北之神岔溝,出奇制勝,連破敵寨10餘座,「俘獲首領及甲兵以萬計」,金兀朮身中流矢,大敗而逃。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吳璘因功擢升為榮州防禦使,知秦州,扼守和尚原。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仙人關大捷中,吳璘又立下赫赫戰功,被朝廷授為定國軍承宣使。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吳璘被調為行營左護軍統制,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初,升為行營右護軍都統制。這年夏天,吳玠病故於仙人關,吳璘接替哥哥,被升為龍神四廂都指揮使,由此成為陝西抗金的主帥。
紹興九年秋,宋金初次議和成功。根據協議,南宋朝廷派樓詔為使至川陝宣佈上意,欲以吳璘、楊政等分陝而守,盡移川口諸軍。吳璘力陳不可恃和忘戰,他認為:「金人反覆難測,不可不防,如我移軍分屯陝右,金軍乘蜀口空虛無守,一面分軍南山阻我隴右之軍,一面遣主力直搗蜀口,則我將不戰自屈。」他建議:「我軍最好還是以主力留屯蜀口,建策依山為屯,控扼險要,以防金軍突襲。待金軍力疲,漸圖進據。這樣,進則有依托,退則可據守,方為萬全之計。」樓詔深以為是,因此採納了他的建議,命吳璘與楊政兩軍分屯陝蜀交界之地,只派郭浩一軍進屯延安。當時,新授川陝宣撫使的胡世將正準備按朝廷的旨意放棄仙人關。吳璘聽說後馬上拜見胡世將,陳述其中利害:「金以重兵屯駐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若驅兵疾馳,不到五日可達川口,我軍遠在陝北,如遇緩急則不可速集,若再放棄關隘要塞,其勢必危。」胡世將認為意見可取,於是抗命不行。吳璘僅派少數兵赴秦州,留主力駐守階、成一線要地,命諸將嚴加戒備,以防萬一。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吳璘所料。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撕毀和議,以全部兵力分路大舉南侵。金兵很快佔領河南、陝西的許多州縣。接著,金將完顏杲率領西路金兵,由蒲州渡過黃河,迅速佔領長安,直趨鳳翔。這時,只有四川制置權宣撫司事的胡世將和吳璘駐防在河池,情況十分危急。警報傳來,吳璘立即率軍迎敵,幾經激戰,力挫金兵。為加強在陝諸軍的統一指揮,他受命與胡世將共同節制陝西諸路軍馬。嗣後,吳璘下書約金軍會戰,先以弱軍堅守陣地,抵禦金軍衝擊,當敵勢衰之時遣驍騎反擊,金軍望風披靡,敗走扶風。吳璘又趨兵追擊,破敵於扶風。金西路軍主力完顏杲不甘失敗,親率主力於北通坊,列陣20里,欲阻吳璘,吳璘督軍猛撲,又破金軍,進而收復秦州及隴右諸軍。這次勝利打擊了金軍的囂張氣焰,阻止了敵人的西進,挽救了全陝的危局。吳璘因功被升為鎮西軍節度使,並被授予侍衛步軍都虞侯。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九月間,吳璘又大破金軍於隴州劉家圈、郯家灣、臘家城,俘殺金軍萬餘人。這幾次戰役,戰果輝煌,給金人以沉重的打擊。
吳璘在對金軍的作戰實踐中,總結創新了一種新戰法,名叫「疊陣法」。所謂疊陣法,即以長槍兵排坐在前面,最強的弓箭手跪於其後,最後面是神箭手。待敵人距陣地百步時,神箭手先射;距70步時強弓手齊射;敵騎臨陣時,長槍刺敵戰馬和騎手。同時,在佈陣時先將騎兵以鐵鉤相連,在前面遮擋,等佈陣完畢後,騎兵退後。「疊陣法」專門打擊敵人的騎兵衝鋒隊,行之有效,屢敗金軍,在西北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紹興九年秋,宋金初次議和成功。根據協議,南宋朝廷派樓詔為使至川陝宣佈上意,欲以吳璘、楊政等分陝而守,盡移川口諸軍。吳璘力陳不可恃和忘戰,他認為:「金人反覆難測,不可不防,如我移軍分屯陝右,金軍乘蜀口空虛無守,一面分軍南山阻我隴右之軍,一面遣主力直搗蜀口,則我將不戰自屈。」他建議:「我軍最好還是以主力留屯蜀口,建策依山為屯,控扼險要,以防金軍突襲。待金軍力疲,漸圖進據。這樣,進則有依托,退則可據守,方為萬全之計。」樓詔深以為是,因此採納了他的建議,命吳璘與楊政兩軍分屯陝蜀交界之地,只派郭浩一軍進屯延安。當時,新授川陝宣撫使的胡世將正準備按朝廷的旨意放棄仙人關。吳璘聽說後馬上拜見胡世將,陳述其中利害:「金以重兵屯駐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蒲州),若驅兵疾馳,不到五日可達川口,我軍遠在陝北,如遇緩急則不可速集,若再放棄關隘要塞,其勢必危。」胡世將認為意見可取,於是抗命不行。吳璘僅派少數兵赴秦州,留主力駐守階、成一線要地,命諸將嚴加戒備,以防萬一。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吳璘所料。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金人撕毀和議,以全部兵力分路大舉南侵。金兵很快佔領河南、陝西的許多州縣。接著,金將完顏杲率領西路金兵,由蒲州渡過黃河,迅速佔領長安,直趨鳳翔。這時,只有四川制置權宣撫司事的胡世將和吳璘駐防在河池,情況十分危急。警報傳來,吳璘立即率軍迎敵,幾經激戰,力挫金兵。為加強在陝諸軍的統一指揮,他受命與胡世將共同節制陝西諸路軍馬。嗣後,吳璘下書約金軍會戰,先以弱軍堅守陣地,抵禦金軍衝擊,當敵勢衰之時遣驍騎反擊,金軍望風披靡,敗走扶風。吳璘又趨兵追擊,破敵於扶風。金西路軍主力完顏杲不甘失敗,親率主力於北通坊,列陣20里,欲阻吳璘,吳璘督軍猛撲,又破金軍,進而收復秦州及隴右諸軍。這次勝利打擊了金軍的囂張氣焰,阻止了敵人的西進,挽救了全陝的危局。吳璘因功被升為鎮西軍節度使,並被授予侍衛步軍都虞侯。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九月間,吳璘又大破金軍於隴州劉家圈、郯家灣、臘家城,俘殺金軍萬餘人。這幾次戰役,戰果輝煌,給金人以沉重的打擊。
吳璘在對金軍的作戰實踐中,總結創新了一種新戰法,名叫「疊陣法」。所謂疊陣法,即以長槍兵排坐在前面,最強的弓箭手跪於其後,最後面是神箭手。待敵人距陣地百步時,神箭手先射;距70步時強弓手齊射;敵騎臨陣時,長槍刺敵戰馬和騎手。同時,在佈陣時先將騎兵以鐵鉤相連,在前面遮擋,等佈陣完畢後,騎兵退後。「疊陣法」專門打擊敵人的騎兵衝鋒隊,行之有效,屢敗金軍,在西北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年,宋金再度議和。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高宗下詔授吳璘為檢校少師,並任命他為階、成、岷、鳳四州經略使。不久,朝廷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任吳璘為兩路安撫使,坐鎮興州(今陝西略陽),節制西部階、成等七州軍馬。此後的10多年間,宋金之間雖因和議而少戰事,但吳璘治軍經武如同戰時,一刻也不放鬆警惕。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為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親率數十萬大軍,渡淮南侵,妄圖一舉滅宋。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打到長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縣),南宋朝野大為震驚。在金軍大兵壓境的危急關頭,吳璘受命為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南招討使,他置重病於不顧,趕赴仙人關前線督軍,並調內地諸軍馬分道北進禦敵。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春,經過一段相持之後,吳璘率師反攻,接連收復秦、洮、隴、商等州,吸引了大量南下金兵,緩解了東南戰場的壓力。
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朝議主和,吳璘奉詔自德順軍南撤,金軍乘勢突襲,部眾亡失大半,所復諸州盡棄。
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吳璘被召回京城,受到宋高宗、宋孝宗厚禮款待,宋孝宗詔封他為太傅,封新安郡王,仍領宣撫使。不久,再出鎮興元府。
吳璘來到漢中以後,秉承故兄玠志增修保城古堰,興修水利,灌田數千頃,積極發展和恢復農業生產,使當地百姓受益非淺。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吳璘病逝於任所,享年66歲。追贈太師,追封信王,謚武安。
吳璘忠勇剛直,從卒伍到大將,代兄守蜀20餘年,隱然為方面之重。他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對將士、人民都能保持較接近、較親切的關係,贏得了兵民的信賴。他有兩篇兵法論著,可惜均已佚傳。他認為金兵有四長,我有四短,在實踐中要注意以我之短制彼之長。以分隊制其騎兵,以輪番迭戰制其堅忍、制其重甲,以勁弓強弩制其弓矢,則以遠封近,以強制弱。知己知彼,才能常立於不敗之地。所以,他在強敵面前,窺伺戰機,靈活地運用孫臏的三駟之法,「以弱為先,強者繼後」,以小敗而換得大勝,以小失而獲取大得。在拔將用人上,他堅持在實踐中選其有才能者,「兵官非嘗試,難知其才」,論功行賞,量才錄用,因此深孚眾望,成為南宋抗金將領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宋金戰爭時,正是他在川陝戰場接連挫敗金軍的進攻,才為南宋徹底穩固住了戰線,並為岳飛的北伐創造了條件。而連接南宋生命線的川陝防線也在他的打造下成了北方強敵難以衝破的銅牆鐵壁,即使在百年後的宋蒙戰爭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吳玠墓碑
甘肅徽縣城關東北隅橫翠一山,古曰鐘樓山,今呼吳山。山上翠柏遮天,自然環境幽靜,自成人們遊覽之地。宋故將軍吳玠之墓及「宋故開府吳忠烈墓誌銘碑」就座落在這裡。吳山原有墓葬封土壕兩座。一座已沒有了墓葬痕跡:另一座在碑之正東約九米處,狀呈圓形,高1.4米,底徑9.3米,底部用石塊築起約40厘米。
「宋故開府吳忠烈墓誌碑」座東朝西,高2.96米,寬1.53米,厚0.31米,碑額下面篆刻「宋故開府吳忠烈墓誌銘」10個大字,正文楷書共20行,每行70餘字,大部已剝落不可辯。據碑文自敘:「吳玠卒歸葬於德順軍水洛城北原先榮之地」,又《甘肅新通志》和《靜寧縣志》載:玠墓在寧州南一百二十里水落城北塬。此述與實際相悖。當時(紹興九年三月)宋金和議初成,六月玠卒,原準備歸葬故鄉就刻了墓碑。但八月金人失盟,次年四月大舉入寇。因此,吳玠末及歸葬故鄉而葬天河池。至於《靜寧縣志》的記載,只是抄襲碑文原有歸葬故鄉之意而已。
解放初,墓區建築毀壞殆盡,僅存封土堆和墓碑,碑亦傾斜,無人管理。1963年2月11日,經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整個吳山及山上古柏皆在保護之列。1978年將墓碑復正,並建碑亭,加強了保護。1985年,由省文物局撥專款對碑亭進行了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