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從不搞大閱兵?揭秘美國獨特愛國方式 | 陽光歷史

 

A-A+

美國為什麼從不搞大閱兵?揭秘美國獨特愛國方式

2019年10月19日 全球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40 次

  「嘿!山姆大叔,我們的紅場閱兵在哪?」儘管美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著最強大的軍隊,但每年的7月4日獨立紀念日(國慶日)卻沒有大閱兵。美國的一名專欄作家曾寫道,「我觀看俄羅斯的勝利日活動已有多年,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美國不每年把坦克開到街上,比如在退伍軍人日?」他還把這個問題拋向他的一個美國朋友,結果得到一個高傲的回答:「因為美國是民主國家。」

  顯然,這個充滿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答案是虛偽的,那麼美國為什麼從不搞閱兵呢?

  沒有形成中央集權型政府

  美國之所以不搞大閱兵,主要是受歷史和傳統影響。美國歷史不長,建國前沒有遭受過大規模戰爭侵略。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後,美國並沒有形成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每個州都是獨立自治的。也就是說,美國在建國之時,沒有閱兵式,只有慶祝。

  20世紀影響深遠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很多國家帶來災難,但美國本土基本沒遭遇戰火紛擾。戰後,那些曾遭受侵略的國家,紛紛舉辦閱兵儀式,在向他國展示軍事實力的同時,鼓舞本國國民士氣,而從二戰中崛起為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美國不需要這麼做。一名在美國定居21年的拉美移民對記者說,她很喜歡在電視上看俄羅斯和法國的閱兵表演,但美國老百姓似乎只想著如何平安度日。當然,他們也很喜歡節日的遊行慶祝活動。

  美國對軍人在國內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持有高度戒心。美國作為一個在新大陸建立起來的國家,特別強調人民主權等民主原則,雖然高度重視軍隊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作用,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軍隊,但同時又注意限制軍隊在國內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一般而言,經常搞大閱兵的國家,軍隊對國家決策都有特殊的影響力,這與美國的立國基礎和歷史文化傳統具有明顯差異,美國不希望因在國內搞大型閱兵式而影響其民主形象。

  此外,美國更願意通過實戰來顯示實力。美國是一個依賴實力和信奉實力的國家,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依靠實力的擴張史。美國從當初偏居一隅的殖民地,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壯大,成為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是與其200多次的海外用兵有著直接的關係。美國認為這比漂亮、氣派的閱兵式場面更讓人信服美軍的實力。

  美國人有獨特的「愛國方式」

  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很少在國慶日舉行大規模閱兵,這在歐美國家中非常少見。這既有美軍派遣大量部隊駐紮海外等現實原因,也跟該民族特性有關。美國人普遍認為軍隊的規模應該被有效限制,渲染軍事力量是「舊大陸君主們的陋習」,會影響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根基和自由民主的國家精神。雖然很少有全國規模的大型閱兵,全美各地在7月4日獨立日這天只會舉行帶有地方特色的小規模遊行活動,有時也會邀請部隊參加。這些慶祝活動更像是一場聚會,參加遊行的士兵雖然要保持著整齊隊形,但用不著踢正步,還不斷向沿途民眾揮手微笑,氣氛相當輕鬆。

  現任總統歐巴馬在勝選演講中曾提及美軍為什麼不閱兵的話題:「今天晚上我們再次證明,我們國家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我們武器的威力或者財富的規模,而是來自我們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機會和不屈的希望。」

  對於美國沒能建立起國慶日閱兵傳統,美國歷史學者大衛·沃德斯切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獨立革命本身就是一場反抗現役部隊(英軍)的運動,「至少就國內而言,美國國家自由是伴隨著擺脫行進在大街上的全副武裝的人而獲得的」。沃德斯切說,更重要的是,「主權在民需要通過地方以及分享來展現」,所以美國首都的國慶日遊行帶有更多小城鎮氣息、嘉年華氛圍。

  一項調查顯示,在西方民主國家中,美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最強烈。在2001年「9·11」事件前,90%的美國人聲稱更願意成為美國的公民,而不是其他國家的一員。「9·11」事件後,這一數字又上升為97%。而其他西方國家,包括法國、義大利、丹麥、英國和荷蘭,只有不到一半人對他們的國籍「非常自豪」。這是美國長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美國特別注重利用各種節日慶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美國主要的愛國節日有: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國旗制定紀念日等。每逢節日、慶典或集會,普普通通的美國人在自己家的窗子上、大門上包括汽車上都會懸掛國旗。在國家慶典裡,人人都背誦:「我愛這個國家,保衛這個國家」的誓詞;在國旗紀念日裡,人人都背誦忠於國旗的誓言。因此,美國的節日慶典,不僅是家人歡聚的時刻,也是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的重要時機。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和表達方式有其獨特之處。比如5月28日,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前一天,數十萬美國老兵騎著摩托車在華盛頓舉行了名為「雷霆萬鈞」的大遊行,紀念那些在二戰中陣亡的美國軍人,告誡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為國家獻身的美國軍人。

  林肯曾為震懾南方舉行大閱兵

  實際上,美國在歷史上也並非完全沒有舉行過閱兵式,據美國「歷史新聞網」披露,早在1798年,時任美國總統亞當斯於國慶日在費城進行過小型閱兵。1803年和1804年,傑斐遜總統在華盛頓出席過閱兵典禮。

  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閱兵發生在1861年國慶日的美國首都,當時林肯總統檢閱了約3萬名聯邦士兵,目的是威懾南方邦聯可能發起的攻擊。不過,就在閱兵式後不久,美國本土所經歷的最大戰爭——南北戰爭還是爆發了。

  大國閱兵式:有的秀肌肉 有的真走心

  「利用戰爭勝利紀念日舉辦閱兵是國際慣例」,香港《太陽報》舉例說,去年6月,法國邀請美俄英等國領袖參加盟軍諾曼底登陸70週年閱兵式;俄羅斯則隔三差五就舉行各種形式的紅場大閱兵,以展示國威軍威。

  與法俄相比,印度閱兵的頻率一點也不少。每年1月26日,印度都舉行「共和國日」閱兵,去年邀請的外國主賓是日本首相安倍。今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則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起觀看了第66個「共和國日」閱兵。除了國慶閱兵,印度每年還有陸軍建軍節、空軍建軍節等閱兵式。

  在印度,參演閱兵式的摩托車特技隊名為「魔鬼突擊隊」,來自印度的邊境部隊。摩托車特技實際上是印度的一項文化習俗,經常在閱兵式上作為壓軸節目。這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在閱兵儀式上如果沒有了摩托車特技表演,印度人就會覺得缺了點兒什麼。

  英國則習慣每年6月12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日之際舉行閱兵儀式。

  中國一般只在建國的整數年份(10倍數)時才會舉行大型的閱兵儀式。

  俄羅斯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慶祝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