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事變日本軍全體離奇死亡:侵華日軍的下場 | 陽光歷史

 

A-A+

盧溝橋事變日本軍全體離奇死亡:侵華日軍的下場

2015年06月0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340 次

  盧溝橋事變日本軍全體離奇死亡:1937年7月7日,幾個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上級的授意下,在北京盧溝橋挑起事端,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那麼,這幾個日軍得到了什麼下場呢?

  田代皖一郎心臟病暴斃

  田代皖一郎是日本佐賀縣人,時為中將軍銜。1937年7月7日夜,駐豐台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嚴辭拒絕。8日凌晨,田代下達進攻命令,日軍猛攻盧溝橋及宛平縣城。中國駐軍奮起還擊,並於8日夜奪回了龍王廟及鐵路橋,打擊了日軍的氣焰。7月11日晨,日軍統帥部做出向華北派兵的重大決定,並且撤掉了田代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的職務。田代聞訊後,羞憤交集,於15日突發心臟病暴亡。

  牟田口廉也羞怒自殺

  牟田口廉也大佐,時任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8日凌晨4時,牟田口廉也威脅中方談判代表,要進宛平城搜查失蹤士兵,被我代表王冷齋嚴辭拒絕。4時23分,牟田口廉也下令在現沙崗村大棗園沙丘陣地的炮兵向宛平城開炮,牟田口廉也在盧溝橋打響了第一炮,親手點燃了戰火。


  為此,天皇裕仁親授其金鷹三級勳章,晉陞為少將。1941年11月6日又晉陞為中將,編入南方軍,參加太平洋作戰。1944年3月8日,日軍發動「烏號作戰」,牟田口廉也率第十五軍3個師團及特種團計15萬餘人馬,在緬印地區,被中美、英印聯軍和中國遠征軍打得落花流水,損兵折將十幾萬。經過幾個月的雨季大潰敗,牟田口廉也的十五軍已所剩無幾。日軍大本營異常惱怒,將緬甸方面軍司令官和參謀長全部撤換,牟田口廉也也被解除軍職,羞怒之下自殺。

  森田徹被碾為肉餅

  森田徹中佐,1936年調任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副聯隊長。「七·七」事變時,森田徹在現揚指揮日軍「演習」,是日方戰地談判代表。據中方戰地談判代表回憶,這個矮傢伙是個態度極為蠻橫的法西斯軍人,極討厭。由於積極參加「七·七」事變和進攻宛平作戰有功,獲金鷹三級勳章。

  1938年3月1日晉陞大佐,調任關東軍第七國境守備隊隊長。1939年5月11日,關東軍挑起諾門坎戰役,與蘇蒙軍激戰,關東軍損失慘重。8月2日,森田徹大佐調任23師團步兵71聯隊任聯隊長,接替戰死的代聯隊長東京治中佐。由於朱可夫率領的蘇蒙軍是由飛機、大炮、坦克和騎兵組成的立體作戰,日軍聯隊長以下官佐大部分戰死。森田徹驅使部下靠近坦克投擲燃燒瓶、手榴彈,但蘇制坦克使用柴油機,又高又大且裝甲厚,日軍對它奈何不得。戰到22日,大隊長以下軍官全部戰死。

  到26日上午,森田徹大佐下令燒燬聯隊軍旗和密電碼本,頭纏白布條,率殘部跳出戰壕,揮舞戰刀衝向蘇軍坦克群,集體「玉碎」,森田徹剛衝出幾步,即被坦克重機槍射倒,被蘇軍坦克碾為肉餅,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木清直死於美軍坦克

  一木清直少佐,是事變中第一個開槍的日軍。同年10月8日越級晉陞大佐,獲天皇授予的金鷹三級勳章,擢升為關東軍第七師團步兵第14旅團第28聯隊長,調中國東北作戰。1942年4月底,第七師團以步兵第28聯隊為基幹,組編成旭字一木支隊,一木清直擔任支隊長,率精兵3870人,於5月5日乘船南下,去參加攻打中途島作戰。6月6日,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慘敗。8月7日,一木奉命支援瓜達爾卡納爾島,18日晚,一木支隊在瓜島登陸,發起爭奪島上亨德森機場戰鬥,損失極為慘重,一木清直也多處受傷。

  於是他命令通信隊向其上級發出「一木支隊全軍玉碎」的電報,滿身是傷的一木,躺在瓜島潮濕的叢林裡,眼睜睜望著美軍坦克張開血盆大口軋來,這個軍國主義狂徒眨眼便粉身碎骨。

  為什麼是盧溝橋?

  七七事變前,日軍在中國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了平津一線。這時駐守平津的中國軍隊是29軍。1935年日本成功地通過一系列策動把國民黨中央軍逼出華北,簽訂了《何梅協定》等。中央軍撤出後的權力真空被宋哲元的29軍填補,29軍是西北軍系列,當時有37、38、132、143四個步兵師,第9騎兵師和一個特務旅,加上保安部隊總兵力約10萬人,成為華北能與日本抗衡的主要力量,曾和日軍在1933年長城抗戰中有過交鋒。

  1937年前,日軍已經從北、東北、西北三個方向對平津形成合圍之勢。

  日軍在華北的駐紮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辛丑條約》,當時日本派了2600多名駐屯軍,命名為清國駐屯軍,司令部在天津,兵營在天津海關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兩處。1912年更名為「中國駐屯軍」。

  1937年,「中國駐屯軍」司令部轄河邊正三為旅團長的第四旅團,約6000人,分駐北平、天津、通縣、山海關等地。日軍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失敗後,在通縣扶持殷汝耕成立一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基本上把冀東22縣劃入勢力範圍。


  而這時候的日本軍隊要再進一步發展擴大侵略的話,也必須要佔領平津。這是華北最重要的兩個都市,南下有幾條鐵路,從北平到綏遠,津浦鐵路、平漢鐵路,不佔領怎麼辦呢?

  進一步的戰爭要有一個借口,要挑起事端,導火線,於是有了盧溝橋事變。他也可以不選擇盧溝橋,而選擇別的地方,比如豐台,他總要選擇一個地方,挑起戰鬥,然後擴大。

  事實上,日軍這一系列的侵略行徑幾乎都是一個模式:先到中國軍隊控制範圍的深處取得一個「點」的駐兵權,這個「點」一般都在鐵路線上,然後自己製造事端反誣中國軍隊,再通過政治和軍事訛詐,獲得對大面積領土的侵佔。

  盧溝橋的日本鬼子是從哪裡來的?

  說起盧溝橋事變,人們往往會對一個問題不大明白--日本軍隊不是呆在東北嗎?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時候,華北並沒有淪陷,宛平盧溝橋一帶怎麼會有日本鬼子呢?他們是從哪裡來的?

  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辛丑條約》說起。

  1900年,山東、河北一帶的愛國民眾為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挽救民族危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但這場反帝愛國運動在英、法、日、俄、德、美、意、奧「八國聯軍」的殘酷鎮壓下失敗了。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倉皇西逃。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與諸列強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辛丑條約》。列強通過該條約,不僅向清政府勒索4.5億兩白銀,還附加了許多苛刻條件,其中一條就是外國軍隊可以駐紮於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12個戰略要地。實際上,早在《辛丑條約》簽訂前的4個月,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名,宣佈成立「清國駐屯軍」,任命大島久直中將為第一任司令官,司令部設於天津海光寺,兵營分別設於海光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兵力部署於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及其周圍的戰略要地,本來應該是我們最核心的守備區域,但這裡卻駐紮著日本和其他列強的龐大武裝,這在今天來說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年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這支龐大的武裝,猶如一隻登堂入室的惡狠,對中國人民不僅是一種威脅,更是一種創深痛巨的民族恥辱。

  1912年,日本將「清國駐屯軍」改名為「中國駐屯軍」。因該軍駐紮華北,通常被人們稱為「華北駐屯軍」,因其司令部設於天津,又被稱之為「天津駐屯軍」。

  在侵華的日本軍隊當中,最有名的當屬關東軍了。但與「中國駐屯軍」相比,關東軍只是個「小字輩」而已。它成立於1919年,比「中國駐屯軍」整整晚了18年。1937年製造「盧溝橋事變」的,正是駐豐台的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第3大隊。到那時,日本的「中國駐屯軍」駐紮北平已有36個年頭了。

  蔣介石是否處處對日妥協?

  國民黨走向比較積極的抗戰有一個過程,一開始是希望作為地方事件處理,一直是這一個態度,不希望擴大,希望就地解決。包括一面抵抗,一面談判,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通過一些協定作出讓步,希望通過妥協讓步得到一個解決。隨著日本步步向華北進逼,蔣介石準備抗戰部署的決心越來越大。

  基本上到了1935年華北事件以後,蔣介石開始積極做了準備。修了很多公路,達到10萬公里,接通了很多鐵路。在北方接通了從大同到風陵渡(山西的最南端)、隴海鐵路(接到寶雞天水)等,這些都是有軍事意義的戰略鐵路。另外,在後方建立兵工廠、一些重工業工廠。

  國民黨部隊寫的戰役總結中,很少因為後方糧草供應不上而導致戰爭失敗的。不是物資缺乏,而是一部分將領貪生怕死,所以蔣介石也斃了好幾個人。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蔣介石一方面指示宋哲元和日本人進行談判,力求作為一個地方事件解決,一方面加緊軍事部署,密令孫連仲、龐炳勳、高桂滋率部向石家莊、保定集中,還計畫組織保定會戰,準備設立石家莊行營,徐永昌任主任,就近指揮。同時電令何應欽馬上從四川返回南京,主持戰事。直到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對於日本的一貫方針與立場》的講話:


  「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允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軍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

  和平已非輕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平安無事,只有讓人家軍隊無限制地出入我們的國土,而我們本國的軍隊反而要忍讓限制,不能在本國土地內自由駐紮;或是人家向中國軍隊開槍,而我們不能還槍。

  我們的東四省失陷,已有6年之久;現在衝突地點已到了北平門口的盧溝橋。如果盧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佔,那麼我們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的北平,就要變成瀋陽第二!

  今日之北平,如果變成昔日的瀋陽;今日的冀察,亦將成為昔日的東四省。

  北平若可變成瀋陽,南京又何嘗不可變成北平!

  所以盧溝橋事變推演,是關係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此事能否結束,就是『最後關頭『的境界。

  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我們當然只有犧牲,只有抗戰;但我們的態度只是應戰,不是求戰;應戰,是應付『最後關頭『必不得已的方法。

  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但不能不保全我們的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負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的歷史的責任。」

  中國軍隊為何「以多敗少」?

  答:對中日戰爭,國共兩黨基本上認識一致,是持久戰。

  1937年8月國防會議上,國民政府確定了持久消耗戰的方針,用比較長的時間消耗敵人,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整體戰局上是持久的防禦戰,具體的戰役上又要實行速決戰。有點類似於共產黨的「經過若干個戰鬥,把敵人消耗掉」。1938年5月,毛澤東總結10個月來的戰鬥,寫了《論持久戰》。

  根據何應欽的數據,抗戰初期日本現役兵力38萬人,海軍艦艇約190萬噸,飛機2700架。而中國現役兵力170萬,海軍6萬人,飛機314架。八路軍還有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

  數量上中國軍隊比日軍多,但是數量多不見得就是強。中國軍隊派別林立,矛盾重重。這還在其次。尤為重要的是士兵素質普遍較低,缺乏有效訓練,戰鬥力不強。可以說,日軍的裝備遠遠超過中國軍隊。


  可是隨著戰爭的發展,日本的缺點暴露出來,就是戰線拉長了,兵力不足,就分散了,日軍無法處處把守了。所以只能依靠偽軍,很多地方是象徵性的。日本自己也知道,他的力量無法對中國進行持久作戰。所以想「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但這個想法失敗了。

  中國為何在國際上孤軍奮戰?

  答:七七事變時,中國在國際上沒地位,沒什麼人關注中國戰場,到了抗戰後期,中國才進入四強,這個四強也不完全反映了中國的實力。而是說從政治上你是戰勝國這個行列,所以稱為四強之一。

  這個時候,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都還沒有形成,中國的抗戰可以說是獨立的,世界形勢沒有太大的影響,一直到了太平洋戰爭情況才改變了。

  1931年至1941年,英美都採取騎牆政策,不支持、對中日戰爭基本上不干涉,不願得罪日本,還和日本保持貿易,賣很多廢鋼鐵給日本。太平洋戰爭後,美國才代替蘇聯成為中國的盟國。

  而蘇德戰爭爆發以前,蘇聯從道義上,物質上都支持中國。蘇聯給中國巨額的貸款,提供軍事裝備,還派遣軍事幹部和志願航空隊到中國。抗戰時有兩條對外交通線,一條是西南滇緬公路,另一條就是西北,從蘇聯走新疆,通過甘肅到蘭州、西安。蘇聯希望中國拖住日本,保持他東部的安全。直到蘇德戰爭爆發,他自顧不暇,後來又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而德國,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後,和中國有一段蜜月時期,德國需要中國的戰略物資,鎢鐵錳,要造槍炮就需要這些物資,比如鎢,我在檔案館裡看到希特勒給蔣介石的電報,「趕快給我,先給100公斤」。而中國需要德國的槍炮,軍事裝備。那時兩國關係比較友好,還有顧問團在中國幫助作戰。

  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在中日之間採取一種兩面不得罪政策,1937年冬,德國大使陶德曼甚至還在調停中日爭端。後來在日本的逼迫下,1938年6月倒向日本一邊,中德關係發生逆轉。1941年,德國承認汪精衛政權,中國宣佈和德國斷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