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溥儀有過5次婚姻卻沒留下子嗣?溥儀無後之謎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先後出現了219位「真龍天子」。這些人間帝王都有權廣置「後宮佳麗」。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踐踏者和被玩弄者,她們的下場是悲慘的。溥儀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說:「每次結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訂了,不是自願。婉容、文秀給我留下的回憶,是整天吵吵鬧鬧,一點感情也沒有。溥儀一生結婚5次,始終未能留下後代。
溥儀有過5次婚姻,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對此,外界多有揣測。溥儀曾於1962年7月21日,在此作過檢查診斷。患者於三十年前任皇帝時,就有陽痿,一直在求治,療效欠佳……曾三次結婚,其妻子均未生育。
溥儀十一歲那年,也就是他進宮九年後,祖母和母親攜其弟、妹進宮會親,他們才第一次見到進宮後的溥儀。
進宮第一天,溥傑和二妹妹韞龢居然在莊和太妃那兒砸了鍋。
當莊和太妃問韞龢喜歡吃什麼水果時,韞龢想都沒想,隨口回答:「梨,我喜歡吃梨!」
莊和一聽,馬上耷拉下臉,因為梨和分離的「離」同音,犯了忌諱。
溥儀有五個老婆
三妹韞穎倒是無意中圓了場,趕忙說是喜歡吃柿子,才使得太妃臉色「陰轉多雲」。
二妹妹韞龢第一次見到比自己年長5歲的溥儀,親熱地稱呼他:皇上哥哥……一位老太監聽到後,非攔著不讓這麼叫,溥儀卻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非常好玩兒,大大咧咧地對老太監說:「甭管她,就讓她這麼叫吧。」
1919年2月,李鴻章之子李經邁通過七叔載濤向他推薦了一位英國人莊士敦前來教授英文。
兩年多後,溥儀聽不慣洋師傅「豬尾巴」的玩笑,便一怒之下憤然剪掉了辮子。伴讀的毓崇見到之後,阿諛地說「您是皇上,您的辮子剪下來,可以賣給西洋夫人當假髮,倒是可以賺一筆錢嘛!」
溥儀將此話視為莫大諷刺,聽後極為不悅。
頓時,宮內除幾個內務府大臣和三位中國師傅外,其餘上千條辮子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末代皇帝》電影中,莊士敦把一輛單車送給溥儀騎,但是根據婉容的弟弟潤麟回憶,宮中第一輛單車是他騎進來的,後來還騎進來了摩托車。
溥儀還在宮中的東長街練過開汽車,據潤麟回憶,溥儀在宮中放映電影所用的電影放映機,是榮祿的三兒子「洋三舅」從國外帶進來的。
當年溥儀從宮內一直帶到撫順戰犯管理所,又帶回北京的牛皮箱,就是那只在宮中盛放電影放映機的皮箱。
賈英華說,發生在1923年2月的溥儀「出洋留學」未遂事件,有人想當然地解釋為一次「復辟流產」,這是缺乏依據的。
事實上,因為受到莊士敦的影響,溥儀和溥傑對西方世界非常嚮往。為了出國留學,他們先後從宮中「盜運」出上千件字畫,兩百多種掛軸,兩百多種宋版書。溥儀還親自電話聯繫荷蘭公使歐登科,又讓溥傑確認了具體細節,由歐登科用汽車到神武門來接。
結果臨出宮前一個小時,載灃得到消息後,下令紫禁城戒嚴。出國留學「流產」。潤麟晚年透露,溥儀自以為神秘,其實婉容早已經知道,她常給家裡打電話,她的父親內務府大臣榮源知道計畫後,就稟報給了載灃。
靠照片相親 正選皇后原是文繡
賈英華說,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只是提到徐世昌為其女兒提親,而避諱了另外三樁密事。
一是袁世凱也曾多次托人說媒,欲將女兒嫁給溥儀;
二是張作霖也想將女兒嫁給溥儀;
三是張勳的女兒險些嫁給溥傑。
這些都是人所鮮知的。
溥儀一生的婚姻都是不幸的,有意思的是,他的五位妻子無一不是從照片上挑選而來的。
第一次大婚,溥儀先是在照片上隨意圈中文繡,首選皇后初現端倪。但是這個想法不但端康太妃不同意,溥儀的兩位叔叔也有重大分歧。
六叔載洵明顯傾向文繡,七叔載濤則支持婉容。兩個候選皇后的娘家人也在暗中較勁,敬懿太妃支持文繡,端康太妃力挺婉容。
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嚴格來說,溥儀和婉容的婚姻,若按照漢族的說法實際上是親上加親「骨肉還家」。
婉容是毓長的外孫女。毓長之父溥煦是清高宗乾隆長子定安親王永璜的玄孫,與溥儀是剛出五服的同宗兄弟。
故此,婉容雖然被欽定為皇后,她母親仍不十分贊成,但木已成舟,只得如此。
溥儀大婚 開場白是一口流利的英語
1922年12月1日,溥儀大婚。讓在場的中外人士沒有想到的是,溥儀的開場白竟然說的是一口流利的英文。這讓很多人非常吃驚。
民國總統徐世昌和黎元洪各進獻大洋兩萬,張作霖和張勳各獻了一萬。一位前清舊吏生活拮据,無錢可送,獻上了康熙皇帝手書的《千字文》,讓溥儀如獲至寶。最有意思的是,馮玉祥將軍為大婚進獻了玉如意一柄,但不過一年時間,他的手下就奉其命令,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讓「遜帝」大不「如意」。
多年以來,末代皇帝溥儀和婉容當夜的洞房生活,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
溥儀大婚之日沒有和皇后婉容洞房?
有意思的是,老太監信修明曾經寫道:「欽天監之選擇最不相當吉日,近世紀有三錯誤。穆宗、德宗、宣統三大婚禮。合巹之夜,皆當皇后月事來臨,致而皆不圓滿,終身不得相近。其為命乎?」
也就是說,同治皇后、光緒皇后再到宣統皇后,在洞房花燭之夜,無一不是遇到月經來潮。這實在是世人極為罕見的「清宮秘聞」。
溥儀曾經跟最後一個妻子李淑賢說起大婚的經過:「大婚儀式是在夜裡舉行的。溥儀掀開婉容的大紅蓋頭,看了看,相貌的確不錯。他沒在坤寧宮睡覺,而是在養心殿和太監一直玩到天亮。」
還有一個細節,大婚過程中,有一個儀式叫吃「子孫餑餑」。在坤寧宮,婉容的伴娘走了進來,她眼瞧著溥儀吃了一口「子孫餑餑」之後,問他:「是生的,還是熟的?」
溥儀老老實實回答,「是熟的!」
在場的人都吃驚得變了臉色,「生就是生孩子,熟就是不生不吉利。」
除了這些類似讖言式的預言,還有不少細節。
在大婚之後兩天的宴請中外各界人士的宴會上,竟然改變了慈禧太后宴請外賓時男女分宴的老規矩,男女賓客首次在宮內同桌共席,成了清末以來開一代先河的「新風」。
按照傳統,溥儀大婚,自然要在重華宮的漱芳齋舞台唱三天大戲。通常無外乎是《龍鳳呈祥》這類節目。
結果在三天演的33出大戲中,溥儀居然欽點了一出《霸王別姬》。戲名一報出來,幾乎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這出《霸王別姬》由楊小樓和梅蘭芳演出,溥儀和溥傑一樣,當時都喜歡京劇花臉戲,而且一直在學唱。溥儀嗓音不算理想,只會唱兩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於是一時興起就欽點了這一次留下話柄的「砸鍋」戲。
溥儀還喜歡豢養小動物,比如猴子、駱駝、牛、狗等,還養過金魚和螞蟻。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還在宮內養過一群牛和狗。並且最喜歡看群狗和公牛打架,百看不厭。
一次,溥儀豢養的公牛在群狗的攻擊下,招架不住,跑出宮門往西長安街狂奔而去。上演了一場「追牛鬧劇」,險些鬧出人命來。
為此,榮惠太妃煞有介事地說:狗欺負牛,這在「推背圖」上有解這可是關係愛新覺羅家族前途命運的大事。
生母自殺 載灃不敢告訴溥儀真相
1915年,溥儀生母瓜爾佳氏聽聞袁世凱準備稱帝,絕望之中自殺未遂。作為榮祿的女兒,她起初一直把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親榮祿的老部下袁世凱身上。但瓜爾佳氏極力主張復辟大清王朝的努力並沒有停止,她與端康太妃來往密切,經常湊在一起,密謀復辟大計。還拚命聯絡各路軍閥,結果被賄賂的很多中間人騙走了大量的珍寶和錢財。
賈英華說,溥儀的二妹韞龢曾說,當年母親請人置辦田產,結果找明白人一看,所謂地契差不多都是假的。這讓一向以精明著稱的母親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中。沒有了特權保護,這些末代貴族彷彿虎落平陽被犬欺。
由於被騙子所騙,她和端康太妃關係也出了問題,太妃指責她「中飽私囊」,她又苦於無法解釋清楚。另外,漸漸長大的溥儀多次頂撞額娘端康太妃,太妃生氣就拿溥儀的生母出氣。1921年9月30日,端康太妃坐在永和宮大殿內,竟然讓溥儀的母親瓜爾佳氏和溥儀的老祖母在殿外跪了一個上午。
心高氣傲的瓜爾佳氏回到自己臥室將鴉片摻著燒酒和金面兒,一起吞進肚裡,憤然自殺。
溥儀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火速從宮中趕到醇王府,跪拜在母親的靈前,鄭重磕了三個頭,一言不發,走出了思遷堂的正殿。這是溥儀進宮十幾年首次回醇王府。溥儀父親載灃對於妻子的死一直嚴守秘密。溥儀只是聽載灃說,母親患的是「緊痰絕」腦溢血。溥儀過了許久仍不瞭解其母自殺的內幕。
「景山上有大炮」 溥儀被嚇出紫禁城
1924年11月5日,這一天,溥儀被逐出故宮。
這一年,溥儀十九歲。
一般人所不知的是,載灃在溥儀出宮前,不止一次趕赴南苑駐軍營地,試圖親自勸說馮玉祥不要「逼宮」。
但馮玉祥絲毫不為所動,溥儀此前也曾派帝師陳寶琛拜望過馮玉祥,也被拒絕。
一個有趣的歷史內幕發生在京畿警備司令鹿鍾麟和警察總監張璧等商量如何執行幾經修改的《清室優待條件》時,當時,鹿鍾麟僅僅帶領二十人的手槍隊,懷裡揣著兩顆手榴彈,從神武門闖進紫禁城,趕往養心殿。
這些士兵採取「釘人術」,每見到一人,就強令站住,這樣一直找到內務府大臣紹英,要求他向溥儀馬上轉達命令,限時離開紫禁城。
當時溥儀正在儲秀宮跟孫耀庭踢完雞毛毽後,跟婉容一起吃蘋果。
由於事態緊急,限時將到,鹿鍾麟將懷中揣著的兩顆手榴彈掏出來,猛然摔在紹英的桌上,故意大聲向隨從說:時間雖然到了,景山先不要開炮,再延長二十分鐘……
溥儀被嚇得膽戰心驚,只好在鹿鍾麟等人的「護送」下,悵然離開了紫禁城。
巧合的是,四十年後,溥儀在全國政協紀念辛亥革命五十週年的活動上,遇到了鹿鍾麟等人,溥儀特意向鹿鍾麟詢問當年景山上是否真的架有大炮。
鹿鍾麟哈哈大笑:「那是騙你的呀,哪兒有什麼大炮?」
溥儀出宮之際,召喚心腹之人去養心殿西暖閣將最具書法價值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私藏在行李卷中欲帶出宮外,結果被守門的國民軍搜出,《快雪時晴帖》後來輾轉到了台灣,現藏於台北故宮。而三希堂的另外兩件珍品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被敬懿太妃偷偷地帶出了宮,此後又叫貼身太監賣給了後門橋一家名叫品古齋的小古玩店。1951年,故宮將兩件珍品從香港的英國匯豐銀行購回,現藏於北京故宮。
少年經歷 致性功能障礙
溥儀有過5次婚姻,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對此,外界多有揣測。賈英華先生費盡周折,終於找到了一本厚厚的溥儀在醫院就診的病例。這份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醫院診斷書上,清楚地寫著:患者溥儀,曾於1962年7月21日,在此作過檢查診斷。患者於三十年前任皇帝時,就有陽痿,一直在求治,療效欠佳……曾三次結婚,其妻子均未生育。
對於進一步的治療方式,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也沒能提出新招,只是要求溥儀按期來按壓攝護腺,服用睪丸激素,熱浴……為了讓溥儀過上「性福」生活,周恩來總理還讓全國政協特地邀請著名老中醫施今墨、岳美中、蒲輔周為溥儀作了診治。全國政協文史辦公室副主任張述孔還帶著溥儀去找四代祖傳名醫張榮增,後者專門開出兩劑藥方。
1979年溥儀的最後一個妻子李淑賢在接受賈英華採訪時談起這件事,李淑賢承認因為溥儀沒有性能力,確實給兩人的夫妻生活帶來困擾。婚後李淑賢得了神經衰弱,長期失眠。
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溥儀曾經向多年的同事沈醉透露,十幾歲時太監怕他跑出去,就把比「皇上」大不少的宮女推倒在他床上,有時兩三個宮女在床上教他幹壞事。他第二天精疲力竭,見到太陽都是白的。太監又找來壯陽藥讓他吃,但難敵如狼似虎的眾多宮女。漸漸地,他對這事沒有了興趣。
文繡「入宮」九年仍是處子身
鄂爾德特·文繡又名蕙心,是滿族鄂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她的父親是正宗的滿族鑲黃旗人,母親是漢族女子。文繡只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妹妹文珊。
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退位,大清帝國結束。然而,根據當時簽訂的《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仍在紫禁城裡做他的小皇帝。而且在1922年的時候,溥儀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按照皇家禮儀迎娶了一後一妃。皇后為婉容,妃子為文繡。剛進宮時,溥儀對文繡還可以,給她聘請了漢文和英文教師,而且經常到文繡的寢宮與其論詩品文,略盡體貼之意。高興的時候,溥儀還帶著文繡放風箏,去景山遊玩……兩人關係倒也融洽。可是,這種融洽的關係漸漸被婉容攪碎。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1925年,溥儀帶著婉容、文繡等人來到天津,住進張園。此時,溥儀雖已降為公民,但在張園內仍以皇帝自居,身邊的人也受到封建「皇法」的約束,而文繡則遭受著不公正的待遇。1929年,溥儀一家從張園搬到靜園。婉容對文繡的排擠變本加厲。她想成為溥儀唯一的女人,文繡成了橫在她跟前的最大障礙。文繡悄然離家出走。受新女性思想的影響,她經過律師的相助,毅然通過法律途徑與溥儀提出離婚。
末代皇帝溥儀與婉容
逃出牢籠新聞很快不脛而走
文繡心情鬱悶,整日想著自殺一類的事情。幸虧妹妹文珊前來安慰。有一天,文珊將玉芬帶到文繡的屋子。玉芬是馮國璋的大兒媳,思想解放,是一位追求婚姻自由的新女性。她與文繡是表姐妹,感情很好。聽了文繡的哭訴後,玉芬突然說:「這樣的苦日子你竟然過了九年。他對你如此絕情,你幹嗎不跟他離婚?」「什麼,離婚?」文繡睜大眼睛,狐疑地盯著玉芬。「對,離婚。民國有法律,即使皇后皇妃,只要有合法理由,都可以辦到的。」臨走時,玉芬對文繡說:「你好好想想我的話。如果你願意,外面的事,包括請律師,我都可以給你辦好。」幾天後,玉芬前來探望,文繡交給她1000元,請她與文珊一起在外面活動,聘請律師。1931年8月25日,文珊來到靜園。午後3時左右,文珊對溥儀說,她姐姐心情鬱悶,她想陪姐姐一起出去散散心。溥儀勉強答應,令一名太監跟隨她們出去。出走事件就這樣開始了。文繡姐妹倆坐上溥儀的專用汽車出了靜園大門後,令司機一直開往國民飯店。下車後,兩人直奔37號房間。隨從太監緊走幾步,疑惑地跟在她們後面。進入房間後,文珊突然對太監說:「你先回去,妃子留此不去,還要向法庭控告皇上呢!」文繡深知此處非久留之地,便在文珊及三位律師的陪同下,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文繡出走的第二天,這條重大的新聞便不脛而走,很快出現在各大報紙上。
律師介入溥儀大發雷霆
溥儀的態度已發生變化。一開始,他大發雷霆地命令手下去找文繡,並派出代表與文繡的律師見面,言:「皇上與淑妃伉儷情深,絕無虐待之事,請勿誤會。」並以「皇上」的口吻提出「不許文繡離婚」。但文繡的律師針鋒相對:「事情已到了這個地步,文繡是不會回去的。溥儀先生最好答應文繡的請求,否則除向法庭提起訴訟外,別無他法。」8月26日晚,雙方律師舉行第一輪會談。林廷琛代表溥儀提出:溥儀可以不再堅持「不許離異」一節,但以溥儀的身份,不能起訴,也不能登報聲明。
張紹曾、張士駿和李洪岳則代表文繡提出:文繡堅決不回宮,同時要求溥儀支付贍養金50萬元,否則便要起訴。林廷琛、林棨認為50萬元乃漫天要價,根本不可能。雙方分歧太大,沒有達成協議。當時,文繡、文珊處於完全隔離狀態。玉芬給她們找了一個特別隱秘又非常安全的住所,那就是袁世凱孀居的七姨太家中。除玉芬及三位律師外,很少有人知道此事。即便文珊的丈夫想見文珊,也須經文繡律師同意。
文繡
輿論交鋒文繡爆出自己是處女
輿論界的聲勢已遠遠超過案件本身。天津的《大公報》、《益世報》、《華北新聞》等報刊上,都赫然醒目地刊登此事。北京、上海等地的報紙也紛紛轉載或發表關於此事的文章。轉瞬間,舉國皆驚。
封建衛道士們因此事的激發,突然間都從地下鑽了出來,對文繡出走大加鞭撻。這些人熟諳攻擊手段,並善於戴上虛偽的面具。文綺更是借「族兄」這一冠冕堂皇的帽子,對文繡指手畫腳。他在文繡出走後的第三天,便以公開信的方式規勸「族妹」趕緊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文綺此信一出,馬上得到同道們一片讚譽聲。緊跟著,攻擊文繡的文章紛湧而出,直欲置文繡於死地。
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文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但她並不屈服。當雙方律師再一次見面談判時,文繡也到了現場。溥儀的律師林廷琛盡量想以委婉的口氣勸說文繡,文繡則掩面啜泣道:「我到現在還是一個老處女,素常受盡虐待,現在唯有請張律師等依法保障我應享的人權罷了。」態度堅決,但流露出無限的傷痛。
文繡姐妹倆拿起民國的法律做武器,便不懼封建衛道士的輿論壓力!何況,以溥儀為首的那股勢力自有他們自身致命的弱點。
調解擱淺雙方均不讓步
雙方的談判仍在繼續進行。溥儀一方的陣容已越來越大。上海的遺老們專門就此事在哈同花園集.會,推舉出代表劉春霖北上,協助溥儀處理此事。一位名叫「左安法隱」者則給「滿洲」遺老金梁寫信,要求其「執鞭隨諸君子後也」。北平的尹群在擷英番菜館宴請《世界日報》《北平晨報》和《益世報》等報的主編,希望他們不要報道有關溥儀虐待淑妃(文繡)的消息……幾乎全國各地的遺老們都出動了,參與了這場史無前例的「討妃」行動。實質性的進展是在雙方律師間進行的。在雙方律師的交涉過程中,文繡堅持的條件是:一、與婉容分居,分居後溥儀每月至少要與文繡同居兩次;二、撥給文繡生活費50萬元。
溥儀對第一個條件沒有異議,但卻遭到婉容的強烈反對。
第二個條件的談判仍在繼續進行中。談了好多次,贍養費由50萬降到15萬,但溥儀仍不接受。最後,鄭孝胥向溥儀建議:可以給文繡5萬元,但只能每月取息為主,不能提本。同時要文繡先接受三個條件:不得改嫁;住在娘家不住別處;不得做有損皇室名譽之事。文繡通過律師接受了三個條件,但要求一次付給10萬元。
族人調停文繡對溥儀仍有眷戀
溥儀的叔父載濤被召到靜園,商量對策。載濤說:「按理,文繡不會像律師們說得那麼絕情。我們一直在與律師打交道,但文繡是不是真的這個意思,我們不清楚。總得設法見文繡一面才行。」眾人一聽,均表贊同。於是,載濤以族人的名義出面調停,會見了文繡。文繡其實不像外界傳言那麼決絕。她對溥儀仍有很多的留戀,說:「我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我從未想過再嫁人。濤七爺,您就跟皇上說,讓我好好過日子,給我那筆錢吧。」載濤看著憔悴的文繡,告訴她王公們的意思:「以後由皇上每年支付生活費用6000元,讓文繡寄居於北平太妃處。」但文繡如欲寄居天津,則另由溥儀在日租界為其覓選相當住所。文繡的一切日用器皿、衣服、首飾等物,均交文繡管有。文繡聽後,斷然拒絕。載濤無功而返。
離婚協議在1931年10月22日簽訂
不知不覺,時間已到了1931年10月份,文繡的律師們覺得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徵得文繡的同意,於10月15日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調解離婚的請求。溥儀在當月20日接到天津地方法院發來的「調解傳票」,這使他感到了「顏面受損」的威脅。他心煩意亂地吩咐律師:「我已沒時間耗下去了,盡快私下解決此事。只要不上法庭,一切都好說。」1931年10月22日,中國末代皇帝溥儀與淑妃文繡正式簽訂《離婚協議書》。
幾天後,天津地區不少報紙刊登出「宣統皇帝」的「上諭」:「諭淑妃文繡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應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宣統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離婚後,文繡回到北平居住。她深居簡出,埋首讀書,後用傅玉芳的名字到一家私立小學教國語,把精力獻給純潔的孩子們。她還一度在華北日報社任校對員,過著平凡的生活。文繡通過華北日報社社長張明偉的介紹,和一名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結婚。她再也不用守活寡了。1953年,文繡因病去世,終年44歲。
附:
溥儀和文繡離婚協議書
一、自立約起雙方完全脫離關係二、溥儀付給文繡五萬五千元終身生活費三、允許文繡帶走常用衣物和用品四、文繡返回母家居住永不再嫁五、雙方互不損害名譽六、文繡撤回要求法院調解的訴訟,今後不得再提出訴訟。
大清朝最後三個皇帝為何都不能生子
清朝最後三個皇帝為何都沒有後代?泱泱大清朝統治了中國近代近300年的時間,到了最後三個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皇帝都「絕後」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愛新覺羅皇族在最後的幾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妻妾成群的皇帝怎麼就連一個孩子也生不出來呢?
同治皇帝是咸豐皇帝和慈禧生的,僅僅當了三年皇上的同治在1875年1月就去世了,他與眾多的后妃宮女生活了兩年零三個月時間,居然沒有留下一點骨血,實在不可思議。同治皇帝無後,慈禧太后只能選了自己妹妹的兒子光緒即位(光緒父親是道光皇帝的嬪妃所生,光緒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誰知光緒也不爭氣一直死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愛新覺羅皇族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皇室旁支宣統即位,宣統活到61歲和他的前輩們一樣,無子而終。
愛新覺羅氏皇族悲哀連連一連三代都沒有子嗣傳承,是不是史學家忘了記載?這個可能性很小,皇家子嗣是國家的大事,作為史官不可能忘記記載,也不敢忘記,除非不想活了。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愛新覺羅皇族絕後了呢?因為皇帝無子是當時清廷的忌諱,相關的史書醫術都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不過後人推斷可能是愛新覺羅皇族的婚配製度產生的影響,從努爾哈赤起清朝就有父親的妻子妃子在死後嫁給兒子的制度,這種情況在我國的少數民族經常有,漢朝時期的匈奴王在自己死後,他的皇后就要嫁給自己的兒子(前提是兒子不是皇后生的,這個還是要避諱的)。皇帝娶的老婆可以是自己親生母親的姐妹,什麼表親更是小兒科。由於這種長期的近親結婚,可能在同治,宣統,光緒身上產生了病變,以至於不孕不育。其實到了咸豐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咸豐帝一生風流成性,有名分的后妃十九人,卻只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封建時代皇帝絕後不僅僅是皇族的悲哀,更是整個國家的悲哀。皇帝正統無子,就無法找到正統的繼承人,常常因此引發政治災難,其中慈禧夥同載漪、榮祿之輩廢光緒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連續三朝無後的大清帝國或許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走向滅亡的徵兆。
清末三帝無後代亂倫是禍因
擁有眾多妃嬪的皇帝沒有後代是怎樣的奇聞?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清朝同治、光緒、宣統三帝個個絕後。愛新覺羅氏皇族到底怎麼了?清朝到底怎麼了?美國僑報援引了《歷史不忍細看》的內容,對此進行瞭解讀。
三朝皇帝均無後
光緒帝前朝皇帝載淳(同治),19週歲死去,身後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認為皇帝死時皇后阿魯特氏已懷有龍種的,只是野史之說,信史未見確鑿材料。
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結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晉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
同治帝於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舉行大婚典禮,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單從大婚之日算起,他與眾多的后妃宮女生活了兩年零三個月時間,居然沒有留下一點骨血,已屬不可思議。
光緒帝本人38週歲死去,身後竟然也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緒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兩名,身邊還有成群的妙齡宮女。
他於光緒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緒二十四年八月被囚禁瀛台前近十年時間,雖然政治上難以伸展手腳,基本上是個傀儡皇帝,但性生活還是有較大自由度的,尤其與他寵愛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稱甜美。
光緒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間,皇后葉赫那拉氏還是伴著他。光緒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對面的扆香殿。
葉赫那拉氏入主後宮幾十年,光緒帝對她幾乎沒有興趣,但也絕不是沒有碰過半個指頭,史家說「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緒帝與皇后的夫妻生活記錄,「很少」不等於沒有,儘管極有可能這是皇帝受「親爸爸(慈禧)」所懾的逢場作戲。
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雖然她為此想得心酸,想得發狂。
光緒帝,他的后妃們,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龍子,或者得個鳳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終於變成絕望。
愛新覺羅氏皇族悲哀連連。據史料記載,光緒帝的繼位人宣統帝溥儀,活了六十一週歲,也是絕後。
史家不可能漏記
三朝皇帝均無後,是不是史學家們疏忽漏記了?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中國傳統思想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入主中原二百餘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愛新覺羅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為榮。
皇帝有生育能力,這是至尊皇帝全部尊嚴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便是皇帝有過兒子後來夭折了,或者只是有過女兒,史官也會大加記載,不敢疏忽。
可是有關史書、傳記,均未曾對這個現象作出研究,這就說明三朝皇帝無後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探討這三位皇帝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雖然對研究清史,尤其對研究大清國皇權統治具有重要價值,但難度顯然很大。
主要是皇帝本身早就過世,那個時代的御醫不敢探究此事,沒有留下直接的醫學資料,研究很難下手。
於是,為何連續三位清帝都未生育,成為一團疑雲,浮懸於史海上空。
清皇帝後人今安在
溥儀與載灃
按皇室優待條例,民國政權同意大清國繼續存在,而且就住在北京的宮中,因此進入民國之後的中國,有一道亮麗的風景:民國政治家或在議會中進行和平辯論,或在疆場上繼續廝殺,唯在北京那片紫禁城中,大清國依然存在著,宣統帝溥儀依然在那裡稱孤道寡,繼續宣統紀年,仍有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許多遺老也依然以受到皇上的封賞為榮譽。民國政府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清廷給予禮遇和尊重,無奈溥儀不甘寂寞,1917年他在張勳挾持下宣佈復辟,僅12天就被再造共和的英雄段祺瑞給趕下台。以此理由,馮玉祥於1924年11月將廢帝溥儀趕出紫禁城,一個皇朝就這樣淒慘終結。
溥儀後來還主動或被動介入一些政治運動,1931年被日本人扶持就任「偽滿洲國」總統。1945年被蘇聯紅軍抓獲,被定性為戰犯,在蘇聯被監禁了五年。1950年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被改造了10年,1959年底被特赦,恢復公民權利,被安置在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工作。1967年因尿毒症病逝。溥儀一生結過四次婚,有五個女人,但由於身體原因,溥儀並沒有留下任何「龍種」。大清皇族中最重要的一支就這樣無疾而終。
宣統小皇帝是因為光緒帝無所出而過繼繼位的,隆裕皇太后去世後,光緒帝這一支其實也就結束了,剩下血脈最近的皇族當然是光緒帝的弟弟,即宣統帝的父親攝政王載灃。
1908年11月,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在一天之內相繼去世,他們在彌留之際將大清國交給了載灃和他的嫂子隆裕皇太后。載灃的兒子溥儀繼位為宣統帝,而王朝的實際權力由載灃以攝政王監國的名義代為處理。根據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安排,隆裕皇太后擁有最後否決權,而攝政王監國擁有日常事務處置權。
武昌起義爆發後,載灃在各方面壓力下請辭攝政王監國,以醇親王名義退歸藩邸。清帝退位後,載灃更為低調,從不參與復辟活動,只求民國政府遵守皇室優待條例,以保全清皇室的完整與安全。所以他不願參與張勳復辟,也反對溥儀後來跟著日本人混。
與政治上低調不同,載灃在生活上還是比較潮的。他是清朝遺老遺少中最先剪去辮子的人,最先穿西裝用電話電燈,用汽車的人,他為此受到一些守舊者的抱怨或謾罵,但皇族後裔受他的影響,許多人的思想發生了積極改變,從原來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貴族逐漸變成融入社會的人。
載灃兒子一系
載灃1928年起幽居於天津,後來遷居東北,1951年初病逝。載灃有三個福晉,生有四個兒子七個女兒,長子溥儀,次子溥傑、三子溥倛、四子溥任;長女韞英、次女韞和、三女韞穎、四女韞嫻、五女韞馨、六女韞娛、七女韞歡。
溥傑生於1907年,為溥儀的同母弟。或許是因為皇族的原因,溥傑雖然成長於政治動盪年代,但仍多才多藝,精習書法、詩詞,為海內外知名書法大家,自成一體。其少年時代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35年回東北,任「偽滿洲國」宮內府侍從武官。1945年二戰結束,被蘇聯俘獲。1950年被移交回國,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60年獲特赦。1980年代任全國人大常委等,是其一生最風光的時候。
按照乃兄溥儀的規劃,溥傑應該與一個滿洲女子結婚,以保持皇族血統純正,但這一點並沒有實現。1937年,溥傑與日本皇族姻親、嵯峨家的女兒結婚,生有兩個女兒。長女慧生因感情問題於1957年自殺於日本。次女嫮生1941年出生,現居日本,其夫福永健治,他們共育有五個子女。
溥倛是載灃第三子,1915年出生,三歲時早逝。
載灃第四子溥任,又名金友之。生於1918年,自幼習舊學,1947年在乃父載灃支持下,利用醇親王府舊宅開辦了一所學校,自任校長。1949年後將學校捐給政府,自己以教師身份繼續為這所學校服務,直至1988年退職。後從事清史研究,著述甚多。溥任有兩次婚姻,第一任妻子金毓庭1971年病逝,育有三子二女,長子金毓嶂,次子金毓峑,三子金毓嵐;長女金毓琨,次女金毓珵。1975年,鰥居的溥任與張茂瀅結婚。張茂瀅出身名門,其祖父為張翼,張翼因開平礦權糾紛而成為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金毓嶂算是載灃的長孫,生於1942年,1968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分配至青海省地礦局第二地質隊工作。1985年回京,後因其身份擔任北京市政協常委等。金毓嶂有一個女兒金鑫,生於1976年,大學畢業後從事電子產品方面的工作。
金毓峑也是專業人才出身,為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專家。
金毓嵐為中學語文教師,教書只是他的副業,他的人生興趣據自述就是收藏,藏有大量字畫、瓷器、文房四寶等。
金毓琨為北京市二十四中化學老師;金毓珵為北京市第二毛紡廠退休工人。
載灃女兒一系
載灃的大格格韞英,生於1908年,成人後嫁給郭布羅·潤良為妻,1925年不幸患上急性闌尾炎,因家人不信西醫,耽誤診治而不幸病逝。
二格格韞和生於1911年,其哥哥溥儀為她挑中的夫君,就是其師傅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他們一直跟隨溥儀在東北生活,二戰結束後,二格格一家狼狽逃回北平。1949年後,鄭廣元就業於北京郵政局,任建築師,後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二格格當上幼兒園負責人,1973年退休,2001年去世。
三格格韞穎的婚姻由其父母包辦,嫁給了婉容的弟弟潤麒。韞穎後來當上了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常委,其夫君為全國政協委員。
四格格韞嫻由溥儀作主嫁給了其同學趙琪。趙琪在1949年前後去了台灣,他們在長達34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聯繫。1982年,趙琪方才有機會回到北京團聚。
五格格韞馨由兄妹介紹,與萬嘉熙結婚。萬嘉熙為清廷故臣萬繩之子。萬嘉熙1949年之後被安排在北京翻譯所工作,1972年病逝。五格格自食其力,在西直門義和飯店當出納,1973年退休,1998年去世。
六格格韞娛生於1920年,自幼愛好繪畫,且有機會臨摹宋元名畫,對清代惲南田的沒骨花卉尤為欣賞,後專攻惲派技法,有所創造,自成一系,設色淡雅,富有生意。1982年病逝。
七格格韞歡生於1921年,她自己走出了另外一條路。七格格先是在競業學校當辦事員,後為教師。她還是皇府中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公主,其夫君喬宏志為中學老師,1960年心臟病突發病逝。七格格後為崇文區政協常委,2005年去世。
慶親王一系
清廷皇族1911年之後,另外比較重要的一支應該算慶親王一系。慶親王雖然是皇族中比較遠的一支,但在晚清政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恭親王之後最有權勢的王爺,也是最具國際視野的人物,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信任。
庚子國變後,慶親王繼續掌管大清國的外交。幾年後,當光緒帝即將大行時,這個慶親王又被指派去視察皇陵修建工程,等待慶親王出差歸來,小皇上又繼位了,一切都結束了。
慶親王被排除在皇族重大決策之外,然而或許慶親王真的是一個實力派,所以清廷對他的使用好像並不歧視。攝政王籌組第一屆責任內閣時,還是很坦然地將慶親王推到前台,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不過,最蹊蹺的是,慶親王對這個信任似乎有所保留,他除了一再請辭,還在後來的御前會議上坦然建議朝廷接受南方要求,主動退位,贊成共和,化被動為主動,為朝廷贏得體面尊嚴和實在利益。清帝退位,大局底定,慶親王避居天津租界當寓公,1917年病逝。
慶親王一生共有七個福晉,生了六個兒子。三、四、六,三個兒子早歿。稍有出息的就是長子載振、次子載搏及五子載倫。
載振生於1876年,1902年出使英、法、美等國,翌年赴日考察第五屆勸業博覽會。歸國後奏請設商部,任尚書。商部後更名為農工商部,載振仍任尚書。此時不過三十歲,可謂少年得志。或許因為其風頭太健,所以到了1907年,鬧出了與女伶楊翠喜緋聞,被迫辭職。辛亥後居天津為寓公,遠離政治,偶爾從事一些金融商業活動。1947年底病逝。
載振的大弟弟為載搏,生於1887年,封鎮國將軍,其與乃兄載振一樣,也是一個喜歡拈花惹草的主。五弟載倫,其妻子為山東巡撫孫寶琦的女兒。
載澤及善耆一系
辛亥後清宗室中值得一說的還有載澤。載澤生於1876年,後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娶慈禧太后二弟桂祥長女靜榮為妻,而靜榮的妹妹就是光緒帝的皇后,也就是宣統時代的隆裕皇太后。
當清廷開始政治改革時,載澤正當盛年,是出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之一,態度積極,貢獻良多,以宗室重臣身份上奏宣佈立憲密折,對後來的仿行立憲、預備立憲影響甚大。宣統元年任籌辦海軍大臣,翌年任纂擬憲法大臣。皇族內閣發佈時,任度支大臣。
從載澤的政治立場看,他在晚清屬於傾向於改革的開明皇族,但在武昌起義發生後,載澤的態度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堅定反對向南方革命黨讓步,力主殺袁世凱以謝天下。所以到了民國,載澤不是一般的政治反對派,而是暗中參與宗社黨的活動。待張勳復辟,載澤更是深度介入。晚年窮困潦倒,鬱鬱而終。
與鎮國公經歷相似結局相似的皇族還有肅親王善耆,善耆生於1866年,在晚清政治變革中也是比較積極的王爺,參與創建了近代中國的警察制度,贊成立憲,甚至出面赦免了試圖刺殺攝政王的汪精衛死刑,但他堅決反對清帝遜位,所以當歷史進入民國,善耆並不死心,以宗社黨重要領袖的身份策動叛亂,鼓吹滿蒙獨立,甚至期待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使清帝復辟。
或許基於這種考慮,善耆將自己的女兒金璧輝過繼給了日本人川島浪速,金璧輝的日本名字就是川島芳子。川島芳子是後來最有名的日本特務,參與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偽滿洲國」獨立等一系列重大活動,1948年被槍斃。
川島芳子只是善耆38個子女中的一個,其他的子女,後來也都被善耆嚴格管束,不許他們做中國的官,也不許他們為中國的民,所以這些孩子除了三個兒子分別去了英、德、比三國外,其餘的都進入日本人的學校,因而也就與日本有關聯,「偽滿洲國」時,善耆第七子金璧東任「黑龍江省長」等高官,善耆一支也就成為溥儀的基本隊伍。
晚清皇族中的著名人物還有很多,像載濤、毓朗、載洵、鐵良、良弼、溥倫、紹昌、那桐、蔭昌、壽耆等人在那時都很活躍,各人思想傾向也不一致,他們在辛亥後所走的路也不太相同,大致上說,有以遺老遺少身份坐吃山空的,有以復辟清朝為職志繼續奮鬥的,有忘情於江湖寄情於山水不再過問世事的,更多的則逐漸解脫了皇族的身份束縛,更姓易名,過著平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