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那些美麗的校花 你知道幾個 | 陽光歷史

 

A-A+

民國時期那些美麗的校花 你知道幾個

2017年04月02日 老照片之人物舊影 暫無評論 閱讀 140 次

  在古代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大多數「養在深閨人未識」。女性進入學堂,是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後的一個結果。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是由英國女傳教士奧特綏小姐於1844年投資興辦的寧波女塾。第一所由中國人自己投資興辦的女子學校則是上海經正女塾。而蔡元培1920年在北京大學開放女禁,更是中國現代文明的一大進步。

  民國校花,也應運而生,在我們所選的這些民國校花之中,代表了她們背後不同的教育類型,比如國立有清華北大,私立有復旦和大夏,教會大學則有燕京和金陵,類型學校則有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回眸民國校花,不僅有面容之美,也不僅是姿態之美,更多的是教育之美、思想之美和文明之美。(此排名不分先後)

  民國校花龔澎

  龔澎在重慶時,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成為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她在與各國通訊社的交往中,以流利的英語、縝密的思維、機智的反應、美麗的品貌,給外國記者們留下了深深的、幾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的良好印象。有的外國記者「因她的魅力而發狂」,有的外國人暗自表示對她的傾慕之情。毛主席對她也是稱讚有加,說她是天生麗質。據說龔澎在周總理手邊工作時,當時實行內部介紹婚姻,男同胞是排著隊來的。

  民國校花林徽因

  作為文藝青年心中的「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名字已是一段傳奇。1904年6月10日出生的她,似乎天生具備詩人氣質,但卻選擇攻讀建築學。1928年,她選擇與梁思成結婚,而不是新詩詩人徐志摩。在建築學的領域,林徽因成果斐然:她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倡導保護古建築,以現代方法研究古代建築學。但對大多人而言,記住更多的是林徽因的詩,是一個作為詩人身份的奇女子。1953年開始,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一直致力於搶救北京城的古建築,並因衝突導致病情惡化,於1955年去世。

  民國校花陸小曼

  世人知道陸小曼的名字,多半是緣於詩人徐志摩,這對於一個才女,是幸福亦是悲哀。陸小曼出生於1903年11月7日的上海,15歲進入北京聖心學堂,兼有上海女子的明麗活潑與北京女子的秀美端莊,校園裡都稱呼她為「女皇」。更讓人驚歎的是陸小曼的繪畫天賦,她1926年參加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新中國成立後兩次舉辦全國畫展。可惜的是,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一直沒有將自己的才華發揮於世,在個人感情上,也只是與翁瑞午維持「十分尷尬的同居生活」。

  民國校花馬玨

  在北京大學風花雪月的歷史裡,馬玨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一位「校花」。1910年馬玨出生於日本東京,父親馬裕藻是魯迅的好友。1913年任北京大學教授、研究所國學門導師;1921年任北大國文系主任,對文學音韻學頗有研究。1933年,馬玨與天津海關職員楊觀保結婚,其時她還沒有畢業。聞知此事,魯迅給台靜農的心中寫道「……此刻才想到她已結婚,別人常去送書,似乎不太好」。一段若有似無的曖昧情事在此戛然而止,但卻引來後人的無限遐想與感歎。

  民國校花楊絳

  1932年,楊絳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生。這是重要的一年,在這裡,她認識了錢鍾書,擁有了一座快樂的「圍城」。在個人創作方面,從1953年開始,楊絳陸續創作了《洗澡》、《稱心如意》、《弄真成假》等小說、劇本,更有一部份量十足的譯作《唐吉坷德》。2011年,進入百歲之年的楊絳,開始整理自己的作品,閉門謝客,做一個安靜的老人。

  民國校花王映霞

  王映霞,中國浙江杭州人,當年「杭州第一美人」。在當時有「天下女子數蘇杭,蘇杭女子數映霞」一說,王映霞一生中的兩次婚事都轟動全城。王映霞晚年回憶稱:「如果沒有前一個他(郁達夫),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沒有人會對我的生活感興趣;如果沒有後一個他(鍾賢道),我的後半生也許仍漂泊不定。歷史長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頭的愛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懷念。」

  民國校花張兆和

  在中國公學,當時18歲的張兆和擁有無數的追求者。單純任性的她索性給這些追求者編了號碼:「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作為老師的沈從文當時也身在「青蛙」之中。張兆和找校長胡適投訴,胡適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兆和馬上頂回去:我很頑固地不愛他。然而,沈從文一封又一封文筆優美的情書,最終還是打動了張兆和。1933年9月9日,二人宣佈結婚。「青蛙」最終成了「青蛙王子」。張兆和對沈從文的創作影響很大,在《邊城》等小說中,更是直接把她作為文學想像的原型。而她本人,也曾發表短篇小說集《湖畔》、《從文家書》等。

  民國校花嚴幼韻

  1925年,嚴幼韻考入滬江大學。1927年,她轉入復旦大學商科,成為首批入該校的女生。她自己也會開車,因為車牌號是「84」,一些男生就將英語「eightyfour」念成上海話的「愛的花」當做她的外號。1929年9月6日,嚴幼韻與楊光泩舉行婚禮,婚禮照片成為上海灘眾多青年男女嚮往的風尚。如今的嚴幼韻現居住在美國紐約,已是五世同堂。她仍然看書讀報,打麻將,烤蛋糕,甚至還能有眼力織補羊毛衫。幾十年來一直沒變的是她仍然穿高跟鞋、用香水。其女兒楊雪蘭說:「我們覺得她就是一個明星一樣的人物。」

  民國校花湯國梨

  1905年秋,湯國梨入上海務本女學求學,初次接觸新思想新文化,眼界大開,思想更為激進,誓作女中之豪傑。從務本女學畢業後,她開始從事教育工作。起初,她應吳興女校的聘請到吳興女校任舍監,後任教師,不久提升為校長。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湯國梨同各界婦女100餘人,發起成立「神州女界共和協濟社」,提出「婦女參政要求」,得到孫中山的讚賞與支持。不久,該社創辦神州女學,湯國梨在編輯部工作,並任女校教師。同時又創辦《神州女報》,向民間宣傳婦女必須學習知識,經濟自立,參與政治,謀求與男子同等的地位。1980年7月27日,湯國梨97歲時,病逝於蘇州。

  民國校花保志寧

  保志寧是上海市教育局長的侄女,滿族人,家居南通,晚清後裔,本人面貌清秀,善於辭令,在大夏大學是學生中有名的校花。1930年代,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王博群為迎娶保志寧專門建造了一座別墅,此別墅設計獨特,佔地7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88平方米,主樓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共三十二間房,被今人評為「上海十大著名洋房」之首。1931年鄒韜奮寫文章揭發此事,王伯群被迫辭職,並被人戲稱「娶了一個美女,造了一幢豪宅,丟了一個官職」。

  民國校花沈懷球

  體育校花沈懷球就讀於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這是近代上海惟一公辦體育學校,首批學生為兩年制專修科,主要培養體育師資,之後因日軍入侵上海而停辦。照片上的沈懷球或許是該校第一個也是30年代僅有的一次校花獲得者。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