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經典向海嵐版楊貴妃神韻猶存!
關於楊貴妃的故事拍成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然而楊貴妃這一角色更是當紅影星爭搶的對象,她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至今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最早的楊貴妃是2000由TVB主導的,向海嵐版楊貴妃主演的,雖然向海嵐版楊貴妃與歷史上以肥為美的楊貴妃相差甚遠,但是也有自己的一番風味!
史上唐玄宗與楊玉環相遇時,楊玉環已是壽王瑁的妻,唐玄宗的兒媳,她二十出頭,他年屆耳順,又有倫常障礙,幸好是在風氣開放的唐朝,他巧立名目,便使她成了他的妃嬪,這事就是擱現代,都有把人噎死的強悍,應了那句“終是聖明天子事”,再荒唐淫亂,誰敢多言?這樁愛情,開局實在太糟,欠了美感。
向海嵐版楊貴妃
影視改編,一般細節加工,大體線索不變,TVB拍[楊貴妃],卻改寫故事框架:天寶年間的李隆基居然還是年輕男子,在雪地搭救孤女楊玉環,從唇槍舌劍到兩情相悅,遵循正統男歡女愛,有效迴避了這兩個歷史人物最有悖倫常的一面,側重烘托浪漫。這樣“戲說”,於故事而言,改寫得漂亮,於歷史而言,篡改得混賬。劇中其他,如武惠妃、李林甫、楊國忠、“安史之亂”始末等等,也都和歷史出入極大,這是TVB拍歷史劇的毛病,喜歡用小家氣的仇怨來描繪時代,不過故事總是不難看,只消把它當故事來看,不當真才好。
貴妃出浴
後宮女人戲,是看“斗”。過往版本的“楊貴妃”,一出場便萬千寵愛,遇不上對手,這樣簡單勝利的“一枝獨秀”其實平淡的很。
莊偉健監製的這版[楊貴妃],添加了“宮斗”情節,不像後來[金枝欲孽]那樣雕琢內心,而是浮華而充沛的後宮爭寵,有起伏升跌、浴血奮戰的快感,使得情節曲折,故事緊湊。劇中楊玉環初入宮闈,遭受冷遇,本應得寵,卻屢遭陷害,要靠賄賂宦官來上位;不懂人情險惡,認武惠妃為好姐妹,於是吃盡苦頭;武惠妃虛情假意,暗中歹毒使計,最終敗下陣來;王皇后巫蠱爭寵,反受其累,貶為庶民;混戰方歇,楊玉環和梅妃之間又被挑撥生了嫌隙-----後宮紛爭幾時休?這些“爭寵”的戲碼,不少是老橋段,像後宮結私情,醉酒吐真言,用藥滑胎等等,俗歸俗,有紛繁蕪雜的緊湊感,也有一些細節,像是珠鏈斷落,服毒陷害等,在後來的網絡“後宮”小說中被一再“盜用”。
佳人
劇中的佳人,個個突出,海嵐的清瘦單薄,雖無楊貴妃的豐滿富態,好在她是天生古典風情,雲鬢髮髻金步搖,朱唇皓齒明艷眸,披上錦繡裙,妝容妥當,便雍容華貴如神仙妃子了,有相當的美人氣場,角色本身,倒偏於單薄,有詩書禮儀和歌舞才華,也有對男女之情的獨特見解,展現奔放熱情,但由於劇本刻意堆砌了善良單純的優點,反倒顯得不及其他角色性情坦蕩。
梅妃
最搶眼的女角,還是吳美珩扮演的梅妃,這是個融合了演員本身氣質和角色獨特風姿的人物,史上真有其人,可惜以往的電視電影版本只關注武惠妃和楊貴妃之爭,卻忘了這場恩怨裡真正的女二號。
歷史上,當楊玉環進入唐玄宗的生命時,武惠妃已死,她的對手是梅妃江采萍,而這部電視劇裡,把三個女人納入了一個時期,戲說得離譜,人物性情卻可窺探。梅妃是那時聞名的才女,寫詩撰文,編舞繪畫,為人清冷傲骨,吳美珩的演繹,格外傳神,容貌無絕世艷麗,但體態高貴,舉止優雅,氣質脫俗,有疏離的冷,冷得孤傲,不屑爭、不屑鬥,又敢怒敢言,有正直心腸,吳美珩扮演梅妃,從氣質上就先體現了人物的清冷,有光明磊落的風範,如此高貴古典,出塵拔俗,在後宮裡,殊世難得。到最後一身素衣,念出“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釋然和豁達,不覺心酸而欽敬,這女子啊,心志高潔又如何,風華高妙又如何,他明皇貪歡戀艷,要的是你宛轉蛾眉、情致翩翩。史上的梅妃,也並非劇中這般豁達,到底是怨的,“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泣怨的[樓東賦]、[一斛珠]。
梅妃是清雅至極,武惠妃是艷至了極,這艷的是人,也是野心。郭少芸那時還年輕,艷色緞裙,紅艷雙唇,不艷光四射,但幽艷魅惑,酥手纖纖,虛情假意,做盡嬌妍姿態,艷寂的眸中深藏著怨恨和狠毒,終於癲狂得放縱出來,孤注一擲時像末路英雄,那麼可惡的人兒,掩不住荒涼的悲意。郭少芸的表演有型有格,精彩得擲地有聲。
楊貴妃與楊玉瑤
袁彩雲飾演楊玉瑤,也給人留下了獨特印象,詩裡對這位虢國夫人著墨為“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指容色秀麗,不須脂粉,也是她在後宮囂張行事,縱使在君王面前,都不改放縱本色。袁彩雲的演出,姿容妖媚,生性不羈,放浪形骸,不掩飾自己對物質聲色的慾望,又總有最後的底線和原則,行事雖放蕩,但坦率自然,大情大性,至死,都有慷慨決絕的奇女子風範。
向海嵐版楊貴妃
君恩
“倚宮門,夢承恩”,何等淒怨,元稹寫“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這三千粉黛,見著或未見著君王的,匆匆老去顏色。其實承恩又如何,李商隱便寫 “莫向樽前奏落花,涼風只在殿西頭”,得寵了,怕失去,失寵了,更憂愁,其實一切虛空,涼風在那殿西頭,君恩豈有天長地久?
江華演帝王,方步學得極像,欠了盛世君王的風采,可幸風度翩翩,風流寫意,揮手抬足間有古意,當然,他扮演的李隆基只消擺出表面姿態,在美人們之間兒女情長,帝王又有天賦的濫情和負情權利,可以在兩個女人面前許下一模一樣的承諾;劇情後半段,他則開始專一深情了,與玉環扮作尋常夫妻,為保護妻子在市井動了拳頭;她受辱,他更憐她愛她,在長生殿的月色下以手指天,發下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當男人越來越學會了愛,是不是也失去了英豪之情?奢靡的沉溺在愛裡,歡愉好,恩愛好,不防鑼鼓囂囂,兵臨城下------
戲中的男人,暴戾如安祿山,奸猾如楊國忠,唯一叫人心頭生暖的,是郭政鴻飾演的皇甫惟明,有好武藝,俠義心腸,對愛,也是緊守維護,把愛定義為關懷與守護,用一生去保護心愛女子,只求她幸福安康,可惜他這般赤膽忠誠的熱血男兒,原該身披鎧甲、戰死沙場,可惜了,也是為愛所誤,甚至沒有機會去平那“安史之亂”。
楊貴妃
TVB拍劇,難得會去做原聲音樂,[楊貴妃]卻有一整張原聲碟,主題歌是李慧敏的[男兒再不負深情],唱古往今來的男兒薄性情,編曲古典華麗,有盛唐恢宏風,[清平調]一曲則是劇中舞蹈的配樂,古典悅耳,另外有輕盈明快的[春去春來],悲愁的[躑躅]、[低泣],[蝶舞]則是原聲碟中極具韻味的一首,被反覆用到,劇中有不少表現歌舞的場面,載歌載舞[霓裳羽衣],大氣而縹緲,如仙樂飄飄,向海嵐與吳美珩的舞姿有素手天然之美,古典高貴,配上不時吟誦李白的詩歌“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艷麗旖旎,光華流轉。
為楊貴妃寫詩的人裡,最出名的是李白與白居易,李白讚她的美貌,白居易歎她的結局,她活著的時候,只有美貌可讚,其餘,都被那奢靡的富貴遮住了,繁華極盛的時候,誰能猜得到結局,誰能猜得到那麼盛大的寵愛,會以馬嵬坡的香消玉殞來作結?“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他不是不愛,只是江山岌岌可危,他如置身火炭,戲裡為他圓了個謊,氣急敗壞得砍下將士的頭,匆匆奔回,救不下懸樑美人,多年後,他垂垂老矣,眼前水霧氤氳,宛見她舞作凌波,嬌俏一笑,他終於幸福死去,再不必相思煎熬。不知為何,明知是假,這樣深情的結局,依舊叫人生了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