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政界的「台灣幫」:聯合美國牽制中國
冷戰後,亞太地區國際關係重新調整,中日關係也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日本國內右翼親台勢力,基於聯合美國、牽制中國的戰略構想,積極發展與台灣的「實質性」關係。台灣當局則竭力開展「務實外交」,試圖借助外力,阻撓中國統一。
戰後日本政界「台灣幫」的發展
戰後日本政界「台灣幫」的形成與亞太地區國際環境以及美國的亞太政策分不開。戰後初期,日本的親台勢力群龍無首、一盤散沙。朝鮮戰爭爆發後,中、蘇、朝與美、日、韓三三組合、集團對抗的遠東地區冷戰對抗格局形成,日本親台勢力日趨活躍,逐漸集聚在1957年出任首相的岸信介周圍,形成了政治和思想上彼此認同的「台灣幫」,但組織體系是在1970年代為反對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日台「斷交」而正式形成的。冷戰結束後,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中日兩國力量對比的發展變化,日本政界的「台灣幫」大肆活動,成為影響中日關係、日本政治走向和亞太地區安全形勢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右翼政治家岸信介被稱為戰後日本「台灣幫」之祖。岸信介1957年3月12日主持成立「日台合作委員會」;6月2日出訪台灣,與台灣當局發表聯合聲明,公然支持台灣當局反攻大陸;極力阻撓第四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談判(第三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於1957年6月到期)。
佐籐榮作出任日本首相後,政治理念和政策傾向與其兄岸信介一脈相承,「台灣幫」勢力日趨膨脹,對日本政治與外交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成為政壇主導力量。佐籐繼續追隨美國的反華親台政策。1972年,佐籐政府在中美、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歷史潮流衝擊下黯然下台。
戰後日本政界「台灣幫」的組織化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日本政界的「台灣幫」為集聚親台勢力,紛紛成立各種團體,進行更為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有組織活動,標誌著戰後日本「台灣幫」的組織化和體制化。主要有:
青嵐會。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自民黨內一批少壯派右翼議員組成青嵐會,領導成員有:發起人代表中川一郎、幹事長石原慎太郎、執行主席中尾榮一、事務局長濱田幸一,核心成員有玉置和郎、籐尾正行等人。實際上幕後操縱者是善於翻雲復雨、玩弄權術而被稱為「永田町之妖」的岸信介。該會以反對中日友好和日台「斷交」為宗旨,矛頭直指全力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成立時全體成員歃血為盟,成立後動輒在國會或黨內會議上大打出手,推翻桌椅、扔煙灰缸,被日本媒體稱為「政界暴力團」。 30多年後的今天,青嵐會的老一輩大多已退出政壇,但其後代依然延續著該會香火,成為新一代的核心成員。
日華(台)關係議員懇談會(以下簡稱「懇談會」)。這是1973年3月成立的跨黨派國會議員團體,當時有150多名成員,到1980年代末發展到270多人,其中包括不少擔任過閣僚的資深議員。該會為「發展日台交流」,「強化對台灣的關心和發言權」由灘尾弘吉、石原慎太郎、尾山靜六等人發起成立。第一任、第二任會長灘尾弘吉、籐尾正行均為自民黨內著名的親台議員。1993年6月自民黨分裂,部分議員另立山頭成立新進黨,並成立以小澤辰男為會長的「日華(台)議員聯盟」。1997年2月上述2個親台議員組織合二為一,仍叫「日華(台)關係議員懇談會」。當年12月新進黨解散,所屬議員改換門庭分別參加其他黨派,但親台議員仍集合在「懇談會」旗下。目前該會共有270多人,其中參議員68人,眾議員206人,包括前首相森喜郎、前經濟產業相平沼糾夫、外相麻生太郎、前眾議院議長綿貫民輔、前交通相扇千景、外務副大臣茂木敏充、經濟產業副大臣古屋龜司等。現任會長山中貞則,副會長小澤辰男、平沼糾夫(兼任幹事長)、前田勳男。
「日華(台)友好關係議員聯盟」。該會成立於1997年5月29日,民主黨政策調查會副會長池田元久為會長,政調會代理會長枝野幸男任事務局長,現有30多人。主張努力統一中日曆史認識;鼓勵台灣民主化;促進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標榜與「懇談會」保持距離,以經濟文化為中心,獨自開展與台灣議員的交流;公開宣佈「無意製造兩個中國」。
「日華(台)親善協會」。該會為與日中友好協會相對抗而於1972年成立。主要成員多為已退出政界的原「親台派」國會議員,以及民間「親台」勢力,首任會長為原參議院議長原文兵衛,後任會長為籐尾正行。
「東亞親善協會」。成立於戰後初期,目的是「保護在戰爭中協助過日本軍隊的中國人」,後轉為親台組織。成員多為岸信介、賀屋興宣、木村篤太郎、灘尾弘吉等老資格的「親台」議員,近年來活動減少,在政界的影響力也隨之下降。
「日台友好懇談會」。陳水扁上台後,眾議員中野寬成、仙谷由人發起成立,以加強與台獨勢力的交流。到2005年底,已有成員8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