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竟不是王妃 只不過是松贊干布的小老婆
吐蕃國主稱為贊普,王妃(正妻)稱作覺蒙,松贊干布的覺蒙是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這應該是在松贊干布年輕時締結的婚姻。之後松贊干布又陸續娶了五個小老婆,其中一個來自尼泊爾(墀尊公主),有三個是蕃人(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文成公主是最後一個,她的身份是「贊蒙」,吐蕃王室婦人的泛稱,與覺蒙在身份上天差地別。並且從文成公主已是他招的第六個女人,以及他在娶了文成公主後僅九年就死去均能看出,當年方十六的文成公主和親時,估計年已半百。
文成公主相當不幸,他在番邦生活了四十年,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大半的青春韶華都埋沒在了雪域高原。但就算在松贊干布還活著時,她的婚姻也決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贊干布共有六個有名分的女人,還有無數沒有名分地,又能顧及文成多少?而且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負責伺候松贊干布的起居,實在是與那個高高在上、雍容高貴、深受蕃人敬重的「國母」形象大相逕庭。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九年,大半的時間被冷落遺忘,顯然談不上受寵,在五個小老婆中都未必居前,比起正室尺尊公主自然更是遠為不如,據說藏民中甚至還有她受虐待的說法。從她並無子嗣來看,或許在這三年中,她連性保姆都算不上,只是一個被自己男人冷待的侍者。或許在松贊干布眼中,這個來自唐朝的女子不過是一個充斥著政治因素的符號,從來就沒有當成過自己的家人。
去過拉薩的人,均能看到大昭寺和小昭寺規模的遙遠差距,自然便會明白文成公主在當時的真實處境,松贊干布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不惜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卻只為其修一個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高下由此便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像互換,一直持續至今。由此亦能看出,在蕃人心中,正妻與文成公主這樣的偏室的地位是有著天壤之別地。
如今的歷史讀物每提到唐與吐蕃,率先談起的就是文成公主和親一事,而且總是一味吹捧,大加渲染此舉如何為兩國帶來了和平,卻對其中蘊涵的「送女子保平安」的屈辱避而不言,更對二十二年後,文成公主尚在之時,吐蕃就再次大舉進攻唐朝一事諱莫如深,竭力想營造出一幕假象,似乎本次和親是唐朝出於博愛精神,積極主動地去扶助周邊弱國,搞了一場大快人心的文化輸出一樣,卻對之後唐、蕃間百餘年的血戰視而不見。然而雖然此次和親打著「扶助邊鄰」的旗號,卻無法解釋為何大唐只「扶助」經常教訓自己的吐蕃,卻對其它弱小的、不足以威脅到自己的國家視為無物。
為了討好吐蕃,唐太宗還充實了文成公主的隨行隊伍,送出了大量中原的技術人才和物資,給吐蕃帶去了醫藥、營造、工技、農桑等多種技藝,此舉不啻於養虎貽患,吐蕃因而變得更為富強,迅速成為西陲霸主,其野心也隨著實力提高而滋生更甚,後來更是連年攻打大唐,迫得唐帝國一百多年緩不過氣來。唐太宗鼠目寸光,只貪圖眼前安逸,卻不管後人死活,可笑這樣一件飲鴆止渴、助敵坐大的愚舉,如今卻被主流輿論吹捧為促進民族交流的偉大壯舉,卻無人願意想一想,吐蕃倒確實在這個環節裡收益良多,可唐朝和中原百姓又能在這種「偉大的民族交流」中得到些什麼?
吐蕃國主稱為贊普,王妃(正妻)稱作覺蒙,松贊干布的覺蒙是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這應該是在松贊干布年輕時締結的婚姻。之後松贊干布又陸續娶了五個小老婆,其中一個來自尼泊爾(墀尊公主),有三個是蕃人(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文成公主是最後一個,她的身份是「贊蒙」,吐蕃王室婦人的泛稱,與覺蒙在身份上天差地別。並且從文成公主已是他招的第六個女人,以及他在娶了文成公主後僅九年就死去均能看出,當年方十六的文成公主和親時,估計年已半百。
文成公主相當不幸,他在番邦生活了四十年,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大半的青春韶華都埋沒在了雪域高原。但就算在松贊干布還活著時,她的婚姻也決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贊干布共有六個有名分的女人,還有無數沒有名分地,又能顧及文成多少?而且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負責伺候松贊干布的起居,實在是與那個高高在上、雍容高貴、深受蕃人敬重的「國母」形象大相逕庭。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九年,大半的時間被冷落遺忘,顯然談不上受寵,在五個小老婆中都未必居前,比起正室尺尊公主自然更是遠為不如,據說藏民中甚至還有她受虐待的說法。從她並無子嗣來看,或許在這三年中,她連性保姆都算不上,只是一個被自己男人冷待的侍者。或許在松贊干布眼中,這個來自唐朝的女子不過是一個充斥著政治因素的符號,從來就沒有當成過自己的家人。
去過拉薩的人,均能看到大昭寺和小昭寺規模的遙遠差距,自然便會明白文成公主在當時的真實處境,松贊干布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不惜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卻只為其修一個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高下由此便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像互換,一直持續至今。由此亦能看出,在蕃人心中,正妻與文成公主這樣的偏室的地位是有著天壤之別地。
如今的歷史讀物每提到唐與吐蕃,率先談起的就是文成公主和親一事,而且總是一味吹捧,大加渲染此舉如何為兩國帶來了和平,卻對其中蘊涵的「送女子保平安」的屈辱避而不言,更對二十二年後,文成公主尚在之時,吐蕃就再次大舉進攻唐朝一事諱莫如深,竭力想營造出一幕假象,似乎本次和親是唐朝出於博愛精神,積極主動地去扶助周邊弱國,搞了一場大快人心的文化輸出一樣,卻對之後唐、蕃間百餘年的血戰視而不見。然而雖然此次和親打著「扶助邊鄰」的旗號,卻無法解釋為何大唐只「扶助」經常教訓自己的吐蕃,卻對其它弱小的、不足以威脅到自己的國家視為無物。
為了討好吐蕃,唐太宗還充實了文成公主的隨行隊伍,送出了大量中原的技術人才和物資,給吐蕃帶去了醫藥、營造、工技、農桑等多種技藝,此舉不啻於養虎貽患,吐蕃因而變得更為富強,迅速成為西陲霸主,其野心也隨著實力提高而滋生更甚,後來更是連年攻打大唐,迫得唐帝國一百多年緩不過氣來。唐太宗鼠目寸光,只貪圖眼前安逸,卻不管後人死活,可笑這樣一件飲鴆止渴、助敵坐大的愚舉,如今卻被主流輿論吹捧為促進民族交流的偉大壯舉,卻無人願意想一想,吐蕃倒確實在這個環節裡收益良多,可唐朝和中原百姓又能在這種「偉大的民族交流」中得到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