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名將蒙恬:第一個徹底打垮遊牧民族的將軍 | 陽光歷史

 

A-A+

秦國名將蒙恬:第一個徹底打垮遊牧民族的將軍

2017年11月25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50 次

  蒙恬,戰國末秦朝初秦國著名將領,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世代將門,威震中原。祖父蒙驁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王,蒙驁作為秦國將領,先伐韓,後攻魏,共為秦國攻取70餘城,在中國歷史上亦為罕見,官至上卿。蒙恬父親蒙武,公元前224年,以裨將隨王翦領兵攻楚國,大敗楚軍,追至蘄南(今湖北蘄春西北),殺楚將項燕而歸。公元前223年,蒙武率兵攻打楚國,俘楚王負芻,平定楚地。次年,蒙武率兵南征百越(今浙、閩、粵一帶),越君投降,秦在此置會稽郡(今江蘇蘇州)。蒙恬,深受家庭環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由於出身將門做了秦國的將軍,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了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一。

  委以重任,抗擊匈奴。其實,蒙恬在統一六國的戰鬥中並沒有立下赫赫戰功,只是積累了戰爭經驗,才華也得到了秦始皇認可。在秦統一中原的同時,匈奴乘機跨過黃河,佔領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脅著秦都咸陽的安全,成為整個帝國最後的心腹之患。這時,秦國剛剛統一,人心思定,軍民厭戰。面對匈奴的挑釁,秦始皇選擇了讓年輕的蒙恬領兵出征。主要因為:其一,蒙恬長年在北方邊境守衛,對匈奴的戰法極其熟悉,這是那些長年征戰中原的老將們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軍裡最富有進攻精神和野戰能力的將領,秦朝其他將領打的多是中原地區的攻堅戰,對於塞北草原上與匈奴的野戰並無多少經驗。正是因為這兩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決定以蒙恬為帥,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

  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秦朝戰馬不多,馬匹質量與匈奴相比也相差甚遠,同時,由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根本性區別,秦國騎兵數量也遠遠不夠。要想戰勝匈奴,蒙恬必須找到秦軍的長處。《史記》中曾記載:秦以戰車開路,箭矢如蝗,步騎大軍隨後掩殺,匈奴大潰。可見這是一種以重裝戰車為主的戰法。秦在戰役中有一個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當時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事實上是代表著當時軍事水平的高峰,秦的重裝戰車體型高大,上載各式弩箭,發射起來密集如雨,匈奴大敗在所難免。蒙恬與匈奴在河套地區一戰,以銳不可當的破竹之勢,一舉收復河套、陽山、北假等地區,使匈奴望風而逃,遠遁大漠,此後幾十年匈奴不敢再進漢地。漢代賈誼就評價當時匈奴的狀態說:「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正是對河套戰役功業的稱讚。經此一役,當時的秦軍再無敵手,蒙恬也一躍成為秦帝國最為出色的將領,甚至秦國的丞相李斯也自歎:蒙恬將軍在很多方面都遠遠超過我。

  以險制塞,精修秦道。蒙恬打敗匈奴,拒敵千里之後,帶兵繼續堅守邊陲,根據「用險制塞」以城牆來制騎兵的戰術,調動幾十萬軍隊和百姓築長城,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防護城牆連接起來,並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建起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達五千多公里的萬里長城,用來保衛北方農業區域,免遭遊牧匈奴騎兵的侵襲。蒙恬在修築萬里長城的壯舉中,起了主要的作用,這延綿萬餘裡的長城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寶。另外,蒙恬又派人馬,從秦國都城咸陽到九原(今包頭市九原區),修築了寬闊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閉塞的困境。這一舉措,不但加強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重要的是對於調動軍隊,運送糧草器械物資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蒙恬造筆

  公元前223年,蒙恬帶兵在外作戰,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始皇。當時,人們用竹籤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隻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心中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於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裡。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他將兔毛筆往墨盤裡一蘸,兔尾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相傳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又說蒙恬夫人卜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制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制筆技藝傳授給村民,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繞村而過的小河易名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璉的別稱。事實上,出土的文物已證明,毛筆遠在蒙恬造筆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為毛筆製作工藝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沒。農曆3月16日與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蓮的生日,村民們就要舉行盛大敬神廟會,以紀念他們的制筆之功。

  蒙姓溯源

  蒙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起源一:源於高陽氏,出自遠古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夏朝時期,敬重古代的偉人,就把顓頊的後代封到蒙雙城(今山西交城),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蒙雙氏、雙蒙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蒙氏、雙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二:源於姬姓,出自兩周王朝掌管蒙山之官東蒙主,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周王朝的時期,王室在蒙山(今山東蒙山)設了祭壇,祭祀蒙山之神,並設有專門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員,稱為東蒙主。東蒙主的後裔子孫中,世代居於蒙山承襲東蒙主之職,遂以山名為姓氏,稱蒙山氏、東蒙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蒙氏、東氏、山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三:源於姬姓,出自清朝時期巫羅俊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江西於都蒙氏族人主要集居於盤古山、靖石等地,古今都是當地望族之一。

  起源四:源於彝族,出自唐朝時期南詔蒙氏,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唐朝初期,白子國王張樂進求將國位分別禪讓於巍山的彝族蒙捨部落酋長蒙細奴邏、俎豆本主。蒙細奴邏受禪後,經過大小戰爭,於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統一了蒙捨川地區,建號「大蒙國」。政權滅亡後,子孫中有躲過滅族劫難的,輾轉定居於今廣西省以及安定(今甘肅定西)等地,後裔子孫多以原國名「大蒙國」為姓氏,稱蒙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五: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記載:蒙古族蒙古爾濟氏,是蒙古黃金家族「博爾濟吉特氏」的一個東部分支,世居科爾沁,清中葉後,蒙古族、滿族蒙古爾濟氏多冠漢姓為蒙氏、孟氏。

  起源六:源於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巫氏族人,屬於避難改姓為蒙氏。明洪武年間,巫寧保於1385年參與興寧戶房吏,因犯事戌滇南,生子巫萬承,隱姓埋名改姓為蒙氏。其一支遷廣東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島、香港等地。另一支遷江西南康、寧都、廣州、汕尾等地。再一支遷廣西各縣、市,其人口眾多無法詳算。

  起源七: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記載:滿族蒙古氏、蒙鄂囉氏、蒙鄂索氏、蒙古楚氏、蒙古裡氏、蒙果資氏、蒙果氏等,後多冠漢姓為蒙氏、孟氏、銀氏等姓氏。

  起源八: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壯族、苗族、瑤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蒙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改為漢姓蒙氏,世代相傳至今。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