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李煜翻案 歷史誤讀了他 | 陽光歷史

 

A-A+

為李煜翻案 歷史誤讀了他

2018年08月23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3 次

  通常提到南唐後主李煜,人們都會認為他是位成功的文人失敗的君王。南唐的覆滅全部怪罪於李煜的昏庸無能,怪罪於他沉迷於風花雪月和治國無方,其實是有些片面的。

  據《五代史》《宋史》等記載,自李忭篡奪吳國皇位以來,南唐的國家政權就時刻面臨著傾覆的危險,在那個戰亂不堪的年代,李忭雖有治世之能,然而他卻不思進取,只滿足於一方百姓安樂,多次貽誤擴大邊疆的有利時機。晚年又因貪圖長壽而信奉方士妄求長生不老之術,結果害人害己,最終中毒身亡。隨後其子李璟即位,正值北方後周強大起來,對南唐步步緊逼,李璟懦弱,只好向其俯首稱臣,從此南唐逐漸走向衰退,到李煜時落下的只是個爛攤子。

  其實李煜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然而,天意弄人,李煜不得不肩此重任。此時,趙匡胤的北宋已經取代了北方的後周,為了統一中原,北宋對江南暫時採取穩定的「一國兩治」之法,允許南唐為其附屬,接受吳越國的朝拜。根據史料記載,除了五萬兩黃金白銀的巨額歲貢外,北宋每次打仗及國內的重大活動,南唐都要進禮以表示支持和祝賀,南唐以及江南諸國實際上已經成為北宋的後方基地。

  雖然李煜愛好文學和詩詞,但在北宋對中原的不斷吞噬下,李煜也感到了危機,並試圖做最後的抵抗。為了讓北宋放鬆警惕,在接待北宋使者時他特意換下平時穿的龍袍,偽裝成臣屬的樣子,在等使者走後又加緊對北宋的戰略防禦。

  據《宋史》記載,李煜拒絕了趙匡胤邀他北上的命令,派弟弟從善及大臣去北宋,表面上是匯報工作和聯絡感情,實際上卻是刺探北宋對南唐的政策,瞭解形勢,以延緩北宋對南唐的進攻時間。

  一次李煜視察江邊防線,守將皇莆繼勳向他匯報的頭頭是道,但是當李煜到城牆上巡視的時候,卻忽然聽到對岸傳來了陣陣廝殺聲,放眼望去,只見江北搖旗吶喊、鼓聲震天,一排排的戰艦快艇猶如一條條長龍,快如離弦的箭直朝江南射來。李煜不由打了一個寒戰,急忙責問皇莆繼勳,只見皇莆繼勳戰戰兢兢不敢作答。有大臣告訴李煜,那是北宋軍隊在演練水戰,時常傳來吶喊聲。李煜忽然想起以前曾有大臣深夜拜見,專門提醒他要加強對江北軍事的監視,由此看來絕非妄談。而他也曾下令皇莆繼勳仔細監察,但得到的均是喜報,如今才得知真相。

  李煜轉向皇莆繼勳怒聲道:「念你是忠良之後委以重任,可你卻玩忽職守貽害江山社稷,你如何對得起南唐父老,怎麼對得起你父親皇莆暉將軍的一世英明?」隨即命令禁軍將其斬首,又派人將江邊的船隻搜尋乾淨,增強江邊的防禦力量。

  由於經歷了多年戰爭,南唐可用的將領已經屈指可數,國家的財政也日益空虛。但是李煜絕對是個有血性的男人,他不想在別人的眼皮底下苟延殘喘,更不願意做別人的奴隸,因此當北宋大軍直逼金陵城下,吳越國先期投降,並率領軍隊對南唐形成合圍之勢的危難時刻,李煜毅然決定拚死一戰,並已經做好了與國家同生死共存亡的打算。無奈北宋大軍已經勢不可當,攻破金陵後擒獲了正準備自焚的李煜。

  趙匡胤對李煜的頑強抵抗很是惱火,認為他應該像吳越國王錢俶一樣自動投降,所以在兩人的封號上加以區別,錢俶被封為「漢南國王」,李煜被封帶有嘲諷意味的「違命侯」。雖然他們的封號各異,但在趙匡胤「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的宗旨下,其最終的歸屬卻是一樣的。李煜在北宋寄居的兩年時間裡,看到了國破山河碎,復國無望,只有憑借詩詞抒懷。歷史沒有成就他的帝王功績,卻使他的藝術造詣達到了頂峰。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