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遺傳學家稱世上根本不存在「孔子後裔」
對姓氏的研究,可分別從社會學和遺傳學的角度來進行。在這兩個領域中,姓氏的內涵差別很大。目前,社會上有不少人認可甚至津津樂道「孔子後裔」這個概念,但在遺傳學家看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孔子後裔」,或換一種更確切的說法:根據遺傳學基本原理,當前正宗「孔子後裔」繼承的孔子的遺傳物質其實最少,他們最不應當姓孔;而有些目前不姓孔的人繼承的孔子的遺傳物質卻可能更多,更應姓孔。在社會學家看來,這種說法也許是奇談怪論,然而在遺傳學家看來卻是不爭的事實。
孔子像
每個人的祖先數目都隨世代增加而按幾何級數遞增:每個人都有父母2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如此類推,上溯10代,應有約1000個祖先(210=1024);上溯20代(僅600年左右),就應有約100萬個祖先(220≒106)。
理論上,每個後代都有均等的機會,從這100萬個祖先各繼承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如果上溯50代~100代呢?得到的將是天文數字。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龐大姓氏的血統,在每個人的家譜中,只要耐心地多上溯幾代,幾乎都能查到百家姓裡所有的主要姓氏,同時沿父系和母系多上溯幾代,有時甚至能查到在歷史上極著名的人。
中國人的姓氏並不多,常見的100多個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漢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緣婚姻(更不用說同姓婚姻)實際上不可避免地經常發生。
「孔子後裔」到底繼承了多少孔子的血統?現代遺傳學已確定的一個基本事實是: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23對)染色體,染色體是遺傳信息(基因)的主要載體,每個人都只能從父母雙方各獲得一半的遺傳物質(即23條染色體)。
我們可以反過來從某個先輩出發,來估算先輩與後代在遺傳方面的數量關係。在後代中,基因減半的過程每傳一代都會發生一次,所以後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量,隨傳代次數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迅速遞減。假定孔子的遺傳物質(「孔子基因」)全部是特殊類型的基因(事實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並且沒有血緣婚姻發生,那麼孔子的第6代後裔就只繼承了1/64(26=64)的「孔子基因」,其餘63/64都來自外姓祖先。這就是說,就個體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孫的細胞中,46條染色體裡最多只可能有1條來自孔子,而其餘45條都來自外姓。再往下每傳一代,後代連一條孔子的染色體都沒有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來越多的「孔子後裔」實際上沒有繼承孔子的任何遺傳信息。
以此類推,就群體而言,孔子的第10代孫只繼承了約千分之一(210≒1000)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孫只繼承了約一百萬分之一(220≒106),到目前的第80代,因280≒1024=1億億億,就只繼承了約1億億億分之一的「孔子基因」——這個數字與0有多大區別?
雖然經女性傳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後裔」偶然也會與姓孔的「孔子後裔」婚配(血緣婚姻),把帶出去的部分「孔子基因」又帶回到姓孔的「孔子後裔」之中,但中國傳統習俗強調「同姓不婚」,「孔子後裔」總是盡量選擇不姓孔的婚配對象,每代基因減半的發生概率仍然較大。
遺傳學上有個著名的群體遺傳平衡定律:如果群體很大,個體隨機婚配,且不考慮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影響,則群體中各種基因類型的比率每代均保持不變。我們先假設「孔子基因」全部是與眾不同的特殊基因。孔子在世時,中國實際人口約為1000萬,「孔子基因」在當時人口中所佔的比率為千萬分之一。現在中國人口超過13億,是當年的130倍;按照平衡定律,「孔子基因」在現代中國人口中所佔的比率仍為千萬分之一,在全國13億人口中總共應有約130人份的孔子基因。
既然80代以後的「孔子後裔」繼承的孔子基因不到1/1024(1億億億分之一),遠低於全國人口中的平均值(1千萬分之一),那麼在全國人口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所繼承的「孔子基因」的份額高於這個平均值。這部分人只可能是通過女性傳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後裔」。這些不姓孔的後代之間,由於不適用「同姓不婚」的限制,可能多次交叉發生血緣婚配。從遺傳學的角度看,正是這部分不姓孔的人比目前姓孔的「孔子後裔」更有資格姓孔。
2,000多年前,孔子的傳人孟子(非「孔子後裔」)就認識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即先輩對後世的影響經5代就基本上斷絕。人們誇耀祖先往往是基於與某個顯赫祖先有相同基因的假設,然而人類的遺傳物質在後代個體中稀釋(遞減)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輩的基因在第6代以後的某些個體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
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說,我們整個社會應當淡化姓氏的概念,社會學界對所謂「姓氏文化」的研究,應立足於「文化」的傳承而不是荒誕的「血統論」暗示。
本文作者:嚴家新,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進化論,以及狂犬病毒新型疫苗和診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