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愛好還是作秀?乾隆皇帝為何要寫那麼多的詩歌 | 陽光歷史

 

A-A+

是愛好還是作秀?乾隆皇帝為何要寫那麼多的詩歌

2016年10月07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96 次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期間,釋放了雍正末因貽誤軍機而判死罪的岳鍾琪、傅爾丹,賜予允禟、允祀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還為多爾袞昭雪,復其王爵。並且知人善任,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而且文藝范頗足,寫下了41863首詩作,除去童年,能用來寫詩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不過,這麼多詩歌,真正流傳下來的寥寥無幾。也就是乾隆傾其一生寫下的詩歌似乎並不能證明自己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最多是一位文學愛好者而已。

  那麼,既然如此,乾隆皇帝為何要寫那麼多的詩歌?

  其一,實現自己一生的抱負。古代讀書人強調齊家治國平天下,注重立德立功立言,乾隆帝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熱愛,因此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其二,乾隆皇帝乃是滿族皇帝,為了表示滿族入主中原的正確性,宣傳君權神授的思想,讓天下臣民知道皇帝那是無所不能的,因此身體力行,創作了大量的詩作。

  其三,乾隆皇帝自我陶醉,再加上臣下的溜鬚拍馬,造成了無法正視自己詩作的藝術性,還以為自己真的是李杜再世,因此一發不可收拾。當時,善於添菊的和珅等人無不對乾隆推崇有加。

  其四,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特愛顯擺,每遊覽一個地方就要寫一些詩,留一些字,很氾濫,要不是他是個皇帝,基本上沒人會知道有這麼一個人。

  其五,乾隆很多詩文均是朝臣代筆,至於潤色,更是免不了的。大抵禦制詩文集,或由儒臣潤色,或代擬之,萬幾鮮暇,不能一一躬親,亦如上賞之神壽字聯匾,多由南書房恭代,不儘是御筆也。當時儒臣,以紀文達為最得優眷。這裡的紀文達就是紀曉嵐,當然還有沈德潛。

  不過,乾隆皇帝也很悲劇,和張若虛、王之渙相比,別人就有那麼一兩首足以流傳後世。而這傢伙費勁辛苦嘔心瀝血又是請人找槍手,結果一首詩也沒留下,豈不讓人貽笑大方。看來寫詩和地位數量沒有太大的聯繫,如果缺乏相應的才華,不如哪裡涼快哪裡待去。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