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馬屁大王裴矩是最會見風使舵的大臣?
話說楊廣的豪華車隊出塞北,一路之上都是看熱鬧的胡人。他們以為遇到了神仙下凡,遠在十里以外,就聞風朝皇帝車隊方向跪拜,軍隊附近更沒有敢騎馬的人,那些突厥貴族們前往迎接時,都跪在大帳前,連大氣都不敢喘。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隨行的大臣們差不多個個幫楊廣出主意,如去哪兒玩,哪裡有什麼珍寶等等。
其中,一個叫裴矩的大臣,馬屁拍得更是一絕。他根據自己在西域為官時收集的資料,加上商人提供的情報,編撰了三卷《西域圖記》, 內容包括共四十四國風土人情、儀形服飾等,呈給楊廣。沒想到楊廣看後,龍心大悅,親自向他請教西域問題。裴矩並沒有將西域的民生如實上報,而是介紹哪個國家有奇珍異寶,還聲稱富饒的吐谷渾很攻下。
其實,裴矩還是很有治國才華的。楊堅在位時,深受賞識並得到重用,曾派他平定南陳和廣洲叛亂,官至吏部侍郎,之後又被楊廣派往西域。在那裡為官十餘年,他不辭勞苦,幾乎遊遍西域,還為治理西域殫精竭慮,用反間計使突厥內鬥,之後又籠絡、分化、削弱,消除隋朝最大的威脅,使得西域四十國臣服進貢,「交通中西,功比張騫」。
可是,返朝後的裴矩,開始迎合楊廣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再次利用自己的「智慧」,日夜揣摩皇帝的心思。
聽了裴矩的介紹,楊廣心裡癢癢的,很想如秦皇漢武一樣,繼續讓裴矩管理西域。裴矩抵達西域駐所後,說服楊廣動用國庫,派使臣攜帶大量金銀前往張掖,「引誘」那些胡人。自此,西域與中原交往越來越多,可是費用全由大隋國庫支出,最終造成國庫空虛。
然而當他入唐後,裴矩很快發現,太宗和煬帝不是一類人。李世民善納人言,「導之使諫」,裴矩又看準了風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來個華麗轉身,成為「犯顏直諫」的諍臣。受到太宗的誇獎:裴矩這樣幹下去,國家「何憂不治」!
不得不說,裴矩這個人確實會見風使舵。有關裴矩的這種行為,歷史上就有很多議論,如司馬光認為他是一個忠臣,只是由於皇帝的好惡才因此變忠變佞了似的。
話說楊廣的豪華車隊出塞北,一路之上都是看熱鬧的胡人。他們以為遇到了神仙下凡,遠在十里以外,就聞風朝皇帝車隊方向跪拜,軍隊附近更沒有敢騎馬的人,那些突厥貴族們前往迎接時,都跪在大帳前,連大氣都不敢喘。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隨行的大臣們差不多個個幫楊廣出主意,如去哪兒玩,哪裡有什麼珍寶等等。
其中,一個叫裴矩的大臣,馬屁拍得更是一絕。他根據自己在西域為官時收集的資料,加上商人提供的情報,編撰了三卷《西域圖記》, 內容包括共四十四國風土人情、儀形服飾等,呈給楊廣。沒想到楊廣看後,龍心大悅,親自向他請教西域問題。裴矩並沒有將西域的民生如實上報,而是介紹哪個國家有奇珍異寶,還聲稱富饒的吐谷渾很攻下。
其實,裴矩還是很有治國才華的。楊堅在位時,深受賞識並得到重用,曾派他平定南陳和廣洲叛亂,官至吏部侍郎,之後又被楊廣派往西域。在那裡為官十餘年,他不辭勞苦,幾乎遊遍西域,還為治理西域殫精竭慮,用反間計使突厥內鬥,之後又籠絡、分化、削弱,消除隋朝最大的威脅,使得西域四十國臣服進貢,「交通中西,功比張騫」。
可是,返朝後的裴矩,開始迎合楊廣好大喜功的虛榮心,再次利用自己的「智慧」,日夜揣摩皇帝的心思。
聽了裴矩的介紹,楊廣心裡癢癢的,很想如秦皇漢武一樣,繼續讓裴矩管理西域。裴矩抵達西域駐所後,說服楊廣動用國庫,派使臣攜帶大量金銀前往張掖,「引誘」那些胡人。自此,西域與中原交往越來越多,可是費用全由大隋國庫支出,最終造成國庫空虛。
然而當他入唐後,裴矩很快發現,太宗和煬帝不是一類人。李世民善納人言,「導之使諫」,裴矩又看準了風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來個華麗轉身,成為「犯顏直諫」的諍臣。受到太宗的誇獎:裴矩這樣幹下去,國家「何憂不治」!
不得不說,裴矩這個人確實會見風使舵。有關裴矩的這種行為,歷史上就有很多議論,如司馬光認為他是一個忠臣,只是由於皇帝的好惡才因此變忠變佞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