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後的兩個鮮為人知公主的命運:榮安與榮壽!
清朝對公主的體制非常嚴格,按"欽定大清會典"所載:"凡公主之等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皇女自中宮出者,封固倫公主;由嬪妃出者,封和碩公主。如中宮撫宗室女,下嫁,亦封和碩公主。固倫公主品級視親王,和碩公主品級視郡王。"這說的很清楚了,只有皇帝的女兒才可以稱公主。至於宗室親王之女,則稱格格,格格有五等,為郡主、縣主、郡君、縣君及鄉君,同樣也是非常嚴格,不是旗人姑娘都可以稱呼格格(注1)。
現在再回到本文的主題,清末最後兩位公主,我們都知道,同治、光緒、宣統三帝無後,咸豐帝奕詝,在做皇子時冊立薩克達氏為嫡福晉,不兩年死,無出,繼於咸豐二年立孝貞後,鈕祜祿氏,即後來的慈安太后,也無出,孝欽後,葉赫那拉氏,進宮時封懿嬪,生載淳即同治後進為懿貴妃,咸豐皇帝做了十一年死了,由唯一的皇子同治繼位,母以子貴,於是懿貴妃就與慈安並尊為皇太后了。
咸豐嬪妃中只有莊靜貴妃生一女名榮安,咸豐就親生這一子一女,所以封為榮安固倫公主,榮安生於咸豐五年(1865年),於同治十二年十九歲時嫁給符珍。她是一位很聰明的女孩子,不知從那個朝代開始,按宮廷慣例,公主出嫁,都要派個管家婆到公主府,照顧公主生活, 但這些管家婆往往仗著皇家氣勢,作威作福,連公主和駙馬兩夫妻的床第生活也要干涉,若不給她一些豐厚的賞賜,駙馬就休想進公主的房。但駙馬公主年輕面薄,又不大好開口,被管家婆欺的很多,有的管家婆甚至把公主的財產都占為已有。榮安公主婚數日後駙馬竟有三個月不能入房,榮安忍無可忍,一日回到宮中,問慈安太后說:"皇額娘到底把我嫁給了誰?"慈安笑道:"傻孩子,你的駙馬是符珍怎麼還問我。"榮安說:"即然嫁給符珍,為什麼三個月我不能和他見一面。"慈安自然立即明白,頓時下旨澈查,將所有公主家的管家婆召回,以後不許有此例。勇敢的榮安趕走了管家婆,從此和駙馬過著尋常夫妻的美滿生活,可惜不到一年,她自己卻香消玉殞,年僅二十歲,符珍活到宣統元年才去世。
末代公主榮壽固倫長公主(最中間)
第二位公主榮壽卻是恭親王的女兒,恭王是咸豐同父異母兄弟,為什麼成了公主,這要由他們的父親道光說起。道光的孝全後生一子,即咸豐帝奕詝;靜貴妃(孝靜後)生三子,其中排行老六的是著名的恭王奕欣;另一個莊順貴妃也生三子,其中一個是著名的老九醇王奕譞;還有位祥妃生一子,共八個王子。(注2)咸豐十歲時他生母亡故,道光將他交給最寵愛的靜貴妃撫養長大,道光因愛靜妃也愛奕欣,本欲將他立嗣,靜妃力辭,最後才將咸豐冊立,到咸豐登基後僅上尊靜妃為太妃,而沒有晉封太后,奕欣屢請,咸豐口頭答應,就是沒有動作。到靜妃四十四病重時,咸豐對養母很孝順,朝夕侍奉,問安視藥,到最後幾天,病人神智不清,誤將咸豐當作奕欣, 在枕上斷斷續續地說:"悔不該當初你皇爸爸要冊立你時力辭,要不然何至叫你委曲在人下,你娘至死不過是個妃位呢!"說完哽洇不已,咸豐聽了知道病中出真言,立即草詔尊靜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並告知奕欣,次日太后就撒手人間了,但兄弟倆心中都留下了陰影,咸豐在位時始終沒有授予奕欣實權。
咸豐一共做了十一年的皇帝,內亂外患不斷,最後英法聯軍攻下京城,火燒圓明園,躲避到熱河,憂憤成病,終於在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逝於熱河,病中奕欣屢次請覲,他以"相見徒增感喟"至死也沒有重敘兄弟之情。咸豐在世時重用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位軍機大臣,死前一日,他召見這八人,立載淳為皇帝,並授這八人為襄政大臣共同輔政,皇后鈕祜祿氏,載淳生母葉赫那拉氏,均升為太后。那拉氏想獨攬政權,載垣等堅決不同意,又加上肅順等曾勸咸豐處死那拉氏,因此新仇舊恨迸發,想到久涼在那裡的奕欣,拉他來做靠山發動政變,派得寵太監安得海化妝成村姑(注3),帶了兩宮太后的密令,混過肅順們設的重重關卡,到北京去搬恭親王,以奔喪為名到熱河和兩宮太后密謀,設下辛酉政變方案,將八位贊襄政務大臣一網打盡,創下清朝史無前例的垂廉聽政局面,直到清朝滅亡為止(注4)。
這樣奕欣成了總攬外朝內廷大權的重臣,三十歲的恭親王、二十五歲的慈安和二十七歲的慈禧叔嫂間結成同盟,為顧及閒話,又以同治名義下了一道諭旨:"議政王等贊理庶務,毋避小嫌。"並於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兩宮下一道懿旨,以咸豐在世時早就有這想法為借口,把恭王的女兒留養在宮中,並破格晉陞為榮壽固倫公主,這固然是因奕欣有擁載垂簾之功,也為了去除他們兄弟間不愉快的往事,更進一層說,也是一個留在宮中的人質,以防恭王權大謀反。榮壽公主進宮時不過十歲,住慈安宮裡,比榮安大一歲,所以人稱長公主或大公主,慈安是老實人,多了一個小女孩在跟前,親熱地叫她皇額娘,豈有不愛之理,而慈禧因為有一種特殊的政治關係,自然也要表現出十分親熱,這樣過房公主反而比真正的公主聲勢來的煊赫了。
榮壽到了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五歲,下嫁給道光帝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和其駙馬景壽之長子志端,表兄妹成親,志端很好學,是一等蔭生,夫妻恩愛,不過不到五年,志端使患了癆病死了,榮壽以妙齡守寡,時常入宮隨侍,她是唯一在慈禧面前說的上話的人。又過了三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也死了,慈禧提出以醇親王奕譞和自己親妹妹蓉兒所生的兒子載湉繼承咸豐,而不是繼承同治,這就是光緒,再度造成自己垂簾的局面。
光緒進宮時才四歲,生性軟弱,和慈安太后同住,慈禧只把他作為自己垂簾當權的傀儡,除了嚴厲管教外,很少對他關心,倒是很得到慈安和比他大十九歲的榮壽的愛護,當時光緒繼位,宮內外、朝廷上下意見不少,還出了吳可讀以死相諫,榮壽能以大局為重,處處護著小皇帝,慈安死後,光緒最親近的人,外面是師傅翁同龢,裡面便是大公主了。光緒十九年光緒大婚時,隆裕是慈禧的內侄女,而瑾、珍兩姐妹家裡和恭王有姻親關係,大公主更加關愛(注5),戊戌後光緒終不至被廢,榮壽出了很大力。庚子之後,榮壽隨駕到了西安,回京後,慈禧一改常態,常邀外國公使館各夫人進宮敘談,聯絡感情,榮壽一般都有參加。
很多文章都說榮壽驕橫扈,仗勢欺人。其實清朝體制大公主是極為隆重的,只舉一例,公主府在安定門大街大佛寺後面,每逢她出入,氣派是夠嚇人的,她轎前有兩名騎馬執鞭的"頂馬"凡經過街道,這兩人大叫"坐車的下車"把人車馬全趕到旁邊小胡同中去,避晚一些的就得挨鞭子,即使在路上遇到她生父恭親王,她則把自己轎子前遮上一幅大帷幕,表示看不見,好讓雙方轎夫們快快走過,否則父親也得下轎或避入小胡同去,所以沒人敢撞她轎隊。即使到了民國,宗親溥字輩不用說,載字輩因她固倫公主身份也是最高,都得向她行跪拜禮。
榮壽到了晚年愛聽戲,常到東安市場聽程硯秋、馬連良的戲,她死於1932年,享年七十七歲,也就由她了結了我國數千年來公主之局。
註:
1, 《瀛台泣血記》的作者自稱為裕德齡公主,其實她是漢軍正白旗人,不是宗親,連個格格都稱不上,父親裕庚是個三品外交官,母親是法國人,曾和她妹妹裕容在慈禧作翻譯,後因中飽給外國畫師的八萬兩銀子,被慈禧趕出宮外。最近有本《德齡公主》的書,可能取名不妥。
2, 道光還生了九個公主,其中有四個公主早殤。
3, 也有提出辛酉政變主要由醇王奕譞參與密謀,在外穿線,醇王偕福晉慈禧之妹蓉兒當時也隨同到熱河,自然是慈禧最信的過的人。
4, 清史上小皇帝不少,皇太極在關外去世,順治福臨六歲繼位,由多爾袞輔政;順治去世,康熙玄燁八歲繼位,由鰲拜輔政,均未聞有皇太后出而聽政。
5, 傳說光緒承慈禧旨意選了隆裕為皇后,接著就由大公主作主把兩個荷包給了瑾、珍兩姐妹選為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