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生精於帝王心術辨人無數 卻敗在李績身上
每一段歷史都會由某個人去承擔起創造的責任,那些「領頭羊」們,無一不是千古留名的英雄偉人,周武王、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等等,歷史上有一批極具領導才能的人,他們自己本身也許並非知天文地理,通曉萬物的大智慧者,但他們之所以都能成為領袖人物,成就一番帝王霸業,就是因為這些人熟練地掌握了帝王權術的奧秘。
他們自己並不萬能,但卻很會識人用人,很會鼓舞下屬人心,很會規範下屬,讓自己的小團體能做到各司其職,上行下效。而在帝王權術的永遠上,爐火純青的不得不提的便是這李世民。
李世民很會處理自己和臣子們之間的關係,他用一些小小的利益和好處時時為臣子們心尖上抹些蜜糖,讓這些臣子為他盡力,為他效忠,一心一意的誓死追隨,擁護他成就霸業。他早早就在計畫和沉積屬於自己力量,玄武門之變便是他能力最好的代言。
李世民處理君臣關係確實很有一手。
早些年,他曾設宴招待群臣,而他的得力悍將尉遲恭因為過於高興,喝了許多酒,漸漸地便頭昏腦漲開始耍起酒瘋,因為與任城郡王產生摩擦,爭執之中,莽夫之勇沖頭,舉拳便揍,這一下可不得了了,揍了自家BOSS的堂弟,甚至把人家的眼睛都差點打瞎。他不動聲色好生安撫二人,等到第二天尉遲酒醒後,召來談話,他不說自己下屬昨日犯下的錯誤,而直接開門見山嚴肅的講了漢高祖誅殺功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歷史,並設身處地的教育自己的下屬:「我是不看好漢高祖的做法,一直以為不夠道義,但是你這次做的事情的確有些過分了,不符合你的身份該有的行為,希望你以後能夠規範自己的言行,免得使我不得以懲罰了你,落得個漢高祖的後塵。」尉遲感動涕零,自此忠心耿耿,為李世民的江山穩固獻出了巨大的心力。
對武臣選擇了符合他們脾氣的恩威並施,對文臣,則有一套剛柔並濟的溫柔對策。房玄齡曾因犯錯被勒令回家思過,不久之後,李世民駕臨去遊玩芙蓉園,一番遊玩之後,作為一個資深心機帝,他「順便」的去看了看自己在家思過的臣子,一番暢談,借此機會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也給對方一次再次衷心效忠自己的機會,這位心機帝臨走時「順便」帶自己犯錯了的臣子回宮,這件事就這樣瞭解了,從此房玄齡又成為了一個好臣子一個衷心耿耿的好臣子。
再好的千里馬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尤其是當自身心機帝李世民碰上資深牆頭草李績(徐茂公),上有政策,臣有對策,在李世民眼裡,李績可謂是一個乖乖好臣子,忠心耿耿,有能力有智慧,是他心目中留給自己兒子李治的一大重臣,他先是貶了李績的官,然後在臨終前囑咐自己的兒子一定要把李績召回復職,這樣李績得了好處,就會感恩戴德,忠心耿耿的效忠新主。
李治很聽話,他照辦了。但對於默不作聲的李績來說,他冷眼看著自己被自己的舊主人算計,他洞察一切,但不做聲,在新主人召回予以重任時,他對新主人的一些荒唐做法也裝聾作啞,事不關己的高高掛起。因此,李治越來越重用他了。
等到李治要廢王立武時,滿朝大臣無不拚死上奏反對,例如長孫無忌等元老級大臣也不顧一切的反對皇帝的做法,皇帝很生氣,他去詢問了李績的看法,李績便給出了很不負責的回答:「陛下的家事,何須外人插手?」洽和心意,李治大喜,於是屁顛屁顛的跑去準備廢立之事。而李績則因此而得到了武後的信任和重用。
李績也算是變相的報復了自己的舊主人——李世民。你算計我,不真心待我,那麼我冷眼觀看,任由你的子孫胡作非為。李績的做法將李氏江山引上了歧途,但卻讓自己的仕途走上了更高峰。
君王、臣子,無非就是互相利用,互相算計,互取所需。李世民一生精於帝王心術,自認為辨人無數,無一不准,卻唯獨敗在了蔫吧拉唧不吭不響的李績身上,算計了對方,只是想讓對方為自己的後代依舊盡心,但看在對方眼裡,卻是使對方心寒,最終報復性的將自己的新主人引上了歧途。這是李世民人生中一抹淡淡的悲哀,也是他人生中少有的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