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明為何不殺武則天?是對其有真感情 | 陽光歷史

 

A-A+

唐太宗李世明為何不殺武則天?是對其有真感情

2018年02月04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95 次

  貞觀年間,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讖,也就是一本預言書,裡面對唐朝的未來作了這樣的推測:「唐三代後,有女武代王!」說的是唐朝三代之後,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為新皇帝。武則天剛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師袁天綱就來到其父武士擭的官邸,當時在襁褓中的武則天穿著男孩的衣服。袁天綱看過後大驚:「龍睛鳳頸,極貴之相。若是女孩,當為天下主!」說完,沒分清男女的袁大師走了,空留下武士擭在那裡愣神。而本故事,說的是袁天綱的老友,著名預言家李淳風的故事。

  這年冬天,負責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風正在校正大唐新歷,推算出正月初一將要發生日食。關於日食,現代人當然有科學的解釋:當月球轉至太陽和地球之間,且地球、月球、太陽呈一條直線時,太陽光被月球擋住,對地球而言即發生了日食。在古代,日食出現算得上是大事,因為古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天空中的太陽突然消失不見。李淳風立即將自己的推算稟報皇帝。在新年的第一天發生日食,當然被認為是凶兆,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興,問李淳風:「你預測的天象真的會出現嗎?假如正月初一沒有日食發生怎麼辦?」

333.jpg

  李淳風道:「如果那樣,我願被處死。」正月初一到了,上午的時候,皇帝在庭院中等候日食,但天空毫無變化徵兆。皇帝有些不耐煩,對李淳風說:「我現在放你回家,與妻兒作別。」「不忙。」李淳風微笑,「此時尚早,陛下莫急。」說著,他在牆壁上做了個記號,告訴皇帝,當日頭照到那個記號時,當有日食發生。正如我們所猜測的,後來就真的有日食發生了,不差分毫。皇帝大驚,更多的是高興,因為他身邊有這樣一位大師。在此之前,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貞觀年間,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讖,也就是一本預言書,裡面對唐朝的未來作了這樣的推測:「唐三代後,有女武代王!」說的是唐朝三代之後,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為新皇帝。天下初定無多,江山真的會迅速埋葬於一個武姓女子之手嗎?世民深為不安,大喊:「快快給我找到這個該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宮迴盪。有近侍勸皇帝安靜一下,建議傳李淳風入宮,詢問究竟。

  「李淳風?」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是啊。」近侍說,「他不是我們大唐第一號預言大師嗎?聽聽他的看法,也許有不錯的收穫哦。」世民點頭稱是。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皇帝秘密召見了我們的主人公太史令、預言家李淳風先生。李淳風坐在幽暗的室中,面對著曾天下無敵的李世民。世民將所得預言書展示給李淳風看。李淳風看後回答:「書中預測的徵兆已生成,這個武姓女子現在就生活在皇宮!四十年後,她將成為帝國的統治者,李家子孫會被她誅殺很多。」

  世民道:「那我現在就找到她,斬殺之!如何?」李淳風說:「不可。武姓女子為帝,乃天命,不可改。天命不絕此女,假如妄加行動,會傷害及無辜。而且,此女為皇帝,當在四十年後。到那時,她也老了,會仁慈一些。大唐朝王朝中途易姓,只是暫時的,此女人終不能徹底斷絕唐朝。但如果現在就尋找此女,捕而殺之,那麼還會出現其他人篡奪李唐江山。而據我推算,新出現的人,會比那武姓女子更強力和凶狠,到那時您的後代恐怕就不會有遺留了。所以,相比較而言,留著武姓女子之命比現在殺了她更有利。」世民低頭不語。

  唐太宗之代有《秘記》,雲唐三代之後,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風以詢其事,淳風對曰:「臣據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四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殆將殲盡。」帝曰:「求而殺之如何「淳風曰:「天之所命,不可廢也。王者不死,雖求恐不可得。且據占已長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四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壯嚴毒,殺之為血仇,即陛下子孫無遺類矣。」(《朝野僉載》)

444.jpg

  世民最終採納了李淳風的建議。於是,在後宮一角戰慄的武則天得活了。事實上,世民皇帝的恐懼並未到此為止。

  貞觀年間,有大將李君羨,原籍河北武安,被封為武連郡公,又出任左武衛將軍,守衛玄武門。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李君羨跟皇帝所厭惡的「武」字太有緣分了。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一幕出現在這天晚上:李世民在宮內宴請他的武將,行酒令時,叫大家各自報出自己的小名,輪到李君羨,他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眾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但李世民心裡緊了一下,當然沒流露出來,而是打趣道:「李君羨,你是何樣的女子啊,如此勇猛?!」夜宴散了,眾武將告別皇帝,李君羨也走了,他還要去玄武門值夜班。在偌大的皇宮中,李世民難以入睡。後來,找了個借口,把李君羨給處死了。直到武則天時期,女皇得知原委,歎息良久,下令給李君羨平反。

  接著說李淳風。當時他非常受李世民信任。皇帝病危時,令淳風入見。後者流淚無言。皇帝問,對道:「陛下今晚當駕崩!」世民道:「生死由命,有什麼可憂傷的?」

  在世民死的當晚,他被留宿宮中。這是極大的信任。李淳風是陝西岐州人,小時就聰穎秀徹,博覽群書,尤精天文、歷算和占卜學。早年有過漫遊經歷,曾在浙江天台山學道,得高人秘傳。入仕途後,貞觀十五年,任太史丞,掌管天象與歷算。七年後轉為太史令。

    按我們現在的看法,精通天象的他是這個地球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比歐洲早了千年。李淳風最大的名頭,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預言家,著有《推背圖》,該書被認為是古中國最神奇的預言書,據說很多都靈驗了。在匪夷所思的同時,令人不寒而慄。李淳風寫作《推背圖》,大約還是受到那個風雨交加的黑夜的啟發。在那個夜裡,他被皇帝傳去詢問關於「武女代唐」的事情。在說服了皇帝不要輕易捕殺身邊姓武的女子後,也深感武女禍國之亂象,於是突然想寫一部關於後世的預言書。關於此書的寫作過程,我們不得而知,按史上零星記載,只知道那段時間他一直把自己關在秘室,直到有一天好友袁天綱闖進來,在他後背上推了一下,說:「別預測了,天機不可洩漏!」他才打住。這時候,已預測到近兩千年之後了。

  現在流傳下來的《推背圖》共有60卦,每卦一幅圖像,每幅圖像旁是神秘玄奧的四言讖語,並配以進一步解釋的七言詩。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預言。到了明末,名士金聖歎對《推背圖》進行解讀,該本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在此前,有人認為這是部偽書,但實際上,早在《宋書》「藝文志」中就有關於此書的記載了。而金聖歎批注也沒什麼問題,是一段史實。或者至少可以這樣認為,《推背圖》在元朝以前就已存在。當然,由於書中涉及朝代興衰,所以在後世被列為禁書。

555.jpg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不愛武則天?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個少年英雄,在他當秦王的時候,和父親李淵一起東征西討,建立了赫赫戰功。李淵集團最大的幾個對手竇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勞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脹了,不甘心只當秦王,他想當皇太子,進而當皇帝。在野心的驅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親唐高祖李淵的矛盾與日俱增。

  在這種宮廷危機的緊張氛圍中,長孫氏怎麼辦呢?她謹小慎微,非常賣力地孝敬李淵,討得他老人家的歡心,同時委曲求全地拉攏李淵身邊的妃嬪,和她們搞好人際關係。這有什麼用呢?其實這等於在李淵身邊安插了許多眼線。這樣一來,李淵和其他兒子的一舉一動,都盡收於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長孫氏在李世民獲取敵方情報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與父親、兄弟的矛盾已經白熱化,要兵戎相見。李世民親自上陣,長孫氏則在秦王府鼓舞將士,勉勵他們奮勇殺敵。在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門之變一舉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寶座,長孫氏也因此成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後,勵精圖治。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虛懷若谷地跟大臣們說:「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們一定要提出來,要直言己見。」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個有名的諫臣,給李世民提意見是他的職責,而且他說話直截了當,經常讓太宗下不來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終於把唐太宗惹惱了。

  唐太宗回到後宮後怒氣難平,越想越氣,覺得自己顏面盡失,自言自語道:「會當殺此田舍翁!」就是說,我一定要把這個鄉巴佬給收拾掉!長孫皇后聽到這句話之後,不言不語,娉娉婷婷轉身進屋,不一會兒穿著厚重的朝服走出來,對著唐太宗行跪拜之禮。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場合穿的大禮服啊。唐太宗嚇了一跳,忙問:「皇后為什麼要對我行此大禮呢?」長孫皇后說:「妾聞君明則臣直。」如今魏徵敢於直言進諫,說明您是個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賀!唐太宗聽了龍顏大悅,同時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這是在勸諫自己,做皇帝要有氣度,胸懷要像大海一樣,容納百川,哪能為了一點小事就要殺人呢!

666.jpg

  第四,長孫皇后是一個很賢德的人,但是由於太操心,身體又不好,三十六歲就撒手人寰了。她病入膏肓的時候,無論皇帝還是太子都十分著急。病篤亂投醫,太子承乾出主意說:「醫藥備盡,尊體不瘳,請奏赦囚徒,並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為她祈福延壽。可是長孫皇后說:「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為惡。若行善無效,何福可求?」表示堅決反對。

  彌留之際,她對唐太宗說:您千萬不要重用外戚,現在我娘家人都已經當官了,可是您千萬不要讓他們當位高權重的大官,「慎勿處之權要」。為什麼呢?因為自古外戚干政沒有好結果,您要真對我好,真對我娘家好,就別給他們干政的機會。她還說,我死之後,千萬不要厚葬。我活著的時候,作為一個女人,無益於天下;死了,怎麼能讓國家浪費資財在我的葬禮上呢。真是一個簡樸而又識大體的皇后典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