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真實的貞觀之治:一場形式主義的烏托邦
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登基不過三個月的唐太宗李世民,主持召開了一場由大部分要臣參加的御前政論會議。會議討論的主題是「自古理政得失」,目的是希望找出一條適合本朝發展的路線方針。剛剛從關東地區巡視回來的魏征在會上信心滿滿地說:「正如餓極了的人很願意吃東西,大亂之後百姓也更願意接受教化。只要上下同心,按照聖哲的教導行事,幾個月就能見效。要是兩三年才見效,那就是失職!」
名儒封德彝對此卻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夏、商、週三代之後,人心日漸澆薄,故秦朝重用法律,漢代推崇霸道。不是秦、漢的君主不想教化百姓,而是教化不了。封德彝們的結論是:「魏征一介書生,不識時務,若相信他的邪說,必會禍亂國家。」
這場著名的辯論,最終是魏征獲得了勝利。許多年以後,唐太宗發自肺腑地感歎道:「我之所以取得如此光輝的成就,全是魏征的功勞。」又過了許多年,歷史學家們在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時,激動不已地呼喊出了這個名詞:「貞觀之治」!
歷史學家們激動不已,歷史卻沉默不語。在這沉默不語的歷史背後,有這樣一連串數字:西漢初年,全國百姓戶口為300萬上下,人口約1400萬。光武帝去世時(57年),全國戶口為427.9634萬,人口2100.7820萬。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戶口數為245.9840萬,人口數1616.3863萬。貞觀初年,戶口不及300萬。
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登基不過三個月的唐太宗李世民,主持召開了一場由大部分要臣參加的御前政論會議。會議討論的主題是「自古理政得失」,目的是希望找出一條適合本朝發展的路線方針。剛剛從關東地區巡視回來的魏征在會上信心滿滿地說:「正如餓極了的人很願意吃東西,大亂之後百姓也更願意接受教化。只要上下同心,按照聖哲的教導行事,幾個月就能見效。要是兩三年才見效,那就是失職!」
名儒封德彝對此卻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夏、商、週三代之後,人心日漸澆薄,故秦朝重用法律,漢代推崇霸道。不是秦、漢的君主不想教化百姓,而是教化不了。封德彝們的結論是:「魏征一介書生,不識時務,若相信他的邪說,必會禍亂國家。」
這場著名的辯論,最終是魏征獲得了勝利。許多年以後,唐太宗發自肺腑地感歎道:「我之所以取得如此光輝的成就,全是魏征的功勞。」又過了許多年,歷史學家們在總結過往的經驗教訓時,激動不已地呼喊出了這個名詞:「貞觀之治」!
歷史學家們激動不已,歷史卻沉默不語。在這沉默不語的歷史背後,有這樣一連串數字:西漢初年,全國百姓戶口為300萬上下,人口約1400萬。光武帝去世時(57年),全國戶口為427.9634萬,人口2100.7820萬。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戶口數為245.9840萬,人口數1616.3863萬。貞觀初年,戶口不及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