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文人張養浩:賑災路上寫下絕唱後離世
元代一朝,文學家的命運大多悲慘。原本的「學而優則仕」,被蒙古人高高在上的等級制所取代,科舉考試一度停廢,文人即便有幸進入朝堂,也沒什麼實權。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文人為報國而嘗試。散曲名家張養浩就寫過《為政忠告》,其中有一句:「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這既是張養浩對為政者的忠告,也是他畢生踐行的座右銘。
經商之家出了個讀書人
張養浩的家族曾十分顯赫,他的祖先是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只不過,隨著時光的推移,家道逐漸衰落,到張養浩的祖父那一代時,家中吃飯都成了問題。好在張養浩的父親張郁善經營,不到20歲就奔走於京師和江淮之間,經商致富。張郁很有眼光,雖然元朝早已停廢科舉,可他並沒有迷惑於經商所帶來的巨大利益,選擇了讓兒子讀書。
張養浩深受父親的影響,讀書非常刻苦,「年方十歲,讀書不輟」。張養浩曾有兩個哥哥,可都不幸夭折,他成了父母唯一的寄托,看到他一天到晚不停地讀書,父母擔心他太過用功,累壞身體,便禁止他夜間讀書。可張養浩白天默默地背誦,到了夜晚就關上房門,點上燈,偷偷地誦讀。
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刻苦,使張養浩很小就工於詩書,在當地享有文名。19歲那年,他遊覽濟南的白雲樓,登樓遠眺,不禁浮想聯翩,寫下了才氣橫溢、豪宕凌厲的《白雲樓賦》,其中寫道:「吁其高哉!茲樓之有如此兮,括萬象於鴻敞,飛四阿於宏冥……我來宣郁一登眺兮,眾山故為出奇秀。」這首賦寫得文筆奇麗、意境恢弘,被時人稱讚為「只餘一賦千金值,零落齊州白雲樓」,一時爭相傳誦。山東按察使焦遂讀到後,讚歎不已,推薦他為東平(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學正,相當於教育局長。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23歲的張養浩在學正任期已滿後,聽從父親的意見,入京師尋求發展。他投書於當時的中書平章政事(相當於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奇之」,推薦他做了禮部令史,後來又推薦他進了御史台。
主持元朝第一次科舉
張養浩為官十分清廉。
有一次,他生病,不忽木前去看望,見他家徒四壁,不由感歎說:「此真台椽也!」你真是御史台的支柱啊!
大德九年(1305年),張養浩被任命為堂邑(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縣尹。來到堂邑,張養浩一搬進縣衙,就有縣吏神秘地對他說:「縣衙這地方不吉利,經常鬧鬼,住在這裡的人沒有不遭殃的,大人還是搬出去為好。」張養浩淡然一笑,對他說:「我素以誠待人,以信取民心,為官清正,心底坦蕩,向來不怕鬼。」他不僅安然在縣衙住了下來,還在門口掛上了一塊匾額,上題「四知堂」3個大字。這個匾名,源於東漢名臣楊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之說,表明了他仰慕先賢、清廉自守的人生志向。
張養浩關心百姓疾苦,一方面減免賦稅雜役,獎勵墾荒,發展生產;另一方面,他親自帶領縣吏,下令各地將所有淫祠全部毀掉,根絕了當地豪紳祭神弄鬼、敲詐勒索百姓的罪惡行徑。堂邑有個叫李虎的惡霸,為非作歹,為害一方,是個典型的黑社會老大,幾任縣尹都畏之如虎,張養浩氣憤地說:「身為父母官,不為民除害,還有何臉面面對百姓。」他命人將李虎逮捕,依法處置了這個黑社會團伙,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張養浩在堂邑待了3年,這期間,「田者贏,工販者足,老幼服於禮節。」卸任時,張養浩曾作《題四知堂》詩,驕傲地說:「袖有歸來賦,囊無暮夜金。三年何所得,憔悴雪盈簪。」堂邑百姓十分感念他的恩德,卸任多年後,還有人為他立碑頌德。
因為在基層工作業績突出,張養浩升任監察御史。他性格耿直,說話從不掖著藏著,結果經常弄得人下不來台。有一次,元武宗說好要去南郊行祭祀大禮,到了時辰他又推說身體不舒服,讓幾個宰相代替,奇怪的是,當天刮起大風,凍死了許多人。別人沒敢說什麼,張養浩卻說道:「代祀非人,故天示之變。」搞得在場的宰相們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張養浩並不在意這些人的臉色,後來乾脆寫了一封萬言書,進獻給皇帝,直陳時政「十害」,包括賞賜太多、刑禁太疏、名爵太輕、台綱太弱、土木太盛等,因為「言皆切直」,結果為「當國者不能容」,先是免除了翰林待制,後又編織罪名,將他貶為平民,永不得復用。張養浩知道這次禍惹大了,不得不改換姓名,逃出了京城。
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即位。仁宗很敬佩張養浩的人品才學,起用他當了參議中書省事,能夠直接參與朝政決策。這是張養浩工作最為舒心的時期,他勤於王事,盡力輔佐。在張養浩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元朝恢復了中斷已久的科舉制度。延祐二年(1315年),元朝舉辦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張養浩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與元明善、程鉅夫等一起主持。為廣納人才,激勵後學,張養浩主張這次考試不宜過嚴,即使對落榜考生也應給予一定照顧。他的主張得到了朝廷認可,由此網羅了諸如張起巖、許有壬、歐陽玄、黃溍等許多元代名士。恢復科舉開啟了讀書人入仕的大門,那些登科的士子非常感激,紛紛要登門拜謝,卻被張養浩婉拒,只是告誡他們說:「只要想著怎麼用才學報效國家就好了,不必謝我,我也不敢受諸公之謝。」
有了大批人才,元朝出現了被稱為「延祐之治」的盛世。
徜徉在山水之間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十分短暫。延祐七年(1320年),仁宗去世,其子英宗即位。英宗一點也沒有他老爸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只想著遊玩享樂,不理朝政,更不聽群臣忠諫。至治元年(1321年),時任參議中書省事、官聲日隆的張養浩突然辭職了,理由是父親年邁,需要奉養。這是個不錯的借口,但顯然不是他辭官的全部原因。
應該說,張養浩深懷「致君澤民」的政治理想,很想有一番作為。他彈劾不避權貴,舉薦不疏仇怨,然而儘管他堅持正道直行,可惜英宗皇帝荒淫昏庸,動輒殺戮直臣。看透世事的張養浩毅然選擇辭官歸隱。對此,他在《普天樂·辭參議還》中寫道:「昨日尚書,今朝參議,榮華休戀,歸去來兮!」
回到了故鄉,張養浩如鳥兒返林、魚兒縱淵,那種愉悅的心情難以言表:「離省堂,到家鄉,正荷花爛開雲錦香。遊玩秋光,朋友相將,日日大筵張。」他為自己隱居的別墅起了一個雅號,名叫雲莊,取材於唐代書法家李邕的詩句:「泰山雄地理,巨壑眇雲莊。」他在雲莊中開渠引水成湖,名曰「雲錦池」,建造了綽然、拙逸等5座亭台,雲莊儼然成了世外桃源。
雲莊之外的青山秀水,也遍佈張養浩的足跡,他時而遊賞大明湖,立在船頭,放聲高歌;時而登上華不注山,領略「萬山青繞一茆廬,恰便似畫圖中間裡」;時而登臨大明湖畔的匯波樓,吟誦「鳥飛雲錦千層外,人在丹青畫幅中」。
故鄉優美的湖光山色,給了張養浩無限的藝術靈感,在鄉村隱居的8年間,他創作了150多首散曲作品,結為《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詩文編定為《歸田類稿》40卷。明人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評價張養浩的散曲:「如玉樹臨風。」
就在張養浩每日遊山玩水時,朝廷並沒有忘記他,6次禮聘他出山:歸鄉休居不到4個月,即召他為吏部尚書;為老父守孝不到3年,又以吏部尚書召;泰定元年(1324年),又召他給太子當老師,等等。然而張養浩毫不動心,一一推辭。
死在了賑災的崗位上
當人們都認為張養浩會在山水中度過餘生時,天歷二年(1329年),當朝廷第七次徵召的詔書到達時,張養浩卻坐不住了。原來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朝廷召其為陝西行台中丞,前往賑災。年近六旬的張養浩不再推辭,斷然「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星夜奔赴任所。
臨行前,年邁的母親拉著他的手說:「我都快80歲了,你的年紀也這麼大了,此別之後,恐怕就再也不能見面了吧。」張養浩不禁為之垂淚,然而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他還是義無反顧地上路了。此次出仕,並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救民於水火,用他的話說「無多慚,此心非為官」。
張養浩經洛陽、澠池、潼關,直奔長安。一路上饑民遍野,餓殍滿路,張養浩滿懷同情地寫下了《哀流民操》:「哀哉流民!為鬼非鬼,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無縕袍,婦女無完裙。哀哉流民!剝樹食其皮,掘草食其根……」他一邊走,一邊「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未到任所,便投入救災之中。
途經西嶽華山時,張養浩親自前往西嶽廟祈雨,神奇的是,果然天降大雨,而且一連下了兩天。百姓如逢甘露,歡騰雀躍。到任署後,張養浩又往土地廟禱天求雨,或許是為他的一片至誠所感動,老天再次降下大雨,「水三尺乃止」。張養浩欣喜不已,寫下了《一枝花·詠喜雨》:「用盡我為民為國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數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喚省焦枯,喜萬象春如故……」
當時災區糧價奇貴,一斗米值13貫錢,而百姓拿寶鈔買糧,如票面上字跡有點模糊就不收用,需要拿到府庫中去調換。一些貪官污吏趁機營私舞弊,巧取豪奪,換10貫只給5貫,而且等了好幾天還是換不到,老百姓的處境非常艱難。張養浩對此極為憤慨,下令檢查府庫中那些沒有損毀、圖紋可以看得清的寶鈔,得到1850多萬貫,全部在背面蓋上印記,又刻10貫和5貫的小額鈔票發給窮人,命令米商憑鈔票上的印記把米賣給他們,然後到國庫兌換銀兩,最終清除了這個弊端。
張養浩一面鼓勵富人出糧救濟,一面上奏朝廷,建議施行特殊之法,即交納糧食就可以授予官職。只要能使災民得到更快更多的救濟,「凡所以利民者,無所不用其至」。他工作起來十分玩命,「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也就是說,4個多月沒回家住過一天,夜裡就在公署裡住,白天外出賑災,路上碰到饑民一定親自詢問,碰到流民一定詳細探問,晚上回去,則為民祈禱,恨不得把野草都變成粟米,河沙都化做金珠,沒有一刻放鬆的時候。
不幸的是,繁重的救災工作讓張養浩身心俱疲,短短數月,他便「得疾不起」,病逝於賑災的崗位上,享年60歲。
正是賑災的經歷,讓張養浩目睹民間疾苦,他追古撫今,寫下了9首懷古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散曲奠定了張養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是他用生命譜寫的一曲絕唱。當陝西的老百姓聞聽他的死訊,無不痛哭流涕,「哀之如失父母」。百姓奔湧的淚水,是對張養浩最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