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熊孩子作業出土 盤點那些"萌萌噠"文物[圖] | 陽光歷史

 

A-A+

唐代熊孩子作業出土 盤點那些"萌萌噠"文物[圖]

2017年06月16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87 次

  近日,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一卷唐代文書,為大家展示了唐代一位12歲學生的家庭作業,引發網友圍觀。據瞭解,這份家庭作業一位名叫卜天壽的學生在唐景龍四年(即公元710年),抄寫的是《論語·鄭氏注》,總長5.38米,寬0.27米。有趣的是,卜天壽寫完作業後,還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詩,想老師能早點下課:寫書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遲),明朝是賈(假)日,早放學生歸。這份作業將唐代「熊孩子」任性可愛的形象顯現出來,令網友大呼「唐代熊孩子任性起來也是蠻萌的」。

  其實,「萌萌噠」不僅只有唐代「熊孩子」,最近幾年,還有商代版「憤怒的小鳥」、故宮非開放區的「護襠萌獅」、6000年前的「越獄兔」、比著「剪刀手」的千年佛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批萌文物走紅網絡。下面,請您跟小編一起去看看那些「萌萌噠」文物吧。

唐代「熊孩子」寫打油詩叫老師早下課

  盤點那些「萌萌噠」文物:

  山西青銅器外形酷似「憤怒的小鳥」

  此前,山西博物館館藏的商代青銅器鴞卣(xiāo yǒu),因外形酷似線上遊戲裡「憤怒的小鳥」走紅網絡,還引發了一場猜測熱潮。大家除了對這件青銅器的功用進行探討外,甚至依照其外形,衍生出很多種稱謂:「怪物史萊克」、「外星生物」、「胖乎乎的小貓頭鷹」……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激活了大家對這件文物的興趣。

  據瞭解,這件「萌萌噠」青銅器高24.4厘米,重量接近3公斤,由兩隻背靠背站立的貓頭鷹合璧而成,頂部圓鼓鼓的蓋子是貓頭鷹的頭部,下方渾圓帶有弧度的容器則是其身體。從前後兩個方向看,整件器物凜然威武又不失可愛。在商代,「鴞」是指貓頭鷹,「卣」是一種酒器,兩者合起來就是一件「貓頭鷹造型的青銅酒器」。

  故宮「護襠獅」一爪摸後腦勺一爪護襠

  最近,故宮斷虹橋的橋望柱上的一隻「護襠獅」算是紅透網絡。在故宮武英殿東側,有一片未開放區,裡面有座斷虹橋。橋東,從南開始數,第四隻獅子的形態奇特——它一爪摸著後腦勺,一爪護在襠部,嘴巴微張。雖然經過日久風吹,多少有些面目模糊,但它一副抓耳撓腮、欲說還休的「憋屈」樣依然萌態十足。有網友評論到「內心戲十足啊」。

  故宮裡為何會有如此生動有趣的石獅子呢?據《前漢書》中記載,自張騫通西域後,獅子是作為貢品運至長安。這種數量極少的貢品,只有皇帝和少數王公大臣才能見到。作為社會底層的工匠們,只能通過「道聽途說」加上主觀想像,再結合貓、虎等動物的特徵來創作石獅子。因此,工匠們塑造出來的獅子形象,難免不那麼「寫實」。

  關於「護襠獅」誕生的還有另外兩個原因。首先,人們的審美觀隨著歷史變遷發生了改變。石刻專家劉衛東說:「有些元代的石刻顯得很生動,獅子頭大腰細,看上去像是青蛙,我管它們叫『前衛』古董藝術。」第二,明建立了漢民族政權後,藝術領域的創造性開始明顯減弱,在塑造石獅的表情和狀態時,也逐漸形成了固定格式,統一成現在大家常見的威嚴冷酷的樣貌,不再齜牙咧嘴地嘻笑。專家表示,「目前明清遺存相對較多」,人們見的多了「嚴肅派」石獅,偶爾見到造型別緻的石獅,肯定會被「萌化」了。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的手勢似「剪刀手」

  洛陽龍門石窟的一尊千年佛像,因其手勢恰似「剪刀手」的照片在網上迅速躥紅,引發網友圍觀討論。有網友調侃道,「千餘年前的藝術大師們好有遠見,知道在千年後剪刀手肯定會風靡全球,」並稱此佛像為「史上最萌佛像」。也有網友將此解讀為,「(佛像)對你說:在困難時,不要太悲觀,只要你有信心,一切OK!」。更多的網友因此反思文物保護問題,「前年去的時候就有這個剪刀手。不過卻開心不起來,因為這代表著文物保護得並不好。」

  據東方今報報道,這是一種佛教手印,即是佛教修行者用雙手及手指結合做出各種姿勢,配合念誦佛經,以此更快地達到修行成功的目的。而這尊被網友們稱為「剪刀手」佛像的手勢就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這種手印或與唐代密宗修行有關係。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右手姿勢與現在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實為歷史的巧合。

  6000年前的肉醬容器「撞臉」越獄兔

  南京博物院珍藏著一件新石器時期的陶豆,距今已經有6000年了,是古人用來放肉醬的。這件陶豆的腿上雕刻著「一對圓眼」和「三瓣嘴」,活脫脫就是動漫裡的「越獄兔」。有網友將這一發現分享至微博,竟連南京博物院的專家也驚歎,「這麼一比,還真像。」

  據瞭解,這件文物是從邳州大墩子遺址出土的,腿上的「三瓣嘴」實為「工」字形的花紋,「當時是母系氏族,說明手工已經挺發達了。」專家表示,「兔臉」不是古人故意的,但碰上網友們強大的想像力,就成了一種美好的巧合。

  唐玄宗手書「朕略萌」(圖片來源於微博)

  唐玄宗李隆基御碑堪稱「又囧又萌」

  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的唐玄宗李隆基御碑《石台孝經》序頂端發現了三個大字「朕略萌」,其中「萌」字裡還套著一個「囧」字,堪稱「又囧又萌」。如此有趣的巧合,被西安碑林博物館拍成照片分享至微博,引發網友們追捧。「回皇上,微臣知道了」、「皇上太謙虛」、「三郎好淘氣」、「如此撒嬌使不得」……網友們紛紛留言與唐玄宗一起「賣萌」。

  其實,「朕略萌」只是一個有趣的誤會。「朕略萌」只是一個有趣的誤會。書法家趙熊說,《石台孝經》是唐玄宗為母親而制序並手書的碑,原文中開頭是這樣三句話:「朕聞上古,其風樸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這三句話從右至左組合排列,恰巧「朕略萌」三個字橫向並列為一排。趙熊表示,在古代,這個「萌」字代表萌生、萌發的意思。

  此碑刻於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解並書寫。碑高6.2米,由四塊黑色細石合成,碑下有三層石台階,故稱《石台孝經》,在碑林素有「迎客第一碑」之稱。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