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新研究稱埃及獅身人面像最初有獅頭
獅身人面像原來有獅頭(電腦復原圖)
埃及獅身人面像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考古學家日前宣稱,埃及吉薩獅身人面像最初可能有一張獅面,同時修建的年代可能比專家以前認為的更加久遠。
修建年代提前千餘年
此前,獅身人面像的「出身」向來是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最新研究顯示,獅身人面像的那張臉最早確實不是法老的。顧名思義,獅身人面像即是具有獅身及人面的巨大石像,它坐落於開羅附近尼羅河西岸吉薩平原,是埃及著名古跡,與吉薩大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獅身人面像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石雕,像長241英尺(約合73米),寬20英尺(約合6米),高65英尺(約合20米)。
一般認為,獅身人面像是由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所建,是已知最早的紀念性雕像。視覺效應藝術家利用埃及古物學家獲取的數據,製作出一系列數字圖像,圖像顯示獅身人面像修建年代可能早於金字塔。英國地質學家柯林·雷德(Colin Reader)說,獅身人面像不僅比以前認為的修建年代更早,而且最早具有與現在截然不同的一張面孔。
過去兩百年從事獅身人面像歷史研究的埃及古物學家長期堅持,獅身人面像是在第一座金字塔建起後不久修建的,即距今4500年前左右。然而,雷德的研究卻發現,雨水對獅身人面像週身的腐蝕顯然同這座石碑在吉薩大金字塔之前修建的推斷相符。他說,吉薩平原一處下陷的宮殿提供了有關這一地區在修建金字塔之前便有活動的進一步證據。
最早是獅身獅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建築風格預示著它比周圍建築物年代久遠。雷德說,後來在吉薩平原居住的人可能對獅身人面像進行了改造和修飾。研究人員還發現,獅身人面像的身體和頭部不成比例,這一點表明它的頭像最初不是法老的。與雷德一起參與這項研究的歷史建築師喬納森·弗勒(Jonathan Foyle)博士表示,獅身人面像的身體和頭部完全不成比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獅身人面像原來有一個與現在截然不同的頭——獅頭。
按照他們的理論,古埃及人後來又依照法老胡夫的面部特徵重新雕刻獅身人面像。在古埃及人看來,獅子是遠比人臉更有力量的權力象徵。鑒於這座雕像已經有了獅子的身體,專家由此認為它原來還有一張獅面。在古埃及歷史上,獅子生活在吉薩及其周圍地區的野外。雷德和弗勒的研究發現將在一部名為《埃及之謎:獅身人面像》(The Secrets of Egypt: Sphinx)的紀錄片中播出。
大多數埃及古物學家認為獅身人面像一定程度上是胡夫法老的象徵。另外,一些埃及古物學家還認為,獅身人面像是法老卡法拉(Khafra)的哥哥達傑德菲裡(Djadefre)修建的,以紀念父親胡夫法老。這樣一來,獅身人面像修建的時間應該在公元前2550到公元前2450年之間。不過,將達傑德菲裡和獅身人面像聯繫起來的證據本就有限,而且還是間接甚至有點模稜兩可的證據。
地質學家羅伯特·斯考奇(Robert Schoch)的結論是,獅身人面像的年代恐怕比當前科學家認為的年代更加久遠,當前年代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次調查後確認的。斯考奇一直認為,在獅身人面像身體上發現的風化以及其周圍雕刻這座紀念碑時留下的「溝渠」都是長期流水腐蝕留下的特徵和痕跡。未被主流埃及學家接受
埃及最後一個具有豐富降雨的時期結束於公元前4000年末期到公元前3000年初期。斯考奇認為,獅身人面像經受的流水腐蝕程度表明,它的修建時間不遲於公元前6000年或公元前5000年,比當前科學界廣泛接受的修建日期至少提前了兩千年,比埃及文明開始的日期提前了1500年。
根據英國地質學家雷德的研究結論,獅身人面像僅比傳統認為的修建日期提前幾百年。傳統看法認為獅身人面像可能是埃及早王朝(Early Dynastic)時期的產物。在另外一位地質學家戴維·考西爾(David Coxill)的獨立研究中,他也在原則上傾向於斯考奇的研究結果,但與雷德一樣,他同樣在獅身人面像年代上採取了更為保守的做法。
斯考奇和雷德的研究結論不僅基於獅身人面像及周圍建築,還依據斯芬克司神廟(Sphinx Temple)等紀念物充分考慮了在吉薩平原發現的風化特徵。專家認為,斯芬克司神廟修建的年代同獅身人面像修建的時代一致。因為這些研究結論需要將獅身人面像的年代提前至周圍大型紀念物修建之前,這一理論並沒有被主流埃及古物學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