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歷史上纖弱的楊貴妃如何變成了肥美人?
實際上,正式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具體記載楊貴妃的實際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書》和《舊唐書》的「楊貴妃傳」中也只是用「姿色冠代」「資質豐艷」等語焉不詳的詞彙來描繪。「豐艷」的「豐」容易被誤認為是在描述一個胖美人,但是考慮到《舊唐書》已經是後晉(936-943)劉昫等人撰寫並且宋人還進行了修訂,他們不可能穿越回唐玄宗時期見到貴妃,而唐代文人們並無一詞言貴妃之「豐」。唐人以肥為美的說法,在後來的五代和宋代提得較多。
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是不是唐代,傳統對美女的標準差不多就是「高白美」三個字:高,身材要修長;白,皮膚要白皙;美,臉蛋要姣好。李德裕《柳氏舊聞》裡,正寵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給太子選妃,明確提出了標準必須是「細長潔白」的女性,「細長潔白」對應著高和白,正符合漢代選美標準:「漢法八月選女,必身長合度,長白即美德。」風流天子玄宗的審美恐怕並沒有異於前朝君主。而且再怎麼講,楊貴妃也是個擅長歌舞的女性,大約並不至於肥胖。
真正描寫貴妃容貌的主力軍,還是文人們。其中對貴妃容貌最有發言權的文人,是李白。比起大部分同時代文人要靠腦補來描繪貴妃,李白可是近距離見過貴妃的人,並留下了《清平調詞》《宮中行樂詞》為證,特別是《清平調詞》三首,乃唐玄宗和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花時令李白寫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詩人的句子美則美矣,卻狡猾地迴避了對貴妃的任何描述,這種漂浮在空中的虛寫的美,好像換成任何一個大美女都行得通。讓貴妃磨墨、力士穿鞋的李白,寫詩措辭居然這麼小心。同時代的杜甫要樸實得多,一首《麗人行》,實打實地工筆描繪了貴妃的容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杜甫畢竟是被「命待制集賢院,召試文章」的人,很可能親見過貴妃。「詩史」杜甫版本的楊貴妃,是個身材勻稱、不胖不瘦,而且有著細膩肌膚的美人兒。
安史之亂後楊貴妃已香消玉殞,但是貴妃美人圖狠狠地火了起來。其中,以長安人周昉的美人圖最為盛名,這是個善於把一切貴婦人統統畫成胖美人的畫家,在把女人畫成胖子這件事情上他簡直是唐代的魯本斯。《陝西通志》稱他「作士女多為穠麗豐肥之態」。由於之前的中國傳統繪畫裡並沒有以肥為美的傳統,《宣和畫譜》不客氣地評價「世謂昉畫婦女多為豐厚態度者,亦是一蔽(弊)」,對周昉的畫風並不讚賞,並總結原因為「昉貴遊子弟,多見貴而美者,故以豐厚為體,而又關中婦人纖弱者為少」,一是因為貴婦人自然應該有貴態,豐厚的家底要在豐厚的身材上彰顯,二是因為地域原因,關中美女個頭都比較大。或許咚的一腳,畫家下筆就把少數纖弱的婦人給批量處理了。
實際上,正式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具體記載楊貴妃的實際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書》和《舊唐書》的「楊貴妃傳」中也只是用「姿色冠代」「資質豐艷」等語焉不詳的詞彙來描繪。「豐艷」的「豐」容易被誤認為是在描述一個胖美人,但是考慮到《舊唐書》已經是後晉(936-943)劉昫等人撰寫並且宋人還進行了修訂,他們不可能穿越回唐玄宗時期見到貴妃,而唐代文人們並無一詞言貴妃之「豐」。唐人以肥為美的說法,在後來的五代和宋代提得較多。
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是不是唐代,傳統對美女的標準差不多就是「高白美」三個字:高,身材要修長;白,皮膚要白皙;美,臉蛋要姣好。李德裕《柳氏舊聞》裡,正寵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給太子選妃,明確提出了標準必須是「細長潔白」的女性,「細長潔白」對應著高和白,正符合漢代選美標準:「漢法八月選女,必身長合度,長白即美德。」風流天子玄宗的審美恐怕並沒有異於前朝君主。而且再怎麼講,楊貴妃也是個擅長歌舞的女性,大約並不至於肥胖。
真正描寫貴妃容貌的主力軍,還是文人們。其中對貴妃容貌最有發言權的文人,是李白。比起大部分同時代文人要靠腦補來描繪貴妃,李白可是近距離見過貴妃的人,並留下了《清平調詞》《宮中行樂詞》為證,特別是《清平調詞》三首,乃唐玄宗和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花時令李白寫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詩人的句子美則美矣,卻狡猾地迴避了對貴妃的任何描述,這種漂浮在空中的虛寫的美,好像換成任何一個大美女都行得通。讓貴妃磨墨、力士穿鞋的李白,寫詩措辭居然這麼小心。同時代的杜甫要樸實得多,一首《麗人行》,實打實地工筆描繪了貴妃的容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杜甫畢竟是被「命待制集賢院,召試文章」的人,很可能親見過貴妃。「詩史」杜甫版本的楊貴妃,是個身材勻稱、不胖不瘦,而且有著細膩肌膚的美人兒。
安史之亂後楊貴妃已香消玉殞,但是貴妃美人圖狠狠地火了起來。其中,以長安人周昉的美人圖最為盛名,這是個善於把一切貴婦人統統畫成胖美人的畫家,在把女人畫成胖子這件事情上他簡直是唐代的魯本斯。《陝西通志》稱他「作士女多為穠麗豐肥之態」。由於之前的中國傳統繪畫裡並沒有以肥為美的傳統,《宣和畫譜》不客氣地評價「世謂昉畫婦女多為豐厚態度者,亦是一蔽(弊)」,對周昉的畫風並不讚賞,並總結原因為「昉貴遊子弟,多見貴而美者,故以豐厚為體,而又關中婦人纖弱者為少」,一是因為貴婦人自然應該有貴態,豐厚的家底要在豐厚的身材上彰顯,二是因為地域原因,關中美女個頭都比較大。或許咚的一腳,畫家下筆就把少數纖弱的婦人給批量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