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輔——唐朝宰相,精通武藝,以孝母聞名 | 陽光歷史

 

A-A+

高季輔——唐朝宰相,精通武藝,以孝母聞名

2016年12月23日 唐朝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10 次

本    名:高馮

字    號:字季輔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德州蓨縣

出生時間:596年

去世時間:654年1月16日

主要作品:《高季輔集》

主要成就:多次諫言時政

官    職:侍中

爵    位:蓨縣公

謚    號:憲

高季輔——唐朝宰相,精通武藝,以孝母聞名

  高季輔(596年-654年),名馮,字季輔,以字行,德州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朝宰相。

  高季輔年輕時勤奮好學,精通武藝,以孝母聞名。武德元年(618年),汲縣(今河南衛輝)百姓作亂,響應叛軍。高季輔的兄長高元道時任汲縣縣令,也在叛亂中遇害。他率眾出城,手刃仇人,將其首級祭於兄長墓前。不久,高季輔也加入起義軍,糾集數千人,後與李厚德一同投降唐朝,被授為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

  唐太宗繼位後,高季輔被擢拜為監察御史。他彈劾大臣,不畏權貴,後升為中書舍人。

  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評論時政得失。高季輔提出五條建議: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員。

  減少對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勳戚的奢靡之風。

  提高地方官員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弟在皇子面前的威嚴。

  唐太宗看罷奏疏,深以為然。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高季輔被授為太子右庶子。

  貞觀十八年(644年),高季輔又加銀青光祿大夫,並兼任吏部侍郎。他主持銓敘,以允當著稱。唐太宗特意賞賜他一面金背鏡,以表彰他的清鑒。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東征高句麗,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並命高季輔與高士廉、劉洎、馬周、張行成等人一同執掌機要政務,輔佐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季輔與張行成在太極殿擁戴太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高季輔被任命為中書令,兼檢校吏部尚書、監修國史,並封蓨縣公。

  永徽二年(651年),高季輔改任光祿大夫、侍中。

  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立陳王李忠為皇太子,命高季輔兼任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3年),高季輔因風疾臥病在家。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並經常派宦官前去觀察他的進食情況。

  同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輔病逝,時年五十八歲。唐高宗廢朝三日,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賜謚號為憲。





給我留言